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床,包括床板,床板下方固设有前液压缸、中液压缸、后液压缸,前液压缸的前液压杆下端安装有前轮,后液压缸的后液压杆下端安装有后轮,中液压缸的中液压杆下端安装有中轮,床板底部安装有由电动机驱动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的输出端驱动上述三个液压缸伸缩动作,床板上设置有与电池供电并控制电动机工作及驱动控制阀动作的按钮,床板两侧安装有与上肢和下肢对应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前后调节装置和左右调节装置。本多功能床既能方便病人在病房内作为病床休息使用,又能在检查室内作为多功能床使用,能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对病人要求低,几乎无需病人配合,且能在检查室和病房之间特别是楼梯间平稳转移,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多功能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床。
【背景技术】
[0002]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检查时,由于没有专用的辅助性检查设备,一般都是在普通病床上进行检查。即使使用某些仪器进行检查时,仪器上的检查台也是普通病床的结构。普通病床就是由床腿支撑的床板,结构非常简单,成本较低,在大中小医院及各级诊所中都非常普及。传统多功能床虽然具有以上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不易暴露被检查部位、需要病人与被检查者配合默契等要求,因此不但医生操作起来麻烦,而且对病人的领悟能力及配合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老年人或文化层次不高的人群而言,这种缺陷更加明显,严重影响检查质量和效率。
[0003]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重症患者而言,从病房的病床上转移到检查室内的多功能床上非常困难,特别是当病房和检查室不在一个楼层而需要爬楼梯时,这种转移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都是采用担架来辅助转移,但是这种转移方式需要频繁搬抬病人,对病人身体状况有很高要求,而且搬抬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很不安全,不利于病人身体的正常恢复。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既能方便病人在病房内作为病床休息使用,又能在检查室内作为多功能床使用,能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对病人要求低,几乎无需病人配合,且能在检查室和病房之间特别是楼梯间平稳转移,安全可靠的多功能床。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多功能床的结构特点是:包括床板,床板前部两侧分别固设有前液压缸,前液压缸的前液压杆下端安装有前轮,床板后部两侧分别固设有后液压缸,后液压缸的后液压杆下端安装有后轮,床板中部至少固设有一个中液压缸,中液压缸的中液压杆下端安装有中轮,床板底部安装有电连接在一起的电池和电动机,以及由电动机驱动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控制阀与前液压缸、中液压缸和后液压缸连接并驱动其伸缩动作,床板上设置有与电池供电并控制电动机工作及驱动控制阀动作的按钮,床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套与上肢和下肢对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上肢或下肢对应的固定杆,还包括控制固定杆前后摆动的前后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固定杆左右摆动的左右调节装置。
