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945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包括带连接软管的注射针头、中空的空心管体和中空的类活塞结构,所述空心管体的一端设为乳头结构,空心管体的内表面制有内螺纹,外表面均布间隔制有精确体积刻度,所述类活塞结构的外表面制有精密外螺纹,所述乳头结构与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密封同轴连通安装在一起,所述空心管体与类活塞结构螺纹啮合同轴安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注射装置设置的螺纹结构,通过螺纹结构控制,可有效控制液体推进速度,稳定缓慢的推进速度有利于有效封管和防止堵塞,并可以有效防止药液从空心管体渗出,可减少人员间操作的差异,可有效的降低由于人员操作差异引起的封管不严、堵管等问题的出现。
【专利说明】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减轻人员工作量、减少人员操作差异、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封管堵塞几率的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静脉留置针技术不断发展,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但是,随着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静脉炎、堵管留置时间短等并发症日益增多,而且由于人员操作差异导致的一些堵管率升高等问题相继出现。为此降低堵管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人员操作差异,成为近年来留置针临床研究的热点。
[0003]目前,主要由医护人员使用普通注射器抽取封管液之后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封管处理,这种普通注射器针头长、人员操作差异大,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封管液注射速度和注射量的差异,从而导致封管不严或堵管率升高等问题,另外,现在使用的封管液主要是肝素钠等,这类药物多是高浓度的剂型,而封管所需的浓度很低,需要医护人员稀释后使用,这样就会增加大体积封管液多患者使用时交叉污染的风险以及药物浪费等问题。因此,设计一种可以预装临床需求浓度药物、减少操作人员差异的的注射装置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0004]通过检索,发现如下几篇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0005]1、一种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CN102600528A),是一种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由水蛭素液注入装置密封外盖、水蛭素空腔,简体、前活塞、活塞推杆、后活塞组成的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其特征在于简体内有一个前活塞,固定于前活塞的活塞推杆,活塞推杆的后末端接有动力后活塞,简体前端有一个密封盖,与活塞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装有水蛭素浓缩液。在完成输液暂停并需要封管时,打开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外包装与密封盖后,取下原来留置针上的肝素帽,换上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推动动力后活塞,形成正向压力,水蛭素浓缩液通过注入口注入到留置针腔内,并溶入输液,形成正向压力的同时,又起到简便封管的双重防血栓的作用。
[0006]2、静脉留置针的抗凝血封管装置(CN102488939A),包括设置在支架内的储液袋和设置在支架两侧壁之间将储液袋内的液体向前推动的滚轮。支架的左右两侧壁上端间隔地形成斜面和凹陷,滚轮中央设置的轮轴连接在凹陷内并沿斜面向前滚动。储液袋内盛装的液体为水蛭素稀释液。本实用新型的静脉留置针的抗凝血封管装置,能够与现有的留置针连接,而无需另外改造留置针。封管装置每两个凹陷之间的距离经过计算得出,能够确保封管液充满留置针的管腔,避免血液倒流而凝血堵管,方便了护士和患者的使用。封管装置内的抗凝剂选用水蛭素稀释液,与其它封管液相比,水蛭素既具有很好的抗凝作用,又不会影响血液中抗凝血因子的检测,适宜在多次间断性输液和采血过程中用于封管。
[0007]3、静脉留置针的水蛭素抗凝血封管装置(CN102120051A),,包括套管,连接在套管后端的透明三通和连接输液管路或采血管路的输液接头;延长管的中段设置有连接封管注射器的连接部;封管注射器包括内部形成管腔的储液管,连接在密封管前端的针头部分和套接在储液管外且后端封闭的外壳;储液管后端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凸起的卡接线;外壳前端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卡槽,外壳内周壁上形成有间隔相同距离的卡阶;储液管内设置有与外壳后壁连接的密封塞。该静脉留置针的水蛭素抗凝血封管装置,保证每次推入相同剂量的封管液且能够确保封管液充满留置针的管腔。封管注射器内的封管液选用水蛭素稀释液,既具有很好的抗凝作用,又不会影响血液中血清检验的各项指标。
