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压测量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239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压测量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压测量计,由连接管、测量管、防漏液保护罩以及三通开关组成,测量管的一端设有防漏液保护罩,测量管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管的中部,并与连接管相互竖直构成T型结构,在连接管与测量管的交接处设有三通开关,连接管处于腋中线水平,测量管垂直于地平面,连接管的一端通过腹膜透析导管连接腹腔,腹膜透析导管上设有腹膜透析导管开关,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腹透液,腹透液端设有两组分支,第一分支通过灌入导管连接灌入袋,第二分支通过引流导管连接引流袋,引流导管上选择性拆卸/固定有夹子控制启闭。本装置可以在腹透过程中连续性测量腹压的目的,并减少反复连接操作以及漏液的发生避免感染。
【专利说明】一种腹压测量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是在应用于原有腹膜透析连接系统治疗过程中进行腹压测定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是以腹腔为交换空间、腹膜为半透膜,清除体内毒素与多余水分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已用于临床50多年。腹膜透析以居家治疗为主,对医疗机构、设施、人员条件的依赖较低,尤其适合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条件不充足的现状。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相关治疗技术的显著改进,其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患者数目逐年增加。目前全球10-20%尿毒症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截止2012年底我国腹膜透析人数为38000余例,占同期透析总人数的13%。腹膜透析相对于血液透析而言占用的医疗资源较少,包括人力、空间及医疗设备等,治疗费用也显着低于血透。腹膜透析作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很多独特优点:残余肾功能下降速度较慢,血液动力学稳定,中分子物质清除较好,患者具有更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方式,社会回归率和劳动能力高等;此外,腹透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低。
[0003]腹膜透析清除毒素及水分的原理:(I)弥散是腹膜透析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血中含量过高的毒素由血液通过腹膜进入腹透液中,而透析液中的溶质(如碳酸氢根等)进入血液中,直到腹膜两侧溶质浓度达到平衡为止。影响溶质弥散清除的因素包括溶质的浓度梯度;溶质分子的大小;腹膜的有效面积;腹透液停留时间;透析液内糖浓度;透析液温度;(2)超滤是腹膜透析清除水分的主要机制。超滤包括以下三种主要形式,渗透超滤、静水压超滤、淋巴回流与超滤。
[0004]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透析方法有: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间歇性腹膜透析(iro)、持续性循环腹膜透析(CCPD)。CAro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标准治疗方案是每天交换透析液4次,每次2L。一般白天3次用含糖1.5%的透析液,晚间I次用2.5%的透析液。CAH)主要有以下优点:①一种持续性的透析,生理状态、内环境稳定,病人自觉症状良好,基本不会发生透析失调综合征。②循环动力改变不大,特别适用于糖尿病、严重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人。③操作简单,患者经专职护士培训后即可开始家庭透析,则具有血透所没有的安全和简便的优点。⑤费用较血透便宜,病人可以自我治疗。Iro适用于卧床不起、行动不便或需要家庭护理的患者。其优点是透析时间较CAPD短,通常夜间腹透液不留腹,腹透时间的减少使患者不易感到疲劳。Iro的脱水效果优于CAPD,其缺点是清除溶质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不如CAPD。透析最初的时间里,透析不充分的现象可不明显,残余肾功能对总的溶质清除仍起一定作用。当最终肾功能完全丧失时,患者就表现出透析不充分的症状和体征。CCPD由腹膜透析机换液,操作简单,自动加温,控制液体出入量,减少人工换液的次数。适用于:①有一定工作能力,白天需要工作的患者CAPD不充分的患者;③近期行腹部手术术后患者,可小剂量多次操作。CCPD的腹膜清除率基本上与CAro相仿,超滤率较高,每天用8?1L透析液。透析在夜间进行,不影响患者工作和日常活动,连接简单,减少了腹腔感染的机会;由于减轻了腹腔内的压力,减少了腹疝和透析液的渗漏。在家中透析,不需要别人帮忙,夜间睡眠不受干扰,有利于心理调节,减少疲劳感。
[0005]腹膜透析处方应该在不同人的耐受性以及充分性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制定,其包括留腹容量、留腹时间、腹透液浓度以及交换次数,而个体化制定的留腹容量则是患者优化治疗所必需的。增加留腹容量可以加大腹透液与腹膜的接触面积,提高溶质清除,但留腹容量的增加同时会引起腹膜内压力(Intraperitoneal pressure, IPP)升高,从而导致一些潜在风险(包括疝、胃食管返流等)的发生影响患者预后。腹透液留腹能够引起腹腔机械性改变,包括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1n, 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
