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床坐便器及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74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床坐便器及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床坐便器及护理床,包括:固定在床体上的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和连接部;以及,固定在第一升降装置上的便口托板和固定在第二升降装置上的便盆;其中,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升降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升降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坐便器及护理床,当病人需要使用便盆时,第一升降装置下降,便口托板下移,连接部随着发生转动,带动第二升降装置上升,便盆抵住便口,病人可使用便盆;当便盆使用完毕后,第一升降装置上升,便口托板抵住便口,护理床恢复正常状态,连接部随着发生转动,带动第二升降装置下降,便盆退出;通过便盆和便口托板的交互使用,不仅不影响病人的舒适,还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护理床坐便器及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床坐便器及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用于护理床的坐便器各种各样,但在使用时需要对卧床病人进行搬移,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造成了卧床病人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坐便器及护理床,解决了现有坐便器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卧床病人不适的问题。
[000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坐便器包括:便口托板;第一升降装置,固定在床体上,便口托板固定在第一升降装置上;便盆;第二升降装置,固定在床体上,便盆固定在第二升降装置上;以及,连接部,固定在床体上,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升降装置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装置连接;其中,当第一升降装置处于上升状态时,便口托板抵住床体的便口,连接部随第一升降装置转动,连接部转动带动第二升降装置下降;当第一升降装置处于下降状态时,便口托板向下移动,连接部随第一升降装置转动,连接部转动带动第二升降装置上升,便盆抵住床体的便口。
[0005]可选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伸缩杆,固定在床体上;第一滑轨,与伸缩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滑轨的滑道方向与伸缩杆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一连杆,固定在第一滑轨上,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伸缩杆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便口托板连接;第二滑轨,固定在第一滑轨上,第二滑轨的轨道方向与第一滑轨的轨道方向垂直,便口托板固定在第二滑轨上。
[0006]可选地,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与伸缩杆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连接;限位块,包覆于第一滑轨上;滚轮,位于限位块与第一滑轨之间;其中,第一滑轨相对于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挡板,限位块位于第一连杆和限位挡板之间。
[0007]可选地,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伸缩杆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滑轨可转动连接。
[0008]可选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拨杆,第一拨杆与第一滑轨垂直;第二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拨杆,第二拨杆垂直于第二滑轨设置,连接部的一端位于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之间。
[0009]可选地,伸缩杆为电动推杆。
[0010]可选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拨轴;至少两根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拨轴连接;托架,与第一支撑杆可转动连接,其中,托架上设置有滑道;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杆,一端与床体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架可转动连接;托盘,卡接于托架的滑道内,便盆放置于托盘内;托盘拨杆,托盘拨杆的第一端与托盘可转动连接,托盘拨杆的第二端与托架可转动连接,托盘拨杆的第三端设置于托架上,以托盘拨杆的第二端为支点,推动托盘拨杆的第三端时,托盘拨杆的第一端推动托盘移动,其中,托盘底部设有滑槽,托盘拨杆可沿托盘的滑槽滑动;以及,托盘拉簧,一端与托盘固定连接,托盘拉簧的另一端与托架固定托盘拨杆的一端连接。
[0011 ] 可选地,连接部包括一 L形杠杆,L形杠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升降装置连接,L形杠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升降装置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包括如上所述的护理床坐便器。
