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并联使用的创可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591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并联使用的创可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可贴,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并联使用的创可贴,包括皮肤贴合部和创口贴合部,所述皮肤贴合部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向其背部翻折的侧边,该侧边表面设有贴合层,该贴合层具有粘性并可与皮肤直接接触,该贴合层表面贴有保护层。本实用新型所述创可贴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方法与普通创口贴相同。如果遭遇较大面积的创伤时,可以两个创可贴并联使用,使用时把皮肤贴合部侧边上的保护层撕下,然后翻折过来进行相互黏贴,这样可以避免在两个创可贴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将伤口完全覆盖住,防止伤口感染,同时创可贴中间的创口贴合部(药物纱条)可以紧密地连成一片,可以有效地保护创面,防止胶条触碰到伤口,造成患者的痛苦。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可贴,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并联使用的创可贴。 -种便于并联使用的创可贴

【背景技术】
[0002] 创可贴,又名"止血膏布",由一条长形的皮肤贴合部(胶布),中间附以创口贴合部 (一小块浸过药物的纱条)构成(如图1所示),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适合创 伤较为小、伤口整齐干净的情况。由于它的结构所限,创可贴一般只能用于小块创伤的应急 治疗,从而起到暂时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
[0003] 但实际上,人们在生活中也会遭遇一些较大面积的创伤,比如伤口比较长或大面 积伤口需要应急治疗,这样的伤口用一个创可贴往往无法将伤口覆盖住,如果用两片创可 贴并联使用的话,两片创可贴无法形成无缝联接,中间会留有缝隙,将会导致伤口感染发 炎、溃烂。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并联使用的创可贴,以解 决现有创可贴无法应用于大面积伤口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并联使用的创可贴,包括皮肤贴合部 和创口贴合部,所述皮肤贴合部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向其背部翻折的侧边,该侧边表面设有 贴合层,该贴合层具有粘性并可与皮肤直接接触,该贴合层表面贴有保护层。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创可贴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方法与普通创口贴相同。如果遭遇较 大面积的创伤时,可以两个创可贴并联使用,使用时把皮肤贴合部侧边上的保护层撕下,然 后翻折过来进行相互黏贴,这样可以避免在两个创可贴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将伤口完全覆 盖住,防止伤口感染,同时创可贴中间的创口贴合部(药物纱条)可以紧密地连成一片,可以 有效地保护创面,防止胶条触碰到伤口,造成患者的痛苦。
[0007]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创可贴进行了改造,将创可贴两边设置胶布并向背 面折起,每一个创可贴都独立包装,安全卫生,可根据伤口的大小选择合适数量的创可贴进 行使用。当创伤比较大,在等待专业救治的过程中,可以先使用本设计对伤口进行简单处 理,可以止血、消炎、防止细菌感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9] 图1为现有创可贴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 :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0011] 图3 :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0012] 图4 :本实用新型并联使用的正面视图,
[0013] 图5 :本实用新型并联使用第一步骤的示意图,
[0014] 图6 :本实用新型并联使用第二步骤的示意图,
[0015] 图7 :本实用新型并联使用最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2、3所示,一种便于并联使用的创可贴,包括皮肤贴合部1和创口贴合部2,皮 肤贴合部1的两侧设有向其背部翻折的侧边3,侧边3表面设有贴合层4,贴合层4具有粘 性并可与皮肤直接接触,贴合层4表面贴有纸质保护层5。
[0017] 本实用新型创可贴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方法与普通创口贴相同。如果遭遇较大面 积的创伤时,可以两个创可贴并联使用(如图5所示),使用时把皮肤贴合部侧边3上的保护 层5撕下(如图6所示),然后翻折过来进行相互黏贴(如图7所示),这样可以避免在两个创 可贴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将伤口完全覆盖住,防止伤口感染,同时创可贴中间的创口贴合部 2 (药物纱条)可以紧密地连成一片(如图4所示),可以有效地保护创面,防止胶条触碰到伤 口,造成患者的痛苦。
[001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便于并联使用的创可贴,包括皮肤贴合部和创口贴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 肤贴合部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向其背部翻折的侧边,该侧边表面设有贴合层,该贴合层具有 粘性并可与皮肤直接接触,该贴合层表面贴有保护层。
【文档编号】A61F13/02GK203873966SQ201420190141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刘振飞, 施韵佳 申请人:滁州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