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系统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18159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烘干系统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干系统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烘干系统包括:壳体、冷凝器、蒸发器、风机和干燥过滤器,壳体内限定出换热通道。冷凝器和蒸发器大体沿水平方向排布在换热通道内。风机设在壳体内以驱动气流从蒸发器吹向冷凝器。干燥过滤器的两端分别与冷凝器的冷媒出口和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相连通,在垂直于换热通道内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干燥过滤器位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系统,流经干燥过滤器的换热气流流量减少甚至气流不流经干燥过滤器,尽可能避免干燥过滤器将冷凝水重新加热蒸发,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了烘干系统的能效。
【专利说明】
烘干系统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烘干系统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洗、晒衣服的时间被一再的压缩,单纯的洗衣机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在南方,南方城市大多比较潮湿,再加上梅雨季节的到来使得空气更加潮湿,洗完的衣服可能要晒一个星期才能干透。所以带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0003]目前常用的洗衣干衣机的烘干模式主要包括:电加热水冷凝烘干系统、电加热风冷凝烘干系统、以及蒸发器冷凝结合冷凝器加热的热栗加热系统。相对于前两种烘干模式,热栗烘干节能达40 %?50 %,且烘干过程不消耗水,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0004]洗衣干衣机中热栗加热系统各部件的布局模式不多,受洗衣干衣机的内部空间限制,系统结构改动空间较小,能效提高得不多。但是由于系统各部件布局较紧凑,相互间干涉较大,因此对个别部件位置进行变动,以减小对其他部件的影响,是提高系统能效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烘干系统,该烘干系统通过优化布局来提高能效。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烘干系统的衣物处理装置。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换热通道;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大体沿水平方向排布在所述换热通道内;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蒸发器吹向所述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凝器的冷媒出口和所述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相连通,在垂直于所述换热通道内气流的流通方向上,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外侧。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系统,通过将干燥过滤器设置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外侧,使换热通道内气流流动时,流经干燥过滤器的换热气流流量减少甚至气流不流经干燥过滤器,尽可能避免干燥过滤器将冷凝水重新加热蒸发,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了烘干系统的能效。
[0009]具体地,所述换热通道的部分内周壁向外凸出以形成容置槽,所述干燥过滤器设在所述容置槽内。其中,便于定位、装配,减短连接管路的长度,且能通过壳体保护干燥过滤器及其连接管路,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阻风件,所述阻风件的顶壁高于所述蒸发器的最低端且与所述换热通道的顶壁间隔开。由此,使气流从蒸发器的最低端的上方流经蒸发器,减少蒸发器下端漏风,从而提高蒸发器的换热量,且阻风件可以配合蒸发器过滤气流中的液滴或者水雾,减少液滴或者水雾被气流带动到冷凝器处而蒸发,提高换热效率,提高烘干性能。
[0011 ] 可选地,所述阻风件由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向内凹入形成。由此,阻风件与壳体之间不需要设置连接件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可减少加工步骤和成本,利于结构密封。
[0012]具体地,所述换热通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阻风件上设有用于所述阻风件一侧的冷凝水朝向所述阻风件的另一侧流通的第一缺口。由此,避开阻风件可便于排水口加工成形,在阻风件上设置第一缺口,可利于阻风件两侧的冷凝水的排出。
[0013]可选地,所述阻风件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管的第二缺口。由此,不仅避免阻风件对蒸发器排布产生干涉,而且还能对冷媒进口管具有定位作用,方便蒸发器的安装固定。
