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保温眼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29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发热保温眼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发热保温眼膜,在对应人体眼部具有至少三层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由透气材料构成的外层、装载有通过与空气接触而发热的发热组合物且至少与所述外层接触的上封面为透气材料构成的发热层、由具有防水保温性能材料构成的保温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受环境资源限制,无需外界能源提供能量,安全、稳定、均匀发热,能够有效地延长发热时间,降低发热峰值温度。该自发热保温眼膜,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使皮肤毛孔放大,汗水与污垢油脂排出。当与传统的护肤品一起使用时,可以提高皮肤对传统护肤品有效成分的吸收,在减少护肤品用量的同时,还能增加护肤效果,使用起来安全卫生,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自发热保温眼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膜,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发热保温的眼膜。

【背景技术】
[0002]眼膜是用来敷眼的美容护肤品,也是眼部保健的良好用品。人们常用于眼部补充水份、消除疲劳、快速减低浮肿及黑眼圈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将其用于修复年龄带来的眼纹问题。
[0003]随着电子产品在生活当中的日益普及,人们长时间对着电子显示屏,眼睛干涩酸痛日益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如果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规律,更易加重对人眼睛的损害。因此,眼部的保健变得越来越重要。
[0004]传统意义上的眼膜,或者采用具有保健、洁肤效果的植物捣成泥或者熬成汁敷于眼部周围,比如丝瓜、蜂蜜蛋黄、银耳等;市面上的眼膜产品,通常是在膜片上附上精华液,比如五肽、透明质酸钠、维生素E、维生素B3、矿物质或某些天然成分等,从而起到美容保健效果。但是,这一类眼膜产品只能靠精华液的自然渗透,吸收效果有限。
[0005]此外,为了对眼部进行热敷疗养,也有将眼膜加热之后进行热敷,例如放在温水中泡一下,或者用蒸汽将眼膜蒸一下,从而起到使眼部周围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等效果。当然,将眼膜加热之后,再敷于眼部,也有利于精华液的吸收,但是现有的方式效果有限。
[0006]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有借鉴氧化发热技术术制成的自发热贴片,例如暖宝宝,在日常保暖以及治疗寒湿痹症医疗市场上已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眼部位置的特殊性,这种自发热的贴片或膜片一直难以应用到眼部。
实用新型内容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功效多样,能有效地延长发热时间,降低发热峰值温度,热量分布均匀;并且可显著增强精华液吸收效果,并避免眼部皮肤感染的自发热保温眼眼膜。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自发热保温眼膜,所述眼膜对应眼部的位置具有至少三层结构,所述三层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由透气材料构成的外层、装载有通过与空气接触而发热的发热组合物且至少与所述外层接触的上封面为透气材料构成的发热层、由具有防水保温性能材料构成的保温层。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热保温眼膜结构简单,但功效却多样,无需外接能源提供能量,就可以安全、稳定、均匀发热并保温。使用该自发热保温眼膜,空气可以自透气材料的外层进入发热层,从而空气中的氧气即会与发热层中的发热组合物反应,发热,从而起到对眼部的热敷效果。本技术方案还增加了由具有防水保温性能材料构成的保温层,在实际使用时,保温层使得发热层中散发的热量均匀稳定地传到皮肤上,且使得传递到皮肤的热量不会很快地散失掉,避免了初始温度过高引发低温烫伤的风险,且有效稳定地保持了眼部皮肤在适宜的温度内。而且,该保温层阻止了外用精华液,或者外用护肤品、外用药品或保健品中的水分、油份或皮肤所排出的汗水渗入到透气层,从而避免了发热峰值难控制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外用品时交叉污染、感染眼睛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并不限于上述限定的三层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该膜可能还包括保护层、胶粘层等。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层是由PET薄膜与金色或银色金属材料构成的 PET 金属锻膜(metalliz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MPET))。