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39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包括床体和背垫体,所述床体与所述背垫体之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背垫体设置有半球形的凹槽,所述调节杆的端头设置有支撑球,所述支撑球抵靠在所述背垫体的凹槽内,所述床体设置有支座,所述调节杆的端尾穿过所述支座至所述床体下方,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座为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支撑球与所述支座之间。本实用新型将调节杆与背垫体之间设置为球形弧面配合方式,使得在背垫体角度改变时,不会存在额外的振动力矩,且在调节杆上套装了弹簧,通过弹簧可以使得背垫体在调节杆方向上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使得在调节过程中整个机构更平稳,不会产生振动。
【专利说明】 —种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

【背景技术】
[0002]孕妇经常需要到医院进行超声波诊断,因此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背垫必不可少,孕妇倚靠在上面,然后进行检测,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对背垫的角度进行调节,因此出现了可调式背垫,目前所用到的可调式背垫在调节的过程中整个机构不够平稳,会产生振动,孕妇感觉极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05]一种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包括床体和背垫体,所述床体与所述背垫体之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背垫体设置有半球形的凹槽,所述调节杆的端头设置有支撑球,所述支撑球抵靠在所述背垫体的凹槽内,所述床体设置有支座,所述调节杆的端尾穿过所述支座至所述床体下方,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座为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支撑球与所述支座之间。
[0006]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的端尾设置有把手。
[000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球为钢材质,所述支撑球与所述背垫体的凹槽之间设置有油膜层。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调节杆与背垫体之间设置为球形弧面配合方式,使得在背垫体角度改变时,不会存在额外的振动力矩,且在调节杆上套装了弹簧,通过弹簧可以使得背垫体在调节杆方向上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使得在调节过程中整个机构更平稳,不会产生振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床体I和背垫体2,床体I与背垫体2之间设置有调节杆6,背垫体2设置有半球形的凹槽,调节杆6的端头设置有支撑球3,支撑球3抵靠在背垫体2的凹槽内,床体I设置有支座5,调节杆6的端尾穿过支座5至床体I下方,调节杆6与支座5为螺纹连接,调节杆6套装有弹簧4,弹簧4位于支撑球3与支座5之间。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调节杆6的端尾设置有把手7,方便对调节杆6施加转动力矩,支撑球3为钢材质,韧性更好,支撑球3与背垫体2的凹槽之间设置有油膜层,可以减少摩擦,延长机构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调节杆6与背垫体2之间设置为球形弧面配合方式,使得在背垫体2角度改变时,不会存在额外的振动力矩,且在调节杆6上套装了弹簧4,通过弹簧4可以使得背垫体2在调节杆6方向上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使得在调节过程中整个机构更平稳,不会产生振动。
[00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包括床体和背垫体,所述床体与所述背垫体之间设置有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垫体设置有半球形的凹槽,所述调节杆的端头设置有支撑球,所述支撑球抵靠在所述背垫体的凹槽内,所述床体设置有支座,所述调节杆的端尾穿过所述支座至所述床体下方,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座为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支撑球与所述支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端尾设置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时的可调式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球为钢材质,所述支撑球与所述背垫体的凹槽之间设置有油膜层。
【文档编号】A61B8/00GK204033371SQ201420340442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李文凯, 弓瑜 申请人:李文凯, 弓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