[0014]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的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至少部分底壁向下凸出以形成集水槽,所述换热通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排水口。由此,集水槽的设置可加快蒸发器内冷凝水的收集排出,避免冷凝水滞留蒸发,冷凝水的及时排出也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清洁度。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的部分底壁向下凸出形成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的最低处相连,所述导水槽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至所述排水口。由此,可避免集水槽内滞留冷凝水。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换热通道的插口,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插口内。从而便于过滤件的清洗或者更换,减少风阻。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伸入至所述换热通道内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在所述蒸发器的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且所述过滤件与所述蒸发器大致平行设置。其中,过滤件设在蒸发器的迎风侧,可减小毛肩粘附在蒸发器、冷凝器的表面,提高气流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且提高流通空气的清洁度。过滤件与蒸发器平行设置,不仅便于增大过滤面积,还利于过滤件与蒸发器的紧凑排布,过滤件还对气流产生导引作用。
[0018]更具体地,所述蒸发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集流管以及多个第一扁管,所述多个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两个第一集流管,所述多个第一扁管弯折形成多层结构,所述蒸发器的扁管层数至少为两层;所述冷凝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集流管以及多个第二扁管,所述多个第二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两个第二集流管,所述多个第二扁管弯折形成多层结构,所述冷凝器的扁管层数至少为两层。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滚筒,所述滚筒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滚筒具有间隔开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烘干系统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烘干系统,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滚筒相连,其中,所述换热通道的邻近所述蒸发器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换热通道的邻近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
[0020]由于设置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干系统,气流在烘干系统内换热时尽可能少地流经干燥过滤器,避免干燥过滤器将冷凝水重新加热蒸发,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能效提高,烘干加快。
[0021]具体地,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由此,壳体连接牢固且节省材料。
[002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干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干系统及筒体之间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0026]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壳体及蒸发器、冷凝器的装配后立体图;
[0027]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壳体及蒸发器、冷凝器的装配后主视图;
[0028]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壳体及蒸发器、冷凝器的装配后俯视图;
[0029 ]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剖视示意图;
[0030]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个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衣物处理装置100、
[0038]烘干系统丄、
[0039]压缩机11、风机12、
[0040]壳体13、换热通道130、排水口 1301、集水槽1302、导水槽1303、收缩颈1304、第一壳体部131、第一凸包1311、第二壳体部132、第二凸包1321、容置槽133、插口 134、固定耳135、卡柱136、
[0041 ]冷凝器14、冷凝器的冷媒出口 141、第二集流管142、第二扁管143、
[0042]蒸发器15、蒸发器的冷媒进口151、第一集流管152、第一扁管153、蒸发器的翅片154、冷媒进口管155、
[0043]干燥过滤器161、节流装置162、
[0044]引风部171、送风部172、
[0045]阻风件18、第一缺口 181、第二缺口 182、阻风件的迎风侧面183、
[0046]过滤件191、封板1911、网框1912、过滤网192、喷淋装置193、喷水部1931、
[0047]箱体2、箱体的前壁21、箱体的后壁22、箱体的左侧壁25、箱体的右侧壁26、
