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疝气带,包括腰带、至少一个衬垫及束带;所述腰带一端为扣环,另一端及接近端部位置设有用于连接的粘条;所述衬垫穿过腰带位于腰带的一端;所述束带通过一端的束带环套在腰带上,另一端穿过衬垫上的束带套和衬垫连接。所述衬垫一面为半橄榄球形的凸状、另一面为平面,该凸状面朝向腰带的内侧以对应患者疝气位置;该平面上设有束带套和固定在束带套上的粘条;中间部位套在腰带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腰带、衬垫及束带均可根据患者个人的体型及疝气突出部的位置进行自由更换和组合,同时位于正前方的连接部位更便于患者的及时调整。
【专利说明】疝气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给患有疝气肿胀病患者穿戴的前气带。
【背景技术】
[0002]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成人主要是由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疝气会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
[0003]目前,对于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和疝气带物理疗法两类。
[0004]药物疗法不足之处是只能缓解因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但无法控制疝气脱出,更无法根治疝气。
[0005]而疝气带物理疗法:能迅速阻止疝气的凸出,从而能有效阻止疝气发展、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等症状。现有的疝气带主要结构是一条环状带及连接在环状带上的一个或二个凸状体,环状带用于与人体腰部固定,凸状体的作用是借助环状带的外力,使突出的疝气包块回缩,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两个凸状体缝死固定在环状带上或在环状带局部位置用粘合带粘合固定,用粘合带固定的好处是凸状体能方便的拆卸,但现有这类产品的粘合带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两个凸状体无法配合患者个人的体型及疝气突出部的位置而调节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能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使病患穿戴后感觉不适,使用不便。另一款疝气带,其结构与上述疝气带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其环状带上系缝有两个凸状袋体,凸状体可选择性地放入凸状袋体内,或从凸状袋体中移除,因疝气可能只发生于病患其中一侧阴囊中,故此款疝气带可协助未发生疝气情形的阴囊免受压迫,但此款疝气带的凸状袋体仍缝死固定在环状带上,如患者二侧都有症状时,同样无法调整其相互之间的位置,也会造成患者的使用不便。再有就是,针对于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当出现凸状袋体发生移动时,自行脱卸和调整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疝气带。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疝气带包括腰带、至少一个衬垫及束带;所述腰带一端为扣环,另一端及接近端部位置设有用于连接的粘条;所述衬垫穿过腰带位于腰带的一端;所述束带通过一端的束带环套在腰带上,另一端穿过衬垫上的束带套和衬垫连接。
[0008]所述衬垫一面为半橄榄球形的凸状、另一面为平面,该凸状面朝向腰带的内侧以对应患者疝气位置;该平面上设有束带套和固定在束带套上的粘条;中间部位套在腰带上。
[0009]所述衬垫与腰带固定连接。[0010]所述衬垫与腰带活动连接。
[0011]所述束带与腰带固定连接。
[0012]所述束带与腰带活动连接。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在腰带一端的扣环及粘条来调节衬垫的水平位置,通过固定在衬垫上的束带套、粘条及束带来调节衬衬垫的垂直位置,且腰带、衬垫及束带均可根据患者个人的体型及疝气突出部的位置进行自由更换和组合,同时位于正前方的连接部位更便于患者的及时调整。衬垫沿水平、垂直方向均可随意调节,使用方便。该疝气带佩戴方便、使患者使用效果更佳;而且,腰带、衬垫以及调节垂直方向的束带具有可随意拆卸、组合的特点,使用方便。
[0014]【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疝气带包括腰带1、一个衬垫2及束带4。衬垫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腰带I 一端为扣环5,另一端及接近端部位置设有用于连接的粘条6。衬垫2穿过腰带I位于腰带I的一端。束带4通过一端的束带环7套在腰带上,另一端穿过衬垫2上的束带套3和衬垫2连接。
[0018]为了增强衬垫的使用效果,其形状的优选方案为:衬垫2—面为半橄榄球形的凸状、另一面为平面。该凸状面朝向腰带的内侧以对应患者疝气位置。该平面上设有束带套3和固定在束带套3上的粘条6。中间部位套在腰带I上。
[0019]使用时,将腰带I带粘条6的一端穿过扣环5,反转与接近该端部的粘条6粘接,通过粘接位置的调整来调节衬垫2的水平位置,以及调节腰带I的松紧程度。
[0020]使用时,束带4带粘条6的一端穿过固定在衬垫2上的束带套3,反转与固定在束带套3上粘条6连接,同时通过粘接位置的调整来来调节衬垫2的垂直位置,以及束带4的松紧程度。
[0021]本实用新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两个衬垫2,分别位于身体的左右两边。通过调节腰带I的粘接位置以及衬垫2套在腰带I上的位置来调节两个衬垫2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及每个衬垫2对应的位置。同时调节患者治疗位置。
[0022]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衬垫2与腰带I固定或活动连接。
[0023]通过对活动的衬垫2的调整也可以进一步调节衬垫2在腰带I上的水平位置。
[0024]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束带4与腰带I固定或活动连接。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式样新颖,通过设置在腰带I 一端的扣环5及粘条6来调节衬垫2的水平位置,通过固定在衬垫2上的束带套3、粘条6及束带4来调节衬垫2的垂直位置,且腰带1、衬垫2及束带4均可根据患者个人的体型及疝气突出部的位置进行自由更换和组合,同时位于正前方的连接部位更便于患者的及时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I)、至少一个衬垫(2)及束带(4);所述腰带(I)一端为扣环(5),另一端及接近端部位置设有用于连接的粘条(6);所述衬垫(2)穿过腰带(I)位于腰带(I)的一端;所述束带(4)通过一端的束带环(7)套在腰带上,另一端穿过衬垫(2)上的束带套(3)和衬垫(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2)—面为半橄榄球形的凸状、另一面为平面,该凸状面朝向腰带的内侧以对应患者疝气位置;该平面上设有束带套(3)和固定在束带套(3 )上的粘条(6 );中间部位套在腰带(I)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2)与腰带(I)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2)与腰带(I)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4)与腰带(I)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4)与腰带(I)活动连接。
【文档编号】A61F5/24GK203763334SQ201420121524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卞国良, 郭真, 赵振伟 申请人:湖南知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