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58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包括座椅,座椅两侧均固接有立柱,立柱底端与底板相固接,上端依次穿过坐板和扶手;坐板与底板侧端边缘固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外侧铰接有带摇杆的卷绕器,卷绕器上端设有套丝管;横梁中部安装有定滑轮,横梁上靠近套丝管的一端安装有转向滑轮,卷绕器上缠绕有钢丝,钢丝向上穿过套丝管后依次穿过转向滑轮和定滑轮,穿过定滑轮后的钢丝末端固接有挂钩,挂钩底端挂接有颈椎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安全可靠、成本低、可转向移动,适用广泛、疗效显著、使用便捷、无副作用、自主掌控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

【背景技术】
[0002]颈椎是颈部的核心,是头部连接和通往上肢与躯干的桥梁和要道,对人体健康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临床上颈椎病早已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在青年人群体中也时有发生。它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或局部关节韧带松弛使颈椎局部的血管、神经组织受到压迫而造成的,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眩晕头痛、颈肩胛部及手掌胀痛、双手麻木是其典型症状之一,且病程长,难以治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并存在各自的缺陷: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不明显,成效慢,治疗周期长,成本高;2)中医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式存在易复发的缺点;
3)物理牵引治疗,患者不能独自操作和使用,只能到大医院进行,且时间长,治疗费用高;
4)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难度和风险较大,并不适用于所有病人。
[0003]目前,为了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成本,缩短疗程,一般多采用物理牵引治疗,但传统的牵引设备存在体积庞大、操作繁琐、普通医院没有配设、费用高问题,所以急需一种灵巧方便、成本低的颈椎拉伸设备。公布号为CN103211693A的专利文件便公开了一种颈椎牵引椅,参见其说明书
【发明内容】
部分和附图1可知,该方案包括升降椅、牵拉件、椅背柱,升降椅由坐板通过升降装置与椅脚连接构成;椅背柱固定在椅脚上或地面上;牵拉件由牵拉带套上设有牵引弓,牵引弓通过第一牵引绳与牵引力表的牵引力拉钩连接,牵引力表的壳体设有第二牵引绳构成;牵引力表壳体的第二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椅背柱上端。该方案在使用时,患者坐在坐板上,颈部用牵引套带和牵引弓固定,通过摇杆控制坐板的升降完成颈椎的拉伸。但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当患者坐在坐板上并处于最高位置时,若升降装置出现故障,坐板在患者体重的下压力下快速下移,患者颈椎被瞬间拉伸,导致剧烈疼痛,且还会导致患者颈椎的二次损伤,危险性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安全可靠、成本低、可转向移动,适用广泛、疗效显著、使用便捷、无副作用、自主掌控等优点。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包括座椅,座椅前端设有坐板,坐板上方两侧固接有两块扶手,座椅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座椅两侧均固接有立柱,立柱底端与底板相固接,上端依次穿过坐板和扶手,两根立柱顶端通过横梁固接;所述坐板与底板侧端边缘固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外侧铰接有带摇杆的卷绕器,卷绕器上端设有套丝管;
[0007]所述横梁中部安装有滑轮限位B,滑轮限位B底端铰接有定滑轮,横梁上靠近套丝管的一端安装有滑轮限位A,滑轮限位A底端固接有转向滑轮,所述卷绕器上缠绕有钢丝,钢丝向上穿过套丝管后依次穿过转向滑轮和定滑轮,穿过定滑轮后的钢丝末端固接有挂钩,挂钩底端挂接有颈椎固定机构。
[0008]所述颈椎固定机构包括呈人字形的挂杆,挂杆两端顶部均固接有若干担钩,通过担钩挂接有若干兜带,兜带底端连接一个颈托。
[0009]所述扶手与座板之间、座板与底板之间均固接有支柱,支柱均置于前端。
[0010]所述底板底部前端两侧安装有两个前轮,底板底部后端铰接有舵轮。
[0011]所述座椅后端顶部两侧固接有手推杆,手推杆上安装有与舵轮相匹配的手刹。
[0012]所述颈托为塑料圈、橡胶圈或织物扣带。
[0013]所述担钩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0014]所述卷绕器为双向自锁卷绕器。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具有以下优占-
^ \\\.