[0048]滚筒3、出风口 32、减震件4。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0]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干系统I,该烘干系统I可用于衣物处理装置或者其他装置中,以用于烘干衣物等,下文均以用于衣物处理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005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干系统I,如图1和图2所示,烘干系统I包括:壳体13、冷凝器14、蒸发器15、风机12和干燥过滤器161,壳体13内限定出换热通道130,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大体沿水平方向排布在换热通道130内,风机12设在壳体13内,以驱动气流从蒸发器15吹向冷凝器14。干燥过滤器161的两端分别与冷凝器14的冷媒出口 141和蒸发器15的冷媒进口 151相连通,在垂直于换热通道130内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干燥过滤器161位于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的外侧。
[0052]具体地,烘干系统I为热栗烘干系统。热栗烘干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1和节流装置162等,压缩机11、节流装置162、干燥过滤器161、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限定出冷媒的制冷循环路径。节流装置162连接在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之间,节流装置162可为机械式节流器、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或节流电磁阀等,这里不作限定,在图3-图5的示例中,节流装置162为毛细管,从而便于节流装置162与系统其他部件紧凑排布,减小占用空间,且能降低成本。
[0053]热栗烘干系统工作时,压缩机11将其内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高温高压冷媒被导入到冷凝器14中放热并冷凝成液态冷媒,之后冷媒经干燥过滤器161过滤杂质、节流装置162节流变成低温低压液态冷媒,低温低压液态冷媒流入蒸发器15后吸热蒸发形成低温低压气态冷媒或者气液两相冷媒,最后蒸发器15内的冷媒流回压缩机11重新压缩,如此重复循环。
[0054]参照图2和图1,在烘干系统I使用时,壳体13的两端与盛放衣物的筒体相连,壳体13与筒体限定出空气流通路径(如图2中多个箭头所呈现的路径),换热通道130为空气流通路径的一部分。在风机12的驱动下,气流可在筒体与壳体13之间循环流动形成循环风,以将筒体内的衣物逐渐烘干。
[0055]在一个具体示例中,风机12启动后,壳体13向筒体提供干热的空气气流,筒体内衣物不停翻动,在干热空气的加热下衣物的水分吸热蒸发形成水蒸汽,气流混杂着水蒸汽从筒体排出并流入壳体13的换热通道130内。壳体13内湿空气先流经蒸发器15,由于制冷循环路径中冷媒在蒸发器15中吸热,使空气流通路径中流经蒸发器15的空气温度大幅度降低,空气被冷却后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凝形成液滴或者水雾,附着在蒸发器15表面上的液滴或水雾可在重力作用下沿蒸发器15向下流动。
[0056]冷却后空气湿度降低,之后空气再流经冷凝器14,由于制冷循环路径中冷媒在冷凝器14中放热,使空气流通路径中流经冷凝器14的空气得以加热,气流转变成干热空气后又吹回筒体。干热空气进入筒体后对筒体内的衣物进行烘干,干热空气在筒体内吸收衣物水分而转变成湿热空气,湿热空气再次从筒体吹出,如此重复循环。
[0057]这样,冷媒的制冷循环流通配合空气流通路径,可将筒体内的衣物快速烘干。
[0058]由上述烘干过程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换热通道130内气流先流经蒸发器15以冷却,气流中大部分水蒸汽冷凝形成液滴或者水雾并向下流动排出,湿度降低后的气流再流经冷凝器14以加热,流向冷凝器14的气流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汽和水滴。
[0059]按照贯常的设计模式,烘干系统的干燥过滤器一般放置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以减短连接管路的长度,且方便装配。但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是,干燥过滤器内部流动的是高温高压液体,由于干燥过滤器距离蒸发器路径较短,当气流中的水滴尚未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底壁时,水滴就被吹到干燥过滤器表面,当水珠碰到温度较高的干燥过滤器时,冷凝水重新蒸发,并混入气流流回筒体。
[006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换热通道130内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干燥过滤器161位于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的外侧,指的是,在换热通道130内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干燥过滤器161不位于蒸发器15的上游或者下游,干燥过滤器161也不位于冷凝器14的上游或者下游,干燥过滤器161也不在蒸发器15或者冷凝器14的内部。以图3中换热通道130内气流由后向前流动为例,蒸发器15与冷凝器14沿前后方向排布,在垂直于换热通道130内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干燥过滤器161可位于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的上方,干燥过滤器161可位于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的下方,干燥过滤器161也可位于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的左侧,干燥过滤器161还可位于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的右侧。
[0061]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干燥过滤器161设置于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的外侧,使换热通道130内气流流动时,流经干燥过滤器161的换热气流流量减少甚至气流不流经干燥过滤器161,尽可能避免干燥过滤器161将冷凝水重新加热蒸发,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了烘干系统I的能效。