[0006]床板是承载病人的主体结构,床板底部设置有三组液压支撑机构,为方便叙述,分别称为前支撑组、中支撑组和后支撑组。其中,前支撑组包括设置在床板前部左右两侧的前液压缸,前液压缸的前液压杆向下伸缩,且前液压杆下端安装有滚动支撑前液压杆的前轮。中支撑组包括设置在床板中部的中液压缸,中液压缸的中液压杆向下伸缩,且中液压杆下端安装有滚动支撑中液压杆的中轮。后支撑组包括设置在床板后部左右两侧的后液压缸,后液压缸的后液压杆向下伸缩,且后液压杆下端安装有滚动支撑后液压杆的后轮。正常情况下,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的最少数量都是两套,左右间隔设置,而中液压缸的数量最少可以是一套。床板底部还安装有通过控制阀与前液压缸、中液压杆和后液压缸连接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电池供电。通过驱动控制阀动作可以实现对应液压缸及液压杆相对收缩或外伸,也就起到了驱动对应支撑组的伸缩。通过对前支撑组、中支撑组和后支撑组这三组支撑组的逻辑性的伸缩控制,可以实现床板在不平稳地面或者楼梯上平稳前行的功能。具体而言,第一步,当遇到第一级台阶时,通过操作控制阀使前液压杆向前液压缸内收缩,也即抬升前轮,此时床板由中液压杆和后液压杆支撑。第二步,当前轮高过第一级台阶时,推动床板前行,直到中液压杆贴紧第一级台阶为止。第三步,然后控制前轮落到第一级台阶上,并控制中液压杆上升,直到中轮高于第一级台阶为止,此时床板由前液压杆和后液压杆支撑。第四步,继续向前推动床板,直到前液压杆贴近第二级台阶为止,并控制中轮落到第一级台阶上。第五步,控制前液压杆上升,直到前轮高于第二级台阶为止,此时床板由中液压杆和后液压杆支撑。第六步,继续向前推动床板,直到后液压杆贴近第一级台阶为止,并控制前轮落到第二级台阶上,此时床板由前液压杆和中液压杆支撑。第七步,控制后液压杆上升,直到后轮高于第一级台阶为止,并向前推动床板,直到中液压杆贴近第二级台阶为止,然后将后轮落到第一级台阶上。这样就将床板平稳移动上了第一级台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将床板平稳移动到第二级台阶、第三级台阶……直到移动上整个楼梯或楼层。下楼时的操作过程则与之相反,在此不再细述。在本多功能床的床板上还设置有与各液压缸的控制阀对应的按钮,按钮由电池供电,通过操作按钮可以实现电驱动控制阀动作,既轻松又方便。
[0007]在本多功能床中,床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套与上肢和下肢对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上肢或下肢对应的固定杆,还包括控制固定杆前后摆动的前后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固定杆左右摆动的左右调节装置。因为四根固定杆设置在床板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因此可以将病人的四肢分别固定在固定杆上,固定后就可以无需病人配合而通过固定杆对病人四肢进行控制,非常方便。通过操作前后调节装置,可以使固定在固定杆上的病人四肢在前后方向上处于最佳角度,这样可以使病人四肢在前后方向上处于最自然或最舒适的状态。类似地,通过操作左右调节装置,可以使固定在固定杆上的病人四肢在左右方向上处于最佳角度,这样可以使病人四肢在左右方向上处于最自然或最舒适的状态。也就是说,通过配合调整前后调节装置和左右调节装置,可以使病人的四肢处于床板上方任意角度或方向,不但能使病人更舒适,而且可以在更大角度范围内调整病人四肢的倾斜角度,使医生检查时具有开阔的视野,无论是检查、拍片,还是诊断,都非常直观而且方便。
[0008]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控制阀包括控制前液压缸伸缩动作切换的前切换阀、控制液压装置向前液压缸供油回路通断的前截止阀、控制中液压缸伸缩动作切换的中切换阀、控制液压装置向中液压缸供油回路通断的中截止阀、控制后液压缸伸缩动作切换的后切换阀、控制液压装置向后液压缸供油回路通断的后截止阀。
[0009]前切换阀的主要作用是对前液压缸的液压油流通通道或流通方向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前液压杆伸出或收缩动作的切换。前截止阀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前液压缸液压油流通通道的通断,从而实现对前液压杆伸出前液压缸状态的保持控制,也就相当于前液压缸的工作状态开关。通过对前截止阀和前切换阀的逻辑控制,也就能够实现前液压杆和前液压缸任意伸缩量的控制及保持。同样的,中截止阀、中切换阀、后截止阀和后切换阀的作用与此相同,在此不再细述。
[0010]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按钮包括控制前切换阀动作的前切换按钮、控制前截止阀动作的前截止按钮、控制中切换阀动作的中切换按钮、控制中截止阀动作的中截止按钮、控制后切换阀动作的后切换按钮、控制后截止阀动作的后截止按钮,还包括串接在电动机电源回路中的启动按钮。
[0011]前切换阀和前截止阀为电控阀,前切换按钮串接在电池向前切换阀供电的回路中,前截止按钮串接在电池向前截止阀供电的回路中,因此通过操作前切换按钮和前截止按钮就可以手动电驱动前切换阀的切换动作和前截止阀的截止动作,操作起来既轻松又方便。同样的,中截止按钮、中切换按钮、后截止按钮和后切换按钮与对应中截止阀、中切换阀、后截止阀和后切换阀的控制关系及操作方法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细述。
