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部分可分离的皮肤接触顶片层的吸收性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969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具有部分可分离的皮肤接触顶片层的吸收性制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整体涉及吸收性个人护理制品。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女性和成人卫生吸收性个人护理制品及其相关联的皮肤接触层(或顶片)以及制备这样的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女性和成人卫生吸收性个人护理制品常常用来保护消费者的内衣和外衣不被弄脏,并且收集和保持诸如月经、血液或尿液的身体流出物。这样的制品在使用期间最常放置在内衣的裆区内。在这样的产品的语境中,吸收性和舒适度是两个主要产品属性和这样的制品的穿戴者关注的领域。特别地,穿戴者常常希望知道这样的产品将充分吸收身体流出物,以便防止他们的衣服或床单被玷污。一旦产品在使用期间被弄脏或侵污,穿戴者也有兴趣使这样的产品表现出减少的湿润感。不幸的是,一旦这样的产品已被弄脏,在整个使用期间,顶片层(即,制品的面向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表面层)通常保持湿润或至少感觉湿润一段时间。顶片层通常可以是吸收性的,由亲水性构造材料制成,诸如天然纤维或表面活性剂处理的聚合物材料。虽然这样的材料可能触感柔软,但是这些材料通常弄脏后在其表面上保持一些明显的水分,因此在其继续使用中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虽然在理想的情况下,一旦被实际弄脏,这些制品就由使用者更换,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最初不会认识到已弄脏。基于这样的认识,使用者可能不会处于产品变化是可能的或方便的位置。考虑到使用者的特定日常活动,频繁更换这些制品也可能是不切实际的。

由于消费者期望在长时间使用期间体验到产品的减少的湿润感(对于皮肤健康理由以及身体舒适度而言),制造商已经探索了许多技术方法来解决产品侵污后的这些感觉。制造商试图减少湿润的初始感觉,并且还减少“再浸湿”的持续感觉。出于本申请的目的,术语“再浸湿”是指以下倾向:个人护理吸收性制品通过顶片层吸收诸如月经或尿液的流体或液体,并将其输送到内部吸收层,随后在持续的磨损压力下释放该流体或液体,从吸收层返回到顶片层。液体回到顶片的这种释放通常导致消费者对持续湿润的感知。

基于对顶片层的化学增强,吸收性制品制造商已经专门设计了单独的顶片层以减少湿润。在这方面,疏水性顶片层已经由固有的疏水性聚合物纤维非织造材料或开孔膜材料开发,使得该制品表现出延长的干燥感。残留在这些顶片层底下的吸收层中的吸收流体由于顶片的疏水表面性质而可能具有较少的通过顶片层返回到使用者皮肤的倾向。在一些情况下,顶片层用作单向阀,从而允许水分沿一个方向传递并保持在面向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表面下方。

这样的顶片设计包括相对较小或较大的开口以允许流体直接通向下面的吸收层。例如,授予nomura等人的au703676描述了顶片层,该顶片层附接到垫的纵向端部和横向侧边缘,具有暴露的中心开口,以允许流体进入产品。虽然这样的设计在产生更长的消费者干燥感方面已经有某种程度上的成功,但仍然需要以下产品:这些产品提供增加的透气性和空气循环,以及增加的消费者的信心和感知,即,这样的产品将在物理上将使用者与吸收层的流体分离,并且由于初始弄脏或再浸湿,消费者实际上将经历持续的湿润感的可能性较小。此外,具有相对较大开口的疏水性的基于膜的顶片通常对产品产生不舒适的“塑料”感觉,并且仍然需要解决这种不良感觉。

制造商还开发了多组分顶片层,其中该层在跨面向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并入不同材料。在这样的层中,第一材料可以沿着产品中心纵向方向与第二材料并排,或者可以环绕不同的第二材料,例如在jp1-122727u中所见。这样的层包括通常处于同一x-y平面内的两种材料,并且它们被部分地设计成使消费者在制品上的居中定位的流体沉积区(或侵污区)处感觉到与制品周边边缘相比不同的感觉。在这样的设计中,例如,开孔聚合物膜可以放置在居中定位的区域中,其中较软的非织造材料放置在周边侧边缘处。在一些专利文献中,当沿着产品深度方向观察时,这样的多组分顶片层被描述为放置在中心开孔的下层之上,诸如例如在授予miaolin等人的国际公开wo2014/085974中。然而,即使使用这种所谓的“双盖”或“双组分”顶片,仍然需要吸收性制品中的增加的透气性和空气循环,以及顶片层与下面的吸收层的物理分离,以便降低再浸湿的可能性。

由于疏水性和多组分顶片层仅提供初始湿润或持续再浸湿感的局部解决方案,因此与单独的层或材料设计相反,吸收性制品制造商还探索了更复杂的结构解决方案,以解决湿润感和消费者的问题。例如,制造商已经创建了流体分配系统以更快速地或有效地将流体远离制品顶片的初始流体侵污区转移。然而,这样的系统并没有令人满意地解决顶片层中的流体/液体的表面保留,也没有协助将顶片层与下面的被弄脏的结构物理地分离。