[0008]通过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与上述专利公开文献存在本质的不同。


【发明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医护人员使用普通注射器在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时,存在的人员操作差异、交叉污染、药物浪费等问题,提供一种避免人员操作差异、可预装临床所需浓度药物的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根据静脉留置针封管临床经验而设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而且该装置避免了封管过程中人员操作的差异、患者之间交叉污染的风险以及药物浪费等,具有使用方便、增强封管效果、减少人员差异等优良特性。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1]一种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包括带连接软管的注射针头、中空的空心管体和中空的类活塞结构,所述空心管体的一端设为乳头结构,空心管体的内表面制有内螺纹,外表面均布间隔制有精确体积刻度,所述类活塞结构的外表面制有精密外螺纹,所述乳头结构与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密封同轴连通安装在一起,所述空心管体的另一端通过内螺纹与类活塞结构的外表面的精密外螺纹螺纹啮合同轴安装在一起。
[0012]而且,所述空心管体靠近类活塞结构端的外表面沿轴向均布间隔制有管体防滑纹,所述类活塞结构的远空心管体端设为大直径端,该大直径端的外表面上沿轴向均布间隔制有防滑线。
[0013]而且,注射针头的长度稍长于常规静脉留置针肝素帽的厚度。
[0014]而且,所述内螺纹或精密外螺纹通过临床静脉留置针最佳封管速度确定螺距。
[0015]而且,所述注射针头由医用塑料或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6]而且,所述空心管体或类活塞结构由医用塑料加工而成。
[0017]而且,所述注射针头长度为常规输液注射针头长度的1/10-1/2,内径0.25mm-l.5mm,软管长度 10_20cm。
[0018]而且,所述注射针头长度为2-10mm。
[0019]而且,所述空心管体的总长度5_20cm,—端乳头结构外径5mm,内径2mm ;另一端外径0.5-2cm,内径0.3-2cm,近类活塞结构端的内部螺纹螺距0.25_5mm。
[0020]而且,所述类活塞结构总长度5-2lcm,一端长度5-20cm,直径0.5-2cm,螺距0.25-5mm ;大直径端的长度Icm,直径0.5-2.5cm。
[002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2]1、本实用新型注射装置设置的螺纹结构,根据临床有效封管剂量和速度设计,所述空心管体和类活塞结构均设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螺纹结构控制,可有效控制液体推进速度,稳定缓慢的推进速度有利于有效封管和防止堵塞,并可以有效防止药液从空心管体渗出,可减少人员间操作的差异,可有效的降低由于人员操作差异引起的封管不严、堵管等问题的出现。
[0023]2、本实用新型注射装置的针头长度短、内径小,在封管时,可减少推入肝素帽内的针头体积,有效地避免封管完毕退针时产生的负压,减少人员操作的繁琐性,增强了封管效果O
[0024]3、本实用新型可预装临床需求浓度药液,可有效避免临床使用大体积药液造成的交叉污染等问题;同时,本注射装置的类活塞结构外壁有均匀的防滑线,可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旋进注射操作。
[0025]4、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空心管体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注射针头,另一端通过螺纹结构与类活塞结构连接,外壁标有精确体积刻度,内壁上有精密螺纹结构,该螺纹结构通过临床静脉留置针最佳封管速度确定螺距,主要作用是:⑴可预装临床需求浓度和体积的封管液;
(2)可以有效避免人员操作造成的封管速度过快问题;(3)对预装管内的药液起到封闭作用。
[0026]5、本实用新型装置注射针头的长度稍长于常规静脉留置针肝素帽的厚度,主要作用是:⑴连接输液装置和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⑵输液结束后,与本注射装置连接,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处理;(3)可有效防止封管结束,静脉留置针内负压的产生,降低堵管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9]一种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带连接软管10的注射针头1、中空的空心管体6和中空的类活塞结构4,所述空心管体的一端设为乳头结构9,空心管体的内表面制有内螺纹7,外表面均布间隔制有精确体积刻度8,所述类活塞结构的外表面制有精密外螺纹3,所述乳头结构与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密封同轴连通安装在一起,所述空心管体的另一端通过内螺纹与类活塞结构的外表面的精密外螺纹螺纹啮合同轴安装在一起。
