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倒吸防胀气奶瓶,所述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包括具有瓶口的瓶体、盖合于所述瓶口上方的奶嘴、卡设于所述瓶体上方的自动瓶盖、插设于所述瓶体中的吸管和气管、以及嵌合于所述自动瓶盖中的通气阀。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无论在正置或倒置吸食时,外界空气由奶嘴上的单向阀进入,经由奶嘴、自动瓶盖、通气阀及气管共同组成的通道实现正、倒置瓶体时,可以以不同的进气方式进入瓶体内部,使瓶体内外气压平衡,从而实现防胀气的功能。
【专利说明】正倒吸防胀气奶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正、倒置吸食均可防胀气的奶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有防胀气功能奶瓶的结构大多只能倒置奶瓶进行吸食,实际使用中不是很方便,且使用者会感觉很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倒吸防胀气奶瓶,所述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包括具有瓶口的瓶体、盖合于所述瓶口上方的奶嘴、卡设于所述瓶体上方的自动瓶盖、插设于所述瓶体中的吸管和气管、以及嵌合于所述自动瓶盖中的通气阀,其中,所述奶嘴包括一体成型的奶嘴体和奶嘴座,所述奶嘴设置有一竖直地依次贯穿于所述奶嘴体和所述奶嘴座的单向阀;所述自动瓶盖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垂直向上延伸并插设于所述奶嘴体中的环形肋壁;所述凸台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通气阀的凹坑,所述凹坑的一侧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位于所述环形肋壁的外侧,并穿透所述自动瓶盖;所述凹坑的侧壁设置有一垂直向下延伸的中空圆柱,所述中空圆柱位于所述环形肋壁的内侧,并穿透所述自动瓶盖;所述通气阀的底部开设有一椭圆形凹坑,所述通气阀的顶部设置有一水平的单向开口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的开口端与所述自动瓶盖的孔洞相接合,所述椭圆形凹坑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与所述通气槽相连通的鸭嘴式单向阀,所述通气阀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一下沉的平台,对应于所述平台处的所述通气阀的顶部设置有一腰形凹坑,所述平台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腰形凹坑相连通的半球形单向阀;所述椭圆形凹坑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连通所述椭圆形凹坑与所述腰形凹坑的斜孔;所述气管插合于所述通气阀的椭圆形凹坑内;所述吸管插合于所述中空圆柱的下方,所述吸管的底部连接有一重力球,所述重力球的球身上设置有通孔。
[000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还包括套合于所述瓶体的瓶口处的螺纹盖,所述螺纹盖的顶部外缘处设置有指向中心的卡座,所述奶嘴座卡设于所述卡座中。
[000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通气阀上设置有使外界气体从所述奶嘴上的单向阀到所述鸭嘴式单向阀进入所述瓶体的中间通道;或者是从所述奶嘴上的单向阀通过所述鸭嘴式单向阀、所述斜孔到所述半球单向阀进入所述瓶体的中间通道。
[000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吸管和所述重力球的长度和大于等于所述瓶体的长度。
[000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吸管的重量小于所述重力球的重量。
[000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气管自上而下包括插头和管体。
[00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气管与所述通气阀插合后,所述管体部分所能容纳液体的体积小于所述插头部分所能容纳液体的体积。
[00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奶嘴、所述吸管和所述通气阀均由液态硅胶制成;所述螺纹盖和所述气管由聚丙烯制成;所述重力球由铜球和包覆于铜球外缘的聚丙烯制成;所述自动瓶盖为二次注塑成型制品,所述自动瓶盖由聚丙烯制成。
[00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凸台的顶部外缘处环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异戊二烯与苯乙烯嵌段型的共聚物制成。
[00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通气阀的底部一侧还设置有垂直向下延伸的直柄,所述通气阀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中空圆柱相贴合的缺口。