因此,制造商还设计了以下结构:这些结构将制品的初始弄脏区与一个或多个下层吸收层物理地分离,或者以其他方式将吸收性制品中的所吸收流体与流体沉积区隔离。这种物理分离通常通过使用刚化间隔层或结构以更高的成本和制品复杂性来实现。例如,间隔层可以在以下者中看到:授予visscher等人的美国专利号5,324,278,其描述了位于顶片与下层吸收芯层之间的间隔或分离结构的使用,以及授予mizutani的美国专利号6,296,628和授予mizutani等人的7,160,278,其描述了一种类似化合物的垫,其中上部隔开的吸收结构位于下部吸收垫结构上。在这样的复合垫中,隆起的顶片层仍然保持紧邻或附接到吸收层,从而允许水分在持续使用期间潜在地再次接触使用者的皮肤。由于使用者在使用期间必须感觉到女性会阴区域中的相对刚性的突起,所以这样的隆起层也可能牺牲使用者舒适度。

为了在下面的吸收层与面向使用者的液体处理层之间产生空间间隙,已经设计了各种吸收性制品的其他升高的液体处理层。在授予tanzer等人的美国专利号5,853,403中,示出了这种开孔液体处理升高层。这种层连接在层和制品纵向端部(并且在一些例子中沿着侧向侧边缘)处,但被设计成处理相对大量的液体。另外,附加的辅助或浮动结构在授予tanaka的jp2007167191和授予mizutani等人的美国公开20050027278中有说明。然而,这些结构包含需要附加且昂贵的制造步骤的多种附加材料,包含各种附接机构,或者使上部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紧邻附加的相对高容量的液体处理或吸收层定位。因此,仍然需要一种吸收性制品,其在不依赖附加且昂贵的中间层或结构的情况下将顶片层与吸收层物理分离,并且因此在使用时减少再浸湿并促进通过制品的透气性/空气循环。还需要一种吸收性制品,其中液体或其他身体流出物可以通过吸收性制品顶片层直接从使用者无阻碍地行进到吸收性制品的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减少的下部分离的吸收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吸收性制品具有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深度方向。吸收性制品包括吸收性制品的相对的第一纵向端部和第二纵向端部,以及在吸收性制品的相对的第一纵向端部与第二纵向端部之间延伸的吸收性制品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吸收性制品包括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其具有第一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和第一顶片层的相对的纵向端部。吸收性制品还包括沿着吸收性制品深度方向,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下层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具有第二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和第二顶片层的相对的纵向端部,在两个相对的附接区处沿着或邻近第一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附接区可以包括粘合剂、超声波或热粘结机构,并且可以任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折叠。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在第一顶片层的相对的纵向端部处不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附接。此外,连续的一个或多个未附接区域至少部分地跨两个相对的附接区之间的吸收性制品横向方向存在,第一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和第二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在连续的一个或多个未附接区域处彼此不附接。这样的一个或多个未附接区域允许两个顶片层在产品使用期间彼此物理分离,从而有时在它们之间形成空间间隙或空隙空间。有利地,这样的一个或多个未附接区域延伸到第一顶片层的整个长度,使得当这样的顶片由于它们的结构或使用者对制品的侧向压缩时,可能沿着制品纵向方向在两个顶片层之间形成延伸的空隙空间或空间间隙。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样的顶片层仅在第一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处或邻近其彼此附接。此外,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这样的吸收性制品沿着制品深度方向在第一顶片层与第二顶片层之间不包括其他一个或多个层。

吸收性制品还包括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和至少一个吸收芯层,该吸收芯层沿着吸收性制品深度方向夹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与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之间。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是开孔的,使得存在至少一个不中断的孔径开口,该开孔开口穿过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整个厚度延伸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以提供从使用者到第二顶片层的上表面的直接液体或流出物通路。这种孔口是大开孔开口,使得其允许液体不中断地流过第一顶片层到达第二顶片层,以及通过第一顶片层观察第二顶片层。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样的开孔开口是圆形的,具有至少2mm的直径。或者,这样的开孔开口大得多,诸如包括在约30mm与100mm之间的长度,以及在约20mm与60mm之间的宽度。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期望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相比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相对更亲水。或者,期望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是疏水性的,并且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是亲水性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样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由聚烯烃非织造膜或非织造膜层压片制成。在另一实施例中,这样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由亲水聚烯烃、空气穿透粘合梳理网制成。

在替代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包括沿着吸收性制品纵向方向,有利地沿着中心纵向方向/轴线的弯曲或折叠线。这种弯曲或折叠线允许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相对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向上弯曲。这种弯曲类似于倒“v”构型,其中定点向上面向使用者。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弯曲或折叠线是存在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一个或两个侧表面(上表面或下表面)上的压花线。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弯曲线是连续线或不连续的压花线,或者是沿着中心纵向方向大体上一条线排列的具有相对小的压花形状的连续或不连续布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样的压花线或形状沿着制品横向方向具有介于约1mm与3mm之间的宽度。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穿过第一顶片层整个厚度的至少一个不中断的开孔开口沿着弯曲线,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着中心纵向方向/轴线定位。

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包括穿过层整个厚度的多个大小和形状类似的不中断的开孔开口。在一个这样的实施例中,这样的多个开孔开口朝向制品的中心纵向方向邻近定位。在另一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包括穿过层整个厚度多个形状类似、至少两种不同大小的不中断的开孔开口。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多个开孔开口总共排列成类似于椭圆形。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多个开孔开口沿着中心纵向方向对齐。在另一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包括穿过层的整个厚度居中定位的单个椭圆形或圆形不中断的开孔开口。

