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56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运动训练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内安装有旋转内套,所述旋转内套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横梁,所述旋转内套一端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上旋转外套,所述上旋转外套外固定安装有上肢臂,所述旋转内套上设有回转角度为180°的定位曲线槽,所述上肢臂上设有约束安装于所述定位曲线槽内的上限位钉,所述上肢臂上设有一定位旋钮,所述旋转内套上设有三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旋钮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对应。上肢臂可绕横梁旋转180°,设有三个工作位置,上肢臂可与横梁垂直设置或者上肢臂在横梁的延伸方向上,可根据需要放置在床体的两侧或者尾部供患者使用,不再受空间的限制,使用更加方便。
【专利说明】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运动训练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康复运动训练机是用于训练人体肌肉的仪器,尤其是对于患有多发性硬化症、中风和偏瘫、风湿病、截瘫和四肢麻痹、帕金森综合症、肌力障碍、颅脑损伤、脑卒中、心脏血管病等疾病的患者具有很重要的疗效,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是为只能在床上不能下地进行康复运动训练的患者设计的一种运动康复机,目前现有的运动康复机的横梁与上肢臂固定安装,并且横梁与上肢臂的延伸方向一致,运动康复机只能放置在床尾部供患者在床上使用,有时由于空间小,床尾部放不下运动康复机,造成患者无法正常躺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使运动康复机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放置在床体的两侧供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内安装有旋转内套,所述旋转内套的轴线与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旋转内套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横梁,所述旋转内套延伸出所述横梁的一端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上旋转外套,所述上旋转外套外固定安装有上肢臂,所述旋转内套上设有回转角度为180°的定位曲线槽,所述上肢臂上设有约束安装于所述定位曲线槽内的上限位钉,所述上肢臂上设有一定位旋钮,所述旋转内套上设有三个使所述上肢臂与横梁之间成-90度或O度或90度夹角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旋钮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对应。
[000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旋转内套位于所述横梁内的一端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下旋转外套,所述下旋转外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内,所述旋转内套上设有回转角度为60°的定位口,所述横梁上设有约束安装于所述定位口内的下限位钉,所述下旋转外套与旋转内套之间设有锁紧螺钉。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旋转内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线路槽和第二线路槽,所述旋转内套内设有线路通道,所述线路通道与第一线路槽和第二线路槽相贯通,所述上旋转外套上设有第三线路槽,所述第三线路槽的位置与第一线路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旋转外套上设有第四线路槽,所述第四线路槽的位置与第二线路槽的位置相对应。
[000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上肢臂通过旋转机构可绕横梁旋转180°,设有三个工作位置,即上肢臂与横梁垂直设置或者上肢臂在横梁的延伸方向上,可以根据需要将运动康复机放置在床体的两侧或者尾部供患者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不再受床尾部空间的限制,使用更加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输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横梁,2、旋转内套,201、第一线路槽,202、第二线路槽,203、线路通道,204、定位曲线槽,205、定位口,3、上旋转外套,301、第三线路槽,4、上限位钉,5、定位旋钮,
6、上肢臂,7、下旋转外套,701、第四线路槽,8、锁紧螺钉,9、下限位钉,1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输状态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包括横梁1,横梁I内安装有旋转内套2,旋转内套2的轴线与横梁I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旋转内套2的一端延伸出横梁1,旋转内套2延伸出横梁I的一端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上旋转外套3,上旋转外套3和旋转内套2之间安装有轴承10,上旋转外套3外固定安装有上肢臂6,旋转内套2上设有回转角度为180°的定位曲线槽204,上肢臂6上设有约束安装于定位曲线槽204内的上限位钉4,上肢臂6上设有一定位旋钮5,旋转内套2上设有三个使上肢臂6与横梁I之间成-90度或O度或90度夹角的定位孔,定位旋钮5与定位孔位置相对应,角度仅用以说明上肢臂6与横梁I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此本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19]旋转内套2位于横梁I内的一端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下旋转外套7,下旋转外套7固定安装在横梁I内,旋转内套2上设有回转角度为60°的定位口 205,横梁I上设有约束安装于定位口 205内的下限位钉9,下旋转外套7与旋转内套2之间设有锁紧螺钉8,在需要运输时,先将上肢臂6旋转到如图4所示位置,再松开锁紧螺钉8,旋转上肢臂6使上肢臂6与横梁I之间夹角为30°,如图5所示,旋转时下旋转外套7固定不动,旋转内套2转动,这样整个运动康复运动机所占空间小,方便运输。
[0020]旋转内套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线路槽201和第二线路槽202,旋转内套2内设有线路通道203,线路通道203与第一线路槽201和第二线路槽202相贯通,上旋转外套3上设有第三线路槽301,第三线路槽301的位置与第一线路槽201的位置相对应,下旋转外套7上设有第四线路槽701,第四线路槽701的位置与第二线路槽202的位置相对应,旋转机构转动时,线路不会受到影响。
[0021]其使用方法为:
[0022]当床尾部空间比较大,可以放置运动康复机时,打开定位旋钮5,旋转上肢臂6,旋转时旋转内套2固定不动,上旋转外套3转动,当上肢臂6在横梁I的延伸方向上时,如图3所示,停止转动并锁紧定位旋钮5,患者就可以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当床尾部空间比较小,运动康复机放置不下时,运动康复机只能放置在床体的两侧,打开定位旋钮5,旋转上肢臂6,旋转时旋转内套2固定不动,上旋转外套3转动,当上肢臂6与横梁I垂直时,如图1或者图4所示,停止转动并锁紧定位旋钮5,患者就可以正常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
[002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包括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内安装有旋转内套,所述旋转内套的轴线与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旋转内套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横梁,所述旋转内套延伸出所述横梁的一端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上旋转外套,所述上旋转外套外固定安装有上肢臂,所述旋转内套上设有回转角度为180°的定位曲线槽,所述上肢臂上设有约束安装于所述定位曲线槽内的上限位钉,所述上肢臂上设有一定位旋钮,所述旋转内套上设有三个使所述上肢臂与横梁之间成-90度或O度或90度夹角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旋钮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套位于所述横梁内的一端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下旋转外套,所述下旋转外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内,所述旋转内套上设有回转角度为60 °的定位口,所述横梁上设有约束安装于所述定位口内的下限位钉,所述下旋转外套与旋转内套之间设有锁紧螺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旁上肢智能运动康复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线路槽和第二线路槽,所述旋转内套内设有线路通道,所述线路通道与第一线路槽和第二线路槽相贯通,所述上旋转外套上设有第三线路槽,所述第三线路槽的位置与第一线路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旋转外套上设有第四线路槽,所述第四线路槽的位置与第二线路槽的位置相对应。
【文档编号】A61G7/05GK203829251SQ201420213291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吴少军, 褚桂林 申请人: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