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73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包括内环组件和外环组件;内环组件包括一端开口的半球形中空内环壳体,外环组件包括一端开口的半球形中空外环壳体;内环壳体内部设有内筒,外环壳体内壁连接有用于套于内筒外的外筒,外筒与所述内筒滑动连接;内环壳体的开口端与外环壳体的开口端相对应吻合;内筒的外壁上,沿内筒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二级吻合定位孔及初级吻合定位孔;外筒的内壁上设有一定位卡,定位卡用于与初级吻合定位孔或二级吻合定位孔相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筒上设置两级吻合定位孔,解决了由于患者肠壁厚薄不一样,导致肠道不能完全密封造成的肠液泄漏问题。
【专利说明】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胃肠道吻合手术主要有两种:手工缝合法和线形吻合器法。手工缝合法具有难度大、费时以及会产生术后的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线形吻合器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但是一次手术所用的数十只金属钉将终身留在患者体内,具有潜在的不安全性,且对日后的和检查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更快速、安全、易于掌握的吻合技术。
[0003]目前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可分解吻合环在临床手术中得到了应用,如国外的%1廿%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国内的可崩解吻合夹等。但两者均没有考虑到:由于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肠壁的厚薄不一样),可能导致肠道不能完全密封致使肠液泄漏的风险。因此现有的肠道吻合环存在较大的肠液泄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包括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内环组件和外环组件;内环组件包括一端开口的半球形中空内环壳体,外环组件包括一端开口的半球形中空外环壳体;内环壳体内部设有内筒,内筒的一端与内环壳体内壁连接,另一端朝内环壳体开口的延伸方向延伸;外环壳体内壁连接有用于套于内筒外的外筒,外筒与内筒滑动连接;内环壳体的开口端与外环壳体的开口端相对应吻合;
[0006]内筒的外壁上,沿内筒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二级吻合定位孔及初级吻合定位孔;外筒的内壁上设有一定位卡,定位卡用于与初级吻合定位孔或二级吻合定位孔相卡接。
[0007]进一步,内筒的外壁上,沿内筒的延伸方向,远离二级吻合定位孔,还设有定位装配孔;定位装配孔、初级吻合定位孔及二级吻合定位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0008]进一步,内环壳体与内筒连接的部分为平面结构;
[0009]进一步,内环壳体及外环壳体的侧壁上分别开有椭圆形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0010]进一步,内环壳体的开口端设有第一圆弧形锯齿;外环壳体的开口端设有第二圆弧形锯齿;
[0011]进一步,沿内筒的延伸方向设有贯穿内筒筒壁的长条槽;外筒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长条槽相配合,并可在长条槽内自由滑动的凸条;
[0012]进一步,内环壳体开有与内筒贯通的第三通孔;外环壳体开有与外筒贯通的第四通孔;
[0013]进一步,还包括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手柄组件,手柄组件包括柄体,柄体的前端设有与柄体活动连接的按钮条,按钮条上设有手柄定位卡;内筒的内壁设有用于与手柄定位卡相配合的手柄定位孔;柄体的前端设有用于与长条槽相配合的凸形筋。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内筒上设置两级吻合定位孔(初级吻合定位孔及二级吻合定位孔),避免了由于患者肠壁厚薄不一样,导致肠道不能完全密封,产生肠液泄漏问题的出现,消除了现有肠道吻合环存在的肠液泄漏的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内环组件、外环组件及手柄组件连接示意图;
[0016]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内环组件的第一剖视图;
[0017]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内环组件的第二剖视图;
[0018]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外环组件的主视图;
[0019]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外环组件的左视图;
[0020]图6示出了图5中的八-八剖视图;
[0021]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手柄组件的主视图;