[006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干燥过滤器161设在换热通道130内,从而可便于定位、装配,减短连接管路的长度,且能通过壳体13保护干燥过滤器161及其连接管路,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具体地,如图5和图7所示,换热通道130的部分内周壁向外凸出以形成容置槽133,干燥过滤器161设在容置槽133内。这样一来,干燥过滤器161的外周三侧被壳体13的内壁包围,虽然干燥过滤器161的内侧仍连通换热通道130,但是换热通道130内的气流流经干燥过滤器161的流量大大降低,可减少被干燥过滤器161加热的水量。
[0063]在图1中,壳体13的一部分向外凸出,用于放置干燥过滤器161。如图7所示,容置槽133的底壁高于换热通道130的底壁,从而冷凝水不易流入干燥过滤器161处。
[0064]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当干燥过滤器161位于朝向换热通道130敞开的容置槽133内时,在垂直于换热通道130内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干燥过滤器161不宜位于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的下方,以避免冷凝水向下流至干燥过滤器161上。如果干燥过滤器161位于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的下方,壳体13内还需设有间隔板以隔离开容置槽133和换热通道130,避免冷凝水流入容置槽133。另外,在沿气流流动方向上,容置槽133位于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之间,装配后干燥过滤器161安装在蒸发器15与冷凝器14之间,便于减短连接管路的长度。
[0065]有利地,如图3和图5所示,与干燥过滤器161相连的节流装置162也位于容置槽133内,具体如图3中,毛细管收纳在容置槽133内且位于干燥过滤器161的上方,减少了换热通道130内气流从节流装置162处流通的流量。
[0066]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壳体13内还设有用于限制干燥过滤器161的卡柱136,干燥过滤器161卡设在卡柱136与容置槽133的内壁之间。在图7中,卡柱136从容置槽133的底壁向上延伸,从而便于加工脱模。
[0067]当然,干燥过滤器161也可设在壳体13外,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006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之间设有阻风件18,阻风件18的顶壁高于蒸发器15的最低端且与换热通道130的顶壁间隔开。由此,使气流从蒸发器15的最低端的上方流经蒸发器15,减少蒸发器15下端漏风,从而提高蒸发器15的换热量,提高换热效率,提高烘干性能。另外,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大体沿水平方向排布,因此换热通道130内的气流也大体沿水平方向流动。在气流流经蒸发器15时,气流被冷却且气流中的水蒸汽冷凝成液滴或水雾,液滴或水雾受重力作用而下落,蒸发器15下部的气流中液滴或水雾的含量明显要比上方气流中的含量高。有的水滴在未滴落至换热通道130的底壁时,就被气流带动到冷凝器14处而被冷凝器14加热蒸发。
[0069]在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之间设置阻风件18,阻风件18不仅不会妨碍气流由蒸发器15流向冷凝器14,而且由于阻风件18的顶壁高于蒸发器15的最低端,蒸发器15下方含有大量液滴或水雾的气流冲击到阻风件18时,液滴或者水雾会附着在阻风件18的迎风侧面183上,并沿阻风件18的迎风侧面183向下流动排出。也就是说,阻风件18可以配合蒸发器15过滤气流中的液滴或者水雾,减少液滴或者水雾被气流带动到冷凝器14处而蒸发,提高了烘干效率。
[0070]有利地,阻风件18的迎风侧面183在朝向蒸发器15的方向形成为向下延伸的斜面,利于附着在阻风件18的迎风侧面183上的水滴向下流动,且气流在被阻风件18阻挡后,可被该迎风侧面183导向冷凝器14,减少了气流流动风阻。
[0071]而且在图8的示例中,壳体13的部分顶壁向下凹入形成收缩颈1304,收缩颈1304与阻风件18相对应,使得气流从冷凝器14的中段穿过冷凝器14,提高气流与冷凝器14的换热效率。
[0072]可选地,如图6所示,阻风件18由壳体13的一部分向内凹入形成,阻风件18与壳体13为一体成型件,这样,阻风件18与壳体13之间不需要设置连接件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可减少加工步骤和成本,利于结构密封。
[0073]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换热通道13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301,阻风件18上设有用于阻风件18—侧的冷凝水朝向阻风件18的另一侧流通的第一缺口 181。这样,避开阻风件18可便于排水口 1301加工成形,在阻风件18上设置第一缺口 181,可利于阻风件18两侧的冷凝水的排出。
[0074]其中,排水口1301的设置位置、形状及数量可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如图7所示,排水口 1301仅设在阻风件18的一侧,阻风件18另一侧的冷凝水通过阻风件18上的第一缺口181朝向排水口 1301流动。当排水口 1301仅设在阻风件18的一侧时,排水口 1301可设在蒸发器15的一侧,排水口 1301也可设在冷凝器14的一侧。又例如,换热通道130的底部的位于阻风件18的两侧可均设有排水口 1301。
[0075]具体地,第一缺口181在沿气流流通方向上贯通阻风件18,且第一缺口 181向上贯通阻风件18。
[0076]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换热通道130内冷凝器14的占用空间较大,排水口1301设在换热通道130内设置冷凝器14的一侧,第一缺口 181的设置便于蒸发器15下方的冷凝水通过第一缺口 181流向排水口 1301。
