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9667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提出一种能够在本奈特骨折恢复过程中维持复位后稳定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固定架的本体包括前臂固定架和前臂粘扣带,所述前臂固定架具有符合人体前臂掌侧表面的凹弧面,所述固定架的本体还包括在前臂固定架的前端设置的腕部固定架,所述腕部固定架设有腕关节粘扣带;在所述腕部固定架朝向人体第一掌骨的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固定架;所述第一掌骨固定架朝向人体第一掌骨侧面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 所述第一掌骨固定架朝向人体第一掌骨背面的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本实用新型在复位后通过对骨折端的加压及远端的牵引,实现了维持牵引的加压固定,保持骨折端持续的稳定,为骨折端的愈合创造条件。
【专利说明】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本奈特(Bennett)骨折的复位固定治疗的非手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本奈特(Bennett)骨折是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第I掌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由Bennett于1882年第I次描述,是手部常见的骨折,复位容易,维持复位固定难,后期常发生移位,造成关节疼痛、僵硬、畸形,影响手的功能。
[0003]本奈特骨折的特点为第一掌骨基底512部斜形骨折,骨折线通过关节,在掌骨基底内侧形成一个三角形骨折块510,因掌侧韧带相连而保留在原处,远折断因失去基底部内侧掌骨勾的阻挡作用,加之拇长展肌和拇长、短屈肌的牵拉而向桡背侧脱位。因骨折线为斜形,加之肌腱的牵拉,故而复位后极不稳定。具体的说,如图5、6所示,以人体左手为例,局部包括第一掌骨51 (其上端为第一掌骨头511、底端为第一掌骨基底512),处于其下部与其构成关节联系的大多角骨52、处于其上部的近节拇指513、远节拇指514,与其相邻的第二掌骨53,处于第二掌骨下部构成关节联系的小多角骨54。当第一掌骨51遭遇损伤力H)(比如拳击、散打,篮球的冲击等)时,极易造成本奈特骨折,即在第一掌骨51的底部(第一掌骨基底512处)的内侧出现骨折(如图5中骨折缝5100、骨折块510)。在复位生长过程中,由于第一掌骨基底512与大多角骨52之间是平面关节关系(鞍状关节),第一掌骨51在拇指肌肉的牵拉下极易发生移位,如图6所示,当大拇指自觉、不自觉的内收时,会形成如图中虚线空心箭头的运动方向;此时,由于大多角骨52顶面无法对第一掌骨51的底面形成定位(此处关节不同于球窝关节,具有一定的定位功能),则会导致第一掌骨51出现整体的偏移(如图6中实线箭头体现的第一掌骨骨折后的位移方向)。这样会导致第一掌骨51的基底部偏移本该处于的位置、远离骨折块510,导致骨折缝5100增大,造成后期的一系列后遗症(如畸形、疼痛、功能障碍等)。
[0004]目前,由于人们对身体素质要求的提高,运动量随之增大,练习武术、拳击、散打、篮球等运动的年轻人、中老年人数量激增。本实用新型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本奈特骨折的发生率大幅度增加。现在对于这种骨折常规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复位后石膏固定、组合式夹板固定三种。
[0005]手术内固定治疗本奈特骨折可以获得稳定的内固定,但还需配合外固定装置,手术有一定的创伤,费用相对较高,且留下切口疤痕,影响手部的外观。维持复位后的稳定是非手术治疗本奈特骨折的关键技术。
[0006]石膏固定,由于没有固定力点,难以对第一掌腕关节55进行有效定位,易发生移位。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治疗后均可能留有一系列后遗症。
[0007]目前,除手术外,也有采用鸭嘴式钢丝架等手段,但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发现,由于强制压迫定位法,对手部需长期保持刚性的压力,即便内衬棉垫也容易发生压疮,造成手腕部位溃烂。由于没有对拇指的牵引力,也难以维持复位后的稳定。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在本奈特骨折恢复过程中维持复位后稳定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
[000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固定架的本体包括前臂固定架和前臂粘扣带,所述前臂固定架具有符合人体前臂掌侧表面的凹弧面,所述固定架的本体还包括
[0010]在前臂固定架的前端设置的腕部固定架,所述腕部固定架设有腕关节粘扣带;
[0011]在所述腕部固定架朝向人体第一掌骨的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固定架;
[0012]所述第一掌骨固定架朝向人体第一掌骨侧面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
[0013]所述第一掌骨固定架朝向人体第一掌骨背面的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
[0014]在所述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的前端还设有拇指牵弓I固定架;所述拇指牵弓丨架与所述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呈100-150°夹角。
[0015]在所述拇指牵弓I固定架的前端设有牵弓I凸起。
[0016]所述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的上端朝向人体第一掌骨头方向设有上压迫点。
[0017]所述上压迫点位置可调。
[0018]所述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的下端朝向人体第一掌骨基底方向设有下压迫点。
