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82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包括手柄、钳杆、钳杆套筒、钳头、软式纤维镜、纤维镜套筒和用于调节所述钳杆套筒弯度的旋钮,所述旋钮具有管状转轴,该旋钮连接在手柄与钳杆套筒之间,所述钳杆的一端依次穿过钳杆套筒的内腔和旋钮的管状转轴内腔后连接在手柄上,另一端与位于钳杆套筒外的所述钳头连接,手柄通过钳杆驱动钳头张开和闭合,所述纤维镜套筒连通旋钮的管状转轴,所述软式纤维镜的镜头活动穿过纤维镜套筒的内腔、旋钮的管状转轴内腔和钳杆套筒的内腔,伸出到所述钳头张开的夹角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明显改善手术视野,有效的辅助切割分离。
【专利说明】一种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适 用于微创外科操作时,手术视野盲区或操作空间狭小区域的分离和切割闭合。

【背景技术】
[0002] 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是由腹腔镜外科的创建而引导出来 的,是临床医学界跨世纪的高新科技,其最杰出、最典型的代表是内镜技术,如电视腹腔镜 技术,它是本世纪末光电领域现代高科技与现代外科学有机结合产生的一场外科领域新技 术、是现代外科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也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0003] 微创手术已逐渐融入到了普外科、妇产科、胸心外科等许多临床科室,成为了外科 疾病首选的诊疗手段。微创外科手术的特点是:无碍美观的手术切口、较小的手术创伤、较 快的术后恢复。传统外科手术经常会留下比较显眼的伤痕,所以微创外科也迎合了现代人 的一些审美观念。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微创外科创口小,出血少,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疤 痕不明显,而且能够减轻手术的痛苦,因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目前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 上已成功的开展了腹腔镜的微创手术治疗。虽然腹腔镜微创外科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却 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额外增加了临床手术医生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当操作处于一个视 野比较狭窄、光线昏暗的区域时,有时甚至是盲区,完全看不到,全凭经验操作。这时迫切需 要一个能够可视化、有效分离辅助切割闭合的手术器械。目前,尚没有满意的能够可视化操 作分离极狭小空间的分离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
[0005]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种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钳包括手柄、钳杆、钳 杆套筒、钳头、软式纤维镜、纤维镜套筒和用于驱动所述钳杆转动的旋钮,所述旋钮具有管 状转轴,该旋钮连接在手柄与钳杆套筒之间,所述钳杆的一端依次穿过钳杆套筒的内腔和 旋钮的管状转轴内腔后连接在手柄上,另一端与位于钳杆套筒外的所述钳头连接,手柄通 过钳杆驱动钳头张开和闭合,所述纤维镜套筒连通旋钮的管状转轴,所述软式纤维镜的镜 头活动穿过纤维镜套筒的内腔、旋钮的管状转轴内腔和钳杆套筒的内腔,伸出到所述钳头 张开的夹角范围内。
[0007] 为了提高分离钳的可视化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软式纤维镜的 镜头具有与钳杆轴向成45°夹角的光纤镜面。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软式纤维镜的直径为3至5mm。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旋钮活动卡扣在手柄上。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纤维镜套筒固定在手柄上。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软式纤维镜和纤维镜套筒,软式纤维镜的镜头活动穿过纤 维镜套筒的内腔、旋钮的管状转轴内腔和钳杆套筒的内腔,伸出到钳头张开的夹角范围内, 使得软式纤维镜和钳头均可以超过180°的角度旋转,软式纤维镜散射出的光线可以较好 地直达分离钳撑开的手术视野,并将被照亮的手术视野范围内的景象传输到外部的转换器 后显示,从而明显改善手术视野,有效的辅助切割分离,减少手术失误和并发症,避免分离 区域重要神经、血管及器官的损伤,特别是在用直线切割闭合器闭合时,充分显露其远端组 织,避免副损伤,提闻手术成功率;