[0077]可选地,如图7和图6所示,阻风件18上设有用于容置蒸发器15的冷媒进口管155的第二缺口 182。其中,冷媒进口管155连接在蒸发器15的冷媒进口 151上,设置第二缺口 182,不仅避免阻风件18对蒸发器15排布产生干涉,而且还能对冷媒进口管155具有定位作用,方便蒸发器15的安装固定。
[0078]在图6的示例中,蒸发器15为微通道换热器,用于连接冷媒进口管155的集流管位于蒸发器15的底部,且为紧凑排布阻风件18距离该集流管较近,所以阻风件18上需要设有用于容置冷媒进口管155的第二缺口 182。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当冷媒进口管155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冷媒进口管155与阻风件18不发生干涉时,阻风件18上也可取消第二缺口 182的设置。
[0079]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壳体13的部分顶壁向下凹入形成收缩颈1304,收缩颈1304与阻风件18相对应,用于连接冷媒进口管155的第一集流管152位于蒸发器15的顶部,此时第二缺口 182也可设在收缩颈1304上。
[0080]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换热通道130的位于蒸发器15下方的至少部分底壁向下凸出以形成集水槽1302,集水槽1302与排水口 1301相连,集水槽1302的设置可加快蒸发器15内冷凝水的收集排出,避免冷凝水滞留蒸发,冷凝水的及时排出也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清洁度。
[0081]更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换热通道130的部分底壁向下凸出形成导水槽1303,导水槽1303的一端与集水槽1302的最低处相连,导水槽1303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至排水口1301。这样,导水槽1303在从集水槽1302的最低处到排水口 1301的延伸方向上,导水槽1303的底壁逐渐降低,集水槽1302收集的冷凝水可及时沿导水槽1303流向排水口 1301,避免集水槽1302内滞留冷凝水。
[008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换热通道130内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朝向彼此倾斜设置。如图6中,冷凝器14的上端与蒸发器15的上端相邻近,冷凝器14的下端与蒸发器15的下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这里,将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朝向彼此倾斜设置,导引流经蒸发器15的空气流顺利流向冷凝器14,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而且还能适应空间有限的要求。
[0083]具体而言,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相向倾斜,使得风机12、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在壳体13内的布局非常紧凑,尤其缩小了壳体13长度方向的尺寸,如此可以有效地缩小装配有该热栗系统的装置的外部尺寸,系统适用性高。
[0084]优选地,在空气流动方向上,蒸发器15由下向上朝向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进一步优选地,蒸发器1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为20°-90°。实用新型人经大量实验发现,在蒸发器1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时,风机12将风吹向蒸发器15时,风可以在翅片区形成紊流,提高风与蒸发器15之间的热交换,从而提高换热器性能。另外,气流在垂直通过蒸发器15时,可以加速将蒸发器15表面凝结的液态水排出蒸发器。
[0085]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可采用微通道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体积相对较小且换热效率能满足需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换热器件。
[0086]具体地,如图6和图10所示,蒸发器15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集流管152以及多个第一扁管153,多个第一扁管153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第一集流管152,多个第一扁管153弯折形成多层结构,蒸发器15的扁管层数至少为两层。
[0087]在图10中,相邻第一扁管153之间还设置用于热交换的翅片154,蒸发器15为多层换热器,将蒸发器15的第一扁管153层数设置成两层及以上,可加强换热速度,尽可能多地将气流中含有的水蒸汽冷凝析出,以提高烘干效率。
[0088]具体地,如图6所示,冷凝器14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集流管142以及多个第二扁管143,多个第二扁管143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第二集流管142,多个第二扁管143弯折形成多层结构,冷凝器14的扁管层数至少为两层。
[0089]其中,相邻第二扁管143之间还设置用于热交换的翅片(图未示出),冷凝器14为多层换热器,将冷凝器14的第二扁管143层数设置成两层及以上,可加强换热速度,增加气流的吸热量,提高衣物烘干效率。
[0090]在图3所示示例中,蒸发器15的两个第一集流管152均设在蒸发器15的下端,蒸发器15为四层换热器。冷凝器14的一个第二集流管142位于冷凝器14的下端,另一个第二集流管142位于冷凝器14的上端,冷凝器14为三层换热器。由于冷凝器14的上端朝向蒸发器15倾斜,将位于上端的第二集流管142设置在邻近蒸发器15的一侧,有利于蒸发器15与冷凝器14之间的部件管路连接。