在另一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包括面向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表面和相对的面向衣服的表面,其中面向衣服的表面具有沿着整个流体转移层尺寸(长度和宽度)附接在其上的非吸收性流体转移层。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流体转移层包括穿过其整个厚度的至少一个对齐的开孔开口,该开孔开口沿着吸收性制品深度方向与第一顶片层的一个或多个开孔开口对齐,或者与流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至少一个不中断的开孔开口具有相同形状和大小。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流体转移层包括穿过其整个厚度的至少一个开孔开口,该开孔开口的至少一个尺寸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不中断开孔开口大,或尺寸比其小,但是不能将到第二顶片层的液体连通通路完全阻挡,或者通过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观察第二顶片。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转移层的一个对齐的开孔开口具有单个椭圆形或圆形形状。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流体转移层的横向方向宽度尺寸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横向方向尺寸窄。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流体转移层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在视觉上区分开,诸如突出对制品使用者的不中断开孔开口的大小或形状。这种视觉区别可以是第一顶片层与转移层之间的颜色或纹理差异,这是使用者通过第一顶片层可见的。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通过产生背景颜色对比度,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颜色可以不同于第二顶片层的颜色,以便突出第一顶片层中开孔开口的存在。

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吸收性制品包括附加的开孔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该附加的开孔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之间,附加的开孔的顶片层(通过上述转移层直接地或间接地)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这样的附加的开孔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可以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面向衣服的表面,或者附接到转移层的面向衣服的表面,转移层本身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面向衣服的表面。这样的层将能够作为一个单元从下层的液体可透过的第二顶片层分离,以在长时间的制品使用期间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或者,这样的附加的开孔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和转移层两者。仍然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这样的附加的开孔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是透明的或几乎是透明的,从而当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和不中断开孔开口)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观察时继续允许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或第二顶片层下面的层)通过该第一顶片层的可视化。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附加的开孔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包括多个形状和大小的孔口,这样的孔口允许流体/流出物从使用者无阻碍地流到第二顶片层。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附加的开孔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的至少一些孔口的尺寸小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和/或转移层(如果存在的话)的不中断的开孔开口。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这样的附加的开孔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是开孔膜片。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这样的附加的开孔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包括延伸穿过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不中断开孔开口的规则间隔开的孔口。

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包括相对侧向的响上折叠的侧边缘,诸如z折叠,其相邻的每个第一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用于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并且从其延伸,例如从第二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或第二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向内的位置延伸。因此,这样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可以呈现出位于第二顶片层之上的浮动顶片层的外观。因此,这样的上部顶片层可呈相对较平坦的构型存,其中只有相对的侧向侧边缘直接锚固在下面的第二顶片层上,或者呈更加夸张的增厚型式,其中z形折叠到侧向侧边缘,这些侧边缘仍直接锚固到下面的第二顶片层,但由于测向侧边缘z形折叠结构和弯曲线而提供增强的高度。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通过选自由粘合剂、超声波和热粘结方法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粘结方法来在附接区处附接到邻近其第二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样的第一顶片层由于多个附接层而显示出刚性,以帮助其在第二顶片层上方维持大致凸形(沿着横向方向)。

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还包括中心顶片层部分和邻近吸收性制品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的侧顶片层部分,并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包括在侧顶片层部分处、在中心顶片部分处或在侧顶片和中心顶片层部分两者的组合处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的第一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这样的侧顶片层部分具有内边缘,并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通过附接区在侧顶片层部分的内边缘之间的位置处附接到中心顶片部分。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和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沿着吸收性制品的纵向和横向方向具有相同的尺寸。在另一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包括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纵向和横向方向,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包括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的纵向和横向方向,并且至少沿着横向或纵向方向,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尺寸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总尺寸小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或者当从制品z方向观察时,该第一顶片层居中定位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上/上方。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总尺寸小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并且在沿着中心纵向方向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上时,该第一顶片层相比于其他纵向端部更朝向吸收性制品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沿着吸收性制品的横向和纵向方向,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尺寸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不同。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沿着吸收性制品的仅横向或纵向方向之一,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尺寸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不同。

在又一实施例中,沿着吸收性制品纵向方向,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短。在另一实施例中,吸收性制品包括沿着制品面向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表面的初始流体沉积区,并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位于初始流体沉积区中。在又一实施例中,吸收性制品包括中心纵向方向或轴线,并且至少一个不中断开孔开口沿着吸收性制品中心纵向方向或轴线对称地定位。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这样的开孔开口的大小设定成适合于使用者的会阴或阴道区域。

在又一实施例中,开孔膜层在吸收性制品深度方向上位于流体转移层下方并连接到流体转移层,开孔膜层位于流体转移层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之间,但不连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

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是疏水的或通常是疏水的,由固有疏水性的材料制成,或通过表面处理或聚合物共混物制成。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通常是疏水性的,并且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通常是亲水性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另外的流体导向或转移层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与一个或多个吸收芯层之间。另外的流体导向或转移层本身包括穿过其整个厚度的开孔开口,其大小和形状被设定成匹配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不中断开孔开口(或者如果存在的话,可以附接到第一顶片层的转移层和/或附加顶片层的开口)的大小和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沿着制品l、t和z方向观察时,该孔口也与第一顶片层的这样的不中断开孔开口(或者如果存在的话,转移层中的开口)对齐。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并参考附图更具体地提出了本发明全面并使之能够实施的公开内容,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女性护理吸收性个人护理制品的俯视平面图,该制品呈卫生衬垫的形式。

图2a示出了仅图1的卫生衬垫的部分可分离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

图2b示出了仅图1的卫生衬垫的部分可分离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替代实施例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