[0012]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左右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床板边侧的凹槽,凹槽前后两端面通过铰轴同轴铰接有能左右摆动的摆动架,摆动架通过前后调节装置与固定杆连接在一起,摆动架最靠近床板端部的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左右定位孔,与左右定位孔对应的床板端部设有左右通道,左右通道内滑动插装有与左右定位孔插装配合的左右定位杆,左右通道和左右定位杆之间设有使左右定位杆弹性插入左右定位孔内的左右定位弹簧,摆动架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左右定位齿,与左右定位齿对应的凹槽侧壁上设有左右腔,左右腔内通过左右铰轴铰接有内端与左右定位齿嵌位配合的左右拨销,左右拨销和凹槽内壁之间设有使左右拨销内端压紧左右定位齿的左右弹黃。
[0013]在本左右调节装置中,通过铰轴安装在床板边侧凹槽内的摆动架是其主要结构。为方便叙述,将凹槽在前后方向上靠近床头或床尾的端面称为外端面或边端面,也就是上面所述的最靠近床板端部的端面,将与该端面对应的另一个端面称为内端面或里端面,摆动架的两个端面亦是如此定义。因为摆动架前后两端面和凹槽的对应两端面之间设置有铰轴,而且两铰轴同轴设置,所以摆动架可以绕铰轴转动或摆动。因为摆动架上设置有前后调节装置,且摆动架通过前后调节装置与固定杆下端连接在一起,所以,当控制摆动架左右摆动时,摆动架也必然通过其上安装的前后调节装置带动固定杆同步左右摆动,这样也就实现了固定杆的左右摆动功能,也就是实现对病人四肢向外拉伸或向内挤压的功能。
[0014]从整体而言,左右调节装置中包括控制摆动架单向摆动的单向控制机构和对摆动架进行锁紧定位的锁紧机构。具体而言,所述单向控制机构包括设在摆动架内端面上的左右定位齿,左右定位齿绕摆动架铰轴同轴环形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凹槽侧壁上的左右腔,左右腔与左右定位齿对应设置,且与床板边侧贯通设置。左右腔内通过左右铰轴铰接有左右拨销,左右拨销的按压端与左右定位齿嵌入按压配合。当左右拨销嵌入左右定位齿时,左右定位齿只能顺着左右拨销的倾斜方向绕铰轴转动,也就是摆动架只能顺着左右拨销的倾斜方向转动或摆动,也即具有控制摆动架单向转动或摆动的作用。在本多功能床中,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左右拨销只能使摆动架沿其上固定杆向床板外侧摆动的方向单向转动或摆动。左右腔内还安装有左右弹簧,左右弹簧可以使左右拨销的按压端自动弹性按压在左右定位齿上,起到了使左右拨销始终按压嵌位在左右定位齿上的作用。因为左右腔与床板边侧贯通,因此将手指伸入左右腔按压左右拨销的操作端时,左右拨销的按压端将被撬离左右定位齿,这样左右拨销就失去了对左右定位齿的单向控制作用,也就失去了对摆动架的单向控制作用。此时可以用另一只手推动摆动架反转以使固定杆复位,也就是向床板内部方向摆动固定杆,起到了将固定杆向内贴近或按压病人四肢的作用。将绑定下肢的固定杆向外侧倾斜时,病人双腿呈外八字的掰开或分开状态,此时病人下肢部分暴露充分,有助于进行腹部检查、妇科检查、肛门检查、生殖器检查或大腿内侧检查等,也有助于进行腹部、骨盆等部位的透视或拍片等。
[0015]锁紧机构主要包括设置在摆动架外端面上的左右定位孔,左右定位孔绕摆动架铰轴同轴环形设置。床板端部设有与左右定位孔对应的左右通道,左右通道内滑动插装有左右定位杆,因此左右定位杆可以沿左右通道插入作用定位孔内。此时,摆动架通过左右定位杆与床板锁紧在一起,也即固定杆与床板锁紧在一起,也就起到了在左右方向上锁定病人四肢的作用。左右通道内安装有左右定位弹簧,左右定位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将左右定位杆弹性压入左右定位孔内,起到了自动弹性锁紧的作用。
[0016]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前后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摆动架上的通槽,通槽左右两端面通过铰轴同轴铰接有能前后摆动的转盘,转盘边部与固定杆下端固接在一起,转盘最靠近床板边侧的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前后定位孔,与前后定位孔对应的摆动架上设有前后通道,前后通道内滑动插装有与前后定位孔插装配合的前后定位杆,前后通道和前后定位杆之间设有使前后定位杆弹性插入前后定位孔内的前后定位弹簧,转盘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前后定位齿,与前后定位齿对应的摆动架上设有前后腔,前后腔内通过前后铰轴铰接有内端与前后定位齿嵌位配合的前后拨销,前后拨销和通槽内壁之间设有使前后拨销内端压紧前后定位齿的前后弹簧,摆动架外边侧设有与前后腔连通的操作腔,操作腔内滑动插装有通过细绳与前后拨销操作端连接的复位杆。
