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482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部伤口护理装置,该护理装置是一包裹伤口的包扎布,其包含有一防水材料外层及一柔性材料内层;且该包扎布两自由端部设有供两自由端无间隙连接的连接机构;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具有防水、防尘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专利说明】脚部伤口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脚部受伤固定的脚部伤口
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上在给患者进行伤口包扎固定时,大多在受伤部位先涂抹药水包裹医用纱布,然后再在医用纱布上缠绕绷带固定。传统使用绷带缠绕,表面无法起到防水、防尘效果,当绷带表面沾染水或污溃,无法擦干或清洗,水或细菌容易进入到医用纱布内,涂抹的药物就会受感染,即会影响受伤部位恢复。所以医务人员就在绷带外套设一塑料袋,以起到防水、防尘效果。但是,该套设的塑料袋与绷带表面采用胶布固定,容易发生错位,或是塑料袋整个脱落,无法达到预期防水、防尘效果。
[0003]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受伤部位防水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其使用更加方便。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脚部伤口护理装置,该护理装置是一包裹伤口的包扎布,其包含有一防水材料外层及一柔性材料内层;且该包扎布两自由端部设有供两自由端无间隙连接的连接机构。
[0007]上述连接机构为魔术贴组件,该魔术贴组件具有可相互粘合的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该第一组件设置于包扎布一端内侧,该第二组件设置于包扎布另一端外侧。
[0008]上述连接机构为拉链组件,该包扎布一端还形成一搭片部,该搭片部盖覆在结合状态时拉链组件的外部。
[0009]上述包扎布的另一端形成一第一粘贴部,该搭片部一端形成一与第一粘贴部相互贴合的第二粘贴部。
[0010]上述包扎布包括套置脚部的鞋子部及套置腿部的鞋帮部。
[0011 ] 上述鞋子部与鞋帮部均设有连接机构。
[0012]上述柔性材料内层为医用纱布层或无纺布层。
[0013]上述脚部伤口护理装置还在该防水材料外层与柔性材料内层之间设有一可调节中间层。
[0014]上述可调节中间层为松紧束带层或气囊层。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伤口护理装置相对现有的受伤部位防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6]1、由于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包扎布具有防水材料外层,且该包扎布两端无间隙连接,可以起到防水、防尘功能,避免水或细菌容易进入到医用纱布内,对涂抹的药物就会受感染而影响受伤部位恢复,进而起到防水、防尘功能。而且,该防水材料外层与柔性材料内层固定在一起,不会发生错位问题,包扎使用更方便。
[0017]2、在固定过程中,只需在受伤部位涂抹药水,包裹上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通过连接机构可固定该脚部伤口护理装置于受伤部位,且可调整该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松紧程度,即可完成包扎工作,这种包扎方式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特别适合急救时使用。而且患者感觉不适也可以自行调整,无需医务人员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包扎过程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一;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二 ;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包含松紧束带层或气囊层的剖面示意图。
[0025]符号说明
[0026]脚部伤口护理装置I防水材料外层2 柔性材料内层3
[0027]连接机构4魔术贴组件41 拉链组件42
[0028]搭片部43鞋子部11 鞋帮部12
[0029]可调节中间层5。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3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护理装置是一包裹伤口的包扎布1,其包含有一防水材料外层2及一柔性材料内层3;且该包扎布I两自由端部设有供两自由端无间隙连接的连接机构4 ;
[0032]该连接机构4可为魔术贴组件41,该魔术贴组件41具有可相互粘合的第一组件411及第二组件412,该第一组件411设置于包扎布I 一端内侧,该第二组件412设置于包扎布I另一端外侧;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具有防水、防尘功能,且不会发生错位问题,使用更加方便。
[0033]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为设置了不同的连接机构4,本实施例的连接机构4可为拉链组件42,该包扎布I 一端还形成一搭片部43,该搭片部43盖覆在结合状态时拉链组件42的外部;该包扎布I的另一端形成一第一粘贴部,该搭片部43 —端形成一与第一粘贴部相互贴合的第二粘贴部。
[0034]请参阅图5、图6,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为该包扎布I包括套置脚部的鞋子部11及套置腿部的鞋帮部12 ;该鞋子部11与鞋帮部12均设有连接机构4,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为拉链组件42为例说明,也可使用其它连接机构(例如:魔术贴组件)固定该包扎布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35]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还在该防水材料外层2与柔性材料内层3之间设有一可调节中间层5 ;该可调节中间层5为松紧束带层或气囊层,可调整紧束带或往气囊层充气以调整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松紧度,增加穿戴舒适性。
[0036]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柔性材料内层可为医用纱布层或无纺布层。
[003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伤口护理装置相对现有的受伤部位防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38]1、由于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包扎布具有防水材料外层,且该包扎布两端无间隙连接,可以起到防水、防尘功能,避免水或细菌容易进入到医用纱布内,对涂抹的药物就会受感染而影响受伤部位恢复,进而起到防水、防尘功能。而且,该防水材料外层与柔性材料内层固定在一起,不会发生错位问题,包扎使用更方便。
[0039]2、在固定过程中,只需在受伤部位涂抹药水,包裹上本实用新型脚部伤口护理装置,通过连接机构可固定该脚部伤口护理装置于受伤部位,且可调整该脚部伤口护理装置的松紧程度,即可完成包扎工作,这种包扎方式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特别适合急救时使用。而且患者感觉不适也可以自行调整,无需医务人员操作。
[0040]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护理装置是一包裹伤口的包扎布,其包含有一防水材料外层及一柔性材料内层;且该包扎布两自由端部设有供两自由端无间隙连接的连接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机构为魔术贴组件,该魔术贴组件具有可相互粘合的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该第一组件设置于包扎布一端内侧,该第二组件设置于包扎布另一端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机构为拉链组件,该包扎布一端还形成一搭片部,该搭片部盖覆在结合状态时拉链组件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包扎布的另一端形成一第一粘贴部,该搭片部一端形成一与第一粘贴部相互贴合的第二粘贴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包扎布包括套置脚部的鞋子部及套置腿部的鞋帮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鞋子部与鞋帮部均设有连接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柔性材料内层为医用纱布层或无纺布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脚部伤口护理装置还在该防水材料外层与柔性材料内层之间设有一可调节中间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脚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中间层为松紧束带层或气囊层。
【文档编号】A61F13/06GK203815717SQ201420220808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蔡秋妮, 卢伟锋, 张素真, 陈采茶 申请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