[0019]所述下压迫点位置可调。
[0020]在所述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的前端设有掌指关节粘扣带。
[0021]所述本体由可透射X射线的塑性铝材制成,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本体的内表面设有弹性层。
[0022]本实用新型遵循本奈特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骨折端的纵向牵引及第一掌骨头、第一掌骨基底的持续挤压,维持骨折端的稳定,能有效固定骨折端,防止骨折端的畸形愈合。材料为铝板,可透X线,在骨折的复查过程中无需折除。可塑形,适合不同人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在复位后通过对骨折端的加压及远端的牵引,实现了维持牵引的加压固定,保持骨折端持续的稳定,为骨折端的愈合创造条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效果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状态图一,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状态图二,
[0029]图中I是前臂固定架,11是前臂粘扣带,
[0030]2是腕部固定架,21是腕关节粘扣带,
[0031]3是第一掌骨固定架,31是掌指关节粘扣带,32是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320是上压迫点,33是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330是下压迫点;
[0032]4是拇指牵引架,41是牵引凸起,42是牵引条,
[0033]5是手掌,51是第一掌骨,510是骨折块,5100是骨折缝,5101是骨折线,511是第一掌骨头,512是第一掌骨基底,513是近节拇指,514是远节拇指,52是大多角骨,53是第二掌骨,54是小多骨,55是第一掌腕关节;
[0034]6是透气孔;
[0035]FO是损伤力,Fl是第一掌骨头部外偏转力,F2是第一掌骨基底部内偏转力;
[0036]图中虚线空心箭头表示大拇指运动方向,
[0037]图中实线空心箭头表示第一掌骨骨折后位移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以左手为例),固定架的本体包括前臂固定架I和前臂粘扣带11,所述前臂固定架I具有符合人体前臂掌侧表面的凹弧面,所述固定架的本体还包括
[0039]在前臂固定架I的前端设置的腕部固定架2,所述腕部固定架2设有腕关节粘扣带21 ;
[0040]在所述腕部固定架2朝向人体第一掌骨51的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固定架3 ;
[0041]所述第一掌骨固定架3朝向人体第一掌骨51侧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侧面按照医学惯例为朝向手心方向的侧面)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32 ;
[0042]所述第一掌骨固定架3朝向人体第一掌骨51背面的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33。
[0043]在所述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32的前端还设有拇指牵引固定架4 ;所述拇指牵引架4与所述第一掌骨头掌侧压32迫片呈100-150°夹角。以适应不同人体的形状。
[0044]在所述拇指牵引固定架4的前端设有牵引凸起41。用于连接牵引条41。
[0045]所述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32的上端朝向人体第一掌骨头511方向设有上压迫点320。该上压迫点320直接对准第一掌骨头511朝向手心的侧面,形成第一掌骨头部的外偏转力Fl。
[0046]所述上压迫点320位置可调。采用的可调方式可以是结合本体可塑性铝型材的变形实现,也可以增加一些移动机构,鉴于设置移动机构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述。
[0047]所述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33的下端朝向人体第一掌骨基底512方向设有下压迫点330。该下压迫点330直接对准第一掌骨基底512的背面,形成第一掌骨基底部的内偏转力F2。
[0048]所述下压迫点位置可调。所采用的方式同上压迫点320采用的可调方式。
[0049]在所述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33的前端设有掌指关节粘扣带31。
[0050]所述本体由可透射X射线的塑性铝材制成,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6;所述本体的内表面设有弹性层。比如在铝板内衬海绵垫,易成型,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要求。海绵垫避免形成集中受力点,从而避免压疮。
[0051]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使用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再按以下步骤进行:
[0052]I)、本体整形:根据患者前臂、腕部和手掌形状,以及第一掌骨尺寸,调整本体的形状,使得符合患者生理曲线,实现与患者前臂、腕部和手掌形状相吻合,调整上压迫点和下压迫点之间的位置,使得上压迫点对准患者第一掌骨头部侧面,下压迫点对准患者第一掌骨基底部背面;
[0053]2)、安装固定:将本体贴合患者前臂掌侧表面,采用前臂粘扣带、腕关节粘扣带和掌指关节粘扣带将本体固定于患者前臂和腕部;
[0054]3)、牵引:在患者拇指前端连接一根弹性牵引条,牵引拇指,调整牵引力量,固定至拇指牵引固定架;
[0055]4)、复查,拍摄X光片,检查复位后对位情况;如对位良好,完毕;如对位不良,重复步骤1-4)。