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温层是通过使用物理气相覆膜工艺对PET薄膜进行金属化形成的。在真空条件下,采用加热等物理方法,使金属表面气化,气化的金属原子凝结或沉积在靠近金属蒸气源的冷PET膜上。在一个实施例中,PET金属镀膜所采用的金属是铝,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其他金属,例如,镍或铬,也可以使用金属混合物。该PET金属镀膜比金属箔薄得多,其厚度等于或小于0.5微米。该PET金属镀膜柔性良好,防水效果极佳,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或变色。金色或银色的金属反光镀膜具有极佳的反射热能功能,防止辐射散热,能够有效保存保温层和皮肤之间90%以上的热量,金属的掺入也有助于将发热层中的热量均匀、快速地传递到眼部皮肤,从而有效调节眼部温度。而且,金色或银色的金属镀膜也有助于在美学上更加取悦用户。除了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薄膜(PET),定向聚丙烯薄膜(OPP)、尼龙、聚乙烯和流延聚丙烯也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镀膜。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发热层中还设置有网格,发热组合物被均匀地装载在各个网格中。在实际使用中,发热组合物一般为粉末状或颗粒状,在运输或施加于眼部上,这些颗粒或粉末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集中在发热层中的某一部位,而其他部位没有发热组合物,例如,将该膜施加到眼部时,在站立状态下,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发热组合物会集中掉落在发热层的下部,从而导致下部分热量过多,而上部分热量过少的问题。添加了网格后,使得发热组合物均匀地装载在各个网格中,确保使用过程中,发热层中的热量能够均匀地分布,也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引发的低温烫伤风险。网格的具体数量和形状可根据所需要装载的发热组合物、预定的发热保温面积等因素调整,例如,网格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圆形、方形、花边形、五角形或者其他形状,网格的个数为2个或2个以上。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网格是发热层中与外层接触的上封面与保温层接触的下封面通过粘合缝热粘合形成的。网格和发热层的上下封面材料一起直接成型,在生产时,发热层的粘合模具设有网格图形,通过加热模具使模具凸出的地方将封面材料互相粘合成型。当然,网格可以采用本领域任何已知的其他方法来制备。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热保温膜的外层是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的无纺布或纺织布。无纺布通常是聚酯通过熔喷法制备而成,成本低、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并且无纺布与发热层上封面的透气膜材质类似,两种材料较易复合。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自发热保温眼膜在使用之前被密封包装。为了防止发热层中的发热组合物在使用之前已被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氧化,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包装可由基本上气体不可渗透的任何合适的材料构成,例如塑料薄膜。
[0015]发热层中的发热组合物包括可氧化金属、活性碳、无机金属盐、水、高分子保湿剂、吸水剂。自发热的基本原理是发热层中的可氧化金属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产生热量而对皮肤进行加温,利用的是化学能。发热组合物中的其他成分是为了促进氧化反应进行。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眼膜的发热层的发热温度为38?42°C,发热时间为10?25分钟。在该温度和时间范围内,眼部感觉非常舒适,血液循环加快,眼部周围皮肤毛孔放大,汗水与污垢油脂排出。如果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起不到打开毛孔的效果;如果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会使眼部皮肤的表皮会有不同程度的烫伤,表皮的毛细血管会迅速扩张或长时间处于扩张状态,易导致皮肤失水,毛孔粗大等问题。发热温度和时间可以通过控制发热组合物的装载率、发热组合物中各成分的比例以及适当设定透气外层和发热层上封面的透气孔大小、数量等调整。一般来说,发热层可以将用户皮肤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热量但不会造成任何的不适,例如,本实用新型的膜可以使用户的皮肤温度增加到约38?45°C,其保持加热的时间量可能取决于特殊的应用,例如,大于15分钟,大于30分钟,甚至大于I小时。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发热层中的发热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30?50份医用铁粉、10?15份活性炭、I?5份的盐、3?13份蛭石、I?5份吸水性树脂、I?5份水。