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51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其结构包括套筒、左连杆、右连杆、左螺钉杆和右螺钉杆;套筒两端设置有正、反向内螺纹;左螺钉杆穿接在左连杆的左端,左连杆的右端伸入套筒左端与套筒内的正向内螺纹螺接;右螺钉杆穿接在右连杆的右端,右连杆的左端伸入套筒右端与套筒内的反向内螺纹螺接。正向或反向转动套筒时,左连杆和右连杆将在套筒的轴向上沿相反方向背向或相向而移动,从而使得支架可伸长或缩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操作简便,可满足临床中对支架长度的不同需求。采用本实用新型可简单、方便、快捷地实现加压,特别适用于术位需要加压的情况,增加了单臂式外固定支架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专利说明】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临床固定支架,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四肢骨折后,需要对骨骼进行固定,帮助其尽快的恢复和愈合,骨科外固定支架(简称外固定支架)便是骨科临床上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外固定支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微创性,因此其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0003]具有代表性的外固定支架可分为以下三类:单臂式外固定支架、环式外固定支架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单臂式外固定支架一般用作骨折早期的临时固定,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早期弹性固定的特点,且操作简单,损伤小。但是,传统的单臂式外固定支架的长度是恒定不变的,其在临床中通常不能延长,也就是不能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加压。若想在临床中进行加压,就需要更换长度较长的单臂式外固定支架,这不仅使得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以解决现有的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在面临加压问题时需要更换较长支架而导致操作繁琐、增加患者疼痛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包括:
[0006]套筒,左端设置有正向内螺纹,右端设置有反向内螺纹;
[0007]左连杆,左端开有开口向左的左U型槽,右端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左端内螺纹相配合的右螺纹段,所述左连杆通过所述右螺纹段与所述套筒内的所述正向内螺纹相接;
[0008]右连杆,右端开有开口向右的右U型槽,左端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右端内螺纹相配合的左螺纹段,所述右连杆通过所述左螺纹段与所述套筒内的所述反向内螺纹相接;
[0009]左螺钉杆,其顶端设置有螺纹段,其下段为光杆,在靠近顶端螺纹段处设有凸沿,所述左螺钉杆的顶端穿接在所述左连杆上的所述左U型槽内,通过螺母以及凸沿可将所述左螺钉杆紧固在所述左连杆上;以及
[0010]右螺钉杆,其顶端设置有螺纹段,其下段为光杆,在靠近顶端螺纹段处设有凸沿,所述右螺钉杆的顶端穿接在所述右连杆上的所述右U型槽内,通过螺母以及凸沿可将所述右螺钉杆紧固在所述右连杆上。
[0011]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为粗糙的网格面。
[0012]在所述套筒的左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左连杆旋出所述套筒的左行程限位环;在所述套筒的右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右连杆旋出所述套筒的右行程限位环。
[0013]在所述左连杆和所述右连杆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夹持平面。
[0014]所述左U型槽的上、下两端侧均为平面结构;所述右U型槽的上、下两端侧均为平面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在套筒的两端设置有正、反向内螺纹,套筒通过其内的正、反向内螺纹分别与左连杆和右连杆螺纹连接,正向或反向转动套筒时,左连杆和右连杆将在套筒的轴向上沿相反方向背向或相向而移动,从而使得支架可伸长或缩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操作简便,可满足临床中对支架长度的不同需求。当需要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加压时,不再需要更换长度较长的支架来实现,而是通过转动套筒来实现支架的延长,从而达到加压的目的。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可简单、方便、快捷地实现加压,也可避免因更换支架而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特别适用于术位需要加压的情况,增加了单臂式外固定支架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连杆1、右连杆3、套筒2、左螺钉杆4和右螺钉杆5。套筒2 —方面用于将左连杆I和右连杆3连接起来,另一方面通过正向或反向转动套筒2,可实现使支架伸长或缩短。左螺钉杆4穿接在左连杆I的左端,右螺钉杆5穿接在右连杆3的右端,左螺钉杆4和右螺钉杆5分别用于钉在患者骨折的两端。