[0017]在本前后调节装置中,通过铰轴安装在摆动架通槽内的转盘是其主要结构。为方便叙述,将通槽在左右方向上靠近床板边侧的端面称为外端面或边端面,也就是上面所述的最靠近床板边侧的端面,将与该端面对应的另一个端面称为内端面或里端面,通槽的两个端面亦是如此定义。因为转盘左右两端面和通槽的对应两端面之间设置有铰轴,而且两铰轴同轴设置,所以转盘可以绕铰轴转动或摆动。在本多功能床中,转盘边部与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以,当控制转盘前后摆动时,转盘也必然带动固定杆同步前后摆动,这样也就实现了固定杆的前后摆动功能,也就是实现对病人四肢前后方向上向外拉伸或向内挤压的功能。
[0018]从整体而言,前后调节装置包括控制转盘单向摆动的单向控制机构和对转盘进行锁紧定位的锁紧机构。具体而言,所述单向控制机构包括设在转盘内端面上的前后定位齿,前后定位齿绕转盘铰轴同轴环形设置。还包括设置在通槽侧壁上的前后腔,前后腔与前后定位齿对应设置。前后腔内通过前后铰轴铰接有前后拨销,前后拨销的按压端与前后定位齿嵌入按压配合。当前后拨销嵌入前后定位齿时,前后定位齿只能顺着前后拨销的倾斜方向绕铰轴转动,也就是转盘只能顺着前后拨销的倾斜方向转动或摆动,也即具有控制转盘单向转动或摆动的作用。在本多功能床中,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前后拨销只能使转盘沿其上固定杆所靠近床头或床尾的方向单向转动或摆动。前后腔内还安装有前后弹簧,前后弹簧可以使前后拨销的按压端自动弹性按压在前后定位齿上,起到了使前后拨销始终按压嵌位在前后定位齿上的作用。在本多功能床中,摆动架外边侧设有与前后腔连通的操作腔,操作腔内滑动插装有通过细绳与前后拨销操作端连接的复位杆。因此向外拉动复位杆,可以起到按压前后拨销操作端的作用,此时,前后拨销的按压端将被撬离前后定位齿,这样前后拨销就失去了对前后定位齿的单向控制作用,也就失去了对转盘的单向控制作用。此时可以用另一只手推动转盘反转以使固定杆复位,也就是向床板内部方向摆动固定杆,起到了将固定杆向内贴近或向内按压病人四肢的作用,此时床板同侧的两个固定杆上端靠近设置。将绑定下肢的固定杆向床头方向倾斜时,比较适合妇科检查、腹部检查、肛门检查或生殖器检查等。
[0019]锁紧机构主要包括设置在转盘外端面上的前后定位孔,前后定位孔绕转盘铰轴同轴环形设置。摆动架外侧设有与前后定位孔对应的前后通道,前后通道内滑动插装有前后定位杆,因此前后定位杆可以沿前后通道插入作用定位孔内。此时,转盘通过前后定位杆与摆动架锁紧在一起,因为摆动架只能左右摆动,因此相当于起到了在前后方向上锁定病人四肢的作用。前后通道内安装有前后定位弹簧,前后定位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将前后定位杆弹性压入前后定位孔内,起到了自动弹性锁紧的作用。
[0020]作为改进,固定杆上设有环槽。
[0021]设置环槽,可以使捆绑带嵌入环槽内,这样就避免了因为捆绑带与固定杆打滑而导致固定失败的现象。
[0022]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多功能床既能方便病人在病房内作为病床休息使用,又能在检查室内作为多功能床使用,能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对病人要求低,几乎无需病人配合,且能在检查室和病房之间特别是楼梯间平稳转移,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0026]图3为床板下方各部件上楼梯时第一步操作的状态图;
[0027]图4为床板下方各部件上楼梯时第二步操作的状态图;
[0028]图5为床板下方各部件上楼梯时第三步操作的状态图;
[0029]图6为床板下方各部件上楼梯时第四步操作的状态图;
[0030]图7为床板下方各部件上楼梯时第五步操作的状态图;
[0031]图8为床板下方各部件上楼梯时第六步操作的状态图;
[0032]图9为床板下方各部件上楼梯时第七步操作的状态图;
[0033]图10为床板、摆动架、转盘和固定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左右调节装置和前后调节装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为左右调节装置向外摆动后图10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3为固定杆竖直状态时图10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4为固定杆向内倾斜时图10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5为固定杆向外倾斜是图10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6为病人检查时图1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如图所示,该多功能床包括床板1,床板I为长方形平板。