图2c示出了仅图1的卫生衬垫的部分可分离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

图2d示出了仅图1的卫生衬垫的部分可分离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又一替代实施例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

图2e示出了图1的卫生衬垫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

图2f示出了图1的卫生衬垫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

图2g示出了图1的卫生衬垫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

图2h示出了图1的卫生衬垫的又一替代实施例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卫生衬垫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顶表面透视图,其中示出了非对称衬垫。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卫生衬垫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

图3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卫生衬垫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顶表面透视图,其中示出了非对称衬垫。

图3d示出了沿着线3d-3d截取的图3c的卫生衬垫的替代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

图4a示出了沿着线4a-4a截取的图1的卫生衬垫的分解剖视图。

图4b示出了沿着线4b-4b截取的图2f的卫生衬垫的分解剖视图。

图4c示出了沿着线4c-4c截取的图2g的卫生衬垫的分解剖视图。

图4d示出沿着线4d-4d截取的图2h的卫生衬垫的分解剖视图。

图4e示出了本发明的卫生衬垫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

定义

如本文所用,术语“非织造织物或网”是指具有成夹层的但不是以可识别方式的(如在针织织物中)各纤维或线的结构的网。非织造织物或网已由许多工艺形成,例如,熔吹工艺、纺粘工艺、共成形工艺、水力缠结和粘合梳理网工艺(诸如空气穿透粘合梳理网或tabcw)。

如本文所用,术语“熔喷网”泛指通过这样的工艺形成的非织造网,在该工艺中将熔融的热塑性材料通过多个细的、通常为圆形的模头毛细管作为熔融纤维挤出到会聚的高速气体(例如,空气)流中,空气流使熔融热塑性材料的纤维的直径减小,该直径可以为微纤维直径。之后,熔融的纤维由高速气体流携带并沉积在收集表面上以形成随机分散的纤维的网。这样的工艺例如在授予butin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849,241中有所公开,该专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一般来讲,熔喷纤维可以是基本上连续的或不连续的、直径通常小于10微米的并在沉积到收集表面上时通常发粘的微纤维。

如本文所用,术语“纺粘网”通常是指包含小直径的基本上连续的纤维的网。该纤维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将熔融的热塑性材料从多个细的、通常为圆形的且具有挤出纤维直径的喷丝头的毛细管挤出,然后通过例如引出拉伸(eductivedrawing)和/或其他熟知的纺粘机制迅速变细。纺粘网的制备例如在授予appel等人的美国专利号4,340,563、授予dorschner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692,618、授予matsuki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802,817、授予kinney的美国专利号3,338,992、授予kinney的美国专利号3,341,394、授予hartman的美国专利号3,502,763、授予levy的美国专利号3,502,538、授予dobo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542,615和授予pike等人的美国专利号5,382,400中描述和示出,这些专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纺粘纤维在沉积到收集表面上时通常是不发粘的。纺粘纤维有时可具有小于约40微米的直径,诸如介于约5至约20微米之间。

如本文所用,术语“共成形”泛指包括热塑性纤维和第二非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或稳定化基质的复合材料。例如,共成形材料可通过这样的工艺制成,其中将至少一个熔喷模头布置在斜槽附近,通过该斜槽在形成网的同时向网添加其他材料。这样的其他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纤维有机材料,诸如木质或非木质纸浆,诸如棉、人造丝、再生纸、浆绒毛,以及超吸收性颗粒、无机吸收材料和/或有机吸收材料、经处理的聚合物短纤维等。这样的共成形材料的一些例子在授予anderson等人的美国专利号4,100,324、授予everhart等人的美国专利号5,284,703和授予georger等人的美国专利号5,350,624中有所公开,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份均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如本文所用,术语“储存部件”是指吸收性制品层,其主要功能被设计为最终以液体/流体废物的形式储存身体流出物。也就是说,这种储存部件是在液体已经通过顶片层,并且任选地通过液体处理层(诸如涌流、转移和分布层)接收到吸收性制品中之后而设计成保持水基液体/流体的吸收层。这种储存部件层可以包括例如吸收性制品领域中已知的超吸收材料(或sap),但通常包括全部或主要亲水性材料,诸如例如纤维素填料或其他基于纤维素的材料、多孔泡沫或其他亲水性液体保持材料。液体/流体储存部件应与顶片层或中间液体/流体处理层(诸如涌流、转移、分布或定向层)区分开,这些成各自设计为“直通”层,以便在液体从初始液体/流体接收层流到流体储存部件时对液体起作用。当液体行进到其最终储存目的地时,直通层使液体穿过层。直通层的各种功能的例子可减缓液体流动,在相邻层上沿着多个方向扩散液体流动,将流体快速地引导到制品内的较低层,或在液体穿过层到达储存层时,执行对液体的特定分离操作或处理。出于本申请的目的,具有至少顶片层、吸收芯层和底片层(即,多层吸收性制品在制品深度方向上的至少第一个面向使用者的顶片层)的吸收性制品的初始液体/流体接收层(即,顶片层)不应当视为“储存部件”。出于本申请的目的,初始接收的液体/流体在顶片层上的偶然存在或这样的顶片层的再浸湿不应当构成最终液体储存。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样的顶片层几乎不保留液体。在替代实施例中,沿着顶片层长度,这样的顶片和跨面向顶片衣服的下侧表面的基本上大部分(大于50%)附接到其的任何直接附接层几乎不保留液体。有利地,在另一实施例中,这样的顶片层和任何任选的直接附接层完全由疏水性材料制造。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在其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处之外,这样的顶片层不包括附接到其上的任何其他层,其他附接层是第二顶片层。

