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046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拔罐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和活塞,活塞的推杆为齿条,齿条的两相对侧面设置有齿,罐体的顶盖的中央区域开有上下贯通的通槽,通槽中安装有与齿条相适配的2个齿轮,2个齿轮分别位于齿条两侧,穿过齿轮中心孔的中心轴的两端连接在通槽的侧壁上,中心轴与中心孔间隙配合,中心轴至少一端与通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在罐体外表面从上至下设置有3根标识线,标识线之间留有间隙,齿条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从上至下的2个标识区。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使用者的错误操作,避免晕罐等现象的发生,指导非专业人员正确地进行拔罐操作,并且能单手操作,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拔罐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拔罐器。

【背景技术】
[0002]拔罐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但是,在拔罐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有不良反应,比如:拔罐时负压太轻,常会导致罐体脱落或拔罐效果不佳,若拔罐时产生负压过重,则可能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脉沉细,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等现象,称为晕罐;现有的拔罐器不能指导人员操作,而且,现有的拔罐器需要双手操作,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拔罐器,能够避免使用者的错误操作,避免晕罐等现象的发生,指导非专业人员正确地进行拔罐操作,并且能单手操作,使用方便。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拔罐器,包括罐体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推杆为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相对侧面设置有齿,所述罐体的顶盖的中央区域开有上下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中安装有与齿条相适配的2个齿轮,2个齿轮分别位于齿条两侧,穿过齿轮中心孔的中心轴的两端连接在通槽的侧壁上,所述中心轴与中心孔间隙配合,中心轴至少一端与通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在罐体外表面从上至下设置有3根标识线,所述标识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齿条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从上至下的2个标识区。
[0006]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通槽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小于齿轮的厚度,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横向尺寸与齿轮的齿距相适配,当齿轮位于中心轴的中间位置时,齿轮与凸块之间留有间隙,齿轮可绕中心轴转动,不需要齿轮转动时,可沿中心轴轴向推动齿轮,使凸块卡在齿轮的相邻的两个齿之间,从而阻止齿轮转动,由于齿轮的厚度的关系,此时齿轮与齿条之间仍然齿合在一起,从而阻止活塞的升降,以防止因为负压等因素造成的活塞下移现象。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尾端设置有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2个标识区从上到下依次为蓝色、红色的涂覆层。
[0009]优选的,所述3根标识线从上到下依次为绿色、黄色、红色的涂覆层。
[0010]本实用新型可作为一个有指导标准的拔罐装置,对于非专业进行拔罐的使用者有着极大的意义,从行为上来说,它可避免使用者的盲目使用,让非专业人员都能正确地进行拔罐操作,适合家庭使用;从心理上来讲,对于拔罐经验少甚至无经验的人群,该拔罐装置可增加其顺利拔罐的信心,也增强了人们对拔罐会有效果的心理信任与肯定。
[0011]具体使用时,通过转动齿轮带动活塞升降,使得活塞底部对准所需拔罐程度相对应的标识线,以该标识线作为拔罐起始位置,然后再扣于肌肤上,开始拔罐操作;具体可根据以下建议实施:
[0012]小儿皮肤稚嫩,或体质虚弱不能重拔者等,可从轻拔起始线,即以最上的绿色标志线作为拔罐起始位置进行拔罐。
[0013]寒湿困重者等需要重拔的人群,可从重拔起始线,即以最下的红色标志线作为拔罐起始位置进行拔罐。
[0014]日常拔罐保健,且无特殊状况者,可从中度拔罐起始线,即以中间的黄色标志线作为拔罐起始位置进行拔罐。
[0015]对于拔罐结束时的终止点设置,通过标识区确定,下部的红色标识区为建议重拔部位范围,上部的蓝色标识区为建议轻拔部位范围;具体可根据以下建议实施:
[0016]拔罐部位为背部等肌肉丰满的阳面部位,均可建议拔至红色重拔范围。
[0017]拔罐部位为血管密集或肌肉消瘦的阴面部位,均可建议拔至蓝色轻拔范围即可。
[0018]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齿条结构来升降活塞,拔罐时可单手操作,具体操作时,可单手握住拔罐器压在拔罐部位,同时用手指拨动齿轮,带动活塞升降,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不能双手操作的人员(比如伤残人士等)使用,正常人员使用时,也可空出一只手进行其他操作,为多种疗法同时操作的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量化,可较大程度地避免缺乏因为拔罐操作经验所带来的不良反应,避免晕罐等现象的发生,操作方便,可指导非专业人员正确地进行拔罐操作,并且有利于拔罐疗法的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22]图中:1_ --!体、2_活塞、3_齿条、4_顶盖、5_齿轮、6_中心轴、7_把手、8、9_标识区、10-通槽、11、12、13-标识线、14-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拔罐器,包括罐体I和活塞2,活塞2的推杆采用齿条3,推杆的尾端设置有把手7,齿条3的两相对侧面设置有齿,罐体的顶盖4的中央区域开有上下贯通的通槽10,通槽10中安装有与齿条3相适配的2个齿轮5,2个齿轮5分别位于齿条3两侧,穿过齿轮5中心孔的中心轴6的两端连接在通槽10的侧壁上,中心轴6与中心孔间隙配合,中心轴6至少一端与通槽10的侧壁固定连接,齿轮5与通槽10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小于齿轮5的厚度,通槽10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块14,凸块14的横向尺寸略小于齿轮5的齿距,当齿轮5位于中心轴6的中间位置时,齿轮5与凸块14之间留有间隙。在罐体I外表面从上至下设置有3根标识线11、12、13,标识线之间留有间隙,3根标识线11、12、13从上到下依次为绿色、黄色、红色的涂覆层,齿条3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从上至下的2个标识区8、9,2个标识区8、9从上到下依次为蓝色、红色的涂覆层。
[0025]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推杆为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相对侧面设置有齿,所述罐体的顶盖的中央区域开有上下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中安装有与齿条相适配的2个齿轮,2个齿轮分别位于齿条两侧,穿过齿轮中心孔的中心轴的两端连接在通槽的侧壁上,所述中心轴与中心孔间隙配合,中心轴至少一端与通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在罐体外表面从上至下设置有3根标识线,所述标识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齿条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从上至下的2个标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与通槽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小于齿轮的厚度,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横向尺寸与齿轮的齿距相适配,当齿轮位于中心轴的中间位置时,齿轮与凸块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尾端设置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标识区从上到下依次为蓝色、红色的涂覆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3根标识线从上到下依次为绿色、黄色、红色的涂覆层。
【文档编号】A61M1/00GK204106659SQ20142060635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文宇, 方正, 刘昱, 余曙光, 张承顺 申请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