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修补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191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颅底修补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颅底修补固定器,包括连接杆,连接杆顶端设固定盘,连接杆下端设活动盘,固定盘和活动盘在连接杆上同轴,以固定盘和活动盘相对的一面为内,所述固定盘外侧面上贴合有可修剪的生物硬膜,所述固定盘内侧面上贴合有与固定盘形状相匹配的第一硅胶膜,所述活动盘内侧面上贴合有与活动盘形状相匹配的第二硅胶膜。使人工脑膜与周围缺损硬膜可以相互融合,恢复正常的颅腔结构,达到硬膜和骨质缺损的同时修补,恢复缺损部位的正常生物状态,最大程度避免的脑脊液漏复发,最大程度的降低经鼻蝶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专利说明】颅底修补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工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颅底的修补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内镜经鼻蝶手术中,手术需要将蝶鞍底部颅骨磨除进入颅内切除病变,该部位手术双侧为海绵窦及颈内动脉、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前后方位骨性结构,由于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颅底重建困难,手术费时长,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及修补材料移位导致视神经损害等严重并发症,传统的固定器是采用双盘固定器的设计(如专利号为201120531371、专利名称为一种游离颅骨骨瓣锁紧固定器的实用新型专利),采用连接杆同轴金属双盘固定系统,顶端为固定硬质盘,下端为推挤活动盘的双盘式固定器,双盘在连接杆上同轴,通过在连接杆上推挤活动盘将固定器锁在缺损的颅骨缘,在保证牢靠固定的前提下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硬质的固定盘恢复了颅底缺损部位的骨性结构,防止脑博动引起修补材料脱落,移位,采用同轴双盘连接杆结构,无视野阻挡放置调整固定盘的位置,通过推挤活动盘固定可以实现快速固定,操作方便快捷,大量节省手术时间。然而这种结构存在一个缺陷,由于这种结构是直接将金属质地的固定盘置于颅内,增加了金属质地固定盘在放置的过程中损伤颅内重要结构的风险,同时,这种材料不具备脑脊液漏的修补的功能,无法应用于颅底修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直接将金属质地的双盘式固定器置于颅内容易造成颅内机体损伤可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止固定器的固定盘和活动盘直接和颅内机体接触、降低颅内感染的颅底修补固定器。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颅底修补固定器,包括连接杆,连接杆顶端设固定盘,连接杆下端设活动盘,固定盘和活动盘在连接杆上同轴,以固定盘和活动盘相对的一面为内,所述固定盘外侧面上贴合有可修剪的生物硬膜,所述固定盘内侧面上贴合有与固定盘形状相匹配的第一硅胶膜,所述活动盘内侧面上贴合有与活动盘形状相匹配的第二硅胶膜。
[0005]所述固定盘朝外的一面上设有凸棱,固定盘边沿包括两长侧边和两短侧边,所述两短侧边朝向固定盘中心内凹。凸棱的设置能在固定过程中缓冲过大的压力,避免固定盘变形,而且能作为颅内的主要支撑点。短边的内凹能避免在修补颅底(蝶鞍)时损伤双侧的海绵窦、颈内动脉、视神经等结构设计的,同时凹陷设计可以为放置过程提供更多的操作视野,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在颅骨固定器的基础上,采用连接杆同轴金属双盘固定系统,连接杆顶端固定硬质盘,下端推挤活动盘的双盘式固定器,双盘在连接杆上同轴,通过在连接杆上推挤活动盘将固定器锁在缺损的颅骨缘。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颅内端的顶盘设计为前后长轴有利于固定,保证足够的固定强度,短径双侧内陷的设计避免了固定时损伤双侧海绵窦、颈内动脉及视神经等重要结构的风险,同时在颅内端固定盘底的面贴合硅胶膜,避免在锋利的金属盘放置过程中损伤周围重要结构的风险,可修剪的固定盘顶端的膜性贴片将脑组织退离缺损骨窗,与周围的硬膜贴合经过一段时间与周围硬膜融合,恢复正常的颅内结构。颅外端的活动盘内侧面贴合硅胶膜,当双盘固定在缺损骨缘时,活动盘上翘的边缘将硅胶膜严密的钳压在颅骨外面,防止修补早期脑脊液漏出,隔绝了颅腔与鼻腔沟通,防止颅内感染。采用上下双硬质金属盘结构确保足够的支撑强度,防止修补材料移位,同时有效的阻挡缺损骨窗的脑搏动,使人工脑膜与周围缺损硬膜可以相互融合,恢复正常的颅腔结构,达到硬膜和骨质缺损的同时修补,恢复缺损部位的正常生物状态,最大程度避免的脑脊液漏复发,最大程度的降低经鼻蝶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操作方便,大量的节约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感染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实施例:
[0011]请参阅图1所示,颅底修补固定器,包括连接杆1,连接杆I顶端设固定盘2,连接杆I下端设活动盘3,固定盘2和活动盘3在连接杆I上同轴,以固定盘2和活动盘3相对的一面为内,固定盘2外侧面上贴合有可修剪的生物硬膜21,固定盘2内侧面上贴合有与固定盘2形状相匹配的硅胶贴片22,活动盘3内侧面上贴合有活动盘3形状相匹配的硅胶膜31 ;
[0012]进一步的,可以在固定盘2朝外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凸棱23,固定盘2边沿包括两长侧边和两短侧边,两短侧边朝向固定盘2中心内凹,如图1中的A处。
[0013]生物硬膜为目前医学临床上常用的生物膜,膜薄,韧性高,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有利于与受体的脑膜生长融合;
[0014]硅胶膜工艺成熟,成本低,可高温消毒,可塑性强,密封性好,可以防止修补初期生物硬膜尚未生长密闭时脑脊液漏。颅外端固定盘内侧的膜性结构封闭颅内外沟通的腔隙,能有效防止脑脊液漏。
[0015]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颅底修补固定器,包括连接杆(1),连接杆(I)顶端设固定盘(2),连接杆(I)下端设活动盘(3),固定盘(2)和活动盘(3)在连接杆(I)上同轴,其特征在于:以固定盘(2)和活动盘(3)相对的一面为内,所述固定盘(2)外侧面上贴合有可修剪的生物硬膜(21),所述固定盘(2)内侧面上贴合有与固定盘(2)形状相匹配的第一硅胶膜(22),所述活动盘(3)内侧面上贴合有与活动盘(3)形状相匹配的第二硅胶膜(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底修补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2)朝外的一面上设有凸棱(23),固定盘(2)边沿包括两长侧边和两短侧边,所述两短侧边朝向固定盘(2)中心内凹。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3828985SQ20142015212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黄广龙, 漆松涛, 张喜安, 彭俊祥, 苏青, 林小鹏, 张英杰, 黄洁伟, 徐海艳 申请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