如本文所用,术语“疏水性”应指具有至少90°的空气中水的接触角的材料。术语“亲水性”和“可湿性”可互换使用,是指具有小于90°的空气中水的接触角的材料。短语“更亲水”是指具有相对较低接触角的材料。短语“更疏水”是指具有相对较高接触角的材料。疏水性和亲水性都可以是构成材料的组合物的固有性质的结果。例如,聚烯烃和/或弹性聚合物通常是疏水性的,而纤维素材料通常是亲水性的。或者,这样的性质可以是已经添加到基底基板的涂层的结果。

出于本申请的目的,可以使用cahnsfa-222表面力分析仪系统或基本上等同的系统来测量接触角测量值。接触角可如在neumann,a.w.和r.j.good“techniquesofmeasuringcontactangles”,第2章,surfaceandcolloidscience-experimentalmethods,第11卷,由r.j.good和r.r.stromberg编辑的,plenumpress,1979,第31-91页中陈述的来确定,该申请通过引用以与本文一致的方式并入本文。对于涂覆的基板,可以根据标题为“standardpracticeforsurfacewettabilityofcoatings,substratesandpigmentsbyadvancinginterfaceanglemeasurement”的astmd-7334进行接触角测量。除非另有说明,这种前进接触角测量是优选的。可用于涂覆特定顶片层的疏水性表面处理的例子包括在授予abuto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开2013/0197462中描述的那些,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用于与本文不矛盾的目的。可用于涂覆特定顶片层的疏水性表面处理的例子包括在授予abuto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开2013/0197462中描述的那些,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用于与本文不矛盾的目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液体可渗透”应指由于水和其他水性液体或流体通过孔洞的流动而是多孔的并且是水可渗透的材料。孔洞足够大,足够频繁,从而容许液体水泄漏和流动。“液体不可渗透”应指在普通使用条件下不允许水或水性液体/液体穿过的材料。

术语“不中断”应指延伸穿过层的整个厚度的开口,使得液体可以直接流过该层到达下层而不接触任何中间层,并且下层也可以通过开口或其一部分可见,而不会被中间层完全视觉遮蔽。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括(comprise)”、“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以及根词“包括(comprise)”的其他衍生词旨在是指定任何所述特征、元件、整数、步骤、或部件的存在的开放性术语,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件、整数、步骤、部件或其群组。类似地,术语“包括(include)”、“包括(includes)”、“具有(has)”和/或“具有(have)”以及其衍生词旨在被解释为术语“包括(comprise)”,并且旨在是指定任何所述特征、元件、整数、步骤、或部件的存在的开放性术语,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件、整数、步骤、部件或其群组。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其一个或多个例子在下文示出。每个例子都以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事实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中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而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以用于另一实施例以产生另一实施例。就本申请的目的而言,在附图之间类似的特征可以由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虽然在大多数图中未示出,除了需要附加放置重点之外,应当理解,传统的制品构造粘合剂(或其他粘结技术)将用于将所述制品的各层紧固在一起。这种构造粘合剂或其他粘结技术期望地被放置或实施,以便不干扰通过制品的废液流动。其他粘结技术包括例如超声波、压力和热粘结。

一般而言,本发明的吸收性个人护理制品有利地适用于女性和成人护理产品类别中的卫生制品。这样的制品包括例如女性卫生衬垫和衬里,以及成人护理衣服插件、衬垫和衬里。这样的制品将包括由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构成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或皮肤接触顶片层,该顶片层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上方,并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在两个侧向附接区之间可部分地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分离。实际上,根据特定实施例,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和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可以是面向使用者的皮肤接触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可以接触使用者的围绕理想的较小尺寸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周边边缘的皮肤。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还可以通过由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一个或多个内边缘限定的居中定位的开孔开口(或多个邻近开口)接触使用者的皮肤。不中断的开孔开口延伸穿过第一顶片层的整个厚度。应当理解,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材料是液体可渗透的,而不管开孔开口是否存在。

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通过在其间形成可变的空间间隙来将皮肤接触层与衬垫的其余部分物理地分离,并且在两个侧向相对的附接区之间沿着制品横向方向部分地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分离。这样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可以包括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类似的总尺寸,或者可以具有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小的总尺寸,使得第一顶片层和第二顶片层在使用期间的某些时间与使用者的皮肤物理接触。尽管这样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保持与使用者的皮肤紧密接近并接触,但是这也允许空隙空间在使用中偶尔形成在该顶片层与衬垫的其余部分(特别是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之间,因此,从而在长时间的制品使用期间,保持下面的吸收层中可能被捕获的水分不断地通过衬垫继续返回到使用者的皮肤。这种部分可分离的皮肤接触层有助于保持皮肤水平的干燥度并减少再浸湿感。当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仅在其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处(具体地在沿着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的选定位置处)附接到下面的衬垫时,相反,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沿着大部分衬垫长度和宽度尺寸附接到衬垫吸收结构。作为这些不同程度的连接的结果,在制品使用期间的某些时间,两个顶片层沿其尺寸彼此显着接触,以允许液体从第一顶片层转移到第二顶片层。在其他时间,当使用者在他/她的日常活动期间移动时,两个顶片层基本上彼此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顶片层的开孔开口的尺寸被设计成紧密地环绕使用者的会阴或阴道区域,所以流出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一顶片层开口直接流到下层,从而沿着第一顶片层,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保持干燥。在来自身体的向下压力下,两个顶片层可以接触。然而,当使用者移动时,在两个顶片层之间形成间隙(其能够沿着它们的大部分尺寸并且特别是沿其长度分离)。这样的间隙保持衬垫内的水分不会通过第一顶片层重新铺在皮肤上,并且还允许两个顶片层之间的空气循环。

