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41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该医疗测量器械的固定把手与运动把手通过螺钉连接,拉伸杆在樘杆的U形槽内移动,樘杆的一端与固定把手连接,拉伸杆的一端与运动把手连接,樘杆的另一端和拉伸杆的另一端连接测量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疗测量器械能够用于测量膝关节髁间窝宽度、高度;前交叉韧带长度、直径及韧带止点的形状和位置等,有助于临床获取解剖参数,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专利说明】-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测量人体 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组成和功能最复杂的滑车关节,由骨、关节软骨、软组织 (交叉初带、半月板)、关节腔内的滑液、附有关节囊包被、并有关节外的初带加固而形成。 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居人体各关节损伤之首,临床上W交叉初带、半月板和关节软骨 的损伤最为常见。因此,膝关节的解剖、影像和临床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相关 研究也是目前热口的研究领域。
[0003] 前交叉初带(ACL)是膝关节最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损伤后可W产生明显的膝关 节前向不稳,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随之继发关节软骨、半月板等主要结构损害,导致关节 退变和骨关节病的发生。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化断裂后,早期重建可W恢复膝 关节的稳定性,预防和延缓骨关节病的发生。目前,膝关节A化断裂的治疗着重于重建初带 的方法、镜下微创手术、移植物的合理选用、重建初带生物学转归及术后合理早期康复等。 随着膝关节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关节镜下微创重建ACL手术已成为膝关节镜外科中 有效的治疗方法。
[0004] 前交叉初带损伤的高危因素包含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月经周期、下肢力线异常、 裸间窝形态异常、关节松弛度、肌肉力量等个体自身因素与运动项目、装备、场地及训练强 度等外在因素。其中,关于裸间窝的研究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裸间窝形态不规 贝1J,X光片、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受拍摄体位影响大,而关节镜下直接测量又缺少精 准的工具,因而,裸间窝的研究进度一直迟滞不前。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改善目前直接对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进行测量时,切口过大的问题,本实用 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本实用新型 利用手术夹持器具与测量尺的结合,通过医生操作固定把手与运动把手时拉动拉伸杆的运 动,实现测量尺对关节内结构的测量。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疗测量器械能够对膝关节裸间 窝宽度、高度的测量;亦可用于前交叉初带长度、直径及初带止点的形状和位置等的测量; 对交叉初带相关的各种解剖参数进行精确测量,有助于临床上评判前交叉初带的损伤因 素,且能为微创关节镜下A化重建手术提供大量最直接、最准确的参考指标,如A化的原始 直径和长度、初带真实止点的形状和位置,进而使前交叉初带解剖重建成为可能,大大提高 患者临床疗效。
[0006]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所述的医 疗测量器械应用于微创手术的关节内结构尺寸的测量;其特征在于:该医疗测量器械包括 有固定把手(1)、运动把手(2)、檔杆(4)、拉伸杆(7)、测量尺巧);固定把手(1)与运动把 手似通过螺钉做连接,拉伸杆(7)在檔杆(4)的轴向U形槽(41)内移动,檔杆4的一 端与固定把手(1)连接,檔杆(4)的另一端连接测量尺巧),拉伸杆(7)的一端与运动把手 (2)连接,拉伸杆(7)的另一端连接测量尺巧);
[0007] 固定把手(1)上设有第一指环(11)、第一连杆(12)、转动限位区(13)和第二连杆 (14);第一连杆(12)设置在第一指环(11)与转动限位区(13)之间,转动限位区(13)的另 一侧设置的是第二连杆(14);
[000引第一指环(11)的中也是A通孔(11A),所述A通孔(IlA)用于手指穿过;
[0009] 转动限位区(13)上设有B通孔(13A)、限位块(13B);所述B通孔(13A)用于运动 把手(2)上的凸圆柱(23A)穿过;所述限位块(13B)置于运动把手(2)的限位槽(23C)内; 所述转动限位区(13)用于安装运动把手(2)的凸轮副(23);
