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下带锁引线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腹腔镜下带锁引线针,属于医疗器械。该工具以硬膜外穿刺针为主体,针体的头部设置挂线口,针芯的头部设置闭锁口,挂线口和闭锁口的开口方向相反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腹腔镜治疗时应用,尤其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时应用,避免了操作孔的产生,术后体表无手术疤痕,易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腹腔镜下带锁引线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时免器械辅助在腹膜外引线结扎内环口的工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腹腔镜下结扎内环口时先将丝线通过内环口一侧送入腹膜内,再运用雪橇针将丝线绕过内环口另一侧引出。这种工具在操作时需要配合其他器械完成,会产生若干操作孔,术后体表手术疤痕多,影响美观,手术复杂,不易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腔镜下带锁引线针,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操作时需要配合其他器械完成,会产生若干操作孔,术后体表手术疤痕多,影响美观,手术复杂,不易推广应用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针体和针芯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工具以硬膜外穿刺针为主体,针体的头部设置挂线口,针芯的头部设置闭锁口,挂线口和闭锁口的开口方向相反配合使用。
[0005]所述引线针的闭锁口的位置低于挂线口的位置,以实现完全闭锁。
[0006]所述引线针的针体为中空结构,针芯为实体结构,且针芯外径与针体内径相符,针芯插入针体内。
[0007]所述引线针的针芯插入针体内形成组合体,将组合体头部折弯成0° -30°的弧形弯度。
[0008]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腹腔镜治疗时应用,尤其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时应用,避免了操作孔的产生,术后体表无手术疤痕,易于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针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针芯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针体及针芯组合后的示意图。
[0013]图中I针体、2挂线口、3针芯、4闭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所示:该工具以硬膜外穿刺针为主体,针体I的头部设置挂线口 2,针芯3的头部设置闭锁口 4,挂线口 2和闭锁口 4的开口方向相反配合使用。
[0015]所述引线针的闭锁口 4的位置低于挂线口 2的位置,以实现完全闭锁。
[0016]所述引线针的针体I为中空结构,针芯3为实体结构,且针芯外径与针体内径相符,针芯插入针体内。
[0017]所述引线针的针芯3插入针体I内形成组合体,将组合体头部折弯成15°的弧形弯度。
[0018]使用时:先将丝线一端锁在本针头部,在内环口 12点位置开始沿一侧至6点位置,解锁后将丝线留置在内环口 6点位置,退针至内环口 12点位置,然后沿另一侧使本针到达6点位置,在此位置将丝线锁在针上,退针,完成丝线对内环口的环绕,结扎。全程可在无器械辅助下完成。避免了器械操作孔的产生。
【权利要求】
1.一种腹腔镜下带锁引线针,主要由针体和针芯组成,其特征是:该腹腔镜下带锁引线针以硬膜外穿刺针为主体,针体的头部设置挂线口,针芯的头部设置闭锁口,挂线口和闭锁口的开口方向相反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带锁引线针,其特征是:闭锁口的位置低于挂线口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带锁引线针,其特征是:针体为中空结构,针芯为实体结构,且针芯外径与针体内径相符,针芯插入针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带锁引线针,其特征是:针芯插入针体内形成组合体,将组合体头部折弯成0° -30°的弧形弯度。
【文档编号】A61B17/06GK203953726SQ201420171372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孙洪强 申请人:孙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