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包括相对的自由纵向端部和纵向定向的侧边缘(或相对的侧向侧边缘),所述侧边缘在第一顶片层的这些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处或邻近其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并且还期望地在衬垫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处或邻近其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尺寸小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的尺寸的实施例中,两者可以从第二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或者衬垫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向内连接。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远离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部分或完全提升时,可以在使用期间在两个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之间形成连续纵向定向的通路或空隙空间。

至少一个居中定位的开孔开口由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限定,并且开口通过任何中间材料(诸如来自任何中间流体转移或涌流层)而不中断地穿过层的整个厚度延伸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基本上,开口完全延伸穿过第一顶片层和任何任选地连接的中间层,并且直接连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从而允许液体直接穿过第一顶片层行进到第二顶片层的表面,并且还用于通过第一顶片层观察第二顶片层。如果存在可以粘结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下侧(面向衣服侧)的任何中间液体/流体转移层,则该层不包括液体储存部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这种粘结的中间层还包括开孔开口,该开孔开口完全延伸穿过该层的厚度并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开孔开口或其一部分对齐,使得第一顶片层开口不中断地延伸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面向使用者的表面。有利地,这种中间层开口延伸了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开口的全尺寸并与其对齐。开口或对齐的开口(按照可能的情况)允许从衬垫上的液体进入点到第二顶片层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直接液体连通。这样的开口还允许通过第一顶片层直接观察第二顶片层。

在理想的实施例中,任何中间液体转移层中的开口都至少部分地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至少一个开孔开口对齐,使得不会干扰通过液体可透过的第一顶片层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的液体流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从第一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观察时,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可以直接通过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开孔开口(通过开口的全尺寸)看到。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包括椭圆形或圆形开孔开口,该开口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包围使用者的会阴区域,并且期望地包围女性的阴道区域。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顶片层中的多个邻近开口位于衬垫上的中央液体采集区中。第一顶片层(以及任何可选的中间层和/或下部内部制品层)中的开孔开口是大开口,因为它们通常通过用于相对大尺寸开口的切除、穿孔或开孔工艺形成。这样的开口应与液体可渗透层的由相邻非织造纤维之间的孔隙空间形成的相对较小的开口,或微孔膜中发现的那些,诸如通过真空开孔工艺形成的那些区别开来。

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期望能够沿着弯曲或折叠线诸如以倒“v”形向上弯曲,使得该第一顶片层在使用中优先与其下面的层分离。有利地,沿着制品中心纵向轴线/方向,通过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一侧或两侧/表面上的压花特征来产生这样的弯曲或折叠线。有利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形状和整体大小被设定,定位在使用者的液体沉积区(或会阴区域、或阴道区域)的下方以及吸收性制品的初始液体沉积区的上方。有利地,吸收性制品的初始液体沉积区是制品的沿着制品的中心纵向轴线或方向,或者也沿着中心横向轴线或方向(如果存在的话)定位的中心区。或者,这样的区域也可以定位在这样的制品上的向前位置中,特别是在这样的制品旨在过夜使用,并且制品具有延伸的长度形状或不对称的形状时。通常,这样的过夜吸收性制品将具有延伸的不对称形状,其在一个纵向端部处具有较窄的横向宽度并且在相对的端部处具有较宽的横向宽度。在这样的制品中,有利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被放置成相比较宽的宽度端部更靠近较窄的宽度端部,或者邻近任何制品护翼(如果存在的话)。

有利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更疏水。换句话说,有利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更亲水。

在使用中,吸收性制品提供两个可分离的顶片层,该两个顶片层沿着制品深度方向彼此分离,并且还将使用者与可能包含在吸收性制品中的污物物理地分离。这种物理分离在不将废液储存于紧邻位于制品的初始流体沉积区上方的第一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情况下发生。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样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是单层材料(或者,多层顶片),其如上所述仅沿着其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而其间不具有任何其他层。有利地,这样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是疏水性的,并且这样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是亲水性的。在某些实施例中,附加的开孔液体可渗透层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下侧(和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之上)。在稍后将描述的这种情况下,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可任选地包括附接的流体转移层、附接的附加的开孔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或两者的组合,附接层在制品使用期间从下面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作为一单元分开或升高。这种分离在层间产生空隙空间。

