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91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床,包括病床架,所述病床架上设有可移动病床,所述可移动病床通过其前后两侧上的移动手柄与病床架上对应的弧形凹槽相接触,所述病床架右侧上的外通槽与可移动病床右侧上的内通槽安装后正对,所述可移动病床内部还设有降温装置与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可移动病床的上表面位于病人臀部位置处均匀设有多个散热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病床架与可移动病床,当病人需要动手术时,能够直接将可移动病床抬走,不需要移动整个病床,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将病人转移;通过在可移动病床内部设置降温装置,能够有效的对病人臀部位进行降温,避免病人的臀部不会发生红肿现象。
【专利说明】一种病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床。
【背景技术】
[0002]病床也可称为医疗床、护理床等,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目前的病床功能比较多,有的可以辅助病人起身的,还有的可以便于病人在病床上排泄等,但是在病床实际使用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好几张病床同时在一个房间内,这样就使得病房的空间狭小,因此当病人需要进行手术时,目前一般都是用病人所睡的病床直接将病人运到手术室,但是要将病床运出病房就会发生转向十分麻烦,同时目前的病床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当病人手术后都需要在病床上躺几天不能移动,这样的话长时间不动的话就会造成病人臀部发生红肿,严重时会发生溃烂。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解决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病床,它能够在需要转移病人时,只需要抬起可移动病床来实现病人的转移,不需要在狭小的病房内移动整个病床,避免了病床转向移动过程的麻烦,同时可以防止病人臀部因长时间躺卧而发生红肿。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病床,包括病床架,所述病床架上设有可移动病床,所述可移动病床通过其前后两侧上的移动手柄与病床架上对应的弧形凹槽相接触,所述病床架右侧上的外通槽与可移动病床右侧上的内通槽安装后正对,所述可移动病床内部还设有降温装置与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可移动病床的上表面位于病人臀部位置处均匀设有多个散热孔。
[0006]作为优选,所述降温装置的右侧上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贯穿内通槽与外通槽,所述移动杆上位于外通槽的外侧上还设有锁紧头,所述降温装置的底部两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设置在可移动病床底部的导轨内。
[0007]作为优选,所述可移动病床的上侧床板为弹性材料制成。
[0008]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手柄的中间位置两侧设有切口,所述移动手柄的直径小于弧形凹槽的直径。
[000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病床架与可移动病床,当病人需要动手术时,在病房中只需要用可移动病床将病人抬走,不需要在狭小病房空间内移动病床架以及可移动病床,避免了整个病床转向过程中的麻烦;通过在可移动病床内部设置降温装置,能够有效的对病人臀部位进行降温,避免病人的臀部不会发生红肿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图1中可移动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13]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0014]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图;
[0016]图7为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1.病床架;10.弧形凹槽;11.外通槽;2.可移动病床;20.移动手柄;200.切口 ;21.内通槽;22.降温装置;220.移动杆;221.锁紧头;23.导轨;24.减震弹簧;25.散热孔。
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如图,一种病床,包括病床架I,所述病床架I上设有可移动病床2,所述可移动病床2的上侧床板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可移动病床2通过其前后两侧上的移动手柄20与病床架I上对应的弧形凹槽10相接触,所述移动手柄20的中间位置两侧设有切口 200,所述移动手柄20的直径小于弧形凹槽10的直径,能够便于抓住移动手柄20来抬起可移动病床2,当病人需要动手术时,能够直接将可移动病床2抬走,不需要移动整个病床,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将病人转移。当可移动病床2放置在病床架I上时,所述病床架I右侧上的外通槽11与可移动病床2右侧上的内通槽21正对,所述可移动病床2内部还设有降温装置22与多个减震弹簧24,所述降温装置22的右侧上设有移动杆220,所述移动杆220贯穿内通槽21与外通槽11,所述移动杆220上位于外通槽11的外侧上还设有锁紧头221,所述降温装置22的底部两侧设有导向块222,所述导向块222位于设置在可移动病床2底部的导轨23内,这样移动杆220与导轨23能够便于根据病人的体位来调整降温装置22合适的位置。所述可移动病床2的上表面位于病人臀部位置处均匀设有多个散热孔25,散热孔25能够疏散病人臀部的热量,防止因长时间挤压发热而发生红肿现象。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病床架(I ),所述病床架(I)上设有可移动病床(2),所述可移动病床(2)通过其前后两侧上的移动手柄(20)与病床架(I)上对应的弧形凹槽(10)相接触,所述病床架(I)右侧上的外通槽(I I)与可移动病床(2)右侧上的内通槽(21)安装后正对,所述可移动病床(2)内部还设有降温装置(22)与多个减震弹簧(24),所述可移动病床(2)的上表面位于病人臀部位置处均匀设有多个散热孔(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22)的右侧上设有移动杆(220),所述移动杆(220)贯穿内通槽(21)与外通槽(11),所述移动杆(220)上位于外通槽(11)的外侧上还设有锁紧头(221),所述降温装置(22)的底部两侧设有导向块(222),所述导向块(222)位于设置在可移动病床(2)底部的导轨(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病床(2)的上侧床板为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手柄(20)的中间位置两侧设有切口(200),所述移动手柄(20)的直径小于弧形凹槽(10)的直径。
【文档编号】A61G7/057GK203802705SQ20142015216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徐华超, 李弯弯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