[0091]具体地,如图10和图6所示,蒸发器15为微通道换热器,蒸发器15上设有翅片154,蒸发器15的至少一个第一集流管152设在蒸发器15的下端,阻风件18的顶壁高于蒸发器15的位于下端的第一集流管152,从而可确保换热气流可完全通过蒸发器15上的翅片区域,进一步提高蒸发器15的换热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3上设有伸入至换热通道130内的过滤件191,过滤件191设在蒸发器15的远离冷凝器14的一侧,且过滤件191与蒸发器15大致平行设置。也就是说,过滤件191设在蒸发器15的迎风侧,这样,可在气流流经蒸发器15之前,尽可能将气流中的毛肩过滤掉,减小毛肩粘附在蒸发器15、冷凝器14的表面,提高气流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且提高流通空气的清洁度。其中,过滤件191与蒸发器15大致平行设置,不仅便于增大过滤面积,还利于过滤件191与蒸发器15的紧凑排布。
[0092]这里,过滤件191与蒸发器15大致平行设置,可以理解为过滤件191与蒸发器15之间的夹角不超过15度。
[0093]另外,过滤件191还对气流产生导引作用,滤过的气流能朝向垂直于蒸发器15的方向偏离,加快蒸发器15上冷凝水的下落速度。如在图6的示例中,在气流流动方向上,蒸发器15沿气流流动方向向上倾斜延伸,由于气流朝向垂直于蒸发器15的方向偏离,避免气流向上从蒸发器15上端的扁管折弯处穿过,且在阻风件18的阻挡下,气流尽可能地从蒸发器15的中间段穿过,提高换热效率。
[0094]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3上设有连通换热通道130的插口 134,过滤件191可拆卸地设在插口 134内,从而便于过滤件191的清洗或者更换,减少风阻。
[0095]在图1的示例中,过滤件191包括封板1911和网框1912,封板1911设在插口 134处以封闭插口 134,网框1912伸入到换热通道130内,网框1912上设有滤网。
[009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不,壳体13为分体式结构,壳体13包括第一壳体部131和第二壳体部132,第一壳体部131和第二壳体部132相互扣合,且第一壳体部131和第二壳体部132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0097]将壳体13设计为分体结构,便于壳体13内的零件的组装及拆卸,易于制造和维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部131为上壳体,第二壳体部132为下壳体,第一壳体部131的一部分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凸包1311,第二壳体部132的对应第一凸包1311的位置处也向外凸出形成第二凸包1321,第一凸包1311和第二凸包1321扣合限定出容置槽133,干燥过滤器161设在第一凸包1311和第二凸包1321之间。
[0098]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3也可以使壳体13左右分开,或以其他方式分开至少两部分进行组装。
[0099]沿空气的流通方向,蒸发器15位于风机12与冷凝器14之间,或者冷凝器14位于风机12与蒸发器15之间。图1的示例中,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风机12位于蒸发器15的上游,过滤件191位于风机12和蒸发器15之间。
[0100]可选地,壳体13为塑料件,从而便于减轻壳体13重量,降低壳体13成本。
[0101]有利地,如图9所示,壳体13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固定耳135,壳体13通过固定耳135连接固定在衣物处理装置内部。固定耳135为三个及以上,至少一个固定耳135的固定点与其余两个固定耳135的固定点连线相偏离,即多个固定耳135的固定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从而保证连接稳固。壳体13通过固定耳135安装固定,用固定耳135替代整根钢架,不用通过钣金固定连接,节省了材料。
[0102]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为烘干机,衣物处理装置100也可为洗干一体机,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为其他具有烘干功能的装置。其中,衣物处理装置100在滚筒3内进行烘干,可以理解的是,当衣物处理装置100为洗干一体机时,衣物也在滚筒3内进行清洗。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100以滚筒式洗干一体机为例进行说明。
[010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如图11-图12所示,包括:箱体2、滚筒3和烘干系统,烘干系统I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烘干系统I。
[0104]具体地,箱体2具有前壁21、后壁22、顶壁、底壁、左侧壁25和右侧壁26。滚筒3和烘干系统I设在箱体2内,滚筒3的开□朝向箱体2的前壁21设置,滚筒3的后侧与箱体2的后壁22相对,滚筒3具有间隔开的进风口(图未示出)和出风口32。更具体地,滚筒3包括外筒及可转动地设在外筒内的内筒,衣物在内筒内进行清洗及烘干。
[0105]壳体13的两端分别设有引风部171和送风部172与滚筒3相连,其中,换热通道130的邻近蒸发器15的一端与出风口 32相连通,换热通道130的邻近冷凝器14的一端与进风口相连通。具体地,如图11所示,引风部171与出风口32相连,送风部172与进风口相连。
[0106]烘干系统I的结构如上所述,这里不再赘述。由于设置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干系统I,气流在烘干系统I内换热时尽可能少地流经干燥过滤器161,避免干燥过滤器161将冷凝水重新加热蒸发,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能效提高,烘干加快。
[0107]可以理解的是,在室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人们选用衣物处理装置100时通常是希望装置的占用面积越小越好,而装置上方空间通常无法利用,因此装置的高度受限小。再考虑到传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因此将蒸发器和冷凝器设置在衣物处理装置的顶部或者底部可有效减小装置的占用面积。