如在图1中具体可见的,示出了以女性护理卫生衬垫10形式的大体平面的吸收性个人护理制品的俯视平面图。仅为了说明目的而提供女性卫生衬垫,并且应当理解,各种吸收制品也可受益于本发明,包括例如女性卫生内裤衬里和各种成人护理吸收制品。为了便于观察,以大体平面和展开状态示出卫生衬垫。卫生衬垫10包括:纵向方向(或轴)l、横向方向(或轴)t、以及深度方向(或轴)z(如图3b所示)。卫生衬垫10还包括任选的中心纵向方向(或轴)lc。一些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中心横向(或轴)tc。卫生衬垫包括纵向定向的相对侧边缘(或制品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11和相对的纵向(方向)端部12、13。任选的延伸部14可以从制品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11突出。这种延伸部14将在本文中进一步描述,但在女性护理领域中也被称为护翼或接片。卫生衬垫10包括: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孔开口40、60(图2g);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也被称为第二顶片层);以及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该第二顶片层20和底片层22一起夹着以虚线看到的吸收芯层24结构。开孔开口40(图1)、60(图2g)不中断,由此允许排出物从使用者直接流体连通到第二顶片层2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并且通过第一顶片层26观察第二顶片层20,而不依赖于第一顶片层材料的透明度。吸收芯层24是制品的最终液体/流体储存部件。通常,这种吸收芯层结构2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层81、82。附加的液体/流体处理层80,诸如液体涌流层、流体延迟层和流体转移层可以定位在制品中,诸如在吸收芯层结构24与第二顶片层20之间(如图4d所示)。这种流体处理层80本身可以限定开孔开口83(图4d),其产生从第二顶片层20到下吸收芯层24的直接液体连通通道。如果存在,则流体处理层80和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40、60的对齐开口可以用于产生漏斗状结构,以便快速地将液体引导到吸收制品的吸收芯层(储存部件)24。快速通道几乎不受亲水性第二顶片层20的影响。例如在图3d、4a和4b中可见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包括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3a和面向衣服的表面23b。任选的压花特征(即,以侧向侧图案25或端部图案75形式的层压痕)可以通过卫生衬垫10中的一个或多个层存在,以便辅助液体流动或卫生衬垫稳定性,或提供美观的装饰。虽然这种压花被示出为圆弧,但应当理解,在通过已知压花技术形成的这种卫生衬垫10上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已知压花形状和图案。虽然这种压花被示出为圆弧,但应当理解,在通过已知压花技术形成的这种卫生衬垫10上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已知压花形状和图案。

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即,部分可分离的顶片层也称为第一顶片层)在制品z方向上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的上方(如图3b所示)。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被这样识别,是因为它是制品z方向上的最上层,并且将始终与制品使用者的皮肤接触。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总体尺寸比下面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更窄和更短,并且位于衬垫的中心液体沉积区中(诸如邻近衬垫护翼(如果存在),并且沿着中心纵向方向、以及任选地沿着中心横向方向)。如果沿着横向方向(未示出)将衬垫沿着两条折叠线折叠成三个区段,则这种较窄和较短的尺寸是有帮助的。令人希望的是,如果存在,则这种折叠线将不会跨过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

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包括: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沿着横向方向)、以及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相对纵向端部29。这种端部尺寸可以在长度上是均匀的(诸如如图2c所示的直边缘),或可替代地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多个弯曲特征30、31,以使得相对的纵向端部沿着横向方向不具有均匀的长度尺寸。如在图3b中可见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包括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6a和面向衣服(或面向吸收芯层的)表面26b。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侧边缘28可以直接在这种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处或邻近这种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如图3c,3d,4b,4e所示)而锚固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或通过向下折叠的边缘部分27来连接,该边缘部分27具有向下折叠的纵向定向边缘27a和向下折叠的横向定向边缘27b。这种向下折叠特征在顶层之间形成横向相对的z形折叠。在附接区70处的这种附接可以是任何已知的传统粘合技术,例如像通过超声波、粘合剂、热、缝合、或这种粘结方法的组合。在相对附接区70中(如在图2f中可见的)发生粘结,其直接在第一顶片层的面向衣服的表面与第二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之间,或可替代地在向下折叠边缘的面向衣服的表面与第二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之间。附接区或向下折叠的纵向定向边缘27a的长度可以延伸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的全部或部分长度。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附接区可以延伸大于第一顶片层的每个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的长度的50%,或者大于相对侧边缘28的长度的80%,或者大于相对侧边缘28的长度的90%,诸如通过使用粘合剂线、热或超声波粘结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粘合剂线每个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产生这种附接区,其中这种粘合剂线的横向方向宽度在约2mm与18mm之间的,或者在约4mm与9m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顶片层26的在这种附接区70处粘结到第二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表面区域(面向衣服的表面26b)的百分比小于50%、或者小于70%、或者小于90%。相对于沿制品横向方向的第一顶片层宽度,有利地向下折叠的横向定向边缘27b(和附接区)的宽度不大,使得它们不干扰液体在z方向上流过第一顶片层,特别是在衬垫的中心区中。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向下折叠的横向定向边缘27b的宽度在约3mm与20mm之间,或者宽度在约5mm与10m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向下折叠边缘27a的纵向尺寸可以在约50mm与180mm之间,或者在约60mm与120mm之间。在任一种情况下,响应于衬垫压缩和/或使用者移动,连接或相对的附接区各自允许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在使用期间升高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上方。虽然向下折叠的实施例被示出为单个z形折叠,但是对于图4a中的两个相对折叠各自具有z形折叠,其也可以包括在z方向上的更多的垂直折叠,例如像沿着每个相对的侧向侧边缘(未示出)的两个或三个折叠。虽然向下折叠的实施例被示出为单个z形折叠,但是对于图4a中的两个相对折叠各自具有z形折叠,其也可以包括在z方向上的更多的垂直折叠,例如像沿着每个相对的侧向侧边缘(未示出)的两个或三个折叠。