[0013] 第二,本实用新型软式纤维镜的镜头具有与钳杆轴向成45°夹角的光纤镜面,提 高了分离钳的可视化范围,实现了对手术视野范围的全覆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离钳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17] 图3为图1的B部带光路方向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包括手柄1、钳杆 3、钳杆套筒4、钳头5、软式纤维镜6、纤维镜套筒7和用于驱动钳杆3转动的旋钮2,旋钮2 具有管状转轴2a,该旋钮2连接在手柄1与钳杆套筒4之间,其中旋钮2活动卡扣在手柄1 上,钳杆3的一端依次穿过钳杆套筒4的内腔和旋钮2的管状转轴内腔后连接在手柄1上, 另一端与位于钳杆套筒4外的钳头5连接,手柄1通过钳杆3驱动钳头5张开和闭合,纤维 镜套筒7固定在手柄1上并连通旋钮2的管状转轴,软式纤维镜6的直径为3至5_,其镜 头活动穿过纤维镜套筒7的内腔、旋钮2的管状转轴内腔和钳杆套筒4的内腔,伸出到钳头 5张开的夹角范围内,并且该软式纤维镜6的镜头具有与钳杆3轴向成45°夹角的光纤镜 面6a。
[0019] 上述钳头5采用3Crl3材料制造并经热处理,其硬度为35HRC?45HRC,长度约 3-4cm,最大开角>60度;其余进入人体的部件均采用0Crl8Ni9材料制造。分离钳应具有 > 20N的夹持力。产品进入人体部分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 0.4 μ m,其余部位Ra值应 彡1. 6 μ m,其中钳杆长约42-46cm。产品外观应整洁、圆滑,不得有锋棱、毛刺、划痕等表面 缺陷。产品的电镀件应符合YY0076-1992中的IV类要求。分离钳应有良好的耐腐蚀、耐高 温性能。纤维镜可经常规化学消毒。
[0020] 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分离钳进行手术并需要操作盲区或手术视野困难时,将上述 软式纤维镜6的镜头依次穿过纤维镜套筒7的内腔、旋钮2的管状转轴内腔和钳杆套筒4 的内腔,伸出到钳头5张开的夹角范围内,此时软式纤维镜6和钳头5均可以超过180°的 角度旋转,软式纤维镜6散射出的光线L可以较好地直达分离钳撑开的手术视野(参见图 3),并将被照亮的手术视野范围内的景象传输到外部的转换器后显示,从而明显改善手术 视野,有效的辅助切割分离,减少手术失误和并发症,避免分离区域重要神经、血管及器官 的损伤,特别是在用直线切割闭合器闭合时,充分显露其远端组织,避免副损伤,提高手术 成功率。另外,在不需要操作盲区或手术视野良好的场合下,上述软式纤维镜6还可以从纤 维镜套筒7中抽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钳可以如常规分离钳一般使用。
[0021]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 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钳包括手柄(1)、钳杆 (3) 、钳杆套筒(4)、钳头(5)、软式纤维镜¢)、纤维镜套筒(7)和用于驱动所述钳杆(3)转 动的旋钮(2),所述旋钮(2)具有管状转轴(2a),该旋钮(2)连接在手柄(1)与钳杆套筒 ⑷之间,所述钳杆⑶的一端依次穿过钳杆套筒⑷的内腔和旋钮⑵的管状转轴内腔 后连接在手柄(1)上,另一端与位于钳杆套筒(4)外的所述钳头(5)连接,手柄(1)通过钳 杆(3)驱动钳头(5)张开和闭合,所述纤维镜套筒(7)连通旋钮(2)的管状转轴,所述软式 纤维镜¢)的镜头活动穿过纤维镜套筒(7)的内腔、旋钮(2)的管状转轴内腔和钳杆套筒 (4) 的内腔,伸出到所述钳头(5)张开的夹角范围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纤维镜 (6)的镜头具有与钳杆(3)轴向成45°夹角的光纤镜面(6a)。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纤维镜 (6)的直径为3至5mm。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其特征在于:所 述旋钮(2)活动卡扣在手柄(1)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视化微创外科手术分离钳,其特征在于:所 述纤维镜套筒(7)固定在手柄(1)上。
【文档编号】A61B17/94GK203841760SQ201420220792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吴良平 申请人:吴良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