在采用常规的无纺布、透气膜的情况下,该配方在通常环境条件下,可以保证发热温度为38?42°C,发热时间为10?25分钟。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发热层中的发热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30?50份医用铁粉、10?15份活性炭、I?5份的盐、3?13份蛭石、I?5份吸水性树脂、I?5份水、I?5份硅藻土。硅藻土的超微细孔能够自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将其储存起来,不会使得过量的水汽进入发热层引起温度过高;当环境湿变下降时,硅藻土能够将储存在超微细孔中的水分释放出来,不会使得进入发热层的水汽不足引起眼膜温度过低。通过硅藻土对空气中水分的存储和缓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膜的加热温度更加恒定。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眼膜的厚度为2?8_。该厚度范围不仅可以满足所述膜的三层结构以及上述发热温度和时间,还能良好贴合于眼部。眼膜的面积采用常规眼膜的尺寸即可。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的所述保温层与人体眼部皮肤接触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膜固定到眼部皮肤的水凝胶层。水凝胶(Hydrogel)可以作为身体粘合剂,将膜固定在身体部位。
[0021]水凝胶以水为分散介质,当把凝胶贴到皮肤上时,受到体温的影响,凝胶内部的物理结构从固态变成液态,并渗透到皮肤里。因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以水凝胶基质中添加功效性的原料,例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熊果苷、烟酰胺、芳香精油、五肽、透明质酸钠、维生素E、维生素B3、矿物质或某些天然成分或其他保健品、外用药品的活性成分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热保温膜具有防水保温性能的保温层,水凝胶中的水分无法渗透到发热层,从而不会对发热层的发热峰值和发热效果有任何影响。保温层也有助于保持住水凝胶中的热量不会迅速散发。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眼膜还具有耳扣,所述耳扣开有可扣入耳朵的开孔。通过耳扣,可以使得在使用时很好的将眼膜固定贴合于人眼部,不会轻易移动位置或者掉落。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眼膜中线处半部设有开缝。设置在眼膜竖直位置约下方一半的开缝,可以在眼膜敷于眼部后,在鼻梁处,眼膜的左半部和右半部自然的向外张开一部分,从而使得眼膜符合人体的生理形状,并在敷上眼膜后,左半部与右半部一中间鼻梁为界,自然的向裂缝两侧分开,从而更好地贴合于人的脸部和眼睛。
[0024]实施本实用新型自发热保温眼膜,在施加所述眼膜之前,在可以在眼部周围皮肤先敷上眼部护肤品,或预先将眼部护肤品涂覆在所述保温层将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之后,将眼膜直接贴合于人的眼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热保温眼膜能够使皮肤毛孔放大,促进汗水与污垢油脂排出,因此能够提高眼部对精华素有效成分的吸收,在减少精华素用量的同时还能增加护理效果。并且,保温层使得发热层中散发的热量均匀稳定地传到皮肤上,使得传递到皮肤的热量不会很快地散失掉,避免了初始温度过高引发低温烫伤的风险,且有效稳定地保持了皮肤在适宜的温度内。而且,该保温层阻止了外用护肤品、外用药品或保健品中的水分、油份或皮肤所排出的汗水渗入到透气层,从而避免了发热峰值难控制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外用品时交叉污染、感染皮肤等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发热保温眼膜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眼膜膜片上对应人体面部区域的三层结构剖视图。
[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发热保温眼膜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但是以下描述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性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的限制,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29]实施例一
[0030]在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所述眼膜10对应眼部的位置16具有至少三层结构,如图2所示,图2显示了该三层机构的剖面图,所述三层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由透气材料构成的外层161、装载有通过与空气接触而发热的发热组合物1621且至少与所述外层接触的上封面为透气材料构成的发热层162、由具有防水保温性能材料构成的保温层163。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发热组合物1621被装载在发热层162中,保温层163直接与眼部皮肤17接触