[00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护理床坐便器及护理床,通过便盆和便口托板之间的交互使用,不仅使护理床坐便器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还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当病人需要使用便盆时,驱动第一升降装置,使第一升降装置下降,便口托板下移,连接部随第一升降装置的下降发生转动,带动第二升降装置上升,使得便盆抵住便口,病人可使用便盆;当便盆使用完毕后,驱动第一升降装置上升,便口托板上移,抵住便口,护理床恢复正常状态,连接部随第一升降装置上升,反方向发生转动,带动第二升降装置下降,便盆随之下降,便盆退出;操作简单快捷,不仅不影响病人的舒适,还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坐便器的第一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坐便器的第一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
[0017]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坐便器的第二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坐便器的便盆上升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图中:1、便口托板,2、第一升降装置,3、便盆,4、第二升降装置,5、连接部,6、床体;
[0020]21、伸缩杆,22、第一滑轨,23、第一连杆,24、第二滑轨,25、驱动杆,26、限位块,27、滚轮,28、限位挡板,29、第二连杆,20、第一拨杆,2a、第二拨杆;
[0021]41、拨轴,42、第一支撑杆,43、托架,44、第二支撑杆,45、托盘,46、托盘拨杆,47、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坐便器及护理床,包括:便口托板1,固定在床体6上的第一升降装置2,便盆3,固定在床体6上的第二升降装置4,以及连接第一升降装置2和第二升降装置4,并固定在床体6上的连接部5 ;其中,便口托板I固定在第一升降装置2上,便盆3固定在第二升降装置4上。
[0025]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坐便器及护理床,如图1所示,当病人需要使用便盆3时,驱动第一升降装置2下降,便口托板I下移,连接部5随着第一升降装置2下降而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升降装置4上升,使得便盆3抵住床体6的便口,病人可使用便盆3 ;当便盆3使用完毕后,驱动第一升降装置2上升,便口托板I上移,抵住便口,护理床恢复正常状态,连接部随第一升降装置2上升,反方向发生转动,带动第二升降装置4下移,便盆3退出;通过便盆3和便口托板I的交互使用,不仅使护理床坐便器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不会影响病人的舒适度,还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0026]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坐便器的第一升降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固定在床体上的伸缩杆21,其中伸缩杆21的驱动部分固定在床体上,杆体部分可收缩或伸张;与伸缩杆21连接的第一滑轨22,其中,第一滑轨22的滑道方向与伸缩杆21的轴向方向平行;固定在第一滑轨22上的第一连杆23,其中,第一连杆23的第一端与伸缩杆21连接,第二端与便口托板I连接;以及固定在第一滑轨22上的第二滑轨24,其中,便口托板I固定在第二滑轨24上,固定方式有多种选择,例如:螺栓螺母固定、焊接和粘合等,第二滑轨24的滑道方向与第一滑轨22的滑道方向垂直。当伸缩杆21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滑轨22随伸缩杆21向靠近伸缩杆21的驱动部分的方向滑动,第一连杆23在第一滑轨22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向下拉动便口托板1,从而带动第二滑轨24向下滑动,当第一滑轨22位于第二极限位置,即第一滑轨22距离伸缩杆21的驱动部分最近的位置时,便口托板退出使用状态,伸缩杆21停止伸张;当伸缩杆21处于伸张状态时,第一滑轨22随伸缩杆21向远离伸缩杆21的驱动部分的方向滑动,第一连杆23在第一滑轨22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向上推动便口托板1,带动第二滑轨24向上滑动,当第一滑轨22位于第一极限位置,即第一滑轨22距离伸缩杆21的驱动部分最远的位置时,便口托板I抵住护理床的便口,伸缩杆21停止收缩。
[0027]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与支撑杆23第一端连接,且与伸缩杆21连接的驱动杆;包覆于第一滑轨22上的限位块26 ;以及位于限位块26与第一滑轨22之间的滚轮27 ;其中,第一滑轨22相对于与伸缩杆21连接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挡板28,限位块26位于第一连杆23和限位挡板28之间;增设限位块26和限位挡板28,有效控制了第一滑轨22的滑动轨迹及极限位置;增设滚轮27,减小了第一滑轨22与限位块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滑轨22很容易在限位块26内滑动,而不会增加伸缩杆21的动力负荷。
[0028]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杆29,其中,第二连杆29 一端与伸缩杆21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29的另一端与第一滑轨22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3位于第一滑轨22和驱动杆25之间的部分、驱动杆25、第二连杆29和第一滑轨22位于第一连杆23和第二连杆29之间的部分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得第一升降装置可以稳定的上升或下降,使得便口托板I 一直保持水平状态。
[0029]可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滑轨22上设置有第一拨杆20,第一拨杆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滑轨22垂直,第二滑轨24上还设置有第二拨杆2a,第二拨杆2a垂直于第二滑轨24设置,其中,连接部5位于第一拨杆20和第二拨杆2a之间;当伸缩杆21收缩时,第一滑轨22和第二滑轨24均随着伸缩杆21向靠近限位挡板28的方向移动,第二滑轨24带动第二拨杆2a,从而第二拨杆2a推动连接部5,从而驱动第二升降装置4 ;当伸缩杆21伸张时,第一滑轨22和第二滑轨24均随着伸缩杆21向远离限位挡板28的方向移动,第一滑轨22带动第一拨杆20,从而第一拨杆20推动连接部5,从而反方向驱动第二升降装置4。
