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77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所述手动轮椅包括椅座和配置在椅座两侧扶手外部的一对后轮,两后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水平配置在椅座下方的后轮轴两端,在两侧扶手的下方分别立式配置一个安装支架,在安装支架上安装一根转轴,转轴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手轮和第一传动齿轮,在手轮内侧轮面上配置一根手摇杆,在后轮轴两端固定安装两个第二传动齿轮,每对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在一起。本结构操作更加安全和灵活,改善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专利说明】一种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轮椅,尤其涉及手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椅座四部分组成。
[0003]轮椅的车轮通常包括一对后轮和一对前轮,前轮为被动轮,后轮为大车轮,后轮上沿周向配置手轮圈,行动时主要是依靠使用者用手直接转动手轮圈来实现轮椅的运动。这种转动结构操作起来在灵活性上有所欠缺,长期操作时舒适性不够,操作者容易感到吃力,并且需要手有节奏的控制动轮子前进时,不能有效保持使用者对轮椅的操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轮椅的操作灵活性和舒适性,并且加强了使用者对轮椅的操控。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种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所述手动轮椅包括椅座和配置在椅座两侧扶手外部的一对后轮,两后轮分别通过各自的后轮轴转动安装在椅座上,后轮轮面垂直于后轮轴轴向,其特征在于:
[0007]在两侧扶手的下方分别立式配置一个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平行于后轮轴开设通孔,
[0008]通孔内装入一根能够绕自身轴向旋转的转轴,转轴两端伸出通孔外,其一端位于扶手内侧,端部上固定安装一个手轮,另一端位于扶手外侧,端部上固定安装第一传动齿轮,
[0009]手轮和第一传动齿轮的轮面均垂直于转轴轴向,
[0010]在手轮内侧轮面上、靠近轮缘配置一根手摇杆,手摇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手轮上,另一端能够转动,使手摇杆垂直于手轮轮面或者手摇杆与轮面贴合,
[0011]垂直于后轮轴轴向,在每根后轮轴上对应两根第一传动齿轮分别固定安装一根第二传动齿轮,每对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在一起。
[0012]本手摇结构的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在后轮轴上,第二传动轮与后轮属于死飞结构的刚体连接,手轮固定在转轴上,轮椅运行时手轮会保持同步的转动,因此可以通过操纵手轮的转速实现轮椅运动的快慢,还能通过倒转手轮实现轮椅倒行。轮椅在操作上更加灵活方便,并且操作的舒适性和对轮椅的即时掌控性进一步提高。
[0013]进一步的,安装支架可采用如下的安装结构,扶手呈倒“L”形,其竖直段固定安装在椅座I的座板上,水平段固定安装在椅座的靠背上,在扶手的折弯处配置呈“J”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扶手水平段的底部,下端固定在扶手竖直段朝向椅座I靠背的一侧,通孔开设在安装支架的折弯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0014]再进一步,为防止转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可以在转轴与通孔之间配置滚动轴承。
[0015]再进一步,为保证较好的传动效果并兼顾节省体力,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直径大小应比较接近,第一传动轮过大会比较费力,第二传动轮过大手转动圈数过于频繁,因此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的直径比优选为6/7?7/6。
[0016]再进一步,可以在手轮内侧轮面上对应手摇杆开设凹槽,手摇杆安装在凹槽内,凹槽深度大于等于手摇杆直径,当不需要使用手摇杆时,可以将手摇杆转动收纳到凹槽内,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手摇式转动方式与手轮圈式转动方式相对,操作者能够更加安全和灵活的进行操控、制动与微调轮椅;