[0014]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无论在正置或倒置吸食时,外界空气通过单向阀经过奶嘴、自动瓶盖、通气阀和气管共同组成的通道实现正、倒置瓶体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进气方式进入瓶体内部,使瓶体内外气压平衡,从而实现防胀气的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奶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通气阀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通气阀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正置时进气方式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倒置时进气方式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奶嘴1、奶嘴体11、奶嘴座12、单向阀13、螺纹盖2、卡座21、自动瓶盖3、凸台31、中空圆柱32、凹坑33、孔洞34、密封圈35、环形肋壁36、吸管4、重力球5、气管6、插头61、管体62、通气阀7、斜孔71、腰形凹坑72、平台73、半球单向阀74、鸭嘴式单向阀75、直柄76、椭圆形凹坑77、通气槽78、缺口 79、瓶体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审查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首先,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包括具有瓶口的瓶体8、盖合于瓶口上方的奶嘴1、卡设于瓶体8上方的自动瓶盖3、插设于瓶体8中的吸管4和气管6、以及嵌合于自动瓶盖3中的通气阀7。
[0028]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奶嘴I包括一体成型的奶嘴体11和奶嘴座12,而且,奶嘴I上还设置有一竖直地依次贯穿于奶嘴体11和奶嘴座12的单向阀13。
[0029]对于自动瓶盖3,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瓶盖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瓶盖3设置有一凸台31,凸台31设置有垂直向上延伸并插设于奶嘴体11中的环形肋壁36,从而利用环形肋壁36实现奶嘴I与自动瓶盖3的密封。此外,凸台31的底部开设有凹坑33,通气阀7容纳嵌合于凹坑33中,凹坑33的一侧设置有孔洞34,孔洞34位于环形肋壁36的外侧,并穿透自动瓶盖3 ;凹坑33的侧壁设置有一垂直向下延伸的中空圆柱32,中空圆柱32位于环形肋壁36的内侧,并穿透自动瓶盖3与吸管4相接合,从而保证瓶体8中的液体可以通过吸管4经由中空圆柱32进入到奶嘴I中。另外,为了保证自动瓶盖3的密封性,凸台31的顶部外缘处环设有由异戊二烯与苯乙烯嵌段型的共聚物经二次注塑制成的密封圈35。
[0030]通气阀7的结构,请同时参考图1、图5A和图5B,本实用新型的通气阀7的底部开设有椭圆形凹坑77,椭圆形凹坑77背面,即通气阀7的顶部设置有一水平的单向开口的通气槽78,通气槽78的开口端与自动瓶盖3的孔洞34相接合,气管6的插头61便可插合于对应于通气阀7的椭圆凹坑77内,管体62便径直插设在瓶体8中。同时椭圆形凹坑77的中心设置有一与通气槽78相连通的鸭嘴式单向阀75,通气阀7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一下沉的平台73,平台73的背面,即对应于平台73处的通气阀7的顶部设置有一腰形凹坑72,平台73上设置有一与腰形凹坑72连通的半球形单向阀74 ;椭圆形凹坑77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连通椭圆形凹坑77与腰形凹坑72的斜孔71 ;同时通气阀7的底部一侧还设置了垂直向下延伸的便于拆装的直柄76,并在通气阀7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与中空圆柱32相贴合的缺口79 ο
[0031]而用于吸允液体的吸管4,则如图1所示,插合于中空圆柱32的下方。另外,吸管4的底部连接有一重力球5,重力球5的球身上设置有通孔,吸管4和重力球5的长度和大于等于瓶体8的长度,从而当奶瓶正置时,下垂的重力球5可接触到瓶体8的底部,由此可以顺利吸吮瓶体8中的全部液体,另外设置吸管4的重量小于重力球5的重量,从而当奶瓶倒置时,在重力球5的作用下,吸管4弯曲,重力球5抵触到通气阀7,人们同样可以顺利的吸吮到瓶体8中的全部液体(如图7和图8所示)。由此,无论奶瓶处于正置或倒置时,人们均可以通过吸管4吸吮到瓶体中的液体。
[0032]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奶嘴I可通过多种方式盖合于瓶口的上方,如图1所示,瓶体8的瓶口处套合有螺纹盖2,螺纹盖2的顶部外缘处设置有指向中心的卡座21,奶嘴座12卡设于卡座21中,从而使得奶嘴I盖合于瓶口的上方。
[0033]因此,参考图7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在正置时,在瓶体8内产生负压时,外界空气从奶嘴I上的单向阀13进入,通过自动瓶盖上的孔洞34、通气阀7上的通气槽78,打开通气阀7上的鸭嘴式单向阀75,穿过斜孔71,打开半球单向阀74进入瓶体8内的液面上方,保证了瓶体内外气压平衡。而在倒置奶瓶吸食时,如图8所示,在瓶体8内产生负压时,外界空气从奶嘴I上的单向阀13进入,通过自动瓶盖3上的孔洞34、通气阀7上的通气槽78,打开通气阀7上的鸭嘴式单向阀75,最后经过气管6到达瓶体8内液面上方,保证了瓶体内外气压平衡。