[0022]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内环组件与外环组件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3]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内环组件与外环组件的吻合状态示意图;
[0024]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内环组件与外环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
[0026]1、内环组件;11、内环壳体;12、通孔三;13、内筒;14、圆弧形锯齿一 ;15、长条槽;16、定位装配孔;17、初级吻合定位孔;18、手柄定位孔;101、通孔一 ;102、通孔二 ;19、二级吻合定位孔;
[0027]2、外环组件;21、外环壳体;22、通孔四;23、外筒;24、圆弧形锯齿二 ;25、凸条;26、定位卡;
[0028]3、手柄组件;31、柄体;32、手柄定位卡;33、凸形筋;34、按钮条;
[0029]4、左侧断肠;
[0030]5、右侧断肠。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2]参图1?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包括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内环组件1和外环组件2 ;本实施例采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由医用可降解聚乙醇酸和具有显影作用的医用硫酸钡复合而成;内环组件1包括一端开口的半球形中空内环壳体11,外环组件2包括一端开口的半球形中空外环壳体21 ;内环壳体11内部设有内筒13,内筒13的一端与内环壳体11内壁连接,另一端朝内环壳体11开口的延伸方向延伸;外环壳体21内壁连接有用于套于内筒13外的外筒23(内筒13的外径等于或略微小于外筒23的内径),外筒23与内筒13滑动连接;内环壳体11的开口端与外环壳体21的开口端相对应吻合;
[0033]内筒13的外壁上,沿内筒13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二级吻合定位孔19及初级吻合定位孔17,初级吻合定位孔17及二级吻合定位孔19贯穿内筒13的筒壁;外筒23的内壁上设有一定位卡26,定位卡26用于与初级吻合定位孔17或二级吻合定位孔19相卡接。
[0034]本实施例通过在内筒13上设置初级吻合定位孔17及二级吻合定位孔19,对于肠壁较厚的患者可以使用初级吻合定位孔17和定位卡26,通过内环壳体11端部与外环壳体21端部的吻合,使左侧断肠4与右侧断肠5紧密吻合,对于肠壁较薄的患者只需要在此基础上轻轻往里推,使二级吻合定位孔19与定位卡26卡接,通过内环壳体11端部与外环壳体21端部的吻合,使左侧断肠4与右侧断肠5紧密吻合。左侧断肠4与右侧断肠5吻合后会慢慢产生自动粘连,直到完全愈合。通过本实施例,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患者肠壁厚薄不一样,导致肠道不能完全密封,产生肠液泄漏问题的出现。
[003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定位及装配,内筒13的外壁上,沿内筒13的延伸方向,远离二级吻合定位孔19,还可以设置定位装配孔16,定位装配孔16贯穿内筒13的筒壁,装配时定位卡26先卡入定位装配孔16进行定位,然后在根据需要推进初级吻合定位孔17或二级吻合定位孔19。为了使定位卡26能轻易滑入滑出定位装配孔16,定位装配孔16的尺寸可略大于初级吻合定位孔17或二级吻合定位孔19的尺寸;定位装配孔16、初级吻合定位孔17及二级吻合定位孔19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根据需要定位装配孔16、初级吻合定位孔17及二级吻合定位孔19可以设置多组,如可沿内筒13的外周壁均匀地设置3组,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吻合的牢固性。
[003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材料,内环壳体11与内筒13连接的部分可以设计为平面结构;
[0037]在本实施例中,同样为了节省材料,便于降解,在保证内、外环壳体稳固的情况下,在内环壳体11及外环壳体21的侧壁上分别开设通孔一 101及通孔二 102。通孔一 101及通孔二 102可以是矩形、圆形等形状。本实施例优选椭圆形,因为椭圆形通孔与矩形通孔相比,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应力集中效应,使吻合环强度更高,而且自然降解后形成的碎片较少。
[0038]在本实施例中,内环壳体11的开口端设有圆弧形锯齿一 14 ;外环壳体21的开口端设有圆弧形锯齿二 24;圆弧形设计可以避免划伤人体组织(断肠);本实施例将圆弧形锯齿一 14及圆弧形锯齿二 24的锯齿弧度设计为大于120。,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人体组织,避免锯齿过尖划伤人体组织。
[0039]在本实施例中,沿内筒13的延伸方向设有贯穿内筒13筒壁的长条槽15 ;外筒23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长条槽15相配合,并可在长条槽15内自由滑动的凸条25 ;长条槽15及凸条25可起到限位的作用,根据需要长条槽15及凸条25可以均匀设置多组。
[0040]在本实施例中,内环壳体11开有与内筒13贯通的通孔三12 ;外环壳体21开有与外筒23贯通的通孔四22 ;通孔三12的直径等于内筒13的内径;通孔四22的直径等于外筒23的内径。