[0017]I)采用双向自锁卷绕器驱动钢丝来拉动颈椎固定机构上移,不会出现卷绕器失效导致颈椎固定机构突然下移的情况,进而防止了对患者颈椎的二次伤害,安全性能大幅提升;
[0018]2)患者者可自主操作和使用、管控治疗、康复、预防和保健全过程,能根据患者自身的疼痛感受调节起吊高度,使用灵活性高,且无需耗费电能等资源,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
[0019]3)疗效显著,恢复快,无副作用,使用者可在室内或室外长期使用,特别适用于家庭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0020]4)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制造、易于装卸,且舵轮的采用具有转向灵活、省力轻便以及便于使用者自主移动或运输;
[0021 ] 5)横梁置于两立柱上端三者呈“拱门”形,结构更加牢固、经久耐用、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柱上端放大图;
[0024]图中:1-座椅,2-卷绕器,3-摇杆,4-立柱,5-钢丝,6-套丝管,7-转向滑轮,8-定滑轮,9-挂钩,10-挂杆,11-兜带,12-颈托器,13-横梁,14-手推杆,15-手刹,16-扶手,17-坐板,18-支柱,19-底板,20-前轮,21-后轮,22-滑轮限位A,23-滑轮限位B,24-安装板,101-担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包括座椅1,座椅I前端设有坐板17,坐板17上方两侧固接有两块扶手16,座椅I底端设有底板18,所述座椅I两侧均固接有立柱4,立柱4底端与底板19相固接,上端依次穿过坐板17和扶手16,两根立柱4顶端通过横梁13固接;所述坐板17与底板19侧端边缘固接有安装板24,安装板24外侧铰接有带摇杆3的卷绕器2,卷绕器2上端设有套丝管6 ;
[0027]所述横梁13中部安装有滑轮限位B23,滑轮限位B23底端铰接有定滑轮8,横梁13上靠近套丝管6的一端安装有滑轮限位A22,滑轮限位A22底端固接有转向滑轮7,所述卷绕器2上缠绕有钢丝5,钢丝5向上穿过套丝管6后依次穿过转向滑轮7和定滑轮8,穿过定滑轮8后的钢丝5末端固接有挂钩9,挂钩9底端挂接有颈椎固定机构。
[0028]如图2、3所示,为了避免患者颈椎与颈椎固定机构之间为硬性连接,容易造成患者颈椎的二次伤害,所述颈椎固定机构包括呈人字形的挂杆10,挂杆10两端顶部均固接有若干担钩101,通过担钩101挂接有若干兜带11,兜带11底端连接一个颈托12。
[0029]为了增强坐板17与底板19之间的刚性并对扶手16进行支撑,所述扶手16与座板17之间、座板17与底板19之间均固接有支柱18,支柱18均置于前端。
[0030]所述底板19底部前端两侧安装有两个前轮20,底板19底部后端铰接有舵轮21,通过舵轮21能实现本实用新型任意转向,便于搬运或运输,且操作灵活性高。
[0031]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便捷性,所述座椅I后端顶部两侧固接有手推杆14,手推杆14上安装有与舵轮21相匹配的手刹15,通过手刹15能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能应对一定的突发情况。
[0032]所述颈托12为塑料圈、橡胶圈或织物扣带,保证患者颈椎与该颈托12之间为柔性连接,增加舒适度的同时提高安全性能。
[0033]所述担钩101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由于边缘为圆弧过渡,不会导致兜带11的磨损,防止了兜带11的断裂,使用寿命增长。
[0034]为了防止钢丝5发生滑动,导致颈椎拉伸失效,所述卷绕器2为双向自锁卷绕器。
