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助行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820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两根侧杆和一根下支杆,两侧杆之间的顶端通过腋托连接,两侧杆之间的中部通过把手连接,两侧杆与下支杆通过铰接连接,座位板与两侧杆通过铰接连接,座位板下部有两支撑杆,两支撑杆分别与相应的侧杆通过铰接连接,两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一起,连接轴与两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两端部安装有后轮,在连接轴上安装有电源和驱动器,下支杆和连接轴与过渡连接杆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下支杆的前端部下方安装有前轮;把手中部焊接有一段连接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助行器,既可以用作轮椅,又可以用作拐杖,扩大了病人、老人和残疾人等体质较弱的人群的活动范围。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腿部有残疾的人士使用的辅助行走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背景技术】
[0002]拐杖是腿部有残疾的人士必备的辅助行走工具,这种拐杖一般分成上杆部和下支杆两部分。上杆部包括有两根竖向间隔设置的侧杆,两侧杆之间的顶端通过腋托连接,该腋托上套有柔性材质制成的软套,腋托用以支撑人的腋下,两侧杆的下端逐渐向内靠拢,前述直杆的上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两侧杆的下端之间,直杆的下端用于与地面接触,一般还会在直杆的底端设置橡胶垫,以减少驻行时的震动。但是,对于病人、老人和残疾人等体质较弱的人群来说,使用这种拐杖由于腋托对胸部和肩部始终有较大的压迫感,长时间使用易让人产生不适,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用传统的拐杖,会对胸部和肩部产生较大的压迫感,长时间使用易让人产生不适,从而限制病人、老人和残疾人等体质较弱的人群的活动范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0005]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两根竖向间隔设置的侧杆和一根下支杆,两侧杆之间的顶端通过腋托连接,两侧杆之间的中部通过把手连接,两侧杆与下支杆通过铰接连接,座位板与两侧杆通过铰接连接,座位板下部有两支撑杆,两支撑杆分别与相应的侧杆通过铰接连接,两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一起,连接轴与两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两端部安装有后轮,在连接轴上安装有电源和驱动器,下支杆和连接轴与过渡连接杆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下支杆的前端部下方安装有前轮;把手中部焊接有一段连接管。
[0006]所述的下支杆的前端部有一六角形螺母,六角形螺母上固定有一段不锈钢限位块,这段不锈钢限位块上表面为正方形;座位板的前部中间位置有一与手扶杆相匹配的孔,手扶杆的竖直部分为空心管,空心管下部有与正方形不锈钢限位块匹配的孔,手扶杆穿过座位板上的孔与下支杆上的不锈钢限位块相连接。
[0007]所述的连接管为与手扶杆匹配的空心管;下支杆为与手扶杆匹配的空心管。
[0008]所述的手扶杆的水平部分安装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导线设置于过渡连接杆、下支杆和手扶杆内部。
[0009]所述的下支杆的下端部有防滑垫。
[0010]所述的电源与驱动器通过导线连接,驱动器与后轮连接。
[0011]所述的座位板的两侧边中部分别有一个螺孔,两支撑杆上分别有与座位板侧边上的螺孔对应的孔。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助行器,既可以用作轮椅,又可以用作拐杖,避免了长时间使用传统的拐杖,对胸部和肩部产生较大的压迫感,在上下楼梯时可以作为拐杖使用,而在平路上行走时,可以作为电动轮椅使用,从而扩大了病人、老人和残疾人等体质较弱的人群的活动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作为拐杖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支杆端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扶杆下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I是侧杆;2是下支杆;3是脑托;4是把手;5是座位板;6是支撑杆;7是连接轴;8a是前轮;8b是后轮;9是电源;10是驱动器;11是过渡连接杆;12是手扶杆;13是连接管;14是防滑垫;15是电源开关;16是六角形螺母;17是不锈钢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两根竖向间隔设置的侧杆I和一根下支杆2,两侧杆I之间的顶端通过腋托3连接,两侧杆I之间的中部通过把手4连接,当本实用新型作为拐杖使用时,把手4用以支撑手。