[0030]所述空心管体靠近类活塞结构端的外表面沿轴向均布间隔制有管体防滑纹5,所述类活塞结构的远空心管体端设为大直径端,该大直径端的外表面上沿轴向均布间隔制有防滑线2,防滑纹的设置增加了空心管体及类活塞结构的摩擦力,方便了操作人员操作。
[0031]所述空心管体和类活塞结构均设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操作时,通过控制螺纹旋进速度,可有效控制液体推进速度,稳定缓慢的推进速度有利于有效封管和防止堵塞,并可以有效防止药液从空心管体渗出,可减少人员间操作的差异(如使用本实例1ml体积的注射装置,预装5ml浓度125U/ml的肝素封管液,可控制在20_30s内推注完毕,每圈螺纹旋进封管液体积为0.628ml,可控制每圈旋转时间在2.5s-5s之间进行操作)。
[0032]所述注射针头可由医用塑料、医用不锈钢材料或其它符合医用的材料制成,空心管体和类活塞结构可由医用塑料加工而成。
[0033]本实施例中注射针头的长度稍长于常规静脉留置针肝素帽的厚度,可减少操作人员封管时边推注边退针的操作,主要作用是:⑴连接输液装置和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2)输液结束后,与本注射装置连接,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处理;(3)可有效防止封管结束,静脉留置针内负压的产生,降低堵管率。
[0034]空心管体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注射针头,另一端通过螺纹结构与类活塞结构连接,外壁标有精确体积刻度,内壁上有精密螺纹结构,该螺纹结构通过临床静脉留置针最佳封管速度确定螺距,主要作用是:⑴可预装临床需求浓度和体积的封管液;(2)可以有效避免人员操作造成的封管速度过快问题;(3)对预装管内的药液起到封闭作用。
[0035]所述针头使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和医用塑料加工成软管长度15cm,针头长度3mm,约为常规输液注射针头长度的3/10,直径0.65mm。
[0036]所述空心管体由医用PP材料制成,总长度16cm,—端乳头结构外径5mm,内径2mm ;另一端外径1.3cm,内径1cm,近类活塞结构端的内部螺纹螺距2_。
[0037]所述类活塞结构由医用PP材料制成,总长度16cm,一端长度15cm,直径1cm,螺距2mm ;大直径端的长度Icm,直径1.5cm。
[0038]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案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想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连接软管的注射针头、中空的空心管体和中空的类活塞结构,所述空心管体的一端设为乳头结构,空心管体的内表面制有内螺纹,外表面均布间隔制有精确体积刻度,所述类活塞结构的外表面制有精密外螺纹,所述乳头结构与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密封同轴连通安装在一起,所述空心管体的另一端通过内螺纹与类活塞结构的外表面的精密外螺纹螺纹啮合同轴安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体靠近类活塞结构端的外表面沿轴向均布间隔制有管体防滑纹,所述类活塞结构的远空心管体端设为大直径端,该大直径端的外表面上沿轴向均布间隔制有防滑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针头的长度稍长于常规静脉留置针肝素帽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或精密外螺纹通过临床静脉留置针最佳封管速度确定螺距。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头由医用塑料或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体或类活塞结构由医用塑料加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头长度为常规输液注射针头长度的1/10-1/2,内径0.25mm-l.5mm,软管长度 10_2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头长度为2-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体的总长度5-20cm, —端乳头结构外径5mm,内径2mm ;另一端外径0.5-2cm,内径0.3-2cm,近类活塞结构端的内部螺纹螺距0.25_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避免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封管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类活塞结构总长度5-21cm,一端长度5-20cm,直径0.5_2cm,螺距0.25_5mm ;大直径端的长度1cm,直径0.5-2.5cm。
【文档编号】A61M5/178GK204092710SQ201420582575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0日
【发明者】胡晓予, 王蕾 申请人:胡晓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