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0465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包括剥离管,剥离管的横截面是成扁圆形,剥离管的上下面为平面,剥离管的一端依次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一管体、按压体、第二管体和负压接头,剥离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剥离头;剥离头包括管体部分和向前突出的刀刃,刀刃为从剥离头的上方向下垂直切割剩余的下表面部分;按压体上设置有减压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分离鼻中隔软骨粘膜、切割鼻中隔软骨、吸出术野血液、碎骨及鼻腔分泌物的功能,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更好地保护鼻中隔粘膜,进而降低了手术风险及术中出血,提高了手术时效。
【专利说明】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鼻中隔剥离器的种类有:单纯分鼻中隔软骨与黏骨膜的传统剥离器,用于解决鼻中隔矫正手术中粘膜分离,不具备吸引血迹和分泌物、切割软骨、吸取碎骨的功能,仅能用于传统鼻中隔矫正手术。
[0003]经过改进的术中带吸引功能的鼻中隔剥吸器、鼻中隔内吸式剥离器、鼻中隔吸引剥离器等,用于解决鼻中隔矫正手术中粘膜分离,具备吸引血迹和分泌物、吸取碎骨的功能,无切割软骨,用于鼻内镜下的鼻中隔矫正手术;虽然经过改进,术中具有吸引分泌物和血液的功能,但术中在行三线减张术、行鼻中隔棘/嵴突切除及方形软骨与上颌骨鼻嵴、腭骨鼻嵴及犁骨交界处形成后位偏曲及形态各异的鼻嵴和棘突(距状突)等的切除术,需更换其他器械加以辅助完成手术,如软骨刀、咬骨钳、鼻凿等,致操作不方便,手术费时,变相增加病人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术设备功能单一或不全、手术流程繁琐,手术时间较长,病人痛苦明显,手术损伤较重,手术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包括剥离管,剥离管的横截面是成扁圆形,剥离管的上下面为平面,剥离管的一端依次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一管体、按压体、第二管体和负压接头,剥离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剥离头;剥离头包括管体部分和向前突出的刀刃,刀刃为从剥离头的上方向下垂直切割剩余的下表面部分;按压体上设置有减压孔。
[000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7]刀刃8的外缘为弧形。
[0008]按压体的横截面是成扁圆形,按压体的上下面为平面。
[0009]按压体的宽为15mm,高为5_。
[0010]剥离管的宽为4mm,高为1.7mm。
[0011]该鼻中隔剥离器总长为156mm,剥离管和剥离头的总长为49mm,剥离管的宽为4mm,高为2mm ;该鼻中隔剥离器的负压接头端距按压体的距离为41mm。
[0012]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管径为3mm。
[0013]剥离管、第一管体、按压体、第二管体采用钛合金管体或不锈钢管体。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剥离头设置有上轴面,能够将术中较大骨片、碎骨等被排除在外,减少术中鼻中隔剥离子术中的堵塞机率;剥离头设置有下轴面,下轴面为弧形刃较锋利,能够取代软骨粘膜刀、吸引管、剥离子、小圆刀的功能,能更好地处理鼻棘,从而加快手术进程,减少手术时间,优化手术流程,减轻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更好地保护鼻中隔粘膜;剥离管的横截面为扁圆形,减小了器械直径,避免了圆形器械占用手术空间,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手术操作空间加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的剥离管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的剥离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的剥离头的俯视图。
[0020]图中,1.剥离头,2.剥离管,3.第一管体,4.按压体,5.第二管体,6.负压接头,
7.管体部分,8.刀刃,9.减压孔,1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如图1所示,包括剥离管2,剥离管2的横截面是成扁圆形,剥离管2的上下面为平面,剥离管2的一端依次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一管体3、按压体4、第二管体5和负压接头6,剥离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剥离头I ;剥离头I包括管体部分7和向前突出的刀刃8,刀刃8为从剥离头I的上方向下垂直切割剩余的下表面部分;按压体4上设置有减压孔9。
