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34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套包括:一固定于胃窦部的环形膜片,若干个沿周向等间距开设在所述环形膜片上的固定通孔,一连接于所述环形膜片的内侧缘且向下延伸形成管状“袖套”的弹性薄膜,两个对称埋藏于所述弹性薄膜下端的X线标记点,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弹性薄膜末端以将其粘合在一起的可溶性糖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可在内镜下微创植入胃及小肠,副作用小,能够减少小肠对葡萄糖和脂肪球的吸收,达到不同程度的减肥效果。
【专利说明】-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内镜下肥胖或肥胖伴II型糖 尿病治疗过程中的胃小肠食物隔离套。

【背景技术】
[0002] 肥胖可通过机体代谢的作用,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异常,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 康,成为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尤其增加了II型糖尿病的发生机率。糖尿病是世界上继肿 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对人体心、脑、肾、血管、 神经、皮肤等器官危害巨大。上个世纪50年代,减肥手术开始用于治疗肥胖症病人,长期随 访发现:减肥手术后肥胖症病人的体重明显减轻,同时伴随的II型糖尿病病情也获得不同 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胃转流手术(GBP)的治愈率最高,是目前临床上常常采用的一种治疗 Π型糖尿病同时伴有肥胖症的方式。然而胃转流手术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手术风险性。
[0003] 由此另一种新的内镜下肠道分流减肥术应运而生。通过借助胃肠镜将十二指肠空 肠食物隔离"袖套"置入患者小肠使食物与该段小肠肠壁隔离,可减少该段小肠对葡萄糖和 脂肪球的吸收,从而使病人体重减轻、血糖值下降;但目前存在的这种小肠食物隔离套的副 作用大,存在较大局部粘膜损伤,长期耐受性差。因此设计出一种具有更小损伤和更好的病 人耐受性,并且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小肠食物隔离套便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内镜下微创植入胃及小肠,副 作用小,能够减少小肠对葡萄糖和脂肪球吸收的胃小肠食物隔离套。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其特征 在于,该隔离套包括:一固定于胃窦部的环形膜片,若干个沿周向等间距开设在所述环形膜 片上的固定通孔,一连接于所述环形膜片的内侧缘且向下延伸形成管状"袖套"的弹性薄 膜,两个对称埋藏于所述弹性薄膜下端的X线标记点,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弹性薄膜末端以 将其粘合在一起的可溶性糖衣。
[000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膜片及弹性薄膜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或硅胶制备 而成。
[000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X线标记点采用钽粉包埋于弹性薄膜内。
[000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膜片的内径范围为15?20mm,外径范围为30? 40mm〇
[000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薄膜的长度为400?800mm。
[0010]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由 聚四氟乙烯或硅胶等相类似材料制备而成的环形膜片,环形膜片上开设有三个通孔,用以 钛夹或者缝合器将环形膜片缝合至胃窦部起到固定的作用。2、本实用新型由环形膜片的内 侧缘伸出一管状"袖套",袖套长约400?800mm(根据使用者的胖瘦、高矮程度选择),食物 进入管状"袖套",而不与肠壁接触,因此,可以避免该段肠壁对食物的吸收,同时不影响该 段肠壁以下部位对食物的吸收,能够达到不同程度的减肥效果。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管状 "袖套"的末端对称设置有两个X线标记点,因此,在X射线下,可以方便观察管状"袖套"末 端在肠道内的位置,以便进行定位。4、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管状"袖套"的末端收口端设置有 一可溶于水的糖衣,因此,既可以方便管状"袖套"的下放,又可以在下放到预定位置后,糖 衣溶解,方便管状"袖套"的胀开,同时也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 操作简单方便,可广泛用于医疗手术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绘。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 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置于小肠内管状"袖套"张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环形膜片1,环形膜片1上沿周向等间距开设有三 个通孔2 (仅以此为例,并不限于此),环形膜片1的内侧缘向下延伸形成一管状"袖套"3。 管状"袖套"3的下端对称有两个埋藏于弹性薄膜中的X线标记点4。管状"袖套"3的末端 设置有一可溶于水的糖衣5,将管状"袖套"3的末端粘合在一起。
[001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环形膜片1及管状"袖套"3均采用聚四氟乙烯、硅胶或相 类似材料制备而成。
[001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X线标记点4采用钽粉包埋于弹性薄膜内。
[001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环形膜片1的内径范围为15?20mm,外径范围为30? 40mm〇
[001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管状"袖套"3的长度为400?800mm。
[0020] 以上所描述的参数可以根据治疗对象和治疗要求做相应的改变。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下放方法以及工作原理为:
[0022] 1)本实用新型壁薄柔顺,容易压缩和拉伸,可以放置在较细的输送鞘管内,通过内 镜下放入导丝,沿导丝将压缩于输送鞘管内的本实用新型置入胃及十二指肠;亦或将本实 用新型植壳管包绕于内镜外侧,由内镜输送至胃十二指肠后释放,环形膜片1释放至胃,管 状"袖套" 3释放由胃至十二指肠和空肠,然后用以钛夹或者缝合器通过通孔2将环形膜片 1缝合至胃窦部起到固定的作用,管状"袖套"3起始于环形膜片2的内侧缘;
[0023] 2)再次插入内镜下可观察本实用新型放置位置,并在内镜下向管状"袖套"3内注 气和水,管状"袖套" 3逐渐膨胀开,通过水的重力作用,管状"袖套" 3贴着十二指肠球部后 下部的小肠壁往下伸展开;在管状"袖套" 3末端收口端的糖衣4慢慢被水溶解之后,管状 "袖套"3完全展开,大约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向下400?800mm处。管状"袖套"3具体长 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胖瘦、高矮程度选择;
[0024] 3)在X射线下,通过管状"袖套"3上设置的X线标记点4,观察管状"袖套"3展 开后位于肠道内的位置;
[0025] 4)当食物通过十二指肠时,经过管状"袖套" 3,避免了该段小肠对营养的吸收,达 到了减肥的功效。
[0026]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 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权利要求】
1. 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套包括: 一固定于胃窦部的环形膜片, 若干个沿周向等间距开设在所述环形膜片上的固定通孔, 一连接于所述环形膜片的内侧缘且向下延伸形成管状"袖套"的弹性薄膜, 两个对称埋藏于所述弹性薄膜下端的X线标记点,以及 一设置于所述弹性薄膜末端以将其粘合在一起的可溶性糖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膜片及弹性薄 膜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或硅胶制备而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X线标记点采用钽粉 包埋于弹性薄膜内。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X线标记点采用钽粉 包埋于弹性薄膜内。
5. 如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膜片 的内径范围为15?20mm,外径范围为30?40mm。
6. 如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 的长度为400?800_。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胃小肠食物隔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的长度为 400 ?800mm。
【文档编号】A61F5/00GK203861394SQ201420135785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王志强, 吴诚 申请人:王志强, 吴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