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27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包括床板、支撑腿和风扇组件,支撑腿固定在床板的底面,床板包括边框、多块横向滑动板和多块纵向滑动块,横向滑动板在边框内滑动,横向滑动板之间存在纵向缝隙,纵向滑动块在该纵向缝隙内滑动,在所有的纵向滑动块固定在纵向缝隙内后,纵向缝隙内形成一通风口,风扇组件固定在床板下方,变速风扇位于通风口下方,通过移动横向滑动板和纵向滑动块,即可将通风口移动到床板的任意位置,无论伤口在患者身体的任意位置,通风口均可与其对齐,可减小对伤口的压力,增加透气性,有利于伤口的结痂愈合,在床板的下方还设置了变速风扇,变速风扇可增加透气性,促进结痂,减少疼痛感。
【专利说明】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一些皮肤上有伤口的患者,比如烧伤的病人,在躺在护理床上时,身体会对伤口处产生压力,引起剧烈疼痛,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伤口被压时,伤口处的透气性不好,使伤口处于潮湿的环境下,不利于伤口结痂和愈合。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护理床将床板设置成具有多个孔洞的结构,将患处置于孔洞处,这样能减少对伤口的压力,而且能增加透气性,有利于伤口愈合。但是,由于患者的体型不一样,患处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很容易出现患处无法与孔洞对齐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利用可调整位置的缺口减少对伤口的压迫和挤压,促进伤口的结痂愈合,减轻病人的痛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包括床板、支撑腿和风扇组件;支撑腿固定在床板的底面;床板包括边框、多块横向滑动板和多块纵向滑动块,边框首、尾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横向滑动槽,横向滑动板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横向滑动槽内,所有的横向滑动板的宽度之和小于边框的宽度,在所有的横向滑动板安装于边框后,床板上仍存在一条纵向缝隙,所述纵向滑动块设置在该条纵向缝隙内,所有的纵向滑动块的长度之和小于横向滑动板的长度,在所有的纵向滑动块安装于纵向缝隙内后,纵向缝隙内仍留置出一个缺口作为通风口,横向滑动板和纵向滑动块的左侧均设有凹槽,右侧均设有凸块,一横向滑动板的凸块安插在与其相邻的另一横向滑动板的凹槽内,纵向滑动块的凸块安插在位于纵向缝隙右侧的横向滑动板的凹槽内,位于纵向缝隙左侧的横向滑动板的凸块安插在纵向滑动块的凹槽内;风扇组件包括两根抱轨、两根高低伸缩杆、一根横向固定杆和变速风扇,一根抱轨可滑动地安装在床板的一侧,另一根抱轨可滑动地安装在床板的另一侧,每根抱轨均与一根高低伸缩杆固定连接,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高低缩杆的低端固定连接,变速风扇固定在横向固定杆上,并可在横向固定杆上滑动,变速风扇位于通风口下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通过移动横向滑动板和纵向滑动块,即可将通风口移动到床板的任意位置,无论伤口在患者身体的任意位置,通风口均可与其对齐,可减小对伤口的压力,增加透气性,有利于伤口的结痂愈合;横向滑动板和纵向滑动块的左侧均设有凹槽,右侧均设有凸块,利用凸块与凹槽的配合,相互紧邻的横向滑动板之间连接紧密且牢固,而纵向滑动块也可利用凹槽和凸块的结构在纵向缝隙内移动;凸块与凹槽结构使拼接而成的床板具有和整块床板同样的强度;在床板的下方还设置了变速风扇,变速风扇的位置可任意调节,做到始终与通风口对齐,变速风扇可增加透气性,促进结痂,减少疼痛感;而且变速风扇可调整转速,也可通过高低伸缩杆调整与通风口的距离,以调整到达患处的风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床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中:
[0011]11、床板12、支撑腿
[0012]13、风扇组件111、边框
[0013]112、横向滑动板 113、纵向滑动块
[0014]114、通风口115、凸块
[0015]131、抱轨132、高低伸缩杆
[0016]133、横向固定杆 134、变速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其结构和优点将更加清楚明了。