[0023]刀刃8的外缘为弧形。按压体4的横截面是成扁圆形,按压体4的上下面为平面。按压体4的宽为15mm,高为5mm。剥离管2的宽为4mm,高为1.7mm。鼻中隔剥离器总长为156mm,剥离管2和剥离头I的总长为49mm,剥离管2的宽为4mm,高为2mm ;按压体4靠近负压接头6的一端距负压接头6的长度为41mm。
[0024]本鼻中隔剥离器,包括负压接头6、第一管体3、第二管体5、按压体4及减压孔7、和带有刀刃的弧形剥离头I。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前端:1.剥离头I包括管体部分7和向前突出的刀刃8,管体部分7的上表面为0.25?0.35mm,可以将术中较大骨片、碎骨等被排除在外,减少术中鼻中隔剥离子术中的堵塞机率;2.剥离头I前端吸引口端面进行了直角面设计,刀刃8为从剥离头I的上方向下垂直切割剩余的下表面部分,目前的斜面设计手术过程中易紧贴组织,堵管率增加,而本实用新型以利于术中对较大凝血块、碎骨片等被及时吸出,减少鼻中隔剥离器在手术中的堵塞率;3.剥离器前端刀刃8为弧形,较锋利,术中三线减张时均可用本实用新型取代软骨粘膜刀、吸引管、剥离子、小圆刀的功能,能更好地处理鼻棘,从而加快手术进程,减少手术时间,优化手术流程,减轻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更好地保护鼻中隔粘膜;4.剥离头I和剥离管2的前端49mm长度的扁平化设计,减小了器械直径,避免了圆形器械占用手术空间,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手术操作空间加大。
[0025]另外,本多功能鼻中隔剥离器总长156mm,按压体距前端(负压接头6) 107mm,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物理学原理,令剥离子的使用更加灵活、轻松、容易、舒适。所述的管体(包括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5)为钛合金管体或不锈钢管体,保证了剥离器的重量更轻,而且不容易被腐蚀、生锈,增加了剥离器的使用寿命,令医护人员的手术器械使用更加轻松。
[0026]在使用时,负压接头6跟气罐相接,医务人员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按压体4,用手掌的虎口支撑手柄10,将剥离管2和剥离头I置于病人的鼻中,管体部分7的上表面将术中较大骨片、碎骨等被排除在外,减少术中鼻中隔剥离子术中的堵塞机率;刀刃8为弧形处理鼻棘,剥离头I和剥离管2的前端49_长度的扁平化设计,减小了器械直径,避免了圆形器械占用手术空间,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手术操作空间加大;当需要将血液排除时,用手指按住减压孔9,将血液从负压接头抽出;当做手术时,打开减压孔,使鼻中隔剥离器的腔体中具有手术所需要的压力。
[00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出种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剥离管(2),所述剥离管(2)的横截面是成扁圆形,剥离管(2)的上下面为平面,所述剥离管(2)的一端依次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一管体(3)、按压体(4)、第二管体(5)和负压接头¢),所述剥离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剥离头(I);所述剥离头(I)包括管体部分(7)和向前突出的刀刃(8),所述刀刃(8)为从剥离头(I)的上方向下垂直切割剩余的下表面部分;所述按压体(4)上设置有减压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8)的外缘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体(4)的横截面是成扁圆形,按压体(4)的上下面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体(4)的宽为15mm,高为5_。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管(2)的宽为4mm,高为1.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其特征在于,该鼻中隔剥离器总长为156mm,剥离管⑵和剥离头(I)的总长为49mm,剥离管⑵的宽为4mm,高为2mm ;该鼻中隔剥离器的负压接头端距按压体⑷的距离为4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5)的管径为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管(2)、第一管体(3)、按压体(4)、第二管体(5)采用钛合金管体或不锈钢管体。
【文档编号】A61B17/24GK203988250SQ20142036841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后群, 李云飞, 崔振英, 周诗侗, 陈妮娜, 李靖, 邓泽海 申请人:后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