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配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259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吸、配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吸、配药器,属于医药器械【技术领域】,由两个底部相对设置的盖体组成,所述盖体的底部向盖内延伸均设置有用于刺穿药瓶瓶盖和瓶塞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之间设置有一贯穿针体、盖体的药物通道,所述药物通道的出、入口均设置在针体根部,所述穿刺针的中心设置在各自盖体内腔的中心,两个盖体上均设置有用于药瓶瓶塞定心并固定的定心夹紧结构,同时夹紧结构也起导向作用。将穿刺针的中心设置在盖体内腔的中心和设置定心夹紧机构等保证了穿刺针和盖体的中心重合,使得医护人员在刺穿药瓶瓶塞过程中药瓶不会偏歪,针头始终扎在瓶塞中心上,操作更加简单,且不会伤到手指,提高了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专利说明】
—次性吸、配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抽取注射瓶内药物并进行配药的吸、配药器。

【背景技术】
[0002]静脉注射和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如何将各种治疗药物准确无误的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而如何精确吸药和配药是保障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现有静脉注射配药环节一般采用带有注射器的针头吸取一种药液,然后再将药液注入另一药品内,混合后再次吸入注射器进行注射,而静脉输液配药常常多种药物进行混合,需要反复多次进行配药,无论是静脉注射配药还是静脉输液配药都存在:无论医护人员的注射技术多么熟练,药瓶内均会出现大约5 %?10 %残留药液,对于昂贵的稀有药品和难生产的药品,5%?10%残留药液不能被利用不仅会由于给药量不足将会影响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而且造成药液的浪费;同时由于吸药配药过程过于繁锁,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极大,效率极低,医护人员在频繁的取药和配药的操作过程中难免有受伤情况发生或出现误配情况。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3609661公开了一种注射用吸药器,该吸药器通过设置槽口与药瓶上丁基胶塞内底面保持在同一平面或略低于药瓶丁基胶塞内底面的吸液槽,可以将药瓶中98%以上的药液吸入注射器,保证了给药量和治疗效果,但并不能减化配药过程,无法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专利CN102895113A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防护型配药器,通过设置弹性阻液胶套插拔的过程中阻液胶套在弹性的作用下及时回弹,封住穿刺插杆的进液口,防止药液外泄,也防止尖锐的器械刺伤医护人员,提高了安全性,该发明采用整体结构,没有连接注射器的连接口,无法将混合药液直接吸入注射器,因此当进行静脉注射配药时需要将药瓶拔出,然后用针头将药液吸入注射器,此过程由于使用针头则存在伤人的问题,另外,当防护套偏离针头时,针头会冒出防护套,也容易伤到手指同时,该发明由于没有对进液口的高度进行合理限制,当进液口的高度高于药瓶瓶塞内表面时,就会有药液残留在药瓶里,导致给药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并且此发明还存在只能使用一软瓶和一硬瓶进行配药的局限,对两个硬瓶的配药则无能为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吸、配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药配药过程安全性不高且存在配药局限和药物浪费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吸、配药器,由两个底部相对设置的盖体组成,所述盖体的底部向盖内延伸均设置有用于刺穿药瓶瓶盖和瓶塞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之间设置有一贯穿针体、盖体的药物通道,所述药物通道的出、入口均设置在针体根部,所述穿刺针的中心设置在各自盖体内腔的中心,两个盖体上均设置有用于药瓶瓶塞定心并固定的定心夹紧导向结构,在药物通道入口的盖体上还设置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与外界相通,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此盖内的穿刺针上。
[0006]进一步,所述定心夹紧导向结构为设置在盖口内缘的导向锥度和弹性卡爪。
[0007]进一步,所述导向锥度呈倒八字形设置,开口处大于瓶塞直径,结尾处小于瓶塞直径。
[0008]进一步,所述弹性卡爪均匀分布在盖体四周,且至少设置为3个。
[0009]进一步,所述卡爪内壁上设置有凸起。
[0010]进一步,所述药物通道入口的高度要低于药瓶瓶塞内表面的高度,所述药物通道出口的高度要高于药瓶瓶塞内表面的高度。
[0011]进一步,所述穿刺针的高度均低于各自盖体的高度。
[0012]进一步,所述空气通道内设置有空气过滤网。
[0013]进一步,所述盖体采用分体结构,两者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0014]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药物通道入口的盖体上具有鲁尔锥度可与注射器注射口紧密连接的连接套和设置在药物通道出口的盖体上可与连接套紧密配合的连接塞。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吸、配药器通过将穿刺针的中心设置在盖体内腔的中心和设置定心夹紧导向机构等保证了穿刺针和盖体的中心重合,使得医护人员在刺穿药瓶瓶塞过程中药瓶不会偏歪,针头始终扎在瓶塞中心上,操作更加简单,且不会伤到手指,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由于设置了与外界连通的空气通道,利于将大气压引入药瓶内,保证瓶内有足够的空气压力将药液完全排出,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减少了药物的浪费。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吸、配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吸、配药器的配药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_盖体⑴;2_盖体(II) ;3-穿刺针⑴;4_穿刺针(II) ;5_药物通道;6_药物通道的入口 ;7_药物通道的出口 ;8_空气通道;9_导向锥度;10_弹性卡爪;11-凸起;12-空气过滤网;13-连接套;14-连接塞;15-液状药剂的药瓶;16-粉状药剂的药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3]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施例吸药配药器由两个底部相对设置的盖体(I)、(II) 1、2组成,所述盖体(I)、(II) 1、2的底部向盖内延伸均设置有用于刺穿药瓶瓶盖和瓶塞的穿刺针(1)、(11)3、4,所述穿刺针(I)、(II) 3、4之间设置有一贯穿针体(I)、(II)及盖体(I)、(II)的药物通道5,所述药物通道的出口 6设置在针体(I)的根部,入口设置在针体(II)的根部,所述穿刺针⑴(II)的中心设置在各自盖体内腔的中心,两个盖体⑴(II)上均设置有用于药瓶瓶塞定心并固定的定心夹紧导向结构,在药物通道入口的盖体上还设置有空气通道8,所述空气通道8的入口与外界相通,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此盖内的穿刺针上,所述定心夹紧导向结构为设置在盖口内缘的导向锥度9和弹性卡爪10,所述导向锥度呈倒八字形设置,开口处大于瓶塞直径,结尾处小于瓶塞直径,所述弹性卡爪10均匀分布在盖体四周,且至少设置为3个。