[0010] 第二连杆(14)上设有C通孔(14A)、D通孔(14B);所述C通孔(14A) -方面用于 固定安装檔杆(4)的一端,安装檔杆(4)的另一端活动安装上测量尺巧);所述C通孔(14A) 另一方面用于拉伸杆(7)的一端穿过,且穿过C通孔(14A)的拉伸杆(7)的卡钩(71)活动 安装在运动把手(2)的卡槽(23F)内,拉伸杆(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上测量尺巧);所述D 通孔(14B)用于放置顶丝(4A),穿过D通孔(14B)后的顶丝(4A)将檔杆(4)的一端顶紧, 实现檔杆(4)与固定把手(1)的固定;
[0011] 运动把手(2)上设有第二指环(12A)、第H连杆(22)、凸轮副(23),第H连杆(22) 设置在第二指环(12A)与凸轮副(23)之间;
[0012] 第二指环(12A)的中也是E通孔(21A),所述E通孔(21A)用于手指穿过;
[001引凸轮副似)上设有凸圆柱(23A)、限位槽(23C)、A填料腔(23D)、B填料腔(23巧、 卡槽(23F);所述凸圆柱(23A)的中也是螺纹孔(23B),该凸圆柱(23A)安装在固定把手(1) 的B通孔(13A)内,螺纹孔(23B)用于放置螺钉(3),穿过螺纹孔(23B)后的螺钉(3)端部可 W连接一螺母;所述限位槽(23C)用于放置固定把手(1)的限位块(13B);所述卡槽(23F) 用于放置拉伸杆(7)上的卡钩(71);
[0014] A填料腔(23D)和B填料腔(23E)内放置有减摩材料;
[0015] 运动把手(2)相对于固定把手(1)绕凸圆柱(23A)转动;
[0016] 檔杆(4)的杆体上设有轴向U形槽(41),该轴向U形槽(41)用于放置拉伸杆(7), 且拉伸杆(7)在轴向U形槽(41)内移动;与所述轴向U形槽(41)相对的底部设有顶丝孔 (42),该顶丝孔(42)用于放置顶丝(4A),顶丝(4A)的一端穿过固定把手(1)上的D通孔 (14B)后置于顶丝孔(蝴内,通过顶丝(4A)实现檔杆(4)与固定把手(1)之间的连接;檔 杆(4)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纵向U形槽(43),在纵向U形槽(似)的一侧板上设有G通孔(44), 在纵向U形槽(43)的另一侧板上设有H通孔(45),所述G通孔(44)和所述H通孔(45)用 于销钉化)穿过;纵向U形槽(43)用于放置测量尺巧)的连接柄巧3);
[0017] 拉伸杆(7)的一端设有卡钩(71),拉伸杆(7)的另一端设有销轴(7。;所述卡 钩(71)置于运动把手似的卡槽(23巧中;所述销轴仍)置于测量尺妨的J通孔巧1) 内;销轴(72)与J通孔巧1)为活动安装;
[0018] 测量尺巧)的一端是双面度量体巧4),所述双面度量体巧4)上设有刻度尺,测量 尺妨的另一端是连接柄巧3),所述连接柄巧如上设有J通孔巧1)和K通孔巧2),所述 J通孔巧1)用于放置拉伸杆(7)的圆柱销轴(72),所述K通孔巧2)用于销钉化)穿过。
[0019]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疗测量器械的优点在于:
[0020] ①通过拉伸杆与测量尺的配合,实现了长距离在关节内多角度测量结构尺寸。
[0021] ②通过固定把手与运动把手的开合带动拉伸杆在U型槽中移动,进而带动测量尺 在关节内部转动,W保证测量端可W贴合到被测组织。
[0022] ③利用测量尺的测量端贴合被测组织,直接测量减少了测量环节,从而减小了测 量误差;在较佳的H棱形的测量端保证读数方便,贴合可靠。
[0023] ④为了实现较长距离的操作,拉伸杆在檔杆中的轴向U形槽中移动,在细长的杆 中开槽和拉伸杆结构,可减小工具伸入段的直径,并实现运动的远程传递。
[0024] ⑥本实用新型测量工具能够进行前交叉初带长度、直径及初带止点的形状和位置 等测量。也能够对交叉初带相关的各种解剖参数进行精确测量,有助于临床上评判前交叉 初带的损伤因素,且能为微创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提供大量最直接、最准确的参考指标, 进而使前交叉初带解剖重建成为可能,大大提高患者临床疗效。能够获取A化的原始直径 和长度、初带真实止点的形状和位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巧]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疗测量器械的结构图。
[0026] 图IA是未装配檔杆的本实用新型医疗测量器械的结构图。
[0027] 图IB是本实用新型医疗测量器械的俯视结构图。
[0028] 图IC是本实用新型医疗测量器械的测量尺与檔杆、拉伸杆的装配图。
[0029] 图ID是本实用新型医疗测量器械的分解图。
[003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把手的结构图。
[0031]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把手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003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把手的结构图。
[0033] 图4是本实用新型檔杆的结构图。
[0034]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檔杆另一视角的端部结构图。
[00巧]图5是本实用新型拉伸杆的结构图。
[0036] 图6是本实用新型测量尺为H棱尺的结构图。
[0037] 图6A是本实用新型测量尺为六棱尺的结构图。