[00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包括床板11、支撑腿12和风扇组件13 ;支撑腿12固定在床板11的底面;床板11包括边框111、多块横向滑动板112和多块纵向滑动块113,边框111首、尾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横向滑动槽,横向滑动板112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横向滑动槽内,所有的横向滑动板112的宽度之和小于边框111的宽度,在所有的横向滑动板112安装于边框111后,床板11上仍存在一条纵向缝隙,所述纵向滑动块113设置在该条纵向缝隙内,所有的纵向滑动块113的长度之和小于横向滑动板112的长度,在所有的纵向滑动块113安装于纵向缝隙内后,纵向缝隙内仍留置出一个缺口作为通风口 114,横向滑动板112和纵向滑动块113的左侧均设有凹槽,右侧均设有凸块115,一横向滑动板112的凸块115安插在与其相邻的另一横向滑动板112的凹槽内,纵向滑动块113的凸块115安插在位于纵向缝隙右侧的横向滑动板112的凹槽内,位于纵向缝隙左侧的横向滑动板112的凸块115安插在纵向滑动块113的凹槽内;风扇组件13包括两根抱轨131、两根高低伸缩杆132、一根横向固定杆133和变速风扇134, —根抱轨131可滑动地安装在床板11的一侧,另一根抱轨131可滑动地安装在床板11的另一侧,每根抱轨131均与一根高低伸缩杆132固定连接,横向固定杆133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高低缩杆132的低端固定连接,变速风扇134固定在横向固定杆133上,并可在横向固定杆133上滑动,变速风扇134位于通风口 114下方。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其工作原理为:
[0020]多块横向滑动板112在边框111的横向滑动槽内滑动,由于所有的横向滑动板112的宽度之和小于边框111的宽度,横向滑动板112无法填满边框111,边框111上会存在至少一条纵向缝隙,通过调整横向滑动板112的位置,可改变纵向缝隙在床板11上的位置;此纵向缝隙内,还固定有多块纵向滑动块113,纵向滑动块113在纵向缝隙内移动,由于纵向滑动块113的长度之和小于横向滑动板112的长度,即纵向滑动块无法填满纵向缝隙,在所有的纵向滑动块安装在纵向缝隙内后,纵向缝隙内形成一通风口 114,而且可通过调整横向滑动板112、纵向滑动块113的位置来改变该通风口 114的位置;
[0021]抱轨131可沿着床板11的两侧做纵向滑动,风扇又可在横向固定杆133上做横向滑动,通过上述运动,风扇的位置可任意调节,无论通风口 114在何位置,风扇均可与其对齐。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其优点在于:
[0023]①、通过移动横向滑动板112和纵向滑动块113,即可将通风口 114移动到床板11的任意位置,无论伤口在患者身体的任意位置,通风口 114均可与其对齐,可减小对伤口的压力,增加透气性,有利于伤口的结痂愈合;
[0024]②、横向滑动板112和纵向滑动块113的左侧均设有凹槽,右侧均设有凸块115,利用凸块115与凹槽的配合,相互紧邻的横向滑动板112之间连接紧密且牢固,而纵向滑动块113也可利用凹槽和凸块115的结构在纵向缝隙内滑动;凸块115与凹槽结构使拼接而成的床板11具有和整块床板11同样的强度;
[0025]③、在床板11的下方还设置了变速风扇134,变速风扇134的位置可任意调节,做到始终与通风口 114对齐,变速风扇134可增加透气性,促进结痂,减少疼痛感;
[0026]④、变速风扇134可调整转速,也可通过高低伸缩杆132调整与通风口 114的距离,以调整到达患处的风力。
[0027]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减少对伤口压力的护理床,其特征是:包括床板、支撑腿和风扇组件;支撑腿固定在床板的底面;床板包括边框、多块横向滑动板和多块纵向滑动块,边框首、尾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横向滑动槽,横向滑动板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横向滑动槽内,所有的横向滑动板的宽度之和小于边框的宽度,在所有的横向滑动板安装于边框后,床板上仍存在一条纵向缝隙,所述纵向滑动块设置在该条纵向缝隙内,所有的纵向滑动块的长度之和小于横向滑动板的长度,在所有的纵向滑动块安装于纵向缝隙内后,纵向缝隙内仍留置出一个缺口作为通风口,横向滑动板和纵向滑动块的左侧均设有凹槽,右侧均设有凸块,一横向滑动板的凸块安插在与其相邻的另一横向滑动板的凹槽内,纵向滑动块的凸块安插在位于纵向缝隙右侧的横向滑动板的凹槽内,位于纵向缝隙左侧的横向滑动板的凸块安插在纵向滑动块的凹槽内;风扇组件包括两根抱轨、两根高低伸缩杆、一根横向固定杆和变速风扇,一根抱轨可滑动地安装在床板的一侧,另一根抱轨可滑动地安装在床板的另一侧,每根抱轨均与一根高低伸缩杆固定连接,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高低缩杆的低端固定连接,变速风扇固定在横向固定杆上,并可在横向固定杆上滑动,变速风扇位于通风口下方。
【文档编号】A61G7/05GK204072545SQ201420462685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孟凡丽 申请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