[0019]两侧杆I与下支杆2通过铰接连接,座位板5与两侧杆I通过铰接连接,座位板5下部有两支撑杆6,两支撑杆6分别与相应的侧杆I通过铰接连接,两支撑杆6的底端通过连接轴7连接在一起,连接轴7与两支撑杆6固定连接,在连接轴7的两端部安装有后轮8b,在连接轴7上安装有电源9和驱动器10,下支杆2和连接轴7与过渡连接杆11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下支杆2的前端部下方安装有前轮8a ;把手4中部焊接有一段连接管13。
[0020]在下支杆2和座位板5处于同向的水平状态时,作为轮椅使用;在下支杆2和座位板5处于竖直状态时,作为拐杖使用。
[0021]如图3和图4所示,下支杆2的前端部有一六角形螺母16,六角形螺母16上固定有一段不锈钢限位块17,这段不锈钢限位块17上表面为正方形;座位板5的前部中间位置有一与手扶杆12相匹配的孔,手扶杆12的竖直部分为空心管,空心管下部有与正方形不锈钢限位块17匹配的孔,手扶杆12穿过座位板5上的孔与下支杆2上的不锈钢限位块17相连接。
[0022]连接管13为与手扶杆12匹配的空心管;下支杆2为与手扶杆12匹配的空心管;手扶杆12上端可插入连接管13内,手扶杆12下端可插入下支杆2内。
[0023]手扶杆12的水平部分安装有电源开关15,电源开关15通过导线与电源9连接,导线设置于过渡连接杆11、下支杆2和手扶杆12内部。
[0024]下支杆2的下端部有塑料防滑垫14。
[0025]电源9与驱动器10通过导线连接,驱动器10与后轮Sb连接。
[0026]座位板5的两侧边中部分别有一个螺孔,两支撑杆6上分别有与座位板5侧边上的螺孔对应的孔,当多功能助行器作为拐杖使用时,座位板5可通过螺丝与支撑杆6固定在一起。
[0027]当助行器需要作为电动轮椅使用时,如图1所示,从连接管13和下支杆2中抽出手扶杆12,打开支撑杆6,将座位板5放到支撑杆6上,并将手扶杆12穿过座位板5上与其匹配的孔,通过不锈钢限位块17固定到下支杆2上,打开电源开关15,电动轮椅小车便可向前滑动。
[0028]当助行器需要作为拐杖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手扶杆12从座位板5上与其匹配的孔中拔出,将支撑杆6与侧杆I并拢,过渡连接杆11与下支杆2并拢,再将手扶杆12上端插入连接管13内,手扶杆12下端插入下支杆2内,放下座位板5,用螺丝将座位板5与支撑杆6固定,便可作为拐杖使用。
[00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两根竖向间隔设置的侧杆(1)和一根下支杆(2),两侧杆(I)之间的顶端通过腋托(3)连接,两侧杆(1)之间的中部通过把手(4 )连接,其特征在于:两侧杆(1)与下支杆(2 )通过铰接连接,座位板(5 )与两侧杆(1)通过铰接连接,座位板(5 )下部有两支撑杆(6),两支撑杆(6)分别与相应的侧杆(1)通过铰接连接,两支撑杆(6)的底端通过连接轴(7)连接在一起,连接轴(7)与两支撑杆(6)固定连接,在连接轴(7)的两端部安装有后轮(8b ),在连接轴(7 )上安装有电源(9 )和驱动器(10 ),下支杆(2 )和连接轴(7)与过渡连接杆(11)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下支杆(2)的前端部下方安装有前轮(8a);把手(4)中部焊接有一段连接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杆(2)的前端部有一六角形螺母(16),六角形螺母(16)上固定有一段不锈钢限位块(17),这段不锈钢限位块(17)上表面为正方形;座位板(5)的前部中间位置有一与手扶杆(12)相匹配的孔,手扶杆(12)的竖直部分为空心管,空心管下部有与正方形不锈钢限位块(17)匹配的孔,手扶杆(12)穿过座位板(5)上的孔与下支杆(2)上的不锈钢限位块(1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13)为与手扶杆(12)匹配的空心管;下支杆(2)为与手扶杆(12)匹配的空心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扶杆(12)的水平部分安装有电源开关(15),电源开关(15)通过导线与电源(9)连接,导线设置于过渡连接杆(II)、下支杆(2)和手扶杆(1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杆(2)的下端部有防滑垫(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9)与驱动器(10)通过导线连接,驱动器(10)与后轮(8b)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板(5)的两侧边中部分别有一个螺孔,两支撑杆(6)上分别有与座位板(5)侧边上的螺孔对应的孔。
【文档编号】A61G5/04GK204207998SQ201420551221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李铁成 申请人:李铁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