一种流量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059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量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流量控制器,包括壳体、滚轮、弹性导管。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包括左壳和右壳,左、右壳体内侧壁上设有彼此相对称的一对斜滑槽,滑槽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齿条,齿条与滑槽一体成型;所述滚轮的两侧滚轮轴部位分别设有一齿轮,两侧的一对齿轮分别与滑槽内的齿条相啮合,滑槽顶部上齿条的齿顶与底部下齿条的齿根间的距离大于齿轮齿顶圆直径。所述弹性导管穿过壳体,并位于壳体的底壁与滚轮之间。所述滚轮和壳体采用超声波组装,为不可拆分的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量控制器具有能长时间稳定地确保流量控制精度,保管方便、推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环保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流量控制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和气体流量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压缩可变形的流体流动导管来控制流量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普遍使用的流量控制器,一般由壳体、滚轮和弹性导管组成,壳体两侧的内壁上设有彼此相对称的一对滑槽,滚轮设有滚轮轴,滚轮轴两端分别设于所述的一对滑槽内,弹性导管穿过所述壳体,并位于壳体底壁和滚轮之间。通过设置在滚轮表面上的齿状凸起碾压设置在壳体底壁上的弹性导管,改变弹性导管的截面积,达到调整流速的目的。这种简单的依靠磨擦固定的滚轮流量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滚轮常常会发生滑移,从而引起非人为因素的液体流速改变,无法保证流量控制精度。而且,由于滚轮在推送的时候,滚轮轴和滑槽为滑动摩擦,阻力大,导管和滚轮轴磨损大,磨损后便不能很好的控制流量,需要重新更换,所以往往只适合一次性使用,不环保。同时,操作不当还可能使滚轮脱离外壳。
[0003]中国专利201010510551.4公开了一种输液通用的流速调节器,包括壳体、滚轮和输液导管,壳体包括一倾斜的底壁和一对侧壁,一对侧壁上设有彼此相对的一对滑槽;滚轮设有一滚轮轴,该滚轮轴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的一对滑槽内;输液导管穿过壳体,并位于壳体的底壁与所述滚轮之间;其特点是,滚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齿轮,该一对滑槽的顶部设有齿条,该两个齿轮分别与滑槽顶部的齿条相啮合。该专利设计的流速调节器在调节流速时需要靠手指压力将滚轮压离顶部齿条,把齿轮推送到预定位置后松开滚轮,依靠导管的弹力将齿轮弹回并与齿条啮合,使得滚轮不会发生非人为的移动,从而确保输液速度的稳定。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当按压滚轮进行推送时,齿轮与平直的滑槽底部摩擦大,轮齿磨损大,使用寿命短;若不按压滚轮而是直接通过齿轮和齿条啮合推送到指定位置,由于齿条设在滑槽顶部,滚轮推送方向和滚动方向则相反,与人们操作习惯正好相反,如果误操作,易使轮齿损坏或卡死,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滚轮可固定在指定位置,不会自行滑移,使用寿命长的流量控制器。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量控制器,包括壳体、滚轮、弹性导管。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包括左壳和右壳,左、右壳内侧壁上设有彼此相对称的一对斜滑槽,滑槽顶部设有上齿条,底部设有下齿条,齿条与滑槽一体成型;所述滚轮的两侧滚轮轴部位分别设有一齿轮,两侧的一对齿轮分别与滑槽内的齿条相哨合,滑槽顶部上齿条的齿顶与底部下齿条的齿根间的距离大于齿轮齿顶圆直径。滚轮的外圆周上均匀连续的分布有多个齿状凸起;所述弹性导管穿过壳体,并位于壳体的底壁与滚轮之间。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和壳体采用超声波组装,为不可拆分的一个整体。滚轮可沿着壳体底壁与侧壁共同限定的空腔在起始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滑槽对滚轮的移动起导向作用。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槽顶部上齿条的齿形有多种,可以为直齿,甚至可以为钉状齿或凹凸粗面,原则上只需要顶部上齿条能够使齿轮形成定位阻力,将齿轮固定即可。优选上齿条的齿形为直齿,为使得上齿条对齿轮形成定位阻力,其模数与齿轮模数不相等。底部下齿条模数与齿轮模数相等。