[0108]另外,如果将烘干系统的各组成元件设在装置的底部,还要考虑到装置的主排水栗也是安装在滚筒最底部的,这将导致主排水栗的位置比蒸发器的位置还高,湿空气经过蒸发器之后凝结的冷凝水就会聚集在装置底部,无法靠重力自动流入主排水栗,导致结构更加复杂。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优选设置在滚筒3与箱体2的顶壁之间。
[0109]同时,如果将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设置在滚筒3与箱体2的顶壁之间,可在有限的箱体2尺寸限制下,加大滚筒3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利于加大滚筒3容积,符合大容量烘干的发展趋势。
[0110]这里,由于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位于滚筒3与箱体2的顶壁之间,衣物处理装置100内循环风按常规设计有两种风向。第一种循环风方向为,出风口 32位于滚筒3后侧,进风口位于滚筒3前侧,风从滚筒3后部出滚筒3,通过壳体13后再从滚筒3前端进入滚筒3。第二种循环风方向为,出风口 32位于滚筒3前侧,进风口位于滚筒3后侧,风从滚筒3前端出滚筒3,通过壳体13后再从滚筒3后端进入滚筒3。
[0111]也就是说,壳体13内空气大体沿水平方向流经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蒸发器15上凝结的液态水会沿着重量方向向下流动。气流与水流不是逆向流动,彼此干涉也小,即气流不会影响水流的排出,水流也不会影响气流的风量。由此,可保证系统风阻较小,换热器热交换率高,系统性能好。
[0112]这里,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在滚筒3上方有多种排列形式,例如,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可沿前后方向设置,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也可沿左右方向设置,风机12可设在滚筒3的上方,风机12也可设在滚筒3的侧部。
[0113]优选地,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或者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进一步优选地,冷凝器14、蒸发器15和风机12并排设置,这样,可使壳体13内的部件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减小壳体13整体尺寸,减小管道的长度等。
[0114]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排布。例如,为提高换热效率需要增加管道长度,或者在结构优化后管道长度需要加长时,冷凝器14、蒸发器15和风机12也可交错设置。
[0115]有利地,当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时,冷凝器14和蒸发器15优选设在箱体2顶部的左侧或者右侧。
[011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壳体13设在箱体2顶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烘干系统I的压缩机11设在箱体2的底部的与壳体13相对的一侧。即如果壳体13设在箱体2顶部左侧,则压缩机11设在箱体2底部的右侧,如果壳体13设在箱体2顶部的右侧,则压缩机11设在箱体2底部的左侧。
[0117]由于壳体13的两端还设有引风部171和送风部172,引风部171和送风部172与滚筒3的连接处位置偏低。因此不将壳体13及压缩机11挤在箱体2的同一侧,可以避免引风部171或者送风部172与压缩机11产生干涉,使箱体内的部件排布更加灵活。
[0118]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3通过设置滚筒挂钩以连接壳体13与滚筒3。
[0119]具体地,如图12所示,壳体13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固定耳135,固定耳135通过紧固件连接在箱体2上。壳体13通过固定耳135安装固定,可以省去原来要固定连接的钣金,节省了材料。
[0120]更具体地,至少一个固定耳135连接在箱体2的前壁21或者后壁22上,至少一个固定耳135连接在箱体2的左侧壁25或者右侧壁26上,可以将壳体13牢固固定在箱体2上。
[0121]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2所示,壳体13在沿壳体13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两个固定耳135,壳体13在沿壳体13的宽度方向上设有一个固定耳135,即壳体13与箱体2的三个固定点连线形成稳定三角形,壳体13与箱体2的连接部分少且阻风件18可以配合蒸发器15过滤气流中的液滴或者水雾,减少液滴或者水雾被气流带动到冷凝器14处而蒸发,
[0122]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100的结构。
[0123]如图11所示,滚筒3外还组装连接有减震件4,该减震件4弹性支承在箱体2内,以提升滚筒3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箱体2的前壁21上组装有门体(图未示出),该门体与滚筒3前侧的门封相配合,用于打开或关闭滚筒3的内筒。滚筒3的出风口 32设置在滚筒3的后侧上方,滚筒3的进风口设置在滚筒3的前侧,且滚筒3的进风口位于门封处。滚筒3外筒底部设有主排水口和主排水管(图未示出),主排水口处设置主排水栗(图未示出)。
[0124]参照图11和图12,壳体13位于滚筒3的上方或侧上方,风机12相对靠近箱体2的后壁22。壳体13通过设置挂钩挂接在滚筒3上,且通过三个固定耳135连接在箱体2的后壁22和右侧壁26上。
[0125]参照图11,压缩机11靠近装置的箱体2的后壁22布置,该压缩机11安装在壳体13的外部并通过冷媒管路与壳体13内的蒸发器15、冷凝器14组装连接。烘干系统I的风机12安装在壳体13内,且风机12的中心轴线竖向设置。其中,压缩机11设在滚筒3下方且位于箱体2的左侧,壳体13位于滚筒3上方且位于箱体2的右侧。