床板I是承载病人的主体结构,床板I底部设置有三组液压支撑机构,为方便叙述,分别称为前支撑组、中支撑组和后支撑组。其中,前支撑组包括设置在床板I前部左右两侧的前液压缸2,前液压缸2的前液压杆3向下伸缩,且前液压杆3下端安装有滚动支撑前液压杆3的前轮4。中支撑组包括设置在床板I中部的中液压缸8,中液压缸8的中液压杆9向下伸缩,且中液压杆9下端安装有滚动支撑中液压杆9的中轮10。后支撑组包括设置在床板I后部左右两侧的后液压缸5,后液压缸5的后液压杆6向下伸缩,且后液压杆6下端安装有滚动支撑后液压杆6的后轮7。正常情况下,前液压缸2和后液压缸5的最少数量都是两套,左右间隔设置,而中液压缸8的数量最少可以是一套。
[0041]床板I底部还安装有通过控制阀41与前液压缸2、中液压杆9和后液压缸5连接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由电动机12驱动,电动机12由安装在床板I上的电池11供电。通过驱动控制阀41动作可以实现对应液压缸及液压杆相对收缩或外伸,也就起到了驱动对应支撑组的伸缩。通过对前支撑组、中支撑组和后支撑组这三组支撑组的逻辑性的伸缩控制,可以实现床板I在不平稳地面或者楼梯上平稳前行的功能。具体而言,第一步,如图3所示,当遇到第一级台阶时,通过操作控制阀41使前液压杆3向前液压缸2内收缩,也即抬升前轮4,此时床板I由中液压杆9和后液压杆6支撑。第二步,如图4所示,当前轮4高过第一级台阶时,推动床板I前行,直到中液压杆9贴紧第一级台阶为止。第三步,如图5所示,然后控制前轮4落到第一级台阶上,并控制中液压杆9上升,直到中轮10高于第一级台阶为止,此时床板I由前液压杆3和后液压杆6支撑。第四步,如图6所示,继续向前推动床板1,直到前液压杆3贴近第二级台阶为止,并控制中轮10落到第一级台阶上。第五步,如图7所示,控制前液压杆3上升,直到前轮4高于第二级台阶为止,此时床板I由中液压杆9和后液压杆6支撑。第六步,如图8所示,继续向前推动床板1,直到后液压杆6贴近第一级台阶为止,并控制前轮4落到第二级台阶上,此时床板I由前液压杆3和中液压杆9支撑。第七步,如图9所示,控制后液压杆6上升,直到后轮7高于第一级台阶为止,并向前推动床板1,直到中液压杆9贴近第二级台阶为止,然后将后轮7落到第一级台阶上。这样就将床板I平稳移动上了第一级台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将床板I平稳移动到第二级台阶、第三级台阶……直到移动上整个楼梯或楼层。在本多功能床的床板I上还设置有与各液压缸的控制阀41对应的按钮55,按钮由电池11供电,通过操作按钮55可以实现电驱动控制阀41动作,既轻松又方便。
[00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41包括控制前液压缸2伸缩动作切换的前切换阀42、控制液压装置13向前液压缸2供油回路通断的前截止阀43、控制中液压缸8伸缩动作切换的中切换阀44、控制液压装置13向中液压缸8供油回路通断的中截止阀45、控制后液压缸5伸缩动作切换的后切换阀46、控制液压装置13向后液压缸5供油回路通断的后截止阀47。前切换阀42的主要作用是对前液压缸2的液压油流通通道或流通方向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前液压杆3伸出或收缩动作的切换。前截止阀43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前液压缸2液压油流通通道的通断,从而实现对前液压杆3伸出前液压缸2状态的保持控制,也就相当于前液压缸2的工作状态开关。通过对前截止阀43和前切换阀42的逻辑控制,也就能够实现前液压杆3和前液压缸2任意伸缩量的控制及保持。同样的,中截止阀45、中切换阀44、后截止阀47和后切换阀46的作用与此相同,在此不再细述。
[0043]在本多功能床中,所述按钮55包括控制前切换阀42动作的前切换按钮48、控制前截止阀43动作的前截止按钮49、控制中切换阀44动作的中切换按钮50、控制中截止阀45动作的中截止按钮51、控制后切换阀46动作的后切换按钮52、控制后截止阀47动作的后截止按钮53,还包括串接在电动机12电源回路中的启动按钮54。前切换阀42和前截止阀43为电控阀,前切换按钮48串接在电池11向前切换阀42供电的回路中,前截止按钮49串接在电池11向前截止阀43供电的回路中,因此通过操作前切换按钮48和前截止按钮49就可以手动电驱动前切换阀42的切换动作和前截止阀43的截止动作,操作起来既轻松又方便。同样的,中截止按钮51、中切换按钮50、后截止按钮和后切换按钮52与对应中截止阀45、中切换阀44、后截止阀47和后切换阀46的控制关系及操作方法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细述。