[0006]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世界联合会对腹内高压(IAH)的定义是腹腔内压力升高彡12mmHg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为腹腔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稳定升高所导致的不良生理反应的结果(腹腔内压持续升高> 20mm Hg,伴或不伴有腹腔灌注压(60mmHg,合并有新的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腹腔压力升高可引起组织结构塌陷、血栓形成或肠壁水肿,所引起细菌异位和液体积聚而进一步增加腹腔内压;细胞水平的氧输送障碍会引起组织缺血和乏氧代谢,组胺和无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内皮的渗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的渗透障碍引起红细胞对氧的转运和输送障碍。腹内高压还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引起心输出量减少和每搏量的下降,导致腹腔内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的血流的减少,氧消耗增加,动脉氧分压和PH值下降。心输出量减少的可能解释为下腔静脉受压,导致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此外,后负荷的增加也可能为体循环低血压的原因。腹腔内压升高致使膈肌下移受限,致使肺和胸壁的顺应性减低,从而影响肺的呼吸功能。此外,机械通气也可能会增加腹内压。腹内高压(IAH)也会减少肾脏血流和降低肾小球滤过率。目前对腹内高压(IAH)的病例生理机制的了解尚未完全清楚。
[0007]临床上腹透的患者腹压通常在5-15cmH20,建议不超过18cmH20,腹压与留腹腹透液容量有关,但仍需考虑年龄、性别、适应性以及体重指数(BMI)。因少儿腹腔容积小,因此腹压的监测在儿童腹透中尤其重要。目前关于腹透患者腹压的研究数据以欧美人群为主,且在临床应用中手工操作的腹透液包装均为2升,依亚洲人群体型及体重指数推定相同容量下产生腹压升高的情况可能会更严重,而在应用腹透机器进行操作时也尚无腹压的监测。已有文献报道经过腹透导管测定的腹膜内压力(IPP)与腹压(IAP)相同并无差异。虽然腹膜内压力可以客观评估留腹容量所致腹腔压力的变化,但由于目前缺乏合适的测量工具,因此对腹透患者留腹容量耐受性的评估多以其主观感受为主。
[0008]我们的目的是在原有腹膜透析系统中连接一个可测腹压的测量计,并在腹透治疗的过程中进行连续性腹压测定,为腹透患者制定合理的留腹容量。
[
【发明内容】
]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应用于腹膜透析的腹压测量计,在现有腹膜透析系统中增设一个可连接腹透导管及腹透液的测量管,以达到可以在腹透过程中连续性测量腹压的目的,并减少反复连接操作以及漏液的发生避免感染。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腹压测量计,其特征在于,由连接管、测量管、防漏液保护罩以及三通开关四部分组成,所述测量管的一端设有防漏液保护罩,所述测量管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管的中部,并与连接管相互竖直构成T型结构,在连接管与测量管的交接处设有三通开关,腹压测量时患者最佳体位为平卧位,连接管处于腋中线水平,测量管垂直于地平面,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腹膜透析导管连接腹腔,腹膜透析导管上设有腹膜透析导管开关,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腹透液,通过三通开关沿连接管与测量管的交接处圆周旋转控制腹透液流向,所述腹透液端设有两组分支,第一分支通过灌入导管连接灌入袋,第二分支通过引流导管连接引流袋,所述引流导管上选择性拆卸/固定有夹子控制启闭。
[0011]引流时,旋转三通开关,使三通开关仅导通连接管两端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开启,拆卸夹子导通引流导管,实现腹膜透析导管、连接管以及引流导管,通路,留腹腹透液通过腹膜透析导管、连接管、引流导管引流至引流袋。
[0012]管路排气时,旋转三通开关,使三通开关仅导通连接管腹腔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拆卸夹子导通引流导管,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以及引流导管间通路,挤压灌入袋使灌入袋中的腹透液冲洗腹透液端连接管,并经由引流导管进入引流袋。
[0013]灌液时,旋转三通开关,使三通开关仅导通连接管两端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开启,引流导管通过夹子封闭,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以及腹膜透析导管间通路,挤压灌入袋使灌入袋中的腹透液依次经由连接管、腹膜透析导管进入腹腔。
[0014]填充测压管注液时,旋转三通开关,使三通开关仅导通连接管腹透液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引流导管通过夹子封闭,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以及测量管间通路,挤压灌入袋使灌入袋中的腹透液经由连接管进入测量管。
[0015]测压时,旋转三通开关,使三通开关仅导通连接管腹腔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开启,引流导管通过夹子封闭,实现腹膜透析导管、连接管以及测量管间通路,于患者呼气及吸气末分别观察测量管液面所示数值并记录。
[0016]反复测量时,旋转三通开关,使三通开关仅导通连接管两端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开启,引流导管通过夹子封闭,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以及腹膜透析导管间通路,多次重复测量步骤,反复多次测量腹腔灌入不同容量下腹压的数值。
[0017]测量结束后,旋转三通开关,使三通开关仅导通连接管腹腔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关闭,连接管与腹膜透析导管分离,腹膜透析导管末端由碘伏帽盖紧封闭。
