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鼾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825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减鼾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减鼾枕,由一枕头本体与至少一垫高层所构成,该枕头本体表面设成一高端、一低端,该高端于近中央的两侧各设有一凹陷部,以使中央形成一具弧度的突部,且该至少一垫高层结合于枕头本体的底部;借此,利用至少一垫高层的调整,使枕头符合使用者所需的高度,且枕头本体所设的突部让使用者在入睡后,通过突部而令使用者头部向左右两侧偏转以使呼吸道受到牵引,可避免呼吸道因松弛所造成的打鼾现象。
【专利说明】减鼾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减鼾枕,尤适于应用在住家、旅馆或类似场合的睡眠用枕头。

【背景技术】
[0002]打鼾主要的原因是睡眠时,上呼吸道某些可松塌构造(如:悬壅垂、软颚、扁桃腺前后弓、舌根)位置发生改变导致呼吸道狭窄,随着呼吸道进气送气产生振动声响所致;有此症状者轻者是影响到旁人的睡眠,重者将因睡眠呼吸中断症而死亡。
[0003]为此,本发明人前以证书号数M446586号《防止打鼾的枕头》,来改善打鼾者的症状,其由一体成型的枕头本体再套上枕头套而组成,所述枕头本体上表面形成有一隆起部,该隆起部是在枕头本体上表面一部分区域有弧度的隆起,其隆起的高度、面积及形状是对应支撑使用者躺睡时颈椎的部位,借此让使用者在入睡时会因为该隆起部的支撑点过小导致头部向左右两侧偏转。
[0004]上述结构虽具有可防止打鼾的优点,但其为一体成型,因此高度无法调整,因此有再改进的空间。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特别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期能提供一种改变使用者睡眠姿势来牵引呼吸道,以避免呼吸道因松弛所造成振动声响的减鼾枕,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供应消费大众使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通过改变睡眠姿势来牵引呼吸道,以避免呼吸道因松弛所造成振动声响的减鼾枕。
[0007]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减鼾枕,由一枕头本体与至少一垫高层所构成,该枕头本体表面设成一高端、一低端,该高端于近中央的两侧各设有一凹陷部,以使中央形成一具弧度的突部,且该至少一垫高层结合于枕头本体的底部;借此,利用至少一垫高层的调整,使枕头符合使用者所需的高度,且枕头本体所设的突部让使用者在入睡后,通过突部而令使用者头部向左右两侧偏转以使呼吸道受到牵引,可避免呼吸道因松弛所造成的打鼾现象。
[0008]如上所述的减鼾枕,该枕头本体的表面于突部的两侧各设有一下陷的凹部。
[0009]如上所述的减鼾枕,该枕头本体具有内外两层结构,该外层为较柔软或惰性的泡绵,内层则由具弹性的硬式PU乳胶或硬式发泡绵体所制。如上所述的减鼾枕,该枕头本体的凹槽内还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区域及一个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使用弹性系数大于该外层结构的泡棉。
[0010]如上所述的减鼾枕,该枕头本体与该第二区域为一体成型。
[0011]如上所述的减鼾枕,该第二区域为可拆式泡棉。
[0012]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件分解侧示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图4为延续图3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图5为延续图4的减鼾状态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分解侧示图。
[0019]图7为延续图6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符号说明】
[0021]1、减鼾枕11、枕头本体12、凹陷部
[0022]13、突部14、凹槽
[0023]141、第一区域142、第二区域
[0024]15、垫高层5、使用者
[0025]51、呼吸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图1、2,本实用新型的减鼾枕I由一枕头本体11与至少一垫高层15所构成,该枕头本体11表面设成一高端、一低端,该高端于近中央的两侧各设有一凹陷部12,以使中央形成一具弧度的突部13,而枕头本体11的表面并设有两个凹槽14,同时该至少一垫高层15结合于枕头本体11的底部;借此以形成一完整的减鼻f枕I。
[0027]该枕头本体11具有内外两层结构,外层为较柔软或惰性的泡绵,内层则由具弹性的硬式PU乳胶或硬式发泡绵体所制;该凹陷部12下陷的深度为对应支撑使用者5躺睡时颈椎的部位,借此令所形成的突部13的支撑点过小而导致使用者5头部向左右两侧偏转。
[0028]使用时,请参图3,使用者5将颈椎对准突部13仰躺而睡,因刚入睡时使用者5仍然呈现有意识状态,故其颈椎可稳固的放在突部13上,此时头部是正面朝上的状态;待使用者5进入深眠呈现无意识状态时,其颈椎附近的肌肉将会松弛,会因为突部13的支撑点过小而导致头部向左右两侧偏转,如图4所示,此时头部是正面朝左右的状态,故使用者5的呼吸道51便因受到牵引而打开,请参图5,避免掉呼吸道松弛所造成振动声响,成功的达到防止打鼾的目的。
[0029]另外,使用者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亦可直接将头部侧躺于凹槽14内以呈现一侧睡姿势,此时便无因放松而呼吸道狭窄所造成的打鼾现象出现。又,枕头本体11下方叠置的垫高层15可因个人需求而增加或减少,以调整至最佳高度。
[0030]请参照图6,为本实用新型减鼾枕I的第二实施例,该枕头本体11具有内外两层结构,外层为较柔软或惰性的泡绵,内层则由具弹性的硬式PU乳胶或硬式发泡绵体所制。
[0031]于本实施例中,枕头本体11的凹槽14内还分别具有一第一区域141及一第二区域142,该第二区域142使用弹性系数大于上述外层结构的泡棉,借此进一步提升柔软性。
[0032]上述第二区域142与枕头本体11为一体成型,或第二区域142为可拆式泡棉,以嵌合方式与枕头本体11结合。
[0033]请参照图7,由于人体侧睡时,耳朵会承受较大压力,长期受压迫下,容易产生头痛或睡眠障碍,因此特于枕头本体11的第二区域142内使用弹性系数大于前述外层结构的泡棉,降低耳朵压力,进一步提升睡眠品质。
[0034]只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凡习于本业的人士所明显可作的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减軒枕,其特征在于,由一个枕头本体与至少一个垫高层所构成,该枕头本体表面设成一个高端、一个低端,该高端于近中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凹陷部,以使中央形成一个具弧度的突部,且该至少一个垫高层结合于该枕头本体的底部;借此,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垫高层的调整,使枕头符合使用者所需的高度,且该枕头本体所设的该突部让使用者在入睡后,通过该突部而令使用者头部向左右两侧偏转以使呼吸道受到牵引,避免呼吸道因松弛所造成的打鼾现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鼾枕,其特征在于,该枕头本体的表面于该突部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下陷的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鼾枕,其特征在于,该枕头本体具有内外两层结构,该外层为较柔软或惰性的泡绵,内层则由具弹性的硬式PU乳胶或硬式发泡绵体所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鼾枕,其特征在于,该枕头本体的凹槽内还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区域及一个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使用弹性系数大于该外层结构的泡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鼾枕,其特征在于,该枕头本体与该第二区域为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鼾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区域为可拆式泡棉。
【文档编号】A61F5/56GK203988582SQ20142022080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刘智源, 陈文诠, 李学禹, 李立昂 申请人:绿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