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762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包括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为橡皮管,所述橡皮管外套设有喇叭口状保护套,所述橡皮管从保护套的喇叭口穿过,并从喇叭口顶端穿出与保护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柔韧性好、刺激形小、具备引流气体、液体功能,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专利说明】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口肠管扩张及固定装置,具体是一种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小儿肠造口术后3-6个月才进行瘘口闭合手术,而瘘口狭窄是肠造口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造口狭窄将影响患儿粪便排出,加重患儿的痛苦。因此每个造口患儿都需要对瘘口肠管进行定期、不定期、短期或长期的扩张,以防范造口处疤痕增生引起的造口狭窄,从而导致肠梗阻的发生。
[0003]目前扩张造口肠管的方法有很多,过去采取手指扩肛,文献均报告可有效纠正狭窄。但多次手指扩肛常给患儿带来痛苦,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力,而且对于疤痕挛缩造成造口狭窄的患儿有一定困难。近年来有报道,采用自制类似肛门镜的金属扩肛棒,在造口狭窄的治疗中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扩肛棒一般为金属实心直棒,柔韧性差,用力不当,易造成肠穿孔,而且扩肛期间起不到引流气体、液体的作用,同时扩肛棒不能随意调节大小,须反复调试,易造成肠黏膜损伤,成本增加,扩肛器温度低,给患儿带来不适的同时还易造成肠收缩。有报道采用气囊导尿管扩肛,质地柔韧,可随体温变化,组织相容性好,对肠黏膜损伤小,但是操作复杂,家长难以掌握技术要点,不利于患儿出院后的肠管扩张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柔韧性好、对皮肤刺性激低、具备引流气、液体功能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的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包括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为橡皮管,所述橡皮管外套设有喇叭口状保护套,所述橡皮管从保护套的喇叭口穿过,从喇叭口顶端穿出并与保护套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喇叭口状保护套为硅胶奶嘴,硅胶奶嘴的奶头端开有十字形破口,所述橡皮管穿过所述破口。
[0007]优选地,所述橡皮管与硅胶奶嘴之间环形区域用通过不可吸收丝线缝制固定。
[0008]优选地,所述橡皮肛管位于硅胶奶嘴的奶头一侧的外端连有透明的排泄物收集袋。
[0009]较佳地,所述橡皮管朝向保护套喇叭口一侧的长度为10cm-15cm。
[001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橡皮管轻轻插入患儿造口肠管内8-10cm,将保护套喇叭口底部扣于肠管上与皮肤相连,用一次性透明的排泄物收集袋套在喇叭口状保护套顶端的肛管上积存大便,放置的时间根据患儿腹胀程度以及大便排放情况而定。这样硅胶奶嘴质软不易损伤瘘口肠管,大便由肛管排出不会浸湿瘘口周围皮肤;透明的排泄物收集袋积存大便便于观察又防止污染患儿衣物和床单元;喇叭口状保护套用于固定扩张肠管,有效减少反复扩造瘘口引起的肠管水肿甚至出血的发生,又能避免因患儿腹压增高导致造口肠管粘膜外翻甚至脱出的现象。
[001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柔韧性好的橡皮管作为肛管,因此插入时不易造成对肠黏膜的损伤,避免了使用过程中肠穿孔情况的发生,同时橡皮材质的肛管刺激性小,组织相容性好,插入造口肠管内后能迅速适应温度,避免对患儿造成不适,能随时将造口肠管内的排泄物排出。尤其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喇叭口状保护套,其喇叭口扣于造口肠管附近的皮肤上,可起到固定作用,既有效减少反复扩造瘘口引起的肠管水肿甚至出血,大大减少了患儿的恐惧,又能避免因患儿腹压增高导致造口肠管黏膜外翻甚至脱出的情况发生。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收集袋为透明材料,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橡皮管和喇叭口状保护套质地柔软,减少损伤,操作方便,家长容易掌握技术要点,有利于患儿出院后的家长对患儿进行肠管扩张工作,为患儿的肠瘘口闭合手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硅胶奶嘴1、橡皮管2、不可吸收丝线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包括肛管2,肛管采用橡皮管2。所述橡皮管2外套设有硅胶奶嘴1,硅胶奶嘴I的奶头端开有长度为0.5cm的十字形破口,所述橡皮管2穿过上述破口。橡皮管2与硅胶奶嘴I之间环形区域用通过不可吸收丝线3缝制固定。橡皮管2位于硅胶奶嘴I的奶头一侧的外端连有透明的排泄物收集袋。
[0017]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为:
[0018]根据患儿造口肠管的直径大小,选择型号合适的硅胶奶嘴I和橡皮管2,先将硅胶奶嘴I的奶头端剪开直径约0.5cm十字形破口,将橡皮管2从破口处穿出5cm以便握持,再用不可吸收丝线3将硅胶奶嘴I与橡皮管2进行环形缝制固定,橡皮管2位于硅胶奶嘴I奶头一侧的部位剪裁长度为10cm-15cm。
[0019]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
[0020]将患儿造瘘口周围皮肤用温水擦洗干净后,先用石蜡油润滑朝向保护套喇叭口一侧的橡皮管2。然后将该处橡皮管2轻轻插入造口肠管内8-10cm,将硅胶奶嘴I的喇叭口扣于肠管周围的皮肤上,用排泄物收集袋(一次性保鲜袋)套在橡皮管2位于硅胶奶嘴I的奶头一侧的外端上以积存排泄物,放置的时间根据患儿腹胀程度以及大便排放情况而定,这样便可方便排泄。
[00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置轻便,既有效减少反复扩造瘘口引起的肠管水肿甚至出血,又能避免因患儿腹压增高导致造口肠管粘膜外翻甚至脱出的现象,有效防范了造口术后的并发症,大大减轻患儿的痛苦,可广泛用于儿童肠造瘘手术后的肠管固定扩张。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包括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为橡皮管(2),所述橡皮管(2)外套设有喇叭口状保护套,所述橡皮管(2)从保护套的喇叭口穿过,从喇叭口顶端穿出并与保护套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状保护套为硅胶奶嘴(I),硅胶奶嘴(I)的奶头端开有十字形破口,所述橡皮管(2)穿过所述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管(2)与硅胶奶嘴(I)之间环形区域用不可吸收丝线(3)缝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管(2)位于硅胶奶嘴(I)的奶头一侧的外端连有透明的排泄物收集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儿童造口肠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管(2)朝向保护套喇叭口 一侧的长度为10cm-15cm。
【文档编号】A61M25/02GK204092797SQ20142014844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卞红强, 汪昕 申请人:卞红强, 汪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