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外衣物护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588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新型外衣物护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所述护理机包含有机体(1)和安装于机体(1)上的拉门(2),所述机体(1)内安装有一支撑板(101),该支撑板(101)连接于机体(1)的左右侧板之间,且支撑板(101)与机体(1)的背板之间形成一风道,支撑板(101)与机体(1)的顶板和底板均不接触,所述支撑板(101)朝向机体(1)背板的一面上安装有远红外发生装置(102),所述机体(1)内安装有一风机(103),且该风机(103)位于上述支撑板(101)与机体(1)背板形成的风道的上方,所述机体(1)的背板上开有散水汽孔(107)。本实用新型新型外衣物护理机,烘干效果好。
【专利说明】新型外衣物护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物护理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远红外对衣物进行烘干护理,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人们清洗衣物后,通常先利用脱水机进行脱水操作,然后利用太阳光进行晾晒;但是,这样传统的衣服晾晒方式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
[0003]一、杀菌效果差:尤其是对于一些贴身的内衣物,阳光杀毒效果一般,而且若是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反而容易滋生细菌;
[0004]二、不卫生:传统晾晒方式是直接将衣物挂在室外通过阳光和空气流通进行晾晒,但是近年来随着空气环境的污染,PM2.5的污染,反而容易使得空气中混杂的脏污沾染在衣服上;
[0005]三、效率低:常规的晾晒方式通常要一天或者数天才能将衣物晾晒干,当连续阴雨天或者家中有小孩时,往往导致晾干不及时;
[0006]四、占用空间大:需要占用整个阳台进行晾晒,对于大城市寸土寸金的地方,缺乏如此多的场地来进行晾晒;
[0007]为此专利有企业开发了“衣服烘干机”来应付上述不足,但是常规的衣服烘干机仅仅采用了电加热的方式来进行烘干作业,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
[0008]对于远红外而言,自1800年德国科学家哈逊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了红外线以来,红外线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学诊断、检测、治疗和预防保健上;根据生物学特点可将医用红外线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指波长在3-1000微米的红外线,其中波长4-20微米这一波段的红外线对人类的生存与生物的生长极为重要,远红外线对人体作用主要由远线外线的三个主要特性所决定(一是放射、二是强烈的渗透力,三是吸收、共振和共鸣)。人体表面接受远红外线,并由表及里传导渗透,被吸收产生温热效应,与体内组织细胞产生共振、共鸣,促进了活性。并且由于产生温热效应,使人体微血管扩张,自律性加强,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了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从而促进了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远红外线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慢性炎症的吸收、消散,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慢性炎症,如神经炎、肌炎、关节炎及内脏的一些慢性炎症。热能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并通过缓解肌肉痉挛、消肿、消炎和改善血液循环而治疗各种疼痛,如神经痛以及痉挛痛、炎症性和缺血性疼痛等;因此,远红外线在医学上被专家称为“生育光线”;为此,本专利在衣物烘干护理领域引入远红外线加热方式,替换传统的电加热方式。


【发明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烘干效果好的新型外衣物护理机。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所述护理机包含有机体和安装于机体上的拉门,所述机体内安装有一支撑板,该支撑板连接于机体的左右侧板之间,且支撑板与机体的背板之间形成一风道,支撑板与机体的顶板和底板均不接触,所述支撑板朝向机体背板的一面上安装有远红外发生装置,所述机体内安装有一风机,且该风机位于上述支撑板与机体背板形成的风道的上方,所述机体的背板上开有散水汽孔,所述机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集水槽。
[001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机体的顶板之间设置有一装饰板,该装饰板上设置有进风格栅。
[001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所述机体内安装有紫外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装置,且紫外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装置位于风机旁。
