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3647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在喂送管的前端设有夹持圈,夹持圈的一侧与喂送管的前端相连,另一侧朝向喂送管的后端翻转弯曲而依次构成顺接段、勾夹段,在勾夹段的尾部设有限位挡环,在喂送管的外侧套设有排气管,且限位圈卡入于勾夹段内,且限位挡环内侧一端嵌入于限位圈内,在喂送管的尾部设有嘴部限位咬持环。本实用新型在实际操作时,先将喂送管送入食管至合适的位置,夹持圈的外侧紧贴食管内壁,然后推入排气管,在排气管前端的限位圈未与夹持圈接触时,夹持圈呈闭合状,接触后,限位圈压迫夹持圈后挤入勾夹段内,其后通过喂送管上的嘴部限位咬持环送入流质食物,进食速率可控,病人的痛苦感小。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 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 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在消化科室中,经常需要面对胃部、食管等进食部分有障碍或者 困难的病人,如在食道重造术后、胃部补漏术后等术后恢复中,或者在一些严重的病情的中 后期,病人自行进食无力,为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需要进行流质食物的喂送,一般通过护 理人员喂食,不仅效率低,同时进食量小,浪费食物,也有直接插入食管的方式,但是给病人 造成了额外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能够减 轻病人痛苦的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 装置,包括喂送管,在所述喂送管的前端设有夹持圈,所述夹持圈的一侧与喂送管的前端相 连,另一侧朝向喂送管的后端翻转弯曲而依次构成顺接段、勾夹段,在所述夹持圈上位于顺 接段的前段处设有通气孔,在所述勾夹段的尾部设有限位挡环,在所述喂送管的外侧套设 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壁与喂送管的外壁之间的间隙构成排气空腔,在所述排气管的 前端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外侧边缘呈圆弧形结构,且所述限位圈卡入于勾夹段内,且 所述限位挡环内侧一端嵌入于限位圈内,在所述排气管的尾部设有与排气空腔相通的出气 管,在所述喂送管的尾部设有嘴部限位咬持环。
[0005]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在反复弯曲后疲劳应力的集中,导致夹持圈弹性的下降,本实 用新型在所述顺接段与勾夹段之间设有向内侧凹陷的环形沟槽段。
[0006]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嘴部限位咬持环呈喇叭扩 口状的筒体结构。
[0007]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咬持后凸起的嘴唇有容纳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嘴部限 位咬持环的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嘴唇部放置凹槽。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嵌套管式的设 计,在实际操作时,先将喂送管送入食管至合适的位置,夹持圈的外侧紧贴食管内壁,然后 推入排气管,在排气管前端的限位圈未与夹持圈接触时,夹持圈呈闭合状,接触后,限位圈 压迫夹持圈后挤入勾夹段内,限位挡环正好起到限位的作用,其后通过喂送管上的嘴部限 位咬持环送入流质食物,排气主要由通气孔、排气空腔进行,进食速率可控,不同于常见的 直插式进食管道的简单粗暴,病人的痛苦感小,极具实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喂送管,2.夹持圈,21.顺接段,22.勾夹段,23.限位挡环,24.环形沟槽 段,3.排气管,4.限位圈,5.出气管,6.嘴部限位咬持环,61.环形嘴唇部放置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4]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 喂送管1,在喂送管1的前端设有夹持圈2,所述夹持圈2的一侧与喂送管1的前端相连,另 一侧朝向喂送管1的后端翻转弯曲而依次构成顺接段21、勾夹段22,在夹持圈2上位于顺 接段21的前段处设有通气孔,在勾夹段22的尾部设有限位挡环23,在顺接段21与勾夹段 22之间设有向内侧凹陷的环形沟槽段24,在喂送管1的外侧套设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 的内壁与喂送管1的外壁之间的间隙构成排气空腔,在排气管3的前端设有限位圈4,所述 限位圈4的外侧边缘呈圆弧形结构,且所述限位圈4卡入于勾夹段22内,且所述限位挡环 23内侧一端嵌入于限位圈4内,在排气管3的尾部设有与排气空腔相通的出气管5,在喂送 管1的尾部设有嘴部限位咬持环6,所述嘴部限位咬持环6呈喇叭扩口状的筒体结构,在嘴 部限位咬持环6的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嘴唇部放置凹槽61。
[0015]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包括喂送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喂送管(1) 的前端设有夹持圈(2),所述夹持圈(2)的一侧与喂送管(1)的前端相连,另一侧朝向喂送 管(1)的后端翻转弯曲而依次构成顺接段(21)、勾夹段(22),在所述夹持圈(2)上位于顺接 段(21)的前段处设有通气孔,在所述勾夹段(22)的尾部设有限位挡环(23),在所述喂送管 (1)的外侧套设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的内壁与喂送管(1)的外壁之间的间隙构成 排气空腔,在所述排气管(3)的前端设有限位圈(4),所述限位圈(4)的外侧边缘呈圆弧形 结构,且所述限位圈(4)卡入于勾夹段(22)内,且所述限位挡环(23)内侧一端嵌入于限位 圈(4)内,在所述排气管(3)的尾部设有与排气空腔相通的出气管(5),在所述喂送管(1)的 尾部设有嘴部限位咬持环(6)。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顺接段(21) 与勾夹段(22)之间设有向内侧凹陷的环形沟槽段(24)。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嘴部限位咬持 环(6 )呈喇叭扩口状的筒体结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化科用流质食物喂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嘴部限位咬 持环(6)的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嘴唇部放置凹槽(61)。
【文档编号】A61J15/00GK203842056SQ201420191530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孙海英, 沈丹, 范晓萍, 王晓彬, 宁鹏 申请人:孙海英, 沈丹, 范晓萍, 王晓彬, 宁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