[0019]2、手摇杆位于轮椅的内侧,并且可以可折叠收纳,改善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0020]3、可以通过操纵手轮盘的转速实现轮椅运动的快慢,还能实现轮椅倒行。这样可以是轮椅在操作上更加灵活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结构一种优选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3为图1中的手轮放大示意图
[0023]图1中:1为椅座,2为扶手,3为后轮,4为后轮轴,5为安装支架,6为转轴,7为手轮,8为第一传动齿轮,9为第二传动齿轮,10为手摇杆,11为传动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图1中,手动轮椅包括椅座I和配置在椅座I两侧扶手2外部的一对后轮3,两后轮3分别通过各自的后轮轴4转动安装在椅座I上,后轮3轮面垂直于后轮轴4轴向。
[0026]扶手2呈倒“L”形,其竖直段固定安装在椅座I的座板上,水平段固定安装在椅座I的靠背上,在两侧扶手2的折弯处下方分别立式配置一个呈“J”的安装支架5,安装支架5的上端固定在扶手2水平段的底部,下端固定在扶手2竖直段朝向椅座I靠背的一侧,在安装支架5的折弯处平行于后轮轴4开设通孔。
[0027]通孔内装入一根能够绕自身轴向旋转的转轴6,转轴6与通孔之间配置滚动轴承,转轴6两端伸出通孔外,其一端位于扶手2内侧,端部上固定安装一个手轮7,另一端位于扶手2外侧,端部上固定安装第一传动齿轮8,手轮7和第一传动齿轮8的轮面均垂直于转轴6轴向。
[0028]如图2?3所示,在手轮7内侧轮面上、靠近轮缘配置一根手摇杆10,手轮7内侧轮面上对应手摇杆10开设凹槽,手摇杆10安装在一端转动在凹槽内,凹槽深度大于等于手摇杆10直径,另一端能够转动,使手摇杆10垂直于手轮7轮面伸出凹槽外或者手摇杆10与轮面平齐,收纳入凹槽内。
[0029]垂直于后轮轴4轴向,在每根后轮轴4上对应两根第一传动齿轮8分别固定安装一根第二传动齿轮9,每对第一传动齿轮8和第二传动齿轮9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1连接在一起,第二传动齿轮9与第一传动齿轮8的直径比为6/7?7/6。
[0030]本手摇结构的第二传动齿轮9固定在后轮轴4上,手轮7固定在转轴6上,轮椅运行时手轮7会保持同步的转动,因此可以通过操纵手轮7的转速实现轮椅运动的快慢,还能通过倒转手轮7实现轮椅倒行。轮椅在操作上更加灵活方便,并且操作的舒适性和对轮椅的即时掌控性进一步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所述手动轮椅包括椅座(I)和配置在椅座(I)两侧扶手(2)外部的一对后轮(3),两后轮(3)分别通过各自的后轮轴(4)转动安装在椅座(I)上,后轮(3 )轮面垂直于后轮轴(4 )轴向,其特征在于: 在两侧扶手(2 )的下方分别立式配置一个安装支架(5 ),安装支架(5 )上平行于后轮轴(4)开设通孔, 通孔内装入一根能够绕自身轴向旋转的转轴(6),转轴(6)两端伸出通孔外,其一端位于扶手(2)内侧,端部上固定安装一个手轮(7),另一端位于扶手(2)外侧,端部上固定安装第一传动齿轮(8), 手轮(7 )和第一传动齿轮(8 )的轮面均垂直于转轴(6 )轴向, 在手轮(7)内侧轮面上、靠近轮缘配置一根手摇杆(10),手摇杆(10) —端转动连接在手轮(7)上,另一端能够转动,使手摇杆(10)垂直于手轮(7)轮面或者手摇杆(10)与轮面贴合, 垂直于后轮轴(4)轴向,在每根后轮轴(4)上对应两根第一传动齿轮(8 )分别固定安装一根第二传动齿轮(9),每对第一传动齿轮(8)和第二传动齿轮(9)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1)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2)呈倒“L”形,其竖直段固定安装在椅座(I)的座板上,水平段固定安装在椅座(I)的靠背上, 在扶手(2)的折弯处配置呈“J”的安装支架(5),安装支架(5)的上端固定在扶手(2)水平段的底部,下端固定在扶手(2)竖直段朝向椅座(I)靠背的一侧,通孔开设在安装支架(5)的折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与通孔之间配置滚动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与第一传动齿轮(8)的直径比为6/7?7/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轮椅的手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7)内侧轮面上对应手摇杆(10)开设凹槽,手摇杆(10)安装在凹槽内,凹槽深度大于等于手摇杆(10)直径。
【文档编号】A61G5/10GK203802697SQ20142019439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1日
【发明者】袁军亭, 杨德城, 马骏驰, 闫振强, 袁鹏坤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