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969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包括扶栏、靠背、把手、后轮、前轮、脚踏板和椅面,扶栏上设置带有开口的凹槽,凹槽内放置可以转动的手部按摩器,脚踏板通过连杆与椅面转动连接,连杆靠近椅面处设置触点,轮椅的底部固定设置转动电机,椅面下方靠近触点处固定设置椭圆形凸轮,脚踏板在最低点时,触点到椭圆形凸轮中心转轴处的距离小于椭圆形凸轮的长半轴长度,而大于椭圆形凸轮的短半轴长度,转动电机与椭圆形凸轮通过皮带连接,扶栏上设置控制转动电机转速的调速开关。有益效果是:自动地对偏瘫或下肢无力病人进行抬腿训练,将医护人员从繁重地康复训练中解放出来,而且结构简单,治疗成本很低。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

【背景技术】
[0002]在神经外科,病人因脑内出血或其它原因造成脑部损伤而导致的偏瘫、下肤失去知觉或下肢无力不能自主站立的病人很多。在这些病人的后期康复治疗中,必需进行一些强制性康复训练,例如: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就是利用外力使病人的肢体进行强制性活动,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肌肉萎缩,最终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但对于一些下肤失去知觉、下肢无力的病人来说,早期的强制性康复训练,大多是由医护人员或者病人家属给患者肢体进行不断的按摩、不断地牵拉以及不断地进行抬腿训练,非常费时费力,给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体力、精力带来繁重的负担。另外,当前市场上虽然也有些采用自动化控制的康复训练装置出现,但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造成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很重,因而未能普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它不仅能自动地对偏瘫、下肤失去知觉或下肢无力病人进行抬腿训练,将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从繁重地康复训练中解放出来,而且结构简单,治疗成本很低,效果显著,非常适于推广应用。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包括扶栏、靠背、把手、后轮、前轮、脚踏板和椅面,所述扶栏上设置带有开口的凹槽,凹槽内放置可以转动的手部按摩器,所述脚踏板通过连杆与椅面转动连接,连杆靠近椅面处设置触点,轮椅的底部固定设置转动电机,椅面下方靠近触点处固定设置椭圆形凸轮,脚踏板在最低点时,触点到椭圆形凸轮中心转轴处的距离小于椭圆形凸轮的长半轴长度,而大于椭圆形凸轮的短半轴长度,转动电机与椭圆形凸轮通过皮带连接,扶栏上设置控制转动电机转速的调速开关。
[0005]所述手部按摩器两端是带有凸缘的圆轮,中间为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凸筋。
[0006]所述康复轮椅的两侧均设置触点、转动电机和椭圆形凸轮,工作时,两侧转动电机同步转动。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自动进行下肢康复活动。本申请所述方案通过在连杆靠近椅面处设置触点,椅面下方靠近触点处固定设置椭圆形凸轮,脚踏板在最低点时,触点到椭圆形凸轮中心转轴处的距离小于椭圆形凸轮的长半轴长度,而大于椭圆形凸轮的短半轴长度。护理人员将病人放到轮椅上后,打开转动电机的调速开关,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转动电机的转速,带动椭圆形凸轮旋转。由于脚踏板在最低点时,触点到椭圆形凸轮中心转轴处的距离小于椭圆形凸轮的长半轴长度,而大于椭圆形凸轮的短半轴长度,因而椭圆形凸轮旋转与连杆上的触点接触后,脚踏板可以绕与椅面连接处自动的上下摆动,从而带动病人的下肢被动的上下摆动,进行康复治疗,并且由于是椭圆形凸轮,因此脚踏板上下摆动速度不同,可以更有效地刺激运动神经,康复效果更好。2、能方便地进行手部按摩。病人坐到轮椅上后,将手部按摩器放入带有开口的凹槽,病人的手可以不断拨动手部按摩器使手部按摩持续转动,实现手部按摩。总之,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它不仅能自动地对偏瘫、下肤失去知觉或下肢无力病人进行抬腿训练,将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从繁重地康复训练中解放出来,而且结构简单,治疗成本很低,效果显著,非常适于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按摩器与凹槽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按摩器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椭圆形凸轮的长半轴和短半轴的示意图。