[0035]使用时,患者坐在坐板17上,坐稳后背部向后倚靠,并与座椅I的靠背贴合,此时患者顺时针摇动摇杆3,摇杆3带动双向自锁式的卷绕器2顺时针旋转,缠绕在卷绕器2上的钢丝5呈放线状态,钢丝穿过套丝管6并通过转向滑轮7和定滑轮8变向后,挂钩9垂直下移,套丝管6的采用能避免钢丝5暴露在患者侧面,防止发生刮擦、缠绕等情况,能有效提高安全性能;当挂钩9下方挂接的颈托12下移至患者颈部时,停止摇动摇杆3,然后患者将自己的颈部卡入颈托12内,为了避免患者颈部受二次伤害,颈托12选用塑料、橡胶或织物扣带等材质,比如采用织物扣带材质的颈托12,在患者颈部卡入扣带环后,通过可粘连的扣带完成颈部的固定,使颈托12呈封闭型;颈部固定完成后,反向摇动摇杆3即逆时针摇动摇杆3,卷绕器2逆时针旋转,钢丝5处于收线状态,随着钢丝5在卷绕器2上逐渐收拢,钢丝5末端上移,带动挂钩9上移,挂钩9拉动挂杆10、兜带11和颈托12同步上移,患者可根据自身所能承受的疼痛来选择摇动摇杆3的速度,进而保证颈托12拖住患者下巴的上移速度,安全性能高。此外,挂杆10呈人字形,两侧呈向下倾斜状,并在两侧固接有若干担钩101,能根据不同的使用者颈部、头部的尺寸进行选择,保证舒适性和安全性,进而适用范围得以提升,不会出现患者无法使用的情况。
[0036]由于座椅I背部还设计安装有手推杆14,底板19底端安装有前轮20和舵轮21,即可通过手推杆14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退运、转向、运输等操作,使用的灵活性较高,且在手刹15的作用下还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制动,比如在倾斜坡上时便不会自然下滑的问题,安全性较高,且还能在突发情况下进行紧急制动。
[0037]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做出的简单变形、等同替换、材料更换等,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包括座椅(1),座椅(I)前端设有坐板(17),坐板(17)上方两侧固接有两块扶手(16),座椅(I)底端设有底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⑴两侧均固接有立柱(4),立柱(4)底端与底板(19)相固接,上端依次穿过坐板(17)和扶手(16),两根立柱(4)顶端通过横梁(13)固接;所述坐板(17)与底板(19)侧端边缘固接有安装板(24),安装板(24)外侧铰接有带摇杆(3)的卷绕器(2),卷绕器(2)上端设有套丝管(6); 所述横梁(13)中部安装有滑轮限位B (23),滑轮限位B (23)底端铰接有定滑轮(8),横梁(13)上靠近套丝管(6)的一端安装有滑轮限位A(22),滑轮限位A(22)底端固接有转向滑轮(7),所述卷绕器(2)上缠绕有钢丝(5),钢丝(5)向上穿过套丝管(6)后依次穿过转向滑轮(7)和定滑轮(8),穿过定滑轮⑶后的钢丝(5)末端固接有挂钩(9),挂钩(9)底端挂接有颈椎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固定机构包括呈人字形的挂杆(10),挂杆(10)两端顶部均固接有若干担钩(101),通过担钩(101)挂接有若干兜带(11),兜带(11)底端连接一个颈托(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6)与座板(17)之间、座板(17)与底板(19)之间均固接有支柱(18),支柱(18)均置于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9)底部前端两侧安装有两个前轮(20),底板(19)底部后端铰接有舵轮(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I)后端顶部两侧固接有手推杆(14),手推杆(14)上安装有与舵轮(21)相匹配的手刹(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12)为塑料圈、橡胶圈或织物扣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担钩(101)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器(2)为双向自锁卷绕器。
【文档编号】A61F5/042GK203953901SQ20142031949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曾峰, 龙必尧 申请人:曾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