[0031]在该实施例中,眼膜10的三层结构是粘合在一起的,例如,使用粘合剂或通过热粘合的方式,作为一个整体直接施加在眼部的。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保温层可能与外层、发热层没有粘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使用时,先在皮肤上施加上单独的保温层,然后再施加发热层和外层,也可以取得同样的发热保温效果。
[0032]使用眼膜的目的在于眼部保健,比如补充水份、消除疲劳、快速减低浮肿及黑眼圈现象、抗衰老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眼膜膜片对应人体眼部位置设置了三层结构,通过发热层的发热,可以使得眼部周围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等,从而起到消炎、消肿、减少眼睛干涩酸痛。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在外层、发热层的基础上在发热层与脸部皮肤之间增加了由具有防水保温性能材料构成的保温层,在实际使用时,保温层使得发热层中散发的热量均匀稳定地传到皮肤上,且使得传递到皮肤的热量不会很快地散失掉,避免了初始温度过高引发低温烫伤的风险,且有效稳定地保持了皮肤在适宜的温度内。而且,该保温层阻止了外用护肤品、外用药品或保健品中的水分、油份或皮肤所排出的汗水渗入到透气层,从而避免了发热峰值难控制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外用品时交叉污染、感染皮肤等问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眼膜实施例时,发热层和保温层所散发和维持的温和热量使皮肤处于舒适状态,改善血液循环,皮肤毛孔放大,汗水与污垢油脂排出。当与传统的护肤品一起使用时,显著地提高了眼部对传统护肤品有效成分的吸收,在减少护肤品用量的同时,还能增加护肤效果,方便、节约和环保。
[0033]在该实施例中,外层161为纤织布,发热层162的上、下封面均采用的是透气薄膜,保温层163采用的医用保温防寒膜与金色或银色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镀膜。在具体使用中,只需要保证外层161和发热层162上封面(也可能包括下封面)由透气材料构成,对于透气材料没有具体限制,只要是能够将空气充分导入发热层中的发热组合物即可。透气材料的透气性能够根据发热组合物的种类、量、预定的发热温度等,通过适当设定透气孔大小、数量等来调整。透气材料的厚度,只要不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的范围即可。在满足透气和支持功能的条件下,越薄越好。
[0034]保温层166是由PET薄膜与金色或银色金属材料构成的PET金属镀膜(metalliz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MPET))。如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是通过使用物理气相覆膜工艺对PET薄膜进行金属化形成的。在真空条件下,采用加热等物理方法,使金属表面气化,气化的金属原子凝结或沉积在靠近金属蒸气源的冷PET膜上。在本实施例中,PET金属镀膜所采用的金属是铝,在真空条件下,固态铝容易通过加热方式转化为气态,PET薄膜相对于其他聚合物薄膜,耐热性更佳,且与金属铝的结合能力良好。铝PET镀膜层富有金属光泽,反射率高,厚度400A°的铝镀膜层的反射率达90%,保温效果良好,且对水分和气体的阻隔性非常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其他金属,例如,镍或铬,也可以使用金属混合物。该PET金属镀膜比金属箔薄得多,其厚度等于或小于0.5微米。该PET金属镀膜柔性良好,防水效果极佳,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或变色。金色或银色的金属反光镀膜具有极佳的反射热能功能,防止辐射散热,能够有效保存保温层和皮肤之间90%以上的热量,金属的掺入也有助于将发热层中的热量均匀、快速地传递到皮肤,从而有效调节体温。而且,金色或银色的金属镀膜也有助于在美学上更加取悦用户。除了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薄膜(PET),定向聚丙烯薄膜(OPP)、尼龙、聚乙烯和流延聚丙烯也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镀膜。
[0035]进一步的,在该实施例中,发热层162还设置有网格1622。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发热组合物1621被封闭在各个网格1622中。通过设置网格1622,在运输和实际使用过程中,颗粒状的发热组合物1621不会在外力作用下而集中在发热层162中的某个局部,从而导致局部过热,发热不均匀。
[0036]在该实施例中,网格1622是发热层162中与外层161接触的上封面与保温层163接触的下封面通过粘合缝热粘合形成的。网格1622和发热层162的上下封面材料一起直接成型,在生产时,发热层的粘合模具设有网格图形,通过加热模具使模具凸出的地方将封面材料互相粘合成型。当然,网格可以采用本领域任何已知的其他方法来制备。
[0037]在该实施例中,自发热保温眼膜在使用之前被密封包装,为了防止发热层中的发热组合物在使用之前已被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氧化,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包装可由基本上气体不可渗透的任何合适的材料构成,例如塑料薄膜。