[0056]以下结合对结构和工作原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57]本实用新型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治疗架分左右装置,其结构中拇指牵引架4、第一掌骨固定架3、腕部固定架2、前臂固定架I及各固定架上的粘扣(前臂粘扣带11、腕关节粘扣带21、掌指关节粘扣带31) —体化构成。
[0058]拇指牵引固定架4用于固定拇指牵引的牵引条42,如采用橡皮筋。
[0059]第一掌骨固定架3有固定掌指关节粘带31 ;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32、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33从腕部固定架2上向第一掌骨方向伸出,分别贴合第一掌骨头511、第一掌骨基底512,结合拇指牵引固定架4对拇指的固定,使得患者得到稳固的复位固定基础。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32,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33是根据本奈特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第一掌骨头的掌侧加压与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加压,同时配合拇指的牵引,来克服周围软组织的张力,从而维持骨折端的稳定。
[0060]本实用新型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治疗架采用铝型材料,可塑形,可透X线,便于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后复查。铝板外有2mm厚海绵衬垫,在加压固定过程中既可维持骨折的加压与稳定,又不会形成压疮。
[0061]工作原理:拇指纵向牵引固定在拇指牵引固定架4上,可通过对拇指的纵向持续牵引同时配合对上、下压迫点320、330对第一掌骨逆时针方向(左手为逆时针,右手则为顺时针)的挤压,克服第一掌骨基底部周围肌肉及肌腱的牵拉力,从而维持骨折端的稳定。
[0062]操作方法:先进行骨折端的闭合复位(作拇指的牵引,操作者一手拇指挤压第一掌骨基底,矫正骨折端的桡背侧成角畸形及脱位),复位成功后将患指拇指维持在外展背伸位,从掌侧套入本实用新型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治疗架,固定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及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塑形,粘扣固定,调整松紧度,在拇指的近节拇指513或远节拇指514或大拇指指甲上连接弹性牵弓I条(或在拇指指甲缝合固定一根橡皮筋),牵引拇指,调整牵引力量,固定至拇指牵引固定架,摄X线检查复位后对位情况。
[0063]本实用新型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治疗架先进行骨折端的闭合复位,复位成功后再进行本实用新型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治疗架的固定,用于维持骨折复位后的稳定,便于骨折的愈合,最终获得如图4愈合良好的骨折线5101。
[0064]需要声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治疗架分左右装置。在本申请文件中以左臂为例进行的说明,右臂侧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的结构与本申请文件的技术方案一致,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固定架的本体包括前臂固定架和前臂粘扣带,所述前臂固定架具有符合人体前臂掌侧表面的凹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本体还包括 在前臂固定架的前端设置的腕部固定架,所述腕部固定架设有腕关节粘扣带; 在所述腕部固定架朝向人体第一掌骨的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固定架; 所述第一掌骨固定架朝向人体第一掌骨侧面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 所述第一掌骨固定架朝向人体第一掌骨背面的方向设有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的前端还设有拇指牵引固定架;所述拇指牵引架与所述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呈100-15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拇指牵引固定架的前端设有牵引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掌骨头掌侧压迫片的上端朝向人体第一掌骨头方向设有上压迫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迫点位置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的下端朝向人体第一掌骨基底方向设有下压迫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迫点位置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掌骨基底部背侧压迫片的前端设有掌指关节粘扣带。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本奈特骨折复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可透射X射线的塑性铝材制成,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本体的内表面设有弹性层。
【文档编号】A61F5/05GK204169973SQ201420588740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王树, 王加宽 申请人:王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