[004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际使用时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手柄组件3,该生物可降解材料与内环组件1和外环组件2所使用的材料相同,但不限于此材料,同样具有较好生物可降解性质的其他材料包括新型材料也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之内;手柄组件3包括柄体31,柄体31的前端设有与柄体31活动连接的按钮条34,按钮条34上设有手柄定位卡32 ;内筒13的内壁设有用于与手柄定位卡32相配合的手柄定位孔18 ;柄体31的前端还设有用于与长条槽15相配合的凸形筋33。
[0042]手柄组件3安装使用时,将柄体31穿过通孔四22进入到内筒13内,此时凸形筋33正好位于长条槽15内;轻压按钮条34,当手柄定位卡32滑入手柄定位孔18内时,放松按钮条34,此时手柄定位卡32紧紧卡在手柄定位孔18内。手柄定位卡32通过与手柄定位孔18卡接可以使柄体31与吻合环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致脱落,当需要吻合环脱落时,轻按按钮条34,使手柄定位卡32滑出手柄定位孔18,就可以拔出整个手柄组件3 了。
[0043]通过这种结构的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4](1)通过吻合定位孔实现外环壳体与外环壳体的端部相对应吻合,避免了缝线或金属钉对肠壁的损伤,对组织创伤小(整个吻合口的组织坏死程度是最小的),有效减少了吻合口的疤痕化,大大降低了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吻合环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植入体内2-3周会自然降解成碎片而随消化物排出人体外,不会有永久性异物反应。
[0045](2)通过在内筒上设置两级吻合定位孔(初级吻合定位孔及二级吻合定位孔),避免了由于患者肠壁厚薄不一样,导致肠道不能完全密封,产生肠液泄漏问题的出现,消除了现有肠道吻合环存在的肠液泄漏的隐患。
[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内环组件和外环组件;所述内环组件包括一端开口的半球形中空内环壳体,所述外环组件包括一端开口的半球形中空外环壳体;所述内环壳体内部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一端与所述内环壳体内壁连接,另一端朝所述内环壳体开口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外环壳体内壁连接有用于套于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滑动连接;所述内环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外环壳体的开口端相对应吻合; 所述内筒的外壁上,沿所述内筒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二级吻合定位孔及初级吻合定位孔;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有一定位卡,所述定位卡用于与所述初级吻合定位孔或二级吻合定位孔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外壁上,沿所述内筒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二级吻合定位孔,还设有定位装配孔;所述定位装配孔、初级吻合定位孔及二级吻合定位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壳体与所述内筒连接的部分为平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壳体及外环壳体的侧壁上分别开有椭圆形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壳体的开口端设有第一圆弧形锯齿;所述外环壳体的开口端设有第二圆弧形锯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筒的延伸方向设有贯穿所述内筒筒壁的长条槽;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长条槽相配合,并可在所述长条槽内自由滑动的凸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壳体开有与所述内筒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外环壳体开有与所述外筒贯通的第四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用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柄体,所述柄体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柄体活动连接的按钮条,所述按钮条上设有手柄定位卡;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用于与所述手柄定位卡相配合的手柄定位孔;所述柄体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所述长条槽相配合的凸形筋。
【文档编号】A61B17/115GK204133525SQ201420565764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张平, 谢婷婷, 宋小文 申请人:深圳市博立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