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包括:设于内部的碳纤维发热丝层(5)和分别设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5)两侧的铜片层(3),且铜片层(3)连接有导线(4),并且,在所述铜片层(3)的外侧又向外依次设有无防布层(2)和衬布层(1)。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具有远红外功能,且该设备安全,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效果。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医疗器械用品及家用保健用品,进一步涉 及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 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
【背景技术】
[0002] 人体发射的远红线波长在9.6微米左右,所以,远红外线理疗产生的远红外线的 波长在814微米,和人体表面峰值正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并可转化为人体的内能, 极为密切影响到人类生命的起源、发生和发展,所以我们又称这一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为 "生命之光"。
[0003] 远红外线的功效:
[0004]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远红外的温热效应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 况,使脑细胞得以充分的氧气及养料供给,加强新陈代谢,使大脑皮层失衡状况得以改变, 加深抑制过程,起到镇静、安眠作用。
[0005] 对大循环的调节:人体吸收大量远红外后的热效应一方面使皮肤温度升高,刺激 了皮内热感应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另一方面引起血管 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张力降低,使小动脉、毛细动脉及毛细静脉扩张,促使血流加快,从而 带动人体大循环的加快。
[0006] 对微循环的调节:由于血流加快,使大量远红外能量被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作 用到微循环系统,调节了微循环血管的收缩功能。一方面使纤细的管径变粗,加强血液流 动,另一方面使瘀滞扩张的血管变滞流为线流,这就是远红外对微循环血管的双向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的远红外加热方式,且能产生对人体和生物有效波长: 8-14微米的远红外线碳纤维发热片。
[0008]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包括:设于内部的碳纤维发热丝层(5)和分别设于所 述碳纤维发热丝层(5)两侧的铜片层(3),且铜片层(3)连接有导线(4),并且,在所述铜片 层(3 )的外侧又向外依次设有无防布层(2 )和衬布层(1)。
[0010]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的工作电压为3V-36V。
[0011]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5)为网状的碳纤维发热丝。
[0012]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无纺布层(2)包括住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5)。
[0013]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衬布层(1)通过高温热压粘合在所述无纺布层(2)上。
[0014]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铜片层(3)分别由两段编织铜带构成,且分别与所述碳 纤维发热丝层(5)完全连接,并在其中一铜片层(3)的两端焊接正负极连接线。
[0015]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具有远红外功能,且该设备安全,具有较好的医 疗保健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 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 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 明确。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 _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电压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工作电压在3V-36V,取决于选 用的碳纤维发热线的内阻及发热线的面积。包括碳纤维丝,导电铜片,导电编织铜带,带胶 无仿布,带胶衬布,正负级导线组成。
[0022]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
[0023] 设于内部的碳纤维发热丝层5和分别设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5两侧的铜片层3, 且铜片层3连接有导线4,并且,在所述铜片层3的外侧又向外依次设有无防布层2和衬布 层1。
[0024]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的工作电压为3V-36V。
[0025]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5为网状的碳纤维发热丝。
[0026]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无纺布层2包括住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5。
[0027]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衬布层1通过高温热压粘合在所述无纺布层2上。
[0028]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铜片层3分别由两段编织铜带构成,且分别与所述碳纤 维发热丝层5完全连接,并在其中一铜片层3的两端焊接正负极连接线。
[0029]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具有远红外功能,且该设备安全,具有较好的医 疗保健效果。
[0030] 其主要制作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0031] 将碳纤维发热丝在模具上饶成有规则网状,在碳纤维网状两段上下贴编织铜带及 铜片,然后将带胶的无仿布讲碳纤维网状两面包住,在用带胶衬布裹住无仿布两面,经过高 温将整个发热片压合,使得衬布全部粘合在整个发热片上,接着将两段编织铜带上面用缝 纫机车线,将编织铜带与网状碳纤维完全连接。最后在编织铜带两段焊接正负级连接线接 通电源。
[0032] 所述发热片由内部缠绕的碳纤维发热丝,然后碳纤维发热丝两端设置铜片,进一 步在两面粘贴过胶无防布,最后两面通过热压衬布封装。
[003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内部的碳纤维发热丝层(5)和分 别设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5)两侧的铜片层(3),且铜片层(3)连接有导线(4),并且,在 所述铜片层(3 )的外侧又向外依次设有无纺布层(2 )和衬布层(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碳纤维发热 片的工作电压为3V-36V。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 (5)为网状的碳纤维发热丝。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2)包 括住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5 )。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层(1)通过 高温热压粘合在所述无纺布层(2)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红外碳纤维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层(3)分别 由两段编织铜带构成,且分别与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5)完全连接,并在其中一铜片层(3) 的两端焊接正负极连接线。
【文档编号】A61N5/06GK203861782SQ201420233532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覃琼国 申请人:覃琼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