[0013]图中:1_扶栏、2_靠背、3_把手、4_后轮、5_调速开关、6_转动电机、7_前轮、8_椭圆形凸轮、9-触点、10-脚踏板、11-连杆、12-椅面、13-手部按摩器、14-凹槽、15-带有凸缘的圆轮、16-转轴、17-凸筋、18-椭圆形凸轮的长半轴、19-椭圆形凸轮的短半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过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5]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一种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包括扶栏1、靠背2、把手3、后轮4、前轮7、脚踏板10和椅面12,所述扶栏I上设置带有开口的凹槽14,凹槽14内放置可以转动的手部按摩器13,所述脚踏板10通过连杆11与椅面12活动连接,连杆11靠近椅面12处设置触点9,轮椅的底部固定设置转动电机6,椅面12下方靠近触点9处固定设置椭圆形凸轮8,脚踏板10在最低点时,触点9到椭圆形凸轮8中心转轴处的距离小于椭圆形凸轮的长半轴18长度,而大于椭圆形凸轮的短半轴19长度,转动电机6与椭圆形凸轮8通过皮带连接,扶栏I上设置控制转动电机6转速的调速开关5。
[0016]本申请所述方案通过在连杆11靠近椅面12处设置触点9,椅面12下方靠近触点9处固定设置椭圆形凸轮8,脚踏板10在最低点时,触点9到椭圆形凸轮8中心转轴处的距离小于椭圆形凸轮的长半轴18长度,而大于椭圆形凸轮的短半轴19长度。护理人员将病人放到轮椅上后,打开转动电机6的调速开关5,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转动电机6的转速,带动椭圆形凸轮8旋转。由于脚踏板10在最低点时,触点9到椭圆形凸轮8中心转轴处的距离小于椭圆形凸轮的长半轴18长度,而大于椭圆形凸轮的短半轴19长度,因而椭圆形凸轮8旋转与连杆11上的触点9接触后,脚踏板10可以以与椅面12连接处为转轴,上下摆动,从而带动病人的下肢被动的上下摆动,进行康复治疗,并且由于是椭圆形凸轮,长半轴长度和短半轴长度不同,因此脚踏板10上下摆动速度不同,可以更有效地刺激运动神经,康复效果更好。
[0017]作为优选方案一,如图4所示,所述手部按摩器13两端是带有凸缘的圆轮15,中间为转轴16,转轴16上设置有凸筋17。病人进行手部按摩时,将手放在凸筋17上,拨动转轴使16手部按摩器13转动,进行手部按摩。手部按摩器13两端是带有凸缘的圆轮15,将手部按摩器13放入凹槽14后,由于圆轮15带有凸缘,可以防止手部按摩器13在转动过程中从凹槽14中脱落。
[0018]作为另一优选方案二,所述康复轮椅的两侧均设置触点9、转动电机6和椭圆形凸轮8,工作时,两侧转动电机6同步转动。这样脚踏板10两侧受力均匀,避免脚踏板10由于两侧受力不均匀而摆动不稳,且避免长时间两侧受力不均匀造成脚踏板10变形。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附图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包括扶栏、靠背、把手、后轮、前轮、脚踏板和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栏上设置带有开口的凹槽,凹槽内放置可以转动的手部按摩器,所述脚踏板通过连杆与椅面转动连接,连杆靠近椅面处设置触点,轮椅的底部固定设置转动电机,椅面下方靠近触点处固定设置椭圆形凸轮,脚踏板在最低点时,触点到椭圆形凸轮中心转轴处的距离小于椭圆形凸轮的长半轴长度,而大于椭圆形凸轮的短半轴长度,转动电机与椭圆形凸轮通过皮带连接,扶栏上设置控制转动电机转速的调速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按摩器两端是带有凸缘的圆轮,中间为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凸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轮椅的两侧均设置触点、转动电机和椭圆形凸轮,工作时,两侧转动电机同步转动。
【文档编号】A61G5/00GK204050085SQ20142058954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张小燕 申请人:张小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