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不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74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尿不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尿不湿,其特征在于,尿不湿中部设置有防水弹性隔膜,所述防水弹性隔膜将尿不湿分隔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防水弹性隔膜与所述第一主体的连接处呈弧形,弧顶部指向所述第二主体;以尿不湿不与人体接触的一侧为外侧,所述第一主体中部向外侧凸出,形成碗状的第一收集腔,所述第一收集腔中部设置有缝隙;所述缝隙由两片交叠的吸水布料覆盖;所述第二主体中部向外侧凸出,形成碗状的第二收集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不湿在维持原尺寸的同时,提高了有效面积,同时能够防止便汁污染尿液。
【专利说明】尿不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尿不湿。

【背景技术】
[0002]当患儿发生频繁腹泻时,会从肛门喷射出大量便汁和液体,腹泻量大且瞬间喷出,普通尿不湿来不及吸收,会导致患儿整个下体被便汁及液体浸泡,进而导致患儿尿道口外阴或阴囊受到刺激而红肿甚至溃烂,增加患儿的痛苦;若正在留取尿样,则会被便汁污染,需重新取样,延误诊治,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吸收便汁,同时可以防止便汁污染尿样的尿不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尿不湿不能迅速吸收便汁等缺陷,提供一种闻效易用的尿不湿。
[0004]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不湿中部设置有防水弹性隔膜,该防水弹性隔膜将尿不湿分隔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其中,防水弹性隔膜与第一主体的连接处呈弧形,弧顶部指向第二主体;以尿不湿不与人体接触的一侧为外侧,第一主体中部向外侧凸出,形成碗状的第一收集腔,该第一收集腔中部设置有缝隙;该缝隙由两片交叠的吸水布料覆盖;第二主体中部向外侧凸出,形成碗状的第二收集腔。
[0005]根据上述尿不湿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不湿还包括尿样收集袋和通过导管连接至所述尿样收集袋的收集口 ;其中,收集口呈漏斗形,且其尺寸使其穿过缝隙并刚好嵌在第一收集腔中,其上连接的导管从上述缝隙中伸出,并连接至尿样收集袋。
[0006]根据上述尿不湿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不湿的第一主体两侧设置有第一腰围,第二主体两侧设置有第二腰围;第一腰围远离第一主体的端部设置有一对公尼龙扣,第二腰围远离第二主体的端部设置有与公尼龙扣相配合的一对母尼龙扣。
[0007]根据上述尿不湿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不湿的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防水弹性隔膜边缘设置有弹性防侧漏护围。
[0008]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不湿的有益效果为:
[0009]通过一防水弹性隔膜将尿不湿分隔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两部分,其中第一主体用于吸收尿液,第二主体用于吸收便汁,防水柔性隔膜可以防止便汁扩散而污染待收集的尿样,缩短诊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在第一主体中部设置有第一收集腔,在第二主体中部设置有第二收集腔;两个收集腔在保持尿不湿原有大小、使得患儿在穿戴时可保持正常屈曲位的基础上,扩大了其有效吸收面积,防止便汁等外溢而污染周围环境,或因吸收不完全浸泡患儿下体而导致红肿溃烂,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同时减轻患者痛苦;防水弹性隔膜与第一主体的交界处呈弧形,其弧顶朝向第二主体,以更好地贴合使用者的身体;
[0010]进一步,在第一收集腔中部设置有缝隙,该缝隙由两片交叠的吸水布料覆盖;当未配置尿样收集袋时,两片交叠的吸水布料可以保证尿液不从该缝隙渗出;当配置了尿样收集袋时,收集口可闯过该缝隙并嵌在第一收集腔中,其导管通过该缝隙伸出,并连接至尿样收集袋;既可以防止因新生儿活动导致收集口偏移而收集失败,或因挤压导致导管阻塞而收集失败,又可以避免收集口对新生」L造成不适。
[0011]较佳的,在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防水弹性隔膜的侧面设置有弹性防侧漏护围,可以进一步防止便汁等外溢,保持周围环境卫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尿不湿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尿不湿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尿不湿的实施例配有尿样收集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尿不湿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尿不湿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不湿的尺寸、吸水层结构等均与现有尿不湿相同,其特征在于在尿不湿中部设置有防水弹性隔膜3,该防水弹性隔膜3将尿不湿分隔为第一主体I和第二主体2,防水弹性隔膜3与第一主体I的连接处呈弧形,弧顶部指向第二主体2 ;此防水弹性隔膜3的作用为隔绝使用者排出的尿液和便汁,防止便汁污染尿液,同时由于其具有弹性,可以更好地贴合使用者的身体,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水弹性隔膜3与第一主体I连接处的弧形设计可以使得尿不湿更加贴合使用者身体,增加舒适性同时提高防水弹性隔膜3的密封度,更好地隔绝尿液与便汁。
