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听诊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320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耳式听诊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入耳式听诊器,包括入耳式耳塞和与所述入耳式耳塞相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可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从所述通孔中穿过;通过调节所述滑块在所述连接管上的位置,可以将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放开或收紧。本实用新型在连接管上设置有可滑动的滑块,通过调整滑块在连接管上的位置能够将连接管的一端收紧或放松;在不使用听诊器时,可将滑块滑动至入耳式耳塞的一侧,将听诊器挂在脖子上,方便随时取用;滑块上设置有连接管容纳结构,能够在长时间不使用听诊器时将连接管折叠之后容纳在连接管容纳结构中,减小听诊器的体积,方便携带。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入耳式听诊器。 一种入耳式听诊器

【背景技术】
[0002] 听诊器是医生进行病情诊断时最常使用的一种医疗设备,在医疗活动中有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能够有效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临床使用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使 用的听诊器耳塞的连接管为硬质材料,且通过一整块弹簧片进行夹紧,因此当耳塞使用时 挤压外耳道口。由于耳孔处的神经丰富,缺乏软组织及脂肪组织,在压力的作用下极易导致 使用者的外耳孔疼痛。特别是当医生需要长时间使用时,将出现使用者外耳道疼痛难忍,甚 至出现使用者外耳道皮肤红肿、破损和局部感染等现象。
[0003] 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听诊器的听管由钢质的管和三通构成,因此体积较大,不便 于收放,携带不方便。
[0004] 申请号为201320074290. 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入耳式听诊器,包括胶质听孔 耳塞、胶质听管、三通以及听诊头,所述胶质听孔耳塞呈圆锥台状。胶质听管上设有听管固 定夹。该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耳塞材质较硬佩戴不舒服的问题,但该专利中的入 耳式听诊器使用过程中收放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携带、使用过程中收放方便、不易对耳道产 生压迫感的入耳式听诊器。
[0006]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种入耳式听诊器,包括入耳式耳塞和与所述入耳式耳塞相连接的连接管,所述 连接管上可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从所述通孔中穿过; 通过调节所述滑块在所述连接管上的位置,可以将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放开或收紧。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管容纳结构,用于将所述连接管收纳到 其中。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容纳结构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具有粘扣;所述粘扣与 所述绑带配合使用,可将所述连接管固定在所述绑带与所述滑块之间。
[0010]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由PVC、TPU、TPE或硅胶制成。
[0011] 优选的,所述入耳式耳塞由硅胶制成。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 (1)本申请在连接管上设置有可滑动的滑块,通过调整滑块在连接管上的位置能 够将连接管的一端收紧或放松;在不使用听诊器时,可将滑块滑动至入耳式耳塞的一侧,将 听诊器挂在脖子上,方便随时取用;
[0014] (2)本申请在滑块上设置有连接管容纳结构,能够在长时间不使用听诊器时将连 接管折叠之后容纳在连接管容纳结构中,减小听诊器的体积,方便携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入耳式听诊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入耳式听诊器的滑块移动至入耳式耳塞 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0018] 1、入耳式耳塞;2、连接管;3、滑块;4、绑市;5、粘扣;6、二通;7、听诊头;8、听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0]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耳式听诊器,包括入耳式耳塞1和与所述 入耳式耳塞1相连接的连接管2,还包括听诊头7、三通6和听管8。入耳式耳塞1的个数为 两个,分别在使用时塞入到左耳和右耳之中,每个入耳式耳塞1上都连接有一根连接管2用 于传递声音,两根连接管2分别连接至三通6上。三通6的另一端连接有听管8,听管8上 连接有听诊头7。
[0021] 所述连接管2上可滑动设置有滑块3 ;所述滑块3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 个数为2个,在所述滑块3中呈"八"字形分布,两个所述连接管2分别从两个所述通孔中 穿过。滑块3内部通孔的结构能够使得位于滑块3 -侧的两根连接管2距离较近;位于滑 块3另一侧的两根连接管2距离较远。通过调节所述滑块3在所述连接管2上的位置,可 以将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放开或收紧。
[0022] 所述滑块3的外壁上设置连接管容纳结构,用于将所述连接管2收纳到其中,所述 连接管容纳结构包括绑带4,所述绑带4的一端具有粘扣5 ;所述粘扣5与所述绑带4配合 使用,可将所述连接管2固定在所述绑带4与所述滑块3之间。本申请中的连接管容纳装 置能够在长时间不使用听诊器时将连接管折叠之后容纳在连接管容纳结构中,减小听诊器 的体积,方便携带。
[0023]本申请中的连接管容纳结构不仅仅局限为上述绑带和粘扣结构,任何一种能够将 连接管进行收纳的结构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 如图2所示,在短时间不使用听诊器时,可将滑块3滑动至入耳式耳塞1 一侧,将 听诊器挂在脖子上,方便随时取用。
[0025] 为了更好的保证入耳式耳塞1在使用时能够带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本实施例中 的入耳式耳塞1选用硅胶材料制成,但并不局限于硅胶,由硅胶材料制成的入耳式耳塞1更 加柔软,不易引起使用者的不适感,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造成耳部疼痛。
[0026]为了保证连接管2的导音效果,以及在不使用时能够容易的将其折叠收纳,本实 施例中的连接管2选用PVC、TPU、TPE或硅胶制成,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材料,任何一种软 硬适中、导音效果好的材料都可以应用与连接管的制作。
[0027]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 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 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入耳式听诊器,包括入耳式耳塞(1)和与所述入耳式耳塞(1)相连接的连接管 (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上可滑动设置有滑块(3); 所述滑块(3)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2)从所述通孔中穿过; 通过调节所述滑块(3)在所述连接管(2)上的位置,可以将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放开 或收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的外壁上设置有连 接管容纳结构,用于将所述连接管(2)收纳到其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容纳结构包括绑带 (4),所述绑带(4)的一端具有粘扣(5); 所述粘扣(5 )与所述绑带(4 )配合使用,可将所述连接管(2 )固定在所述绑带(4 )与所 述滑块(3)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由PVC、TPU、TPE 或硅胶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式耳塞(1)由硅胶制 成。
【文档编号】A61B7/04GK203861255SQ20142018178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5日
【发明者】严春梅 申请人:严春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