[0038]在该实施例中,发热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50份医用铁粉、15份活性炭、5份的盐、3份蛭石、I份吸水性树脂、5份水、I份硅藻土。在实际使用中,作为与空气中的氧接触而发热的发热组合物采用可氧化性金属、活性碳、无机金属盐、水和高分子保湿剂等的混合物。
[0039]可氧化性金属粉为铁粉、铝粉等,但是,通常采用铁粉,使用还原铁粉、雾化铁粉、电解铁粉等。铁粉的粒径只要能够发挥温热效果的范围即可,通常为10?300μπι左右,优选10?100 μ m左右。铁粉的含量优选为30?80wt%左右,更优选为30?50wt%左右。
[0040]活性碳的主要功效为更加均匀的散发热量,让表面温度平均,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活性炭不仅良好地吸水,而且也吸收因发热组合物产生的热而蒸发的水蒸汽,有助于防止水的逃逸。因此,活性炭能够作为保水物质发挥作用。活性炭还能够吸收由铁粉氧化而产生的臭气。作为上述活性炭,例如,能够适合使用从椰子壳、木材、木炭、煤炭、骨炭等制备的活性炭。活性炭的粒径只要能够发挥温热效果的范围即可,通常为10?300μπι左右,优选10?100 μ m左右。活性碳的含量优选为3?25wt%左右,更优选为10?15wt%左右。
[0041]无机金属盐能够使铁粉与空气的氧化反应容易进行,将铁粉的表面活性化,从而能够促进铁的氧化反应。可以使用在公知的发热组合物中所使用的金属盐,例如,硫酸铁、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锰、磷酸镁等硫酸盐;氯化铜、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锰、氯化镁、氯化亚铜等氯化物等。另外,也可以使用碳酸盐、醋酸盐、硝酸盐和其它盐。这些金属盐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二种以上使用。上述金属盐的粒径只要为不妨碍本实用新型效果的范围即可,通常为100?700um左右,优选为200?600μπι左右。金属盐的含量优选为0.5?10wt%左右,更优选为I?5wt%左右。
[0042]发热组合物中的水可以使用蒸馏水、自来水等,其含量优选为I?20wt%左右,更优选为I?5wt%左右。
[0043]除了上述铁粉、活性炭、金属盐和水以外,根据需要,发热组合物也可以含有其他添加剂。例如,发热组合物可能含有吸水性树脂,吸水性树脂在密封缺氧的情况下均匀储存发热层的内部水分,待打开密封袋后,空气中的氧气和发热层中树脂释放的水分促进氧化化学效应。吸水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异丁烯-马来酸醉共聚物、聚乙烯醇-丙烯酸共聚物、淀粉-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盐交联物、丙烯酸盐-丙烯酸醋共聚物、丙烯酸盐-丙烯酞胺共聚物、聚丙烯睛交联物等。这些吸水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二种以上使用。上述吸水性树脂的粒径只要为不妨碍本实用新型效果的范围即可,通常为100?500um左右,优选为200?400 μ m左右。吸水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0.5?1wt %左右,更优选为I?5wt%左右。发热组合物还可能含有蛭石,蛭石主要起到保温、隔热的功效,使温度更持久。蛭石的粒径只要为不妨碍本实用新型效果的范围即可,通常为300um左右以下,优选为200um左右以下。蛭石的含量优选为I?20wt%左右,更优选为3?13wt%左右。
[0044]在该实施例中,外层和保温层均采用的是薄膜,眼膜的厚度主要是由发热层决定的,为了满足使用于面部皮肤上时,发热温度为38?42°C,发热时间为10?25分钟,该眼膜的厚度为2?8mm,即装载在发热层中的颗粒状发热组合物的总体厚度约为2?8mm,在该厚度时,眼膜可以很好地贴合在眼部。
[0045]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眼膜中线处下半部设有开缝15。设置在眼膜竖直位置约下方一半的开缝15,可以在眼膜敷于眼部后,在鼻梁处,眼膜的左半部和右半部自然的向外张开一部分,从而使得眼膜符合人体的生理形状,并在敷上眼膜后,左半部与右半部以中间鼻梁为界,自然的向裂缝两侧分开,从而更好地贴合于人的脸部和眼睛。
[0046]实施例二
[0047]如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发热保温眼膜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眼膜20除在眼部所在位置26具有三层结构外,还具有耳扣21,耳扣21与眼膜膜片主体粘合,其中附图标记23表示粘和处,耳扣21开有可扣入耳朵的开孔22。通过耳扣21,可以使得在使用时很好的将眼膜20固定贴合于人眼部,不会轻易移动位置或者掉落。
[0048]实施例三
[0049]在该实施例中,眼膜的保温层与身体皮肤接触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膜固定到用户眼睛部位的水凝胶层。水凝胶(Soluble Hydrogel)可以作为身体粘合剂,将膜固定在身体部位。