[0018]在套筒2内的左端设置有一段正向内螺纹,该正向内螺纹一般自套筒2左端的左端面起开始设置;在套筒2内的右端设置有一段反向内螺纹,该反向内螺纹一般自套筒2右端的右端面起开始设置;正向内螺纹与反向内螺纹的长度相当。左连杆I和右连杆3 —般为圆柱形结构,其可以通过不锈钢棒材、碳纤维加工而成。左连杆I的右端设置有与套筒2内的正向内螺纹相配合的右螺纹段,左连杆I的右端自套筒2的左端伸入套筒2内,实现左连杆I的右螺纹段与套筒2内的正向内螺纹螺接;右连杆3的左端设置有与套筒2内的反向内螺纹相配合的左螺纹段,右连杆3的左端自套筒2的右端伸入套筒2内,实现右连杆3的左螺纹段与套筒2内的反向内螺纹螺接。
[0019]正向或反向转动套筒2,左连杆I和右连杆3将在套筒2轴向上沿相反方向背向或相向移动,从而实现支架的伸长或缩短。在支架缩短过程中,套筒2内正向内螺纹和反向内螺纹的螺纹终止端成为该支架缩短过程中的行程限位点。在支架伸长过程中,为了防止左连杆I和右连杆3从套筒2内旋出,在套筒2的左端设置有左行程限位环6,在套筒2的右端设置有右行程限位环(图中未示出),该左行程限位环6和右行程限位环可通过相应的辅助工具嵌入套筒2内,从而在支架伸长过程中避免左连杆I和右连杆3旋出套筒2。
[0020]在转动套筒2时,为了增大套筒2外周面的摩擦力,可将套筒2的外周面设置为粗糙的网格面或螺纹面。
[0021]转动套筒2时,应保证左连杆I和右连杆3不发生转动,因此需要采用工具或人手夹持左连杆I和右连杆3。为了便于工具或人手夹持左连杆I和右连杆3,可以在左连杆I上设置至少两个夹持平面,在右连杆3上设置至少两个夹持平面。
[0022]左连杆I的左端开有开口向左的左U型槽,左U型槽的两U型臂呈前后设置,左螺钉杆4的顶端穿接在左连杆I上的左U型槽内。左螺钉杆4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段,其底端为圆锥状结构;在靠近顶端螺纹段处设有凸沿,凸沿的外径大于左U型槽的槽宽,穿接时可以使左螺钉杆4的顶端由下至上或由左至右穿入左U型槽内,且使左螺钉杆4上的凸沿端面与左U型槽的下端侧相接触,然后采用与左螺钉杆4顶端螺纹段相匹配的螺母将左螺钉杆4紧固在左连杆I上。当然,与左螺钉杆4顶端螺纹段相匹配的螺母的外径应大于左U型槽的槽宽。本实用新型中将左U型槽的上、下两端侧均设为平面结构,上端侧的平面可与螺母紧密配合,下端侧的平面可与凸沿紧密配合,使得左螺钉杆4的固定更加牢固。螺母可以为M4螺母。左U型槽的左开口端可设置成倒角结构。
[0023]右连杆3的右端开有开口向右的右U型槽,右U型槽的两U型臂呈前后设置,右螺钉杆5的顶端穿接在右连杆3上的右U型槽内。右螺钉杆5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段,其底端为圆锥状结构;在靠近顶端螺纹段处设有凸沿,凸沿的外径大于右U型槽的槽宽,穿接时可以使右螺钉杆5的顶端由下至上或由右至左穿入右U型槽内,且使右螺钉杆5上的凸沿端面与右U型槽的下端侧相接触,然后采用与右螺钉杆5顶端螺纹段相匹配的螺母将右螺钉杆5紧固在右连杆3上。当然,与右螺钉杆5顶端螺纹段相匹配的螺母的外径应大于右U型槽的槽宽。本实用新型中将右U型槽的上、下两端侧均设为平面结构,上端侧的平面可与螺母紧密配合,下端侧的平面可与凸沿紧密配合,使得右螺钉杆5的固定更加牢固。螺母可以为M4螺母。
[0024]本实施例中左螺钉杆4和右螺钉杆5的下段均为光杆结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左螺钉杆4和右螺钉杆5的下段均为螺纹结构。
[002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操作简便。具体应用时,首先将左螺钉杆4(或右螺钉杆5)通过钻头钉在骨折处的一端,通过转动套筒2调节支架到合适的长度,在骨折另一端通过钻头钉入右螺钉杆5 (或左螺钉杆4),从而起到固定作用。若左螺钉杆4或右螺钉杆5的位置需要稍微调整,也可松开相应螺母,使左螺钉杆4或右螺钉杆5在相应的U型槽内移动,之后再紧固螺母。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其特征是,包括: 套筒,左端设置有正向内螺纹,右端设置有反向内螺纹; 左连杆,左端开有开口向左的左U型槽,右端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左端内螺纹相配合的右螺纹段,所述左连杆通过所述右螺纹段与所述套筒内的所述正向内螺纹相接; 右连杆,右端开有开口向右的右U型槽,左端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右端内螺纹相配合的左螺纹段,所述右连杆通过所述左螺纹段与所述套筒内的所述反向内螺纹相接; 左螺钉杆,其顶端设置有螺纹段,其下段为光杆,在靠近顶端螺纹段处设有凸沿,所述左螺钉杆的顶端穿接在所述左连杆上的所述左U型槽内,通过螺母以及凸沿可将所述左螺钉杆紧固在所述左连杆上;以及 右螺钉杆,其顶端设置有螺纹段,其下段为光杆,在靠近顶端螺纹段处设有凸沿,所述右螺钉杆的顶端穿接在所述右连杆上的所述右U型槽内,通过螺母以及凸沿可将所述右螺钉杆紧固在所述右连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为粗糙的网格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其特征是,在所述套筒的左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左连杆旋出所述套筒的左行程限位环;在所述套筒的右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右连杆旋出所述套筒的右行程限位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其特征是,在所述左连杆和所述右连杆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夹持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左U型槽的上、下两端侧均为平面结构;所述右U型槽的上、下两端侧均为平面结构。
【文档编号】A61B17/66GK204072289SQ20142048947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李存祥, 曾宪星 申请人:李存祥, 福建康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