[0018]其操作方法为:在进行腹透操作时将测量计的连接管分别连接腹透导管及腹透液,调控不同步骤时三通开关装置控制腹透液的流动方向,先将留腹腹透液通过腹透导管、测量计连接管引流至腹透液废液袋并排气,再应用灌入袋腹透液冲洗腹透液导管并排气,夹闭废液袋导管,灌入预定容量的腹透液,用腹透液充满测量管并排气,于患者呼气及吸气末分别观察测量管液面所示数值并记录。可多次重复测量步骤反复多次测量腹腔灌入不同容量下腹压的数值。测量结束后,关闭腹透导管,解离测量计及腹透液,取碘伏帽盖于腹透导管末端。
[0019]进行腹透腹压测量操作前,患者应排空膀胱,尽量排空腹腔液体,腹透导管应固定避免卷曲,腹压测量时患者最佳体位为平卧位,测量计连接管应处于腋中线水平,测量计测量管应垂直于地平面。
[0020]计算平均IPP:1PP平均=(IPP吸气+IPPnfn)/2
[002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腹膜透析系统上增设了一个T型测量计(包括连接管、测量管及三通开关)与腹透导管及腹透液相连接,实现了可于腹透操作过程中测量腹压;三通开关的设计可在腹透过程中结合不同腹透液容量连续性测量腹压,减少了反复连接操作,可一次性测得最佳留腹容量;测量管末端安装防漏液保护罩可以起到防止腹透液溢出但并不影响排气,也可避免腹透液溢出污染接口导致腹腔感染。
[0022]该实用新型的腹膜透析应用腹压测量计进行消毒包装后作为一次性应用的器具,在原有腹膜透析操作系统上进行增设,不改变原有连接系统,其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膜透析患者(儿童及成人均可)测量腹压,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的腹透治疗处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腹压测量计示意图;
[0024]图2-1为腹压测量计连接步骤应用示意图;
[0025]图2-2为腹压测量计引流步骤应用示意图;
[0026]图2-3为腹压测量计管路排气步骤应用示意图;
[0027]图2-4为腹压测量计灌液步骤应用示意图;
[0028]图2-5为腹压测量计测压管注液步骤应用示意图;
[0029]图2-6为腹压测量计测压步骤应用示意图;
[0030]图2-7为腹压测量计反复测量步骤应用示意图;
[0031]图2-8为腹压测量计解离步骤应用示意图;
[0032]图中:1.连接管;2.测量管;3.防漏液保护罩;4.三通开关;5.腹膜透析导管;
6.腹透液;7.腹膜透析导管开关;8.夹子;9.碘伏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腹膜透析应用腹压测量计作进一步阐述。
[0034]如图1与图2-1所示的腹压测量计,由连接管1、测量管2、防漏液保护罩3以及三通开关4四部分组成,所述测量管2的一端设有防漏液保护罩3,所述测量管2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管I的中部,并与连接管I相互竖直构成T型结构,在连接管I与测量管2的交接处设有三通开关,腹压测量时患者最佳体位为平卧位,连接管I处于腋中线水平,测量管2垂直于地平面,所述连接管I的一端通过腹膜透析导管5连接腹腔,腹膜透析导管5上设有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所述连接管I的另一端连接腹透液6,通过三通开关沿连接管I与测量管2的交接处圆周旋转控制腹透液流向,所述腹透液6端设有两组分支,第一分支通过灌入导管连接灌入袋,第二分支通过引流导管连接引流袋,所述引流导管上选择性拆卸/固定有夹子8控制启闭。
[0035]操作步骤:
[0036](I)在进行腹膜透析操作开始时,将测量计的连接管分别连接腹透导管及腹透液,三通开关装置控制方向为“腹腔至腹透液”;
[0037](2)留腹腹透液通过腹透导管、测量计连接管引流至腹透液废液袋并排气;如图2-2所示,引流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两端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开启,拆卸夹子8导通引流导管,实现腹膜透析导管5、连接管I以及引流导管,通路,留腹腹透液通过腹膜透析导管5、连接管1、引流导管引流至引流袋。
[0038](3)将三通开关装置控制方向为“腹腔至测量管”,应用灌入袋腹透液冲洗腹透液导管并排气;如图2-3所示,管路排气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腹腔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拆卸夹子8导通引流导管,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I以及引流导管间通路,挤压灌入袋使灌入袋中的腹透液冲洗腹透液端连接管,并经由引流导管进入引流袋。
[0039](4)夹闭废液袋导管,将三通开关装置控制方向为“腹腔至腹透液”,灌入腹透液800ml (可根据需要灌入预设量的腹透液,如测空腹腹压可省略步骤4);如图2-4所示,灌液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两端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开启,弓丨流导管通过夹子8封闭,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I以及腹膜透析导管5间通路,挤压灌入袋使灌入袋中的腹透液依次经由连接管1、腹膜透析导管5进入腹腔。
[0040](5)将三通开关装置控制方向为“测量管至腹透液”,腹透液充满测量管并排气;如图2-5所示,填充测压管注液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腹透液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引流导管通过夹子8封闭,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I以及测量管2间通路,挤压灌入袋使灌入袋中的腹透液经由连接管I进入测量管2。
[0041](6)将三通开关装置控制方向为“腹腔至测量管”,于患者呼气及吸气末分别观察测量管液面所示数值并记录;如图2-6所示,测压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腹腔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开启,引流导管通过夹子8封闭,实现腹膜透析导管5、连接管I以及测量管2间通路,于患者呼气及吸气末分别观察测量管液面所示数值并记录。
