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62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箱体结构包括长方体形箱体,箱体的前侧壁、后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封闭,箱体的上侧壁下侧面设有用于诊断的X光发射机构,箱体的下侧壁的上侧面设有用于成像的DR影像模块,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上下开合结构;箱体右侧的上下开合结构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防辐射伸缩片,箱体右上角的上表面设有与防辐射伸缩片对应设置的套管,套管内设有竖向的张力弹簧。本实用新型具有紧凑的箱体结构,能够满足户外移动使用的需求;通过左侧和右侧的上下开合结构,能够对人体的检测部位进行便捷高效的封闭,保护非检测部位和其他人员的防辐射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诊断设备,是一种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的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是普通X线摄影数字化的又一大进步,与存贮荧光体方式的间接数字化摄影相比,具有四大特点:(1)病人受照射剂量更小;(2)具有更高的动态范围、量子检出效能;(3)能覆盖更大的对比度范围,图像层次更丰富;(4)图像分辨率力提高,速度更快,工作效率更高。
[0003]而由于现有的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较大,必须在固定的较大空间的室内才能够使用,所以不能够便捷的移动以满足户外诊断的需求。并且在诊断过程中,现有的箱体对人体的非检测部位的防辐射防护不够,对检测部位的防辐射密封性不够,不能够有效保护诊断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它具有紧凑的箱体结构,能够满足户外移动使用的需求;通过左侧和右侧的上下开合结构,能够对人体的检测部位进行便捷高效的封闭,保护非检测部位和其他人员的防辐射安全。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箱体结构包括长方体形箱体,箱体的前侧壁、后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封闭,箱体的上侧壁下侧面设有用于诊断的X光发射机构,箱体的下侧壁的上侧面设有用于成像的DR影像模块,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上下开合结构;
[0007]箱体右侧的上下开合结构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防辐射伸缩片,箱体右上角的上表面设有与防辐射伸缩片对应设置的套管,套管内设有竖向的张力弹簧;防辐射伸缩片和套管均竖向设置,防辐射伸缩片的上端套接入其上端对应的套管内并与张力弹簧下端连接;这样能够使防辐射伸缩片在竖向上写伸缩运动,便于对检测部位进行密封保护;
[0008]每个防辐射伸缩片的前侧面中部设有竖向的凹槽,每个防辐射伸缩片的后侧面中部设有竖向的凸块,相邻的两个防辐射伸缩片之间通过凸块与凹槽相对竖向滑动配合连接;相邻的两个防辐射伸缩片通过滑动连,能够确保防辐射伸缩片下端能够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当检测部位位于箱体内部时,将所有的防辐射伸缩片压到最下端,使其下端与肢体轮廓配合紧密,确保箱体检测过程中的密封性,保护人体非检测部位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0009]每个伸缩片的下端设有上压封块,上压封块下方的箱体下侧面上侧设有与上压封块对应设置的下压封块;上压封块和下压封块的表面为银丝防辐射布料,上压封块和下压封块的内部填充有弹性纤维填充物;弹性填充物能够使上压封块和下压封块具有一定的弹性,确保在压合过程中使上下开合结构将肢体轮廓紧密贴合;
[0010]每个防辐射伸缩片的右侧壁的中上部设有限位块;箱体上部的右侧壁右侧设有竖向的竖轨,竖轨上设有竖向的滑槽,竖轨的下端设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限位杆,限位杆水平纵向设置;限位杆上下滑动时与限位块配合;竖轨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限位杆的锁扣;限位杆向上滑动,使所有限位块卡合从而使所有的防辐射伸缩片向上移动,从而使上下开合结构打开,通过锁扣将限位杆锁止,使上下开合结构打开,便于被检测人员的肢体或躯体进入箱体内部;
[0011]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上下开合结构关于箱体竖向中轴线左右对称。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的上下开合结构,能够更加便捷的使被检测者的躯体或肢体放入箱体内进行检测。
[0012]DR影像模块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保护DR影像模块的防护板。
[0013]本实用新型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的使用方法为:
[0014]在使用时,将限位杆向上滑动,使所有限位块卡合从而使所有的防辐射伸缩片向上移动,从而使上下开合结构打开,通过锁扣将限位杆锁止,使上下开合结构打开,便于被检测人员的肢体或躯体进入箱体内部;当躯体或肢体放入箱体的合适位置后,打开锁扣,缓慢放下限位杆,使限位杆下端的上压封块与躯体或下压封块密封压合,这样,保持箱体的密封性;随后进行X射线照射成像;检测完成后,将限位杆向上滑动,使所有限位块卡合从而使所有的防辐射伸缩片向上移动,从而使上下开合结构打开,使肢体或躯体从箱体内移出。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6]本实用新型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通过左侧和右侧的上下开合结构,能够保持箱体与被检测者躯体轮廓的紧密贴合,保持箱体的密封性,保护被检测者和其他人员的身体健康;
