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头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824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医用头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头圈,包括C形圈体,该圈体的两个端部之间连接有唇部,唇部与两个端部形成向下凹的曲面,且唇部外侧有向圈体的内孔方向内凹的弧形边;该圈体与唇部为一体成型体,圈体的厚度在唇部相对位于圈体中间位置的顶端分别沿两个端部方向逐渐变大,圈体包括内设的填充层和外设的硅胶层;圈体、唇部底部固设有硬质底板,底板的底部还可以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头圈的圈体两端部通过唇体相连接,唇体与圈体的两个端部在竖直方向形成内凹的弧形面,唇体的外侧面也是相对圈体的内孔向内凹形成弧形边,能够同时对病人头部、颈部和肩部的曲线进行很好的包裹、支撑,头部不容易发生晃动,支撑稳固,舒适度高。
【专利说明】医用头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护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用头圈。

【背景技术】
[0002] 在对病人进行脑神经外科手术、眼科手术、五官科手术时,需要病人头部托起,一 般选择在病人头部下面垫上一个头圈,方便医生的手术;现有的头圈大多数为C形头圈(即 开放式碗型头圈),圈体为均匀高度并弯曲成C形状,这种头圈的两端部可以自由活动的, 病人头部置于C形头圈内部时,在头部压力作用下其圈体容易向四周膨胀滑移,并不能对 病人头部一个有力的支撑,支撑并不牢固;第二种头圈是圆形头圈,圈体为均匀高度并弯曲 围成一个圆环形状,圈体内环面对病人头部进行支撑,虽然该头圈虽然能够避免病人头部 对圈体的挤压而发生较大形变,但是其均匀高度的圈体对病人弧形颈部并不能进行很好贴 合,反而容易对颈部产生挤压,容易压迫后颈动脉,舒适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C形头圈容易发生形变并不能 对病人起到很好的支撑,以及圆形头圈均匀的高度容易对病人颈部产生挤压导致的不舒适 感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头圈,该头圈即克服了 C形头圈容易发生形变的不足,其圈体设有 的弧形唇部贴合病人颈部曲线并有向上的稳固承托力,克服了圆形头圈的不足,提高了舒 适度。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种医用头圈,包括C形圈体,所述圈体的两个端部之间连接有唇部,所述唇部与 两个所述端部形成向下凹的曲面,且所述唇部外侧有向所述圈体的内孔方向内凹的弧形 边。
[0006] 该医用头圈不同于传统的开放式碗形圈体,其圈体两端部通过唇体相连接,唇体 与圈体的两个端部在坚直方向形成内凹的弧形面,病人头部置于圈体的内孔中央,圈体内 侧对头部进行C形弧面支撑,唇体与两端部形成的弧形面能够贴合颈部的弧形曲面,对颈 部起到有力的支撑;同时,唇体的外侧面也是相对圈体的内孔向内凹,形成弧形边,对靠近 颈部的肩部曲线形成很好的包裹,头部不容易发生晃动。该医用头圈相对开放式碗形圈体 不易发生受压变形,相对等厚度的圆形头圈,该头圈的内侧面、弧形唇部和唇部外侧弧形边 能够更适应病人头部、颈部和肩部的曲线,并分别对其进行包裹、支撑,更加稳固,其舒适度 也更高。
[0007] 优选地,所述圈体的厚度在所述唇部相对的位于圈体中间位置的顶端分别沿两个 所述端部方向逐渐变大。
[0008] 圈体在唇部相对的中间位置所在的顶部,分别向两个端部的方向厚度逐渐变大, 较高的端部与唇部形成更深、更大的弧形面,能够更加有效的对病人颈部进行曲面包裹和 支撑,尤其对仰卧病人,其病人头部不容易发生左右晃动,支撑更为稳固。
[0009] 优选地,所述圈体与所述唇部为一体成型体,一体成型结构其成型更快、强度更 商。
[0010] 优选地,所述圈体内设有环形填充层,能够对软质的圈体起到支撑作用,病人头部 的挤压,其圈体不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形。
[0011] 优选地,所述圈体为硅胶,所述填充层为记忆棉,记忆棉构成的填充层恢复形变能 力较好,能够对整个圈体定型,外层的圈体为硅胶,柔质材料能够紧贴病人头部和肩部,舒 适度较高。
[0012] 优选地,所述圈体、唇部底部连接有硬质底板。
[0013] 圈体、唇部底部设有硬质底板,将整个置于柔软的手术床上,硬质底板对圈体、唇 体的支撑,使圈体和唇体更加稳定,其底部不容易发生变形,支撑更加平稳。
[0014] 优选地,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可以采用橡胶的防滑凸起,提高底板 的稳固能力。
[0015]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头圈的圈体两端部通过唇体相连接,唇体与圈体的两个端 部在坚直方向形成内凹的弧形面,除了圈体内侧能够对头部进行支撑外,不同于传统的开 放式碗形圈体或圆形头圈的是其唇体与两端部形成的弧形面能够贴合颈部的弧形曲面,对 颈部起到有力的支撑,同时唇体的外侧面相对圈体的内孔向内凹形成弧形边,对靠近颈部 的肩部曲线形成很好的包裹,头部不容易发生晃动,支撑更加稳固,其舒适度也更高;