[0038] 图6B是本实用新型测量尺为扁平尺的结构图。
[0039] 图6C是本实用新型测量尺为圆柱尺的结构图。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所述的医疗测量器械应用于微 创手术的关节内结构尺寸的测量;其特征在于:该医疗测量器械包括有固定把手(1)、运动 把手(2)、樘杆(4)、拉伸杆(7)、测量尺(5);固定把手(1)与运动把手(2)通过螺钉(3)连 接,拉伸杆(7)在樘杆(4)的轴向U形槽(41)内移动,樘杆4的一端与固定把手(1)连接, 樘杆(4)的另一端连接测量尺(5),拉伸杆(7)的一端与运动把手(2)连接,拉伸杆(7)的 另一端连接测量尺(5); 固定把手(1)上设有第一指环(11)、第一连杆(12)、转动限位区(13)和第二连杆 (14);第一连杆(12)设置在第一指环(11)与转动限位区(13)之间,转动限位区(13)的另 一侧设置的是第二连杆(14); 第一指环(11)的中心是A通孔(11A),所述A通孔(11A)用于手指穿过; 转动限位区(13)上设有B通孔(13A)、限位块(13B);所述B通孔(13A)用于运动把手 (2)上的凸圆柱(23A)穿过;所述限位块(13B)置于运动把手(2)的限位槽(23C)内;所述 转动限位区(13)用于安装运动把手(2)的凸轮副(23); 第二连杆(14)上设有C通孔(14A)、D通孔(14B);所述C通孔(14A) -方面用于固定 安装樘杆⑷的一端,安装樘杆⑷的另一端活动安装上测量尺(5);所述C通孔(14A)另 一方面用于拉伸杆(7)的一端穿过,且穿过C通孔(14A)的拉伸杆(7)的卡钩(71)活动安 装在运动把手(2)的卡槽(23F)内,拉伸杆(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上测量尺(5);所述D通 孔(14B)用于放置顶丝(4A),穿过D通孔(14B)后的顶丝(4A)将樘杆(4)的一端顶紧,实 现樘杆(4)与固定把手(1)的固定; 运动把手(2)上设有第二指环(12A)、第三连杆(22)、凸轮副(23),第三连杆(22)设置 在第二指环(12A)与凸轮副(23)之间; 第二指环(12A)的中心是E通孔(21A),所述E通孔(21A)用于手指穿过; 凸轮副(23)上设有凸圆柱(23A)、限位槽(23C)、A填料腔(23D)、B填料腔(23E)、卡槽 (23F);所述凸圆柱(23A)的中心是螺纹孔(23B),该凸圆柱(23A)安装在固定把手(1)的B 通孔(13A)内,螺纹孔(23B)用于放置螺钉(3),穿过螺纹孔(23B)后的螺钉(3)端部可以 连接一螺母;所述限位槽(23C)用于放置固定把手(1)的限位块(13B);所述卡槽(23F)用 于放置拉伸杆(7)上的卡钩(71); A填料腔(23D)和B填料腔(23E)内放置有减摩材料; 运动把手(2)相对于固定把手(1)绕凸圆柱(23A)转动; 樘杆(4)的杆体上设有轴向U形槽(41),该轴向U形槽(41)用于放置拉伸杆(7),且拉 伸杆(7)在轴向U形槽(41)内移动;与所述轴向U形槽(41)相对的底部设有顶丝孔(42), 该顶丝孔(42)用于放置顶丝(4A),顶丝(4A)的一端穿过固定把手(1)上的D通孔(14B) 后置于顶丝孔(42)内,通过顶丝(4A)实现樘杆(4)与固定把手(1)之间的连接;樘杆(4) 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纵向U形槽(43),在纵向U形槽(43)的一侧板上设有G通孔(44),在纵 向U形槽(43)的另一侧板上设有Η通孔(45),所述G通孔(44)和所述Η通孔(45)用于销 钉(6)穿过;纵向U形槽(43)用于放置测量尺(5)的连接柄(53); 拉伸杆(7)的一端设有卡钩(71),拉伸杆(7)的另一端设有销轴(72);所述卡钩(71) 置于运动把手(2)的卡槽(23F)中;所述销轴(72)置于测量尺(5)的J通孔(51)内;销轴 (72)与J通孔(51)为活动安装; 测量尺(5)的一端是双面度量体(54),所述双面度量体(54)上设有刻度尺,测量尺 (5)的另一端是连接柄(53),所述连接柄(53)上设有J通孔(51)和K通孔(52),所述J通 孔(51)用于放置拉伸杆(7)的圆柱销轴(72),所述K通孔(52)用于销钉(6)穿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其特征 在于:樘杆(4)的直径不得超过8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其特征 在于:测量尺(5)的双面度量体(54)上设置的刻度尺的刻度单位为1毫米、或者0. 5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其特征 在于:测量尺(5)的双面度量体(54)的截面构形为三角形、六边形、矩形、或者圆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其特征 在于:测量尺(5)的长度不得超过微创关节内的手术环境。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关节内结构尺寸的医疗测量器械,其特征 在于:所述医疗测量器械能够适用于左手操作或者右手操作的医务人员。
【文档编号】A61B5/107GK204072097SQ20142051002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敖英芳, 王成, 裴旭, 陈文庆 申请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