[0050]水凝胶以水为分散介质,当把凝胶贴到皮肤上时,受到体温的影响,凝胶内部的物理结构从固态变成液态,并渗透到皮肤里。因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以水凝胶基质中添加功效性的原料,例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熊果苷、烟酰胺、芳香精油、五肽、透明质酸钠、维生素E、维生素B3、矿物质或某些天然成分或其他保健品、外用药品的活性成分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热保温膜具有防水保温性能的保温层,水凝胶中的水分无法渗透到发热层,从而不会对发热层的发热峰值和发热效果有任何影响。保温层也有助于保持住水凝胶中的热量不会迅速散发。
[0051]实施例四
[0052]在该实施例中,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发热组合物的配方有所不同,发热组合物的配方以重量计为:30份医用铁粉、10份活性炭、I份的盐、13份蛭石、5份吸水性树脂、I份水、5份硅藻土。
[0053]实用新型效果
[0054]为了测试本实用新型自发热保温眼膜在美容和保健方面的功效,征集了 50名试验者,在试验者眼部先敷上市场上销售的某某品牌的传统眼膜,然后在试验者的左眼或右眼施加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制备的自发热保温眼膜,用手轻轻固定在脸上,15分钟后,取下本实用新型的眼膜和传统眼膜,询问和观察试验者两部分脸的使用效果。结果,试验者普通表示施加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热保温眼膜的那一部分眼更舒适,更迅速的消除疲劳。
[0055]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热保温眼膜结构简单,不受环境资源限制,无需外界能源提供能量,安全、稳定、均匀发热,能够有效地延长发热时间,降低发热峰值温度。发热层和保温层所散发和维持的温和热量使皮肤处于舒适状态,改善血液循环,皮肤毛孔放大,汗水与污垢油脂排出。当与传统的眼部护肤品一起使用时,可以提高皮肤对传统护肤品有效成分的吸收,在减少护肤品用量的同时,还能增加护肤效果,方便、节约和环保。传统的眼膜功效单一,不具备自发热功能,也不具有保温功能,其有效成分难以被皮肤吸收(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低,脸部毛孔收缩的情况下),在冬季干燥季节或寒冷地域环境下使用传统片状和泥状眼膜时所带来的冰冷不适,令使用者放弃继续使用,不能在皮肤最需要补水时得到滋润,本实用新型的眼膜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眼膜护肤品领域的空白和缺陷。
[0056]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热保温眼膜成本低,为一次性使用,接触使用在面部或其他皮肤敏感部位时安全卫生,避免了重复使用的皮肤接触物理发热装置的消毒需求和不规范消毒操作的潜在卫生风险。使用后不会产生毒素污染,发热材料可环保回收,作为改善泥土质量的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膜对应眼部的位置具有至少三层结构,所述三层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由透气材料构成的外层、装载有通过与空气接触而发热的发热组合物且至少与所述外层接触的上封面为透气材料构成的发热层、由具有防水保温性能材料构成的保温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是由PET薄膜与金色或银色金属材料构成的PET金属镀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金属镀膜中所采用的金属为招、镇或络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中设置有网格,所述发热组合物被均匀地装载在各个网格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是所述发热层中与所述外层接触的上封面与所述保温层接触的下封面通过粘合缝热粘合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是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的无纺布或纺织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膜在使用之前被密封包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膜的所述发热层的发热温度为38?42°C,发热时间为10?25分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膜膜片中具有所述三层结构的部位厚度为2?8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的所述保温层与人体眼部皮肤接触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膜固定到眼部皮肤的水凝胶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膜还具有耳扣,所述耳扣开有可扣入耳朵的开孔。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热保温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膜中线处下半部设有开缝。
【文档编号】A61F7/03GK204121235SQ20142043900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黄英骆 申请人:陈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