[0034]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在正、倒置瓶体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进气路径进入到瓶体内部,使瓶体内外气压平衡,从而实现防胀气的功能。
[0035]另外,为了提高奶瓶的安全和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的奶嘴1、吸管4和通气阀7均由液态硅胶制成,螺纹盖2和气管6由聚丙烯制成,自动瓶盖3为二次注塑成型制品,由聚丙烯制成,凸台31的顶部外缘处环设有密封圈35,密封圈35由异戊二烯与苯乙烯嵌段型的共聚物制成,重力球5由铜球和包覆于铜球外缘的聚丙烯制成。从而使得奶瓶无毒无害,且轻便耐用。
[0036]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包括具有瓶口的瓶体(8)、盖合于所述瓶口上方的奶嘴(I)、卡设于瓶体(8)上方的自动瓶盖(3)、插设于瓶体(8)中的吸管(4)和气管(6)、以及嵌合于自动瓶盖(3)中的通气阀(7),其中, 奶嘴(I)包括一体成型的奶嘴体(11)和奶嘴座(12),奶嘴(I)设置有一竖直地依次贯穿于奶嘴体(11)和奶嘴座(12)的单向阀(13); 自动瓶盖(3)设置有一凸台(31),凸台(31)设置有垂直向上延伸并插设于奶嘴体(11)中的环形肋壁(36);凸台(3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通气阀(7)的凹坑(33),凹坑(33)的一侧设置有孔洞(34),孔洞(34)位于环形肋壁(36)的外侧,并穿透自动瓶盖(3);凹坑(33)的侧壁设置有一垂直向下延伸的中空圆柱(32),中空圆柱(32)位于环形肋壁(36)的内侧,并穿透自动瓶盖(3); 通气阀(7)的底部开设有一椭圆形凹坑(77),通气阀(7)的顶部设置有一水平的单向开口的通气槽(78),通气槽(78)的开口端与自动瓶盖(3)的孔洞(34)相接合,椭圆形凹坑(77)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与通气槽(78)相连通的鸭嘴式单向阀(75),通气阀(7)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一下沉的平台(73),对应于平台(73)处的通气阀(7)的顶部设置有一腰形凹坑(72),平台(73)上设置有一与腰形凹坑(72)相连通的半球形单向阀(74);椭圆形凹坑(77)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连通椭圆形凹坑(77)与腰形凹坑(72)的斜孔(71); 气管(6)插合于通气阀(7)的椭圆形凹坑(77)内; 吸管(4)插合于中空圆柱(32)的下方,吸管(4)的底部连接有一重力球(5),重力球(5)的球身上设置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合于瓶体(8)的瓶口处的螺纹盖(2),螺纹盖(2)的顶部外缘处设置有指向中心的卡座(21),奶嘴座(12)卡设于卡座(21)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通气阀(7)上设置有使外界气体从单向阀(13)到鸭嘴式单向阀(75)进入瓶体(8)的中间通道;或者从单向阀(13)通过鸭嘴式单向阀(75)、斜孔(71)到半球单向阀(74)进入瓶体(8)的中间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吸管(4)和重力球(5)的长度和大于等于瓶体(8)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吸管(4)的重量小于重力球(5)的重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气管(6)自上而下包括插头(61)和管体(62) 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气管(6)与通气阀(7)插合后,管体(62)部分所能容纳液体的体积小于插头(61)部分所能容纳液体的体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奶嘴(I)、吸管(4)和通气阀(7)均由液态硅胶制成;螺纹盖(2)和气管(6)由聚丙烯制成;重力球(5)由铜球和包覆于铜球外缘的聚丙烯制成;自动瓶盖(3)为二次注塑成型制品,自动瓶盖(3)由聚丙烯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凸台(31)的顶部外缘处环设有密封圈(35),密封圈(35)由异戊二烯与苯乙烯嵌段型的共聚物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吸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通气阀(7)的底部一侧还设置有垂直向下延伸的直柄(76),通气阀(7)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与中空圆柱(32)相贴合的缺口 (79) ο
【文档编号】A61J9/04GK204170115SQ201420565749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程克勇 申请人:浙江辉伦婴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