[0126]壳体13大致水平延伸设置,壳体13的一端设置引风部171,该壳体13的另一端设置送风部172,壳体13通过该引风部171与滚筒3后侧的出风口 32连接,壳体13通过送风部172与滚筒3前侧的进风口连接。
[0127]另外,在管道中还可以设置过滤部件,过滤空气中所带的毛肩,以保证烘干空气的清洁。
[0128]壳体13上设有位于风机12和蒸发器15之间的过滤件191,引风部171的靠近滚筒3出风口 32的位置处设置过滤网192、喷淋装置193。具体地,过滤网192位于引风部171的管口处,喷淋装置193设置有冲洗该过滤网192的喷水部1931,喷水部1931位于过滤网192集聚毛肩的那一侧,喷水部1931向过滤网192喷射清洗用水以清洗过滤网192上的毛肩。
[01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1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1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1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1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入口 ο
[01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换热通道; 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大体沿水平方向排布在所述换热通道内; 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蒸发器吹向所述冷凝器; 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凝器的冷媒出口和所述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相连通,在垂直于所述换热通道内气流的流通方向上,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的部分内周壁向外凸出以形成容置槽,所述干燥过滤器设在所述容置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阻风件,所述阻风件的顶壁高于所述蒸发器的最低端且与所述换热通道的顶壁间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风件由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向内凹入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阻风件上设有用于所述阻风件一侧的冷凝水朝向所述阻风件的另一侧流通的第一缺口。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风件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管的第二缺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的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至少部分底壁向下凸出以形成集水槽,所述换热通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排水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的部分底壁向下凸出形成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的最低处相连,所述导水槽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至所述排水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换热通道的插口,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插口内。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伸入至所述换热通道内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在所述蒸发器的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且所述过滤件与所述蒸发器大致平行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集流管以及多个第一扁管,所述多个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两个第一集流管,所述多个第一扁管弯折形成多层结构,所述蒸发器的扁管层数至少为两层; 所述冷凝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集流管以及多个第二扁管,所述多个第二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两个第二集流管,所述多个第二扁管弯折形成多层结构,所述冷凝器的扁管层数至少为两层。12.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滚筒,所述滚筒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滚筒具有间隔开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烘干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系统,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滚筒相连,其中,所述换热通道的邻近所述蒸发器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换热通道的邻近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文档编号】D06F58/22GK205501683SQ201620240222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5日
【发明人】张为义, 尹斌, 胡小钦, 黄宁杰
【申请人】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