[001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远红外发生装置包含有作为上表层和下表层的两个基片,以及设置于两个基片之间的起电极作用的两个导电片,且两个基片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基片和导电片的粘连层,作为下表层的基片的上表面上涂覆有导电油墨层,上述导电片覆盖在导电油墨层上,所述远红外发生装置上设置有贯穿基片、导电油墨层和导电片的导电孔,且导电片在导电孔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与电源相连的导电螺栓旋置于上述导电孔内。
[0014]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上述拉门为双开门结构,且构成拉门的左右两扇门体分别铰接于机体上,所述护理机还设置有一翻转机构,该翻转结构包含有翻转梁和翻转梁定位导向块,竖向设置的翻转梁铰接于构成拉门两扇门体中的一扇上,所述翻转梁定位导向块固定于机体的内壁顶部,且翻转梁顶部设置有一呈弧形结构的导条,所述翻转梁定位导向块的底部设置有一供导条插入的弧形设置的导槽。
[0015]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上述翻转梁铰接于拉门上,翻转梁上固定有连接块一,所述拉门上固定有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一上的插接柱插入连接块二上的轴孔内,压簧的一端固定于连接块一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块二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实用新型形成风道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助于降低组装成本;同时,通过散水汽孔,使得水汽能够及时排除机体,避免积累;另外,通过远红外进行加热,更为健康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的侧面剖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的远红外发生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的图3的I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的翻转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的翻转机构与拉门相铰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的伸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
[0026]机体1、拉门2;
[0027]集水槽1.1 ;
[0028]支撑板101、远红外发生装置102、风机103、装饰板104、紫外装置105、臭氧发生装置106、散水汽孔107 ;
[0029]基片3.1、导电油墨层3.2、导电片3.3、粘连层3.4 ;
[0030]导电孔3.1.1;
[0031]翻转梁4.1、翻转梁定位导向块4.2、导条4.3、导槽4.4 ;
[0032]连接块一 5.1、连接块二 5.2、插接柱5.3、压簧5.4 ;
[0033]横档一6.1、横档二 6.2、套管一 6.3、套管二 6.4。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参见图f 7,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所述护理机包含有机体I和安装于机体I上的拉门2,所述机体I由发泡材料一次成型,所述拉门2设置成双开门形式;所述机体I内安装有一支撑板101,该支撑板101连接于机体I的左右侧板之间,且支撑板101与机体I的背板之间形成一风道,支撑板101与机体I的顶板和底板均不接触,即支撑板101与机体I的顶板和底板均留有一定间隙,从而使得机体I内空气能够经由支撑板101与机体I顶板和底板之间的间隙与风道一起构成循环风;所述机体I的内壁底部设置有集水槽1.1,用于收集湿衣服上滴落下来的水,防止其溢流到外面;
[0035]所述支撑板101朝向机体I背板的一面上安装有远红外发生装置102,用于发出远红外线对机体I内的衣服进行加热烘干;
[0036]所述机体I内安装有一风机103,且该风机103位于上述支撑板101与机体I背板形成的风道的上方,通过该风机103使得热风形成一内循环(如图2中的箭头表示风循环方向),不断的带出远红外发生装置102发出的热量对衣物进行加热烘干;同时,所述机体I的背板上开有散水汽孔107,用于将水汽不停的向外散出,避免其在机体I内积累;并且,还可在机体I的底板上设置有凹槽,用于盛装滴落的积水,防止其外溢;
[0037]所述支撑板101的顶部与机体I的顶板之间设置有一装饰板104,该装饰板104上设置有进风格栅,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不会看见内部安装的风机103,使得外观更为美观;
[0038]所述机体I内安装有紫外发生装置105和臭氧发生装置106,且紫外发生装置105和臭氧发生装置106位于风机103旁,用于对进入支撑板101与机体I背板形成的风道循环风进行消毒;
[0039]对于上述远红外发生装置102,优选的可采用下述结构:远红外发生装置102包含有作为上表层和下表层的两个基片3.1,以及设置于两个基片3.1之间的起电极作用的两个导电片3.3,且两个基片3.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基片3.1和导电片3.3的粘连层3.4,作为下表层的基片3.1的上表面上涂覆有导电油墨层3.2,上述导电片3.3覆盖在导电油墨层3.2上,所述远红外发生装置102上设置有贯穿基片3.1、导电油墨层3.2和导电片