[0044]在本多功能床中,床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套与上肢和下肢对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上肢或下肢对应的固定杆,还包括控制固定杆前后摆动的前后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固定杆左右摆动的左右调节装置。因为四根固定杆设置在床板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因此可以将病人的四肢分别固定在固定杆上,固定后就可以无需病人配合而通过固定杆对病人四肢进行控制,非常方便。通过操作前后调节装置,可以使固定在固定杆上的病人四肢在前后方向上处于最佳角度,这样可以使病人四肢在前后方向上处于最自然或最舒适的状态。类似地,通过操作左右调节装置,可以使固定在固定杆上的病人四肢在左右方向上处于最佳角度,这样可以使病人四肢在左右方向上处于最自然或最舒适的状态。也就是说,通过配合调整前后调节装置和左右调节装置,可以使病人的四肢处于床板上方任意角度或方向,不但能使病人更舒适,而且可以在更大角度范围内调整病人四肢的倾斜角度,使医生检查时具有开阔的视野,无论是检查、拍片,还是诊断,都非常直观而且方便。
[0045]所述左右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床板边侧的凹槽15,凹槽前后两端面通过铰轴同轴铰接有能左右摆动的摆动架16,摆动架通过前后调节装置与固定杆连接在一起,摆动架最靠近床板端部的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左右定位孔17,与左右定位孔对应的床板端部设有左右通道18,左右通道内滑动插装有与左右定位孔插装配合的左右定位杆19,左右通道和左右定位杆之间设有使左右定位杆弹性插入左右定位孔内的左右定位弹簧20,摆动架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左右定位齿21,与左右定位齿对应的凹槽侧壁上设有左右腔22,左右腔内通过左右铰轴23铰接有内端与左右定位齿嵌位配合的左右拨销24,左右拨销和凹槽内壁之间设有使左右拨销内端压紧左右定位齿的左右弹黃25。
[0046]在本左右调节装置中,通过铰轴安装在床板边侧凹槽内的摆动架是其主要结构。为方便叙述,将凹槽在前后方向上靠近床头或床尾的端面称为外端面或边端面,也就是上面所述的最靠近床板端部的端面,将与该端面对应的另一个端面称为内端面或里端面,摆动架的两个端面亦是如此定义。因为摆动架前后两端面和凹槽的对应两端面之间设置有铰轴,而且两铰轴同轴设置,所以摆动架可以绕铰轴转动或摆动。因为摆动架上设置有前后调节装置,且摆动架通过前后调节装置与固定杆下端连接在一起,所以,当控制摆动架左右摆动时,摆动架也必然通过其上安装的前后调节装置带动固定杆同步左右摆动,这样也就实现了固定杆的左右摆动功能,也就是实现对病人四肢向外拉伸或向内挤压的功能。
[0047]从整体而言,左右调节装置中包括控制摆动架单向摆动的单向控制机构和对摆动架进行锁紧定位的锁紧机构。具体而言,所述单向控制机构包括设在摆动架内端面上的左右定位齿,左右定位齿绕摆动架铰轴同轴环形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凹槽侧壁上的左右腔,左右腔与左右定位齿对应设置,且与床板边侧贯通设置。左右腔内通过左右铰轴铰接有左右拨销,左右拨销的按压端与左右定位齿嵌入按压配合。当左右拨销嵌入左右定位齿时,左右定位齿只能顺着左右拨销的倾斜方向绕铰轴转动,也就是摆动架只能顺着左右拨销的倾斜方向转动或摆动,也即具有控制摆动架单向转动或摆动的作用。在本多功能床中,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左右拨销只能使摆动架沿其上固定杆向床板外侧摆动的方向单向转动或摆动。左右腔内还安装有左右弹簧,左右弹簧可以使左右拨销的按压端自动弹性按压在左右定位齿上,起到了使左右拨销始终按压嵌位在左右定位齿上的作用。因为左右腔与床板边侧贯通,因此将手指伸入左右腔按压左右拨销的操作端时,左右拨销的按压端将被撬离左右定位齿,这样左右拨销就失去了对左右定位齿的单向控制作用,也就失去了对摆动架的单向控制作用。此时可以用另一只手推动摆动架反转以使固定杆复位,也就是向床板内部方向摆动固定杆,起到了将固定杆向内贴近或按压病人四肢的作用。将绑定下肢的固定杆向外侧倾斜时,病人双腿呈外八字的掰开或分开状态,此时病人下肢部分暴露充分,有助于进行腹部检查、妇科检查、肛门检查、生殖器检查或大腿内侧检查等,也有助于进行腹部、骨盆等部位的透视或拍片等。
[0048]锁紧机构主要包括设置在摆动架外端面上的左右定位孔,左右定位孔绕摆动架铰轴同轴环形设置。床板端部设有与左右定位孔对应的左右通道,左右通道内滑动插装有左右定位杆,因此左右定位杆可以沿左右通道插入作用定位孔内。此时,摆动架通过左右定位杆与床板锁紧在一起,也即固定杆与床板锁紧在一起,也就起到了在左右方向上锁定病人四肢的作用。左右通道内安装有左右定位弹簧,左右定位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将左右定位杆弹性压入左右定位孔内,起到了自动弹性锁紧的作用。