[0030]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滑轨22为“C”字形滑轨,第一滑轨22的两端平行设置,并在其之间设置有连接部,该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连接连接部与驱动杆25的拉簧。
[0031]可选地,伸缩杆的形式有多种,如:液压控制的推拉杆、气压控制的推拉杆、受电机控制的机械推拉杆和电动推拉杆等,为保证稳定安静的驱动第一升降装置,本实施例以如图1至图3所示的,伸缩杆21采用电动推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推拉杆的选择因素,故在此不再做详细描述。
[0032]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坐便器的第二升降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拨轴41,与连接部连接;通过拨轴41连接的第一支撑杆42,其中第一支撑杆42至少为2根,且相互平行设置;与第一支撑杆42可转动连接的托架43,其中托架43上设置有滑道;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杆44,其中第二支撑杆44的一端与床体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架43可转动连接;卡接于托架43的滑道内的托盘45,其中,滑道形状为“C”形,可控制托盘45在托架43内的滑动轨迹,便盆3放置于托盘45内;以及托盘拨杆46,其中,托板拨杆46的第一端与托盘43可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托架43可转动连接,第三端设置于托架43上,以托盘拨杆46的第二端为支点,推动托盘拨杆46的第三端时,托盘拨杆46的第一端推动托盘45移动,从而可以方便得取出便盆,其中,托盘45底部设有滑槽,托盘拨杆46可沿托盘45的滑槽滑动;以及用于复位的托盘拉簧47,其中,托盘拉簧47的一端与托盘4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托架43固定托盘拨杆47的一端连接,当没有驱动托盘拨杆46第三端的力时,托盘拉簧47拉动托盘45向回移动。
[0033]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当第一升降装置2上升时,驱动连接部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拨轴41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4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托架43下降,便盆退出使用;当第一升降装置2下降时,驱动连接部5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拨轴41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4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托架43上升,便盆抵住便口,以供病人使用。
[0034]可选地,如图1所示,连接部5包括一 L形杠杆,L形杠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升降装置2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升降装置4连接。
[0035]如图1至图5所示,当病人需要使用便盆3时,第一升降装置2处于下降状态,伸缩杆21收缩,第一滑轨22随伸缩杆21向靠近伸缩杆21的驱动部分的方向滑动,第一连杆23在第一滑轨22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向下拉动便口托板1,从而带动第二滑轨24向下滑动,当第一滑轨22位于第二极限位置,即第一滑轨22距离伸缩杆21的驱动部分最近的位置时,便口托板退出使用状态;第一滑轨22和第二滑轨24均随伸缩杆21向靠近伸缩杆21的驱动部分的方向滑动,第二滑轨24带动第二拨杆2a,从而第二拨杆2a推动连接部5逆时针转动,从而驱动第二升降装置4上升,连接部5逆时针转动带动拨轴41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4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托架43上升,便盆抵住便口,以供病人使用。
[0036]如图1至图5所示,当便盆3使用完毕后,第一升降装置2处于上升状态,伸缩杆21伸张,第一滑轨22随伸缩杆21向远离伸缩杆21的驱动部分的方向滑动,第一连杆23在第一滑轨22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向上推动便口托板1,带动第二滑轨24向上滑动,当第一滑轨22位于第一极限位置,即第一滑轨22距离伸缩杆21的驱动部分最远的位置时,便口托板I抵住护理床的便口,伸缩杆21停止收缩;第一滑轨22和第二滑轨24均随着伸缩杆21向远离限位挡板28的方向移动,第一滑轨22带动第一拨杆20,从而第一拨杆20推动连接部5顺时针转动,从而驱动第二升降装置4下降,连接部5顺时针转动带动拨轴41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4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托架43下降,便盆退出使用。