[0042](7)重复步骤4-6可反复多次测量腹腔不同容量下腹压的数值。如图2-7所示,反复测量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两端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开启,引流导管通过夹子8封闭,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I以及腹膜透析导管5间通路,多次重复测量步骤,反复多次测量腹腔灌入不同容量下腹压的数值。
[0043](8)测量结束,关闭腹透导管,解离测量计及腹透液,取碘伏帽盖于腹透导管末端。如图2-8所示,测量结束后,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腹腔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关闭,连接管I与腹膜透析导管5分离,腹膜透析导管5末端由碘伏帽9盖紧封闭。
[0044]操作注意事项:测量前患者应排空膀胱,尽量排空腹腔液体,腹透导管应固定避免卷曲,腹压测量时患者最佳体位为平卧位,测量计连接管应处于腋中线水平,测量计测量管应垂直于地平面。
[0045]计算平均IPP:1PP平均=(IPP吸气+IPP呼气)/2。
【权利要求】
1.一种腹压测量计,其特征在于,由连接管(I)、测量管(2)、防漏液保护罩(3)以及三通开关(4)四部分组成,所述测量管(2)的一端设有防漏液保护罩(3),所述测量管(2)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管(I)的中部,并与连接管(I)相互竖直构成T型结构,在连接管(I)与测量管(2)的交接处设有三通开关,腹压测量时患者最佳体位为平卧位,连接管(I)处于腋中线水平,测量管(2)垂直于地平面,所述连接管(I)的一端通过腹膜透析导管(5)连接腹腔,腹膜透析导管(5)上设有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所述连接管(I)的另一端连接腹透液(6),通过三通开关沿连接管(I)与测量管(2)的交接处圆周旋转控制腹透液流向,所述腹透液(6)端设有两组分支,第一分支通过灌入导管连接灌入袋,第二分支通过引流导管连接引流袋,所述引流导管上选择性拆卸/固定有夹子(8)控制启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压测量计,其特征在于,引流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两端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开启,拆卸夹子(8)导通引流导管,实现腹膜透析导管(5)、连接管(I)以及引流导管,通路,留腹腹透液通过腹膜透析导管(5)、连接管(I)、引流导管引流至引流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压测量计,其特征在于,管路排气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腹腔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拆卸夹子(8)导通引流导管,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I)以及引流导管间通路,挤压灌入袋使灌入袋中的腹透液冲洗腹透液端连接管,并经由引流导管进入引流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压测量计,其特征在于,灌液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两端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开启,引流导管通过夹子(8)封闭,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I)以及腹膜透析导管(5)间通路,挤压灌入袋使灌入袋中的腹透液依次经由连接管(I)、腹膜透析导管(5)进入腹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压测量计,其特征在于,填充测压管注液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腹透液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引流导管通过夹子(8)封闭,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I)以及测量管(2)间通路,挤压灌入袋使灌入袋中的腹透液经由连接管(I)进入测量管(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压测量计,其特征在于,测压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腹腔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开启,弓丨流导管通过夹子⑶封闭,实现腹膜透析导管(5)、连接管⑴以及测量管(2)间通路,于患者呼气及吸气末分别观察测量管液面所示数值并记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压测量计,其特征在于,反复测量时,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两端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开启,引流导管通过夹子(8)封闭,实现灌入导管、连接管(I)以及腹膜透析导管(5)间通路,多次重复测量步骤,反复多次测量腹腔灌入不同容量下腹压的数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压测量计,其特征在于,测量结束后,旋转三通开关(4),使三通开关(4)仅导通连接管(I)腹腔端通路以及测量管通路,腹膜透析导管开关(7)关闭,连接管(I)与腹膜透析导管(5)分离,腹膜透析导管(5)末端由碘伏帽(9)盖紧封闭。
【文档编号】A61M5/28GK203914903SQ201420336359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张昆, 沈洁琳, 余晨, 崔春黎 申请人:张昆, 沈洁琳, 余晨, 崔春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