[0049]所述前后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摆动架上的通槽26,通槽左右两端面通过铰轴同轴铰接有能前后摆动的转盘27,转盘边部与固定杆下端固接在一起,转盘最靠近床板边侧的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前后定位孔28,与前后定位孔对应的摆动架上设有前后通道29,前后通道内滑动插装有与前后定位孔插装配合的前后定位杆30,前后通道和前后定位杆之间设有使前后定位杆弹性插入前后定位孔内的前后定位弹簧31,转盘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前后定位齿32,与前后定位齿对应的摆动架上设有前后腔33,前后腔内通过前后铰轴34铰接有内端与前后定位齿嵌位配合的前后拨销35,前后拨销和通槽内壁之间设有使前后拨销内端压紧前后定位齿的前后弹簧36,摆动架外边侧设有与前后腔连通的操作腔37,操作腔内滑动插装有通过细绳38与前后拨销操作端连接的复位杆39。
[0050]在本前后调节装置中,通过铰轴安装在摆动架通槽内的转盘是其主要结构。为方便叙述,将通槽在左右方向上靠近床板边侧的端面称为外端面或边端面,也就是上面所述的最靠近床板边侧的端面,将与该端面对应的另一个端面称为内端面或里端面,通槽的两个端面亦是如此定义。因为转盘左右两端面和通槽的对应两端面之间设置有铰轴,而且两铰轴同轴设置,所以转盘可以绕铰轴转动或摆动。在本多功能床中,转盘边部与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以,当控制转盘前后摆动时,转盘也必然带动固定杆同步前后摆动,这样也就实现了固定杆的前后摆动功能,也就是实现对病人四肢前后方向上向外拉伸或向内挤压的功能。
[0051]从整体而言,前后调节装置包括控制转盘单向摆动的单向控制机构和对转盘进行锁紧定位的锁紧机构。具体而言,所述单向控制机构包括设在转盘内端面上的前后定位齿,前后定位齿绕转盘铰轴同轴环形设置。还包括设置在通槽侧壁上的前后腔,前后腔与前后定位齿对应设置。前后腔内通过前后铰轴铰接有前后拨销,前后拨销的按压端与前后定位齿嵌入按压配合。当前后拨销嵌入前后定位齿时,前后定位齿只能顺着前后拨销的倾斜方向绕铰轴转动,也就是转盘只能顺着前后拨销的倾斜方向转动或摆动,也即具有控制转盘单向转动或摆动的作用。在本多功能床中,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前后拨销只能使转盘沿其上固定杆所靠近床头或床尾的方向单向转动或摆动。前后腔内还安装有前后弹簧,前后弹簧可以使前后拨销的按压端自动弹性按压在前后定位齿上,起到了使前后拨销始终按压嵌位在前后定位齿上的作用。在本多功能床中,摆动架外边侧设有与前后腔连通的操作腔,操作腔内滑动插装有通过细绳与前后拨销操作端连接的复位杆。因此向外拉动复位杆,可以起到按压前后拨销操作端的作用,此时,前后拨销的按压端将被撬离前后定位齿,这样前后拨销就失去了对前后定位齿的单向控制作用,也就失去了对转盘的单向控制作用。此时可以用另一只手推动转盘反转以使固定杆复位,也就是向床板内部方向摆动固定杆,起到了将固定杆向内贴近或向内按压病人四肢的作用,此时床板同侧的两个固定杆上端靠近设置。将绑定下肢的固定杆向床头方向倾斜时,比较适合妇科检查、腹部检查、肛门检查或生殖器检查等。
[0052]锁紧机构主要包括设置在转盘外端面上的前后定位孔,前后定位孔绕转盘铰轴同轴环形设置。摆动架外侧设有与前后定位孔对应的前后通道,前后通道内滑动插装有前后定位杆,因此前后定位杆可以沿前后通道插入作用定位孔内。此时,转盘通过前后定位杆与摆动架锁紧在一起,因为摆动架只能左右摆动,因此相当于起到了在前后方向上锁定病人四肢的作用。前后通道内安装有前后定位弹簧,前后定位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将前后定位杆弹性压入前后定位孔内,起到了自动弹性锁紧的作用。
[005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4上设有环槽40。设置环槽,可以使捆绑带嵌入环槽内,这样就避免了因为捆绑带与固定杆打滑而导致固定失败的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床,其特征是:包括床板(1),床板(I)前部两侧分别固设有前液压缸(2),前液压缸(2)的前液压杆(3)下端安装有前轮(4),床板(I)后部两侧分别固设有后液压缸(5 ),后液压缸(5 )的后液压杆(6 )下端安装有后轮(7 ),床板(I)中部至少固设有一个中液压缸(8),中液压缸(8)的中液压杆(9)下端安装有中轮(10),床板(I)底部安装有电连接在一起的电池(11)和电动机(12 ),以及由电动机(12 )驱动的液压装置(13),液压装置(1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控制阀(41)与前液压缸(2)、中液压缸(8)和后液压缸(5)连接并驱动其伸缩动作,床板(I)上设置有与电池(11)供电并控制电动机(12)工作及驱动控制阀动作的按钮(55),床板(I)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套与上肢和下肢对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上肢或下肢对应的固定杆(14),还包括控制固定杆前后摆动的前后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固定杆左右摆动的左右调节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床,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阀(41)包括控制前液压缸(2)伸缩动作切换的前切换阀(42 )、控制液压装置(13 )向前液压缸(2 )供油回路通断的前截止阀(43 )、控制中液压缸(8 )伸缩动作切换的中切换阀(44 )、控制液压装置(13 )向中液压缸(8)供油回路通断的中截止阀(45)、控制后液压缸(5)伸缩动作切换的后切换阀(46)、控制液压装置(13)向后液压缸(5)供油回路通断的后截止阀(4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床,其特征是:所述按钮(55)包括控制前切换阀(42)动作的前切换按钮(48 )、控制前截止阀(43 )动作的前截止按钮(49 )、控制中切换阀(44)动作的中切换按钮(50 )、控制中截止阀(45 )动作的中截止按钮(51)、控制后切换阀(46 )动作的后切换按钮(52 )、控制后截止阀(47 )动作的后截止按钮(53 ),还包括串接在电动机(12 )电源回路中的启动按钮(5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床,其特征是:所述左右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床板(I)边侧的凹槽(15),凹槽(15)前后两端面通过铰轴同轴铰接有能左右摆动的摆动架(16),摆动架(16)通过前后调节装置与固定杆(14)连接在一起,摆动架(16)最靠近床板端部的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左右定位孔(17),与左右定位孔(17)对应的床板端部设有左右通道(18),左右通道(18)内滑动插装有与左右定位孔(17)插装配合的左右定位杆(19),左右通道(18)和左右定位杆(19)之间设有使左右定位杆(19)弹性插入左右定位孔(17)内的左右定位弹簧(20 ),摆动架(16 )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左右定位齿(21),与左右定位齿(21)对应的凹槽(15 )侧壁上设有左右腔(22 ),左右腔(22 )内通过左右铰轴(23 )铰接有内端与左右定位齿(21)嵌位配合的左右拨销(24),左右拨销(24)和凹槽(15)内壁之间设有使左右拨销(24)内端压紧左右定位齿(21)的左右弹簧(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床,其特征是:所述前后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摆动架(16 )上的通槽(26 ),通槽(26 )左右两端面通过铰轴同轴铰接有能前后摆动的转盘(27 ),转盘(27)边部与固定杆(14)下端固接在一起,转盘(27)最靠近床板边侧的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前后定位孔(28),与前后定位孔(28)对应的摆动架(16)上设有前后通道(29),前后通道(29)内滑动插装有与前后定位孔(28)插装配合的前后定位杆(30),前后通道(29)和前后定位杆(30)之间设有使前后定位杆(30)弹性插入前后定位孔(28)内的前后定位弹簧(31),转盘(27)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环铰轴设置的前后定位齿(32),与前后定位齿(32 )对应的摆动架(16 )上设有前后腔(33 ),前后腔(33 )内通过前后铰轴(34)铰接有内端与前后定位齿(32)嵌位配合的前后拨销(35),前后拨销(35)和通槽(26)内壁之间设有使前后拨销(35)内端压紧前后定位齿(32)的前后弹簧(36),摆动架(16)外边侧设有与前后腔(33 )连通的操作腔(37 ),操作腔(37 )内滑动插装有通过细绳(38 )与前后拨销(35 )操作端连接的复位杆(3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床,其特征是:固定杆(14)上设有环槽(40)。
【文档编号】A61G1/02GK203970716SQ201420233657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王曼琦 申请人:王曼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