[0037]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护理床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坐便器包括: 便口托板⑴; 第一升降装置(2),固定在床体(6)上,所述便口托板(I)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上; 便盆⑶; 第二升降装置(4),固定在所述床体(6)上,所述便盆(3)固定在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上;以及, 连接部(5),固定在所述床体(6)上,所述连接部(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连接,所述连接部(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处于上升状态时,所述便口托板(I)抵住所述床体(6)的便口,所述连接部(5)随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转动,所述连接部(5)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下降;当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处于下降状态时,所述便口托板(I)向下移动,所述连接部(5)随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转动,所述连接部(5)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上升,所述便盆(3)抵住所述床体¢)的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包括: 伸缩杆(21),固定在所述床体(6)上; 第一滑轨(22),与所述伸缩杆(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轨(22)的滑道方向与所述伸缩杆(21)的轴向方向平行; 第一连杆(23),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22)上,所述第一连杆(23)的第一端与所述伸缩杆(21)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3)的第二端与所述便口托板(I)连接; 第二滑轨(24),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22)上,所述第二滑轨(24)的滑道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轨(22)的滑道方向垂直,所述便口托板(I)固定在所述第二滑轨(2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床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还包括: 驱动杆(25),所述驱动杆(25)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21)连接,所述驱动杆(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23)的第一端连接; 限位块(26),包覆于所述第一滑轨(22)上; 滚轮(27),位于所述限位块(26)与所述第一滑轨(2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滑轨(22)相对于所述伸缩杆(2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挡板(28),所述限位块(26)位于所述第一连杆(23)和所述限位挡板(2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理床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还包括:第二连杆(29),所述第二连杆(29)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2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22)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床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22)上设置有第一拨杆(20),所述第一拨杆(20)与所述第一滑轨(22)垂直;所述第二滑轨(24)上设置有第二拨杆(2a),所述第二拨杆(2a)垂直于所述第二滑轨(24)设置,所述连接部(5)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拨杆(20)和所述第二拨杆(2a)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理床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1)为电动推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包括: 拨轴(41); 至少两根第一支撑杆(42),所述第一支撑杆(42)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42)之间通过拨轴(41)连接; 托架(43),与所述第一支撑杆(42)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托架(43)上设置有滑道;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杆(44),一端与所述床体(6)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架(43)可转动连接; 托盘(45),卡接于所述托架(43)的滑道内,所述便盆(3)放置于所述托盘(45)内; 托盘拨杆(46),所述托盘拨杆(46)的第一端与所述托盘(43)可转动连接,所述托盘拨杆(46)的第二端与所述托架(43)可转动连接,所述托盘拨杆(46)的第三端设置于所述托架(43)上,以所述托盘拨杆(46)的第二端为支点,推动所述托盘拨杆(46)的第三端时,所述托盘拨杆(46)的第一端推动所述托盘(45)移动,其中,所述托盘(45)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托盘拨杆(46)可沿所述托盘的滑槽滑动;以及, 托盘拉簧(47),一端与所述托盘(45)固定连接,所述托盘拉簧(47)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架(43)固定所述托盘拨杆(47)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护理床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一L形杠杆,所述L形杠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L形杠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连接。
9.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护理床坐便器。
【文档编号】A61G7/02GK204158642SQ201420565971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肖玉柱 申请人:肖玉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