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060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包括血管内介入支架及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包括有圆筒形记忆合金支架,一端连接有收放线圈,所述收放线圈的内径小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的内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外鞘和内芯导管,所述内芯导管为由外径较大的前段和外径较小的后段构成的记忆合金管;所述内芯导管前段外径大于所述收放线圈内径且小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内径;所述内芯导管前段末端外周设有倒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可以方便的对血管内介入支架进行取放。
【专利说明】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申请涉及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
[0003]【背景技术】
[0004]动脉瘤是血管的异常突出或膨胀。脑动脉瘤的破裂可以导致卒中、死亡或残疾。脑动脉瘤发生破裂的人中约至少三分之一将在破裂的30天内死亡。在幸存者中,约一半的幸存者遭受一些永久性的脑功能丧失。许多动脉瘤直到它们破裂时才被识别。在美国,估计超过1000万人具有脑动脉瘤,且每年有30,000人发生脑动脉瘤破裂。
[0005]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手术夹闭和介入治疗。主要目的都是阻断或减少血液进入动脉瘤腔,缓解瘤腔内血液流动,促使瘤腔内形成栓塞,避免动脉瘤的发展和破裂。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治疗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即创伤轻微、死亡率低、手术期短、成本低等,所以越来越收到临床医学的重视、目前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0006]但是,当前的血管内介入支架治疗动脉瘤,在动脉瘤治疗完成后,如何方便的取出,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采用永久性血管内介入支架,在动脉瘤治疗完成后不取出,可能会引起严重排异反应,导致支架部位的血管狭窄,甚至可能会导致支架接触部位细胞组织的非正常增生。
[0007]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血管内介入支架难以回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涉及一种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包括血管内介入支架及其输送装置,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包括有圆筒形记忆合金支架,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一端连接有收放线圈,所述收放线圈的外径小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的内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外鞘和内芯导管,所述内芯导管为由外径较大的前段和外径较小的后段构成的记忆合金管;所述内芯导管前段外径大于所述收放线圈内径且小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内径;所述内芯导管前段末端外周设有倒钩。
[0010]该血管内介入支架在所述圆筒形记忆合金支架外表面包覆有易诱发血栓形成的生物性膜材,可以具有微纳米孔状结构或矩阵结构的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体可以是聚氯乙烯、聚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或四氟乙烯。
[0011]该血管内介入支架在所述圆筒形记忆合金支架内表面包覆有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的生物性膜材,具体可以是聚四氟乙烯。
[0012]所述记忆合金可以是TiNi形状记忆合金。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使得血管内介入支架可以方便的被回收。
[00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血管内介入支架在记忆合金支架的内外的包覆层,利于血管瘤内形成血栓的同时,又有利于保持该血管内介入支架内腔的血液流动畅通。
[001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7]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管内介入支架轴向视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血管内介入支架输送装置内芯导管前段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血管内介入支架收纳状态剖示图。
[0021]其中,
[0022]I为血管内介入支架;
[0023]2为收放线圈;
[0024]3为倒钩;
[0025]4为前段;
[0026]5为后段;
[0027]6为外鞘。
[0028]【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3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端是指远离手术操作者的一端,所述的后端是指接近手术操
作者的一端。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包括血管内介入支架I及其输送装置,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包括有圆筒形记忆合金支架,手术时,该记忆合金支架被压缩到外鞘6内腔前端,内芯导管以外径较大的前段4邻接该记忆合金支架的方式,置于外鞘6内腔的后端,当该记忆合金支架在内芯导管的推送作用下,从外鞘腔内释放到患者血管内后,恢复到原来直径大小,并支撑所在部位的血管,使得血流可通过该支架的内腔流动,并阻隔该部位血管的血管瘤内血液的流动,以利于在血管瘤内形成血栓。
[0032]该血管内介入支架一端连接有收放线圈2,所述收放线圈2的外径小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的内径。当采用输送装置回收该血管内介入支架时,内芯导管外径较大的前段4自外鞘内腔前端脱出后,因为其由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以,能够迅速恢复其原来的外径。由于所述内芯导管前段外径大于所述收放线圈内径且小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内径,且所述内芯导管前段末端外周设有倒钩3,使得该倒钩3很容易就可以挂到该收放线圈2上。手术操作者通过向后端抽拉该内芯导管,即可将该血管内介入支架收纳入外鞘内腔中,进而从血管内取出。
[0033]该血管内介入支架在所述圆筒形记忆合金支架外表面包覆的易诱发血栓形成的生物性膜材,利于阻隔血管瘤内的血流,以便形成血栓。该包覆层可以具有微纳米孔状结构或矩阵结构的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体可以是聚氯乙烯、聚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或四氟乙烯。
[0034]该血管内介入支架在所述圆筒形记忆合金支架内表面包覆有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的生物性膜材,有利于血流顺利流过血管内介入支架的内腔。该包覆层具体可以是聚四氟乙烯。
[0035]本实用新型所用记忆合金可以是TiNi形状记忆合金。
[0036]尽管已参照优选实施例表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换。
【权利要求】
1.一种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包括血管内介入支架及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包括有圆筒形记忆合金支架,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一端连接有收放线圈,所述收放线圈的外径小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的内径;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外鞘和内芯导管,所述内芯导管为由外径较大的前段和外径较小的后段构成的记忆合金管; 所述内芯导管前段外径大于所述收放线圈内径且小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内径; 所述内芯导管前段末端外周设有倒钩。
2.权利要求1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血管内介入支架在所述圆筒形记忆合金支架外表面包覆有易诱发血栓形成的生物性膜材。
3.权利要求2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易诱发血栓形成的生物性膜材具有微纳米孔状结构或矩阵结构。
4.权利要求3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易诱发血栓形成的生物性膜材为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5.权利要求4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易诱发血栓形成的生物性膜材为聚氯乙烯、聚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或四氟乙烯。
6.权利要求1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在所述圆筒形记忆合金支架内表面包覆有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的生物性膜材。
7.权利要求6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的生物性膜材为聚四氟乙烯。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血管内介入支架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合金可以是TiNi形状记忆合金。
【文档编号】A61F2/95GK203749653SQ201420121570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胡堃, 林广勤, 陈巍 申请人:胡堃, 林广勤, 陈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