[0017]本实用新型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箱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能够适合在户外移动使用,提高了 DR诊断系统的移动性和便携性;
[0018]本实用新型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通过上压封块和下压封块使箱体与躯体紧密贴合,确保了箱体密封和射线的阻隔,提高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A线剖视图。
[0021]图中:1、竖轨;2、张力弹簧;3、防辐射伸缩片;4、箱体;5、X光发射机构;6、套管;
7、锁扣;8、限位块;9、限位杆;10、弹性纤维填充物;11、上压封块;12、下压封块;13、DR影像模块;14、滑槽;15、凸块;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箱体结构包括长方体形箱体4,箱体4的前侧壁、后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封闭,箱体4的上侧壁下侧面设有用于诊断的X光发射机构5,箱体4的下侧壁的上侧面设有用于成像的DR影像模块13,箱体4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上下开合结构;
[0024]箱体4右侧的上下开合结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防辐射伸缩片3,箱体4右上角的上表面设有与防辐射伸缩片3对应设置的套管6,套管6内设有竖向的张力弹簧2 ;防辐射伸缩片3和套管6均竖向设置,防辐射伸缩片3的上端套接入其上端对应的套管6内并与张力弹簧2下端连接;
[0025]每个防辐射伸缩片3的前侧面中部设有竖向的凹槽16,每个防辐射伸缩片3的后侧面中部设有竖向的凸块15,相邻的两个防辐射伸缩片3之间通过凸块15与凹槽16相对竖向滑动配合连接;
[0026]每个伸缩片的下端设有上压封块11,上压封块11下方的箱体4下侧面上侧设有与上压封块11对应设置的下压封块12 ;上压封块11和下压封块12的表面为银丝防辐射布料,上压封块11和下压封块12的内部填充有弹性纤维填充物10 ;
[0027]每个防辐射伸缩片3的右侧壁的中上部设有限位块8 ;箱体4上部的右侧壁右侧设有竖向的竖轨1,竖轨I上设有竖向的滑槽14,竖轨I的下端设有与滑槽14滑动配合的限位杆9,限位杆9水平纵向设置;限位杆9上下滑动时与限位块8配合;竖轨I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限位杆9的锁扣7;
[0028]箱体4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上下开合结构关于箱体4竖向中轴线左右对称。
[0029]DR影像模块13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保护DR影像模块13的防护板。
[0030]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箱体结构包括长方体形箱体,箱体的前侧壁、后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封闭,箱体的上侧壁下侧面设有用于诊断的X光发射机构,箱体的下侧壁的上侧面设有用于成像的DR影像模块,其特征在于,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上下开合结构; 箱体右侧的上下开合结构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防辐射伸缩片,箱体右上角的上表面设有与防辐射伸缩片对应设置的套管,套管内设有竖向的张力弹簧;防辐射伸缩片和套管均竖向设置,防辐射伸缩片的上端套接入其上端对应的套管内并与张力弹簧下端连接;每个防辐射伸缩片的前侧面中部设有竖向的凹槽,每个防辐射伸缩片的后侧面中部设有竖向的凸块,相邻的两个防辐射伸缩片之间通过凸块与凹槽相对竖向滑动配合连接;每个伸缩片的下端设有上压封块,上压封块下方的箱体下侧面上侧设有与上压封块对应设置的下压封块;上压封块和下压封块的表面为银丝防辐射布料,上压封块和下压封块的内部填充有弹性纤维填充物; 每个防辐射伸缩片的右侧壁的中上部设有限位块;箱体上部的右侧壁右侧设有竖向的竖轨,竖轨上设有竖向的滑槽,竖轨的下端设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限位杆,限位杆水平纵向设置;限位杆上下滑动时与限位块配合;竖轨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限位杆的锁扣; 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上下开合结构关于箱体竖向中轴线左右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DR诊断系统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DR影像模块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保护DR影像模块的防护板。
【文档编号】A61B6/00GK204049669SQ201420489932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刘光中, 谌云云, 潘国龙, 田国强, 肖军 申请人:北京倍肯华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