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形阴道扩张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939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伞形阴道扩张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伞形阴道扩张器,包括由多个弹性叶片构成的支架,支架外覆盖有弹性膜,叶片后端相互连接,围成一圆周,前端一侧设有卡槽,另一侧设有卡扣,能够卡合并能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弹性形变松开;叶片卡合时前端直径小于后端直径,方便置入,置入后按压叶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卡接的卡扣和卡槽被打开,叶片为不卡合状态,前端直径大于后端直径,叶片相对于其后端放射状开放,360°无空隙,如伞形,弹性膜覆盖于叶片之间,撑起并保护阴道壁,增加了观察视野和手术空间。
【专利说明】一种伞形阴道扩张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伞形阴道扩张器。

【背景技术】
[0002]阴道扩张器是妇科检查和诊断性刮宫类手术时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妇产科医生在进行宫颈活检、宫颈锥切等宫颈手术治疗时,需用阴道扩张器将阴道口扩大,起到暴露宫颈的作用,以便对阴道内进行检查或手术。目前,在妇科检查中常用的阴道扩张器通常由上、下颚片、把手及连接机构构成,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连接机构将伸入阴道内的上、下颚片打开,在上、下颚片之间形成开口,并通过开口观察阴道内壁进行检查或手术,但部分患者因肥胖、阴道松弛、阴道赘生物等原因,导致用普通鸭嘴形阴道窥器时阴道壁被挤压堆积于阴道内,遮挡术者视线,不利于操作,且电凝或切割时易损伤阴道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增加观察视野和手术空间,患者无不适感的伞形阴道扩张器。
[0004]本实用新型完整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伞形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多个叶片I,所述的叶片外覆盖有弹性膜2,所述的叶片由弹性材料制成,后端3相互连接,围成一圆周,该一圆周的直径为第一直径Dl,
[0006]所述的叶片前端4为圆滑的鸭嘴形结构,一侧设有卡槽,另一侧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和卡槽能够卡合,并能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弹性形变松开;
[0007]全部叶片卡合后,其前端围成另一圆周,该另一圆周的直径为第二直径D2,所述的第二直径小于第一直径Dl,即相对于其后端收缩,
[0008]全部叶片在不卡合时沿径向弹开,撑起弹性膜,其前端构成第三圆周,该第三圆周的直径为第三直径D3,所述的第三直径D3大于第一直径Dl,即相对于其后端放射状开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伞形阴道扩张器处于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伞形阴道扩张器处于不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伞形阴道扩张器叶片前端的卡扣卡槽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I为叶片,2为弹性I吴,3为叶片后端,4为叶片如端,5为卡扣,6为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4]一种伞形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多个叶片1,所述的叶片外覆盖有弹性膜2,所述的叶片由弹性材料制成,后端3相互连接,围成一圆周,该一圆周的直径为第一直径Dl,
[0015]所述的叶片前端4为圆滑的鸭嘴形结构,一侧设有卡槽,另一侧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和卡槽能够卡合,
[0016]全部叶片卡合后,其前端围成另一圆周,该另一圆周的直径为第二直径D2,所述的第二直径D2小于第一直径Dl,即相对于其后端收缩,
[0017]全部叶片在不卡合时沿径向弹开,撑起弹性膜,其前端构成第三圆周,该第三圆周的直径为第三直径D3,所述的第三直径D3大于第一直径Dl,即相对于其后端放射状开放。
[0018]使用时,先将全部叶片I利用卡扣5和卡槽6进行卡合,此时的阴道扩张器处于收缩状态,弹性膜2 (图中以虚线表示)贴于叶片表面,此时前端直径D2小于后端直径Dl,方便置于体内,置入后,按压任何一片叶片1,由于叶片为弹性材料制成,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卡接的卡扣和卡槽被打开,此时叶片的卡合状态被破坏,叶片在弹性力作用向外弹开,撑起弹性膜,撑开后的前端直径D3大于D1,叶片相对于其后端放射状开放,360°无空隙,如伞形,弹性膜覆盖于叶片之间,撑起并保护阴道壁,增加了观察视野和手术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伞形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多个叶片,所述的叶片外覆盖有弹性膜,所述的叶片由弹性材料制成,后端相互连接,围成一圆周,该一圆周的直径为第一直径; 所述的叶片前端为圆滑的鸭嘴形结构,一侧设有卡槽,另一侧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和卡槽能够卡合,并能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弹性形变松开; 全部叶片卡合后,其前端围成另一圆周,该另一圆周的直径为第二直径,所述的第二直径小于第一直径,即相对于其后端收缩; 全部叶片在不卡合时沿径向弹开,撑起弹性膜,其前端构成第三圆周,该第三圆周的直径为第三直径,所述的第三直径大于第一直径,即相对于其后端放射状开放。
【文档编号】A61B1/32GK204091939SQ201420580674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袁苗 申请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