[0024]本实例所示,通过穿刺针(11)4刺穿粉状药剂的药瓶16瓶塞和穿刺针(1)3刺穿盛有液状药剂的药瓶15瓶塞,穿刺针(1)3向上延伸,穿刺针(11)4向下延伸,且将穿刺针(I) 3朝上放置,在重力作用下,置于上部的液状药剂流入置于下部的粉状药剂的药瓶16内,实现输液配药,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吸取药物、并观察药物吸取情况等操作,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由于在盖体口部设置有定心夹紧结构,在药瓶进入盖体时,其导向锥度9部分对瓶塞起导向作用,当瓶塞口部逐渐进入,其锥度形成的直径也越来越小,结尾处小于瓶塞直径将瓶塞抱紧,设置至少为3个的弹性卡爪10有更好的夹持力,同时由于穿刺针(Ι)、(Π)的中心设置在盖体内腔的中心,所以当药瓶继续往下进入盖体I或穿刺针(I) 3刺穿瓶塞时,穿刺针(I) 3始终处在药瓶中心,使穿刺针(I) 3刺穿药瓶的过程的受力是均匀的,不会产生偏歪,同样,穿刺针(II)在刺穿液状药剂的药瓶15瓶塞也不会偏歪,使整个操作更加简单,且不会伤到手指,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由于设置了与外界连通的空气通道8,利于将大气压引入药瓶内,保证瓶内有足够的空气压力将药液完全排出,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减少了药物的浪费,且实现了硬瓶之间的配药,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对软瓶与硬瓶的配药的局限。
[0025]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弹性卡爪10内壁上设置有凸起11。采用凸起结构可进一步增强夹持效果。
[0026]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药物通道入口的高度要低于药瓶瓶塞内表面的高度,所述药物通道出口的高度要高于药瓶瓶塞内表面的高度。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充分的将药液排尽,保证用药量和治疗效果。
[0027]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穿刺针的高度均低于各自盖体的高度。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保护医护人员在配药过程中不小心碰到吸药配药器时,也不会被针扎伤,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0028]进一步,所述空气通道内设置有空气过滤网12。增加空气过滤网12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异物,避免异物进入药物中影响药效。
[0029]进一步,所述盖体采用分体结构,两者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此结构利于模具成型,且操作简单。
[0030]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药物通道入口的盖体上具有鲁尔锥度可与注射器注射口紧密连接的连接套13和设置在药物通道出口的盖体上可与连接套紧密配合的连接塞14。使用时直接将连接塞插入连接套13,在重力作用下即可实现紧密配合,药液不会泄露,此结构操作简洁,当需要进行注射配药时,可以将具有药物通道入口端的盖体取下,并将注射器的接口与连接套13配合连接,将配好的药液吸入注射器,实现注射配药,无论是输液配药还是注射配药都不使用针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要使用针头配药伤到手指的情况,进一步提闻了安全性。
[0031]在本例中,吸药器与配药器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以下方式:
[0032]I)螺纹连接方式;
[0033]2)鲁尔接口方式;
[0034]3)卡合对接方式;
[0035]4)卡合螺纹组合方式;
[0036]5)吸药器和配药器均设置为鲁尔式连接套,并用两端为鲁尔式外接口的连接塞进行连接;
[0037]6)吸药器和配药器均设置为鲁尔式连接塞,并用两端为鲁尔式内接口的连接套进行连接;
[0038]7)吸药器上设置为连接塞,配药器上设置为连接套。
[003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次性吸、配药器,由两个底部相对设置的盖体组成,所述盖体的底部向盖内延伸均设置有用于刺穿药瓶瓶盖和瓶塞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之间设置有一贯穿针体、盖体的药物通道,所述药物通道的出、入口均设置在针体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的中心设置在各自盖体内腔的中心,两个盖体上均设置有用于药瓶瓶塞定心并固定的定心夹紧导向结构,在药物通道入口的盖体上还设置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与外界相通,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此盖内的穿刺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夹紧导向结构为设置在盖口内缘的导向锥度和弹性卡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吸、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锥度呈倒八字形设置,开口处大于瓶塞直径,结尾处小于瓶塞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吸、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爪均匀分布在盖体四周,且至少设置为3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吸、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内壁上设置有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药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通道入口的高度要低于药瓶瓶塞内表面的高度,所述药物通道出口的高度要高于药瓶瓶塞内表面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的高度均低于各自盖体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内设置有空气过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次性吸、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采用分体结构,两者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吸、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药物通道入口的盖体上具有鲁尔锥度可与注射器注射口紧密连接的连接套和设置在药物通道出口的盖体上可与连接套紧密配合的连接塞。
【文档编号】A61J1/20GK203954197SQ201420418850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冯邦玺, 杨炬 申请人:冯邦玺, 杨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