[0017] 2、该头圈的圈体由填充层以及外面包裹的硅胶构成,其内设的环形记忆棉填充 层,能够对软质的圈体起到支撑作用,不易发生较大的变形,外设的硅胶层能够紧贴病人头 部和肩部,提高舒适度;
[0018] 3、该头圈底部设有硬质底板和防滑凸起,硬质底板能够放置在手术床上对头圈起 到很好的支撑,其底部不容易发生受压变形,防滑凸起能够在头圈收到横向应力时,硬质底 部不容易在手术床上发生横向滑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头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头圈的俯视图;
[0021]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头圈设有底板的结构不意图;
[0023] 图5为图4的正面侧视图;
[0024] 图6为图4的仰视图。
[0025] 图中标记:
[0026] 1、圈体,11、端部,12、顶端,2、孔,3、唇部,31、弧形边,4、填充层,5、底板,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2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头圈,包括传统的C形圈体1,该圈体1的两个端部11之间 连接有唇部3,唇部3与两个端部11形成向下凹的曲面(如图5所示),且唇部3外侧有向圈 体1的内孔2方向内凹的弧形边31。该医用头圈不同于传统的开放式碗形圈体和均匀厚度 的圆形头圈,其圈体1两端部通过唇体3相连接,唇体3与圈体1的两个端部11在坚直方 向形成内凹的弧形面,能够贴合颈部的弧形曲面,对颈部起到有力的包裹和支撑,同时唇体 3的外侧面也是相对圈体1的内孔2向内凹形成弧形边31,能够对靠近颈部的肩部曲线形 成很好的包裹,该头圈1的内侧面、弧形面唇部3和唇部外侧弧形边31能够分别适应病人 头部、颈部和肩部的曲线,并分别对其进行包裹、支撑,头部不容易发生晃动,更加稳固,其 舒适度更高。
[0030] 如图2、3所示,该圈体1与唇部3为一体成型体,成型方便、强度更高,中间为内孔 2,圈体1的厚度在唇部3相对的位于圈体1中间位置的顶端13分别沿两个端部11方向逐 渐变大变厚,因此较高较厚的端部11与唇部3形成更深、更大的弧形面,能够更好对病人 颈部进行曲面包裹和支撑,尤其对仰卧病人,其病人头部不容易发生左右晃动,支撑更为稳 固。该圈体1包括内设的环形填充层4和外设的硅胶层,填充层4如采用100%聚氨酯记忆 棉,能够对软质的圈体1起到支撑定型作用,病人头部的挤压,其圈体1发生变形后能够恢 复原来的形变结构,外设的硅胶层,其柔质材料能够紧贴病人头部和肩部,舒适度较高。
[0031] 如图4、5所示,为了便于该医用头圈的良好使用,在圈体1、唇部3底部固设有硬 质底板5,底板5面积大于圈体1面积,硬质底板5对圈体1、唇体3的支撑,使圈体1和唇 体3更加稳定,其底部不容易发生变形,支撑更加平稳。硬质底板5可以采用发泡硬质膜, 强度大、重量轻,便于消毒,
[0032] 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底板5的防滑能力,在底板5的底部还可以设有若干个均匀 分布的防滑凸起6,可以采用橡胶的防滑凸起6,以提高底板5的稳固能力。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医用头圈,包括C形圈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的两个端部(11)之间 连接有唇部(3),所述唇部(3)与两个所述端部(11)形成向下凹的曲面,且所述唇部(3)外 侧有向所述圈体(1)的内孔(2)方向内凹的弧形边(3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的厚度在所述唇部(3) 相对的位于圈体(1)中间位置的顶端(12)分别沿两个所述端部(11)方向逐渐变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与所述唇部(3)为一体 成型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内设有环形填充层 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为硅胶,所述填充层 (4)为记忆棉。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医用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唇部(3)底部 连接有硬质底板(5)。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底部设有若干个防滑凸 起(6)。
【文档编号】A61G13/12GK203841971SQ201420220796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苑玉清, 孟川, 蔡俊杰, 刘盛明, 吴虹, 宋思思, 侯敏, 李强, 张旭平 申请人:苑玉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