3.3的导电孔3.1.1,且导电片3.3在导电孔3.1.1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与电源相连的导电螺栓旋置于上述导电孔3.1.1内;
[0040]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拉门2为双开门结构,且构成拉门2的左右两扇门体分别铰接于机体I上,所述护理机还设置有一翻转机构,该翻转结构包含有翻转梁4.1和翻转梁定位导向块4.2,竖向设置的翻转梁4.1铰接于构成拉门2两扇门体中的一扇上,所述翻转梁定位导向块4.2固定于机体I的内壁顶部,且翻转梁4.1顶部设置有一呈弧形结构的导条4.3,所述翻转梁定位导向块4.2的底部设置有一供导条4.3插入的弧形设置的导槽
4.4 ;关门时,导条4.3插入导槽4.4内,从而使得翻转梁4.1翻转合上,此时可在翻转梁4.1上贴附金属材质的贴条,从而供构成拉门2两扇门体中的另一扇上的磁性材质吸附,保证拉门2关闭后的密闭性;
[0041]参见图6,上述翻转梁4.1铰接于拉门2上,具体的讲,翻转梁4.1上固定有连接块一 5.1,所述拉门2上固定有连接块二 5.2,所述连接块一 5.1上的插接柱5.3插入连接块二 5.2上的轴孔内,压簧5.4的一端固定于连接块一 5.1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块二 5.2上;
[0042]参加图7,所述机体I内安放有一伸缩架,所述伸缩架包含有横向安装于位于左侧的两根支腿顶部的横档一 6.1以及横向安装于位于右侧的两根支腿顶部的横档二 6.2,所述横档一 6.1上水平安装有多根与其相垂直的套管一 6.3,所述横档二 6.2上水平安装有多根与其相垂直的套管二 6.4,上述套管二 6.4插至于套管一 6.3内;从而可方便的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伸缩调整;优选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求设置多层套管,形成多个可安放衣服的放置架;
[0043]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所述护理机包含有机体(I)和安装于机体(I)上的拉门(2),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I)内安装有一支撑板(101),该支撑板(101)连接于机体(I)的左右侧板之间,且支撑板(101)与机体(I)的背板之间形成一风道,支撑板(101)与机体(I)的顶板和底板均不接触,所述支撑板(101)朝向机体(I)背板的一面上安装有远红外发生装置(102),所述机体(I)内安装有一风机(103 ),且该风机(103 )位于上述支撑板(101)与机体(I)背板形成的风道的上方,所述机体(I)的背板上开有散水汽孔(107),所述机体(I)的内壁底部设置有集水槽(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1)的顶部与机体(I)的顶板之间设置有一装饰板(104),该装饰板(104)上设置有进风格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I)内安装有紫外发生装置(105)和臭氧发生装置(106),且紫外发生装置(105)和臭氧发生装置(106)位于风机(103 )芳。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远红外发生装置(102)包含有作为上表层和下表层的两个基片(3.1),以及设置于两个基片(3.1)之间的起电极作用的两个导电片(3.3),且两个基片(3.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基片(3.1)和导电片(3.3)的粘连层(3.4),作为下表层的基片(3.1)的上表面上涂覆有导电油墨层(3.2),上述导电片(3.3)覆盖在导电油墨层(3.2)上,所述远红外发生装置(102)上设置有贯穿基片(3.1)、导电油墨层(3.2)和导电片(3.3)的导电孔(3.1.1),且导电片(3.3)在导电孔(3.1.1)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与电源相连的导电螺栓旋置于上述导电孔(3.1.1)内。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拉门(2)为双开门结构,且构成拉门(2)的左右两扇门体分别铰接于机体(I)上,所述护理机还设置有一翻转机构,该翻转结构包含有翻转梁(4.1)和翻转梁定位导向块(4.2),竖向设置的翻转梁(4.1)铰接于构成拉门(2)两扇门体中的一扇上,所述翻转梁定位导向块(4.2)固定于机体(O的内壁顶部,且翻转梁(4.1)顶部设置有一呈弧形结构的导条(4.3),所述翻转梁定位导向块(4.2)的底部设置有一供导条(4.3)插入的弧形设置的导槽(4.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新型外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翻转梁(4.1)铰接于拉门(2)上,翻转梁(4.1)上固定有连接块一(5.1),所述拉门(2)上固定有连接块二(5.2),所述连接块一(5.1)上的插接柱(5.3)插入连接块二( 5.2 )上的轴孔内,压簧(5.4)的一端固定于连接块一(5.1)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块二(5.2)上。
【文档编号】A61L101/10GK204185703SQ201420497966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陆文昌 申请人:陆文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