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力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982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握力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握力测试仪,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应变力传感器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显示屏,壳体的中下部开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内拉环,所述的通孔部位的下端为握把,所述的应变力传感器与握距调节螺杆的上端连接,握距调节螺杆的下端穿过内拉环的上边框上的孔延伸至内拉环的内侧,握距调节螺杆的下端部连接有调节螺母和对调节螺母限位的限位螺母,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专业仪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微处理器,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2.4G无线模块传输至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适配器与PC机通信连接,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开始键和清零键。
【专利说明】 握力测试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能测试仪器,具体为一种握力测试仪。

【背景技术】
[0002]在一些体能测试中,需要测试人体手部的握力大小,现有的握力测试装置主要有电子握力测试仪和机械式的握力测试仪,机械式的握力测试仪测试结果不准确,因而,目前大多数的测试过程都采用电子握力测试仪,现有的电子握力测试仪通常包括壳体、传感器、显示屏和拉环,这种电子握力传感器,无法根据测试者的手的大小来调节拉环的位置,因此,无法将拉环调节到最佳的位置,所以测试结果存在偏差,而且测试的数据直接通过显示屏显示,缺少数据存储功能,无法对测试结果进行自动的记录,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现有的握力测试仪存在的制造成本高,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问题的握力测试仪。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握力测试仪,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应变力传感器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显示屏,壳体的中下部开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内拉环,所述的通孔部位的下端为握把,所述的应变力传感器与握距调节螺杆的上端连接,握距调节螺杆的下端穿过内拉环的上边框上的孔延伸至内拉环的内侧,握距调节螺杆的下端部连接有调节螺母和对调节螺母限位的限位螺母,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专业仪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微处理器,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2.4G无线模块传输至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适配器与PC机通信连接,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开始键和清零键等按键。
[0006]为了使内拉环和握把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使测试者握持跟舒适,所述的内拉环的内侧部位设置有圆弧形面,所述的握把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圆弧形面。
[0007]为了便于使用,所述的壳体后板上设置有电池槽和电池盖,电池槽内的触头与电路板连接。
[0008]为了便于将数据存储在其他的存储器上,所述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USB接口,该USB接口与电路板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握力测试仪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握力测试仪能够根据被测试者的手部的大小将内拉环调节到最佳的位置,而且内拉环和握把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使用跟舒适,测试结果更加准确。而且测试的数据能够自动存储在数据采集控制器内,并通过无线适配器将数据传输至PC机,方便对数据进行集中统计和分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外壳的握力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外壳的握力测试仪的内部部件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外壳的握力测试仪的后盖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握力测试仪的原理框图;
[0014]图中,I为壳体,2为电路板,3为应变力传感器,4为显示屏,5为内拉环,6为握把,7为握距调节螺杆,8为调节螺母,9为限位螺母,10为专业仪表放大器,11为模数转换器,12为微处理器,13为2.4G无线模块,14为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15为无线通讯适配器,16为PC机,17为按键,18为电池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握力测试仪,其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I内的电路板2和应变力传感器3以及与电路板2连接的显示屏4,壳体I的中下部开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内拉环5,所述的通孔部位的下端为握把6,所述的应变力传感器3与握距调节螺杆7的上端连接,握距调节螺杆7的下端穿过内拉环5的上边框上的孔延伸至内拉环5的内侧,握距调节螺杆7的下端部连接有调节螺母8和对调节螺母8限位的限位螺母9,所述的电路板2上设置有专业仪表放大器10、模数转换器11和微处理器12,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
2.4G无线模块13传输至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14,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14通过无线通讯适配器15与PC机16通信连接,所述的壳体I上还设置有开始键和清零键等按键17。
[0016]上述方案中的微处理器12的功能主要是将应变力传感器3的信号转变为握力数据,在微处理器12中需要写入程序,但是这些程序在现有技术中有类似的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涉及到方法的改进,应当符合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
[0017]为了使内拉环5和握把6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使测试者握持跟舒适,所述的内拉环5的内侧部位设置有圆弧形面,所述的握把6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圆弧形面。
[0018]为了便于使用,所述的壳体I后板上设置有电池槽18和电池盖,电池槽18内的触头与电路板2连接。
[0019]为了便于将数据存储在其他的存储器上,所述的壳体I侧壁上设置有USB接口,该USB接口与电路板2连接。
[0020]所述的壳体I形状可以为方形或圆形,圆形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方形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
[0021]本实用新型的握力测试仪采用了应变力传感器3对被测试者的握力进行检测,在拉环上设置了握距调节螺杆7和调节螺母8,测试者在进行测试前,可以先旋转调节螺母8,将拉环调节到最舒适的位置,然后按下开始键,用手握住内拉环5和握把6,手指向着内拉环5施加拉力,内拉环5通过握距调节螺杆7将应力传输至应变力传感器3,应变力传感器3产生的信号通过专业仪表放大器10和模数转换器11的处理传输至微处理器12,经过微处理器12计算得出被测试者的最大握力值,并将测试结果显示在显示屏4上,同时,测试的数据通过2.4G无线模块13传输至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14,或者是通过串口数据线传输至数据采集控制器,将测试结果保存在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14或者是数据采集控制器,通常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14或者数据采集控制器能够存储六万多条测试数据,然后再通过无线适配器将测试数据传输至PC机16,对被测试者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试结束后,按下清零键,显示器清零,下一位测试者可以开始测试。握力测试仪一定时间不使用,可以自动关机,节约电池能耗。
[0022]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握力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应变力传感器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显示屏,壳体的中下部开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内拉环,所述的通孔部位的下端为握把,所述的应变力传感器与握距调节螺杆的上端连接,握距调节螺杆的下端穿过内拉环的上边框上的孔延伸至内拉环的内侧,握距调节螺杆的下端部连接有调节螺母和对调节螺母限位的限位螺母,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专业仪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微处理器,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2.%无线模块传输至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无线数据采集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适配器与机通信连接,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开始键和清零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拉环的内侧部位设置有圆弧形面,所述的握把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圆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后板上设置有电池槽和电池盖,电池槽内的触头与电路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旧8接口,该…8接口与电路板连接。
【文档编号】A61B5/22GK204177508SQ201420500439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刘敏, 刘志刚 申请人:刘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