[0017]以尿不湿不与人体接触的一面为外侧(以图2为观察视角,右侧为尿不湿外侧),第一主体I中部向外侧凸出,形成碗状的第一收集腔101 ;第二主体2中部向外侧凸出,形成碗状的第二收集腔201。其中第一收集腔101的作用是扩大尿不湿的有效面积,使其能够更快、更多地吸收尿液,同时碗状结构对尿液起到聚拢作用,可以防止尿液外溢;第二收集腔201的作用是扩大尿不湿的有效面积,使其能够更快、更多地收集便汁,同时碗状结构对便汁起到聚拢作用,可以防止便汁外溢而造成污染,或浸泡使用者下体而造成红肿溃烂。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尿不湿的实施例配有尿样收集袋的主视图。参考图1、图3,在第一收集腔101中部设置有缝隙1011,该缝隙1011由两片交叠的吸水布料覆盖,以保证当未配置尿样收集袋5时,不会有尿液由此缝隙1011渗出;当配置有尿样收集袋5时,尿样收集袋5通过导管501连接至收集口 502,此收集口 502呈漏斗形,并设置在第一收集腔101中,其形状刚好可以嵌在第一收集腔101的碗状结构中而不晃动,导管501由缝隙1011伸出,连接至尿样收集袋5。当收集尿液时,部分尿样会进入收集口 502,并经由导管501汇入尿样收集袋5中,未被收集的尿液会被尿不湿第一主体I吸收;收集口 502嵌在第一收集腔101中的设计可以保证新生儿在活动时,收集口 502仍能够保持原位,以保证尿样的成功收集。
[0019]同时,在收集尿样时,防水弹性隔膜3可以隔绝尿液与便汁,防止便汁对尿样产生污染,保证尿样的成功收集。
[0020]第一主体I两侧设置有第一腰围102,第二主体2两侧设置有第二腰围202,第一腰围102远离第一主体I的端部设置有一对公尼龙扣103,第二腰围202远离第二主体2的端部设置有与公尼龙扣103相配合的一对母尼龙扣203 ;第一腰围102和第二腰围202可配合并通过公母尼龙扣固定,可将尿不湿穿戴于使用者身上。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和防水弹性隔膜3侧面设置有弹性防侧漏护围4,在进一步紧固尿不湿的同时,可以防止尿液或便汁侧漏,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0021]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不湿的有益效果为:
[0022]通过一防水弹性隔膜3将尿不湿分隔为第一主体I和第二主体2两部分,其中第一主体I用于吸收尿液,第二主体2用于吸收便汁,防水柔性隔膜3可以防止便汁扩散而污染待收集的尿样,缩短诊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在第一主体I中部设置有第一收集腔101,在第二主体2中部设置有第二收集腔201 ;两个收集腔在保持尿不湿原有大小、使得患儿在穿戴时可保持正常屈曲位的基础上,扩大了其有效吸收面积,防止便汁等外溢而污染周围环境,或因吸收不完全浸泡患儿下体而导致红肿溃烂,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同时减轻患者痛苦;防水弹性隔膜3与第一主体I的交界处呈弧形,其弧顶朝向第二主体2,以更好地贴合使用者的身体;
[0023]进一步,在第一收集腔101中部设置有缝隙1011,该缝隙1011由两片交叠的吸水布料覆盖;当未配置尿样收集袋5时,两片交叠的吸水布料可以保证尿液不从该缝隙渗出;当配置了尿样收集袋5时,将收集口 502设置在第一收集腔101中,其导管501通过该缝隙1011伸出,并连接至尿样收集袋5 ;既可以防止因新生」L活动导致收集口 502偏移而收集失败,或因挤压导致导管501阻塞而收集失败,又可以避免收集口 502对新生儿造成不适。
[0024]较佳的,在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和防水弹性隔膜3的侧面设置有弹性防侧漏护围4,可以进一步防止便汁等外溢,保持周围环境卫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25]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尿不湿,其特征在于,尿不湿中部设置有防水弹性隔膜(3),所述防水弹性隔膜(3)将尿不湿分隔为第一主体(I)和第二主体(2);所述防水弹性隔膜(3)与所述第一主体(I)的连接处呈弧形,弧顶部指向所述第二主体(2);以尿不湿不与人体接触的一侧为外侧,所述第一主体(I)中部向外侧凸出,形成碗状的第一收集腔(101),所述第一收集腔(101)中部设置有缝隙(1011);所述缝隙(1011)由两片交叠的吸水布料覆盖;所述第二主体(2)中部向外侧凸出,形成碗状的第二收集腔(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不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尿样收集袋(5)和通过导管(501)连接至所述尿样收集袋(5)的收集口(502);所述收集口(502)呈漏斗形,且其尺寸使其刚好穿过所述缝隙(1011)并嵌在所述第一收集腔(101)中,其上连接的所述导管(501)从所述缝隙(1011)中伸出,并连接至所述尿样收集袋(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不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I)两侧设置有第一腰围(102),所述第二主体(2)两侧设置有第二腰围(202);所述第一腰围(102)远离所述第一主体(I)的端部设置有一对公尼龙扣(103),所述第二腰围(202)远离所述第二主体(2)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公尼龙扣(103)相配合的一对母尼龙扣(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不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I)、第二主体(2)和所述防水弹性隔膜(3)边缘设置有弹性防侧漏护围(4)。
【文档编号】A61F13/494GK204092346SQ20142056590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雷红霞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