[0008]使用时,操作者用手指按压滚轮使两侧的齿轮与滑槽底部的下齿条啮合,并拨动滚轮完成流速调节后,松开滚轮,滚轮在弹性导管的回弹作用下使滚轮两侧齿轮与滑槽顶部上齿条咬合形成定位阻力,将滚轮牢固的定位在壳体内指定位置。弹性导管中的流体可实现由最大流速到零流速的调节,当滚轮处于起始位置时,弹性导管不受到滚轮的压迫,弹性导管的截面保持自然状态,液体(或气体)充分流动,为最大流速;当滚轮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滚轮压迫下,弹性导管内壁形成线性贴合,导管内的液体(或气体)不流动,为零流速状态。
[0009]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0010]1.壳体内壁的滑槽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齿条,推送滚轮时齿轮与下齿条啮合,摩擦系数小,磨损小,并且滚轮滚动方向和推送方向相同,符合人们的操作习惯。推送到指定位置后,齿轮和滑槽内上齿条咬合形成定位阻力,齿轮被固定,从而长时间稳定地保持预定的弹性导管截面积,不会产生弹性导管弹性形变引起的滚轮位置移动,确保了流量控制精度。
[0011]2.滚轮和壳体采用超声波组装为一体后,滚轮和壳体不可拆分,滚轮不会脱离壳体,避免了因丢失小配件而无法使用的情况,保管方便。
[0012]3.相比传统一次性流量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流量控制器推送滚轮时阻力小,推动顺畅,无卡壳现象。所以磨损小,使用寿命长,更环保,更利于普及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流量控制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流量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滚轮,2-齿轮,3-下齿条,4-上齿条,5-弹性导管,6_左壳,7_右壳,8_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所示,一种流量控制器,包括壳体、滚轮1、弹性导管5。
[0018]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包括左壳6和右壳7,左、右壳内侧壁上设有彼此相对称的一对斜滑槽8,滑槽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齿条,其中顶部上齿条4的齿形为直齿,为使得上齿条4对齿轮2形成定位阻力,其模数与齿轮2不相等。底部下齿条3模数与齿轮2相等,齿条与滑槽一体成型;
[0019]所述滚轮I的两侧滚轮轴部位分别设有一齿轮2,两侧的一对齿轮2分别与滑槽8内的齿条相啮合,滑槽8顶部上齿条4的齿顶与底部下齿条3的齿根间的距离大于齿轮齿顶圆直径。滚轮I的外圆周上均匀连续的分布有多个齿状凸起;
[0020]所述弹性导管5穿过壳体,并位于壳体的底壁与滚轮I之间。[0021]上述滚轮I和壳体采用超声波组装,为不可拆分的一个整体。滚轮I可沿着壳体底壁与侧壁共同限定的空腔在起始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滑槽8对滚轮I的移动起导向作用。
[0022]使用时,操作者用手指按压滚轮I使两侧的齿轮2与滑槽8底部的下齿条3啮合,并拨动滚轮I完成流速调节后,松开滚轮,滚轮I在弹性导管5的回弹作用下使滚轮两侧齿轮2与滑槽8顶部上齿条4咬合形成定位阻力,将滚轮I牢固的定位在壳体内指定位置。弹性导管5中的流体可实现由最大流速到零流速的调节,当滚轮I处于起始位置时,弹性导管5不受到滚轮的压迫,弹性导管5的截面保持自然状态,液体(或气体)充分流动,为最大流速;当滚轮I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滚轮I压迫下,弹性导管5内壁形成线性贴合,导管内的液体(或气体)不流动,为零流速状态。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量控制器具有能长时间稳定地确保流量控制精度,保管方便、推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环保等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流量控制器,包括壳体、滚轮、弹性导管,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包括左壳和右壳,左、右壳内侧壁上设有彼此相对称的一对斜滑槽,所述滚轮的两侧滚轮轴部位分别设有一齿轮,所述弹性导管穿过壳体,并位于壳体的底壁与滚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壳内壁滑槽顶部设有上齿条,底部设有下齿条,滚轮两侧的齿轮分别与滑槽内的齿条相啮合,滑槽顶部上齿条的齿顶与底部下齿条的齿根间的距离大于齿轮齿顶圆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左壳体和右壳体三者为不可拆分的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与滑槽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顶部上齿条的齿形为直齿或钉状齿或凹凸粗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外圆周上均匀连续的分布有多个齿状凸起。
【文档编号】A61M5/175GK203749940SQ201420121505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肖永初, 肖赫 申请人:肖永初, 肖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