有利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包括折叠或弯曲线32,其可能在面向衣服的表面26b(如再图1和4a中可见)、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6a(如在图4b中可见)、或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两个表面(图4e)上存在。这种折叠或弯曲线32可以通过若干种方法形成,包括例如传统的压花技术和间隔开的细长狭缝。这种折叠或弯曲线32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并且期望沿着制品中心纵向方向lc定位。有利地,这种折叠或弯曲线32的横向方向宽度在约1mm与3mm之间。折叠或弯曲线32可以如图所示的以直线配置。折叠或弯曲线32也可以由一系列间隔开的相对小的压花形状或点(诸如圆点)组成,其沿着中心纵向方向大体上以直线对齐。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形状或点的横向方向宽度在约1mm与3mm之间,并且这种形状或点各自沿着纵向方向间隔开约1mm与5mm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形状或点的横向方向宽度在约1mm与3mm之间,并且这种形状或点各自沿着纵向方向间隔开约1mm与5mm之间的距离。

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限定延伸通过第一顶片层整个厚度(沿z方向)的至少一个开孔开口40(图1)、60(图2g)。应该重申的是,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是液体可渗透的,而不管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开孔开口40、60。这种至少一个开孔开口40、60是连续的不中断开孔开口,其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6a、通过第一顶片层整个厚度延伸到面向衣服的表面26b,并且还延伸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3a,以使得存在从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6a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3a的直接液体连通。有利地,存在通过第一顶片层开孔开口到第二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清晰视觉视线。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观察吸收制品的面向使用者的顶片表面时,至少开孔开口和任选地第二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通过开口)从至少约0.25英尺(0.075米)到约3英尺(0.91米)的范围对于单个制品使用者是可见的。在替代性实施例中,在无开孔开口背景颜色对比(即开孔开口与立即环绕制品表面之间的对比)的情况下,这种开孔开口40、60通常从至少3米的距离对于制品使用者是可见的;或在具有开口背景颜色对比度的情下,从至少5米的距离可见。

这种“不中断”开口不被任何中间阻塞材料中断,诸如纤维或膜材料,其可扭曲、减慢或以其他方式干扰液体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通过开口40、60到达液体可渗透体的第二顶片层20的直接行进路径,或通过第一顶片层观察第二顶片层。如上所述,在期望的实施例中,制品的使用者应该能够通过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开孔开口40、60的整个尺寸或至少一部分,直接观看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3a)。也期望通过开孔开口看到第二顶片层(即在制品z方向上位于孔开口40、60的正下方)上的任何印刷特征。

至少一个开孔开口40、60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并且数量可以是单数或多个。如图1所示的多个孔口40可以具有多个尺寸,但是期望沿着中心纵向(轴线)lc对称地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有利地,如果作为多个孔存在,则所有孔都具有相同的形状。这种孔口在图1被示为多个大小的圆,其中较大的圆沿着弯曲线32定位。

虽然图1所示的实施例示出了沿着折叠或弯曲线32对称对齐的开孔开口40,但是不一定是这种情况。这种开孔开口可以不规则地定位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中。有利地,使用传统的切割或其他机械穿孔/冲孔方法来形成这种开孔开口40。在一个实施例中,有利地,这种孔口不包括锥形侧边缘,或这种孔口壁在深度方向上不延伸超过第一顶片层的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有利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是疏水的,或者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更疏水。通过利用所选择的顶片层材料的固有性质,或通过选择性的形貌处理或聚合物熔融形成处理,诸如通过在第二顶片层上使用选择性表面活性剂处理或在第一顶片层上使用疏水处理,也可以达到这种疏水性差异。这种处理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因此将不另行说明。

在期望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包括长度和宽度比下面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更小的整体尺寸,并且该第一顶片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和衬垫11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向内(更靠近中心纵向轴线/方向lc)定位。例如,参见图3c和3d的较小尺寸的第一顶片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定位在衬垫的初始液体沉积区中(即,邻近护翼并且沿中心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的中心侵污区),并且因此,使用者的皮肤可以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和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进行接触,其中后者直接暴露于使用者的皮肤并超过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周边侧边缘。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似乎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上方“漂浮”,这是因为当它们在制品使用期间彼此部分分离时在其间可以形成空间或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有利地卫生衬垫10的长度l1在约180mm与420mm之间、更期望在约230mm与280mm之间,并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长度l2在约80mm与330mm之间、期望在约100mm至120m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期望l2与l1的比在约0.2至1.0之间、期望在约0.4至0.8之间。有利地,第一顶片层的横向方向宽度t2比吸收制品的t1更短,但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宽度。有利地,第一顶片层的横向方向宽度t2比吸收制品的t1更短,但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宽度。

如在各种所示实施例中可见的,开孔开口40可以作为一系列邻近定位的孔40(图1)或单一孔60存在。这种孔仍然是大开口,其期望地沿着衬垫的中心纵向方向定位并且如果存在护翼14则邻近护翼,以便定位在垫中心液体侵污区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有利地,这种邻近定位的孔系列位于下开孔层之上,其本身具有与第一顶片层的开孔开口对齐的至少一个大开口。这种下层可以进一步辅助流体在被使用者排出之后快速地移动到衬垫的存储部件。沿着z方向具有较高轮廓的这种下开孔层在图4d中被示为80,并且可以在衬垫中心中形成升高区域。

如果开孔开口40作为一系列邻近定位的开口(如图1所示)存在,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孔40沿着第一顶片层长度累积地延伸约30mm与300mm之间(或者在约40mm与100mm之间)的距离l3。在一个实施例中有利地,这种孔沿着约20mm与60mm之间(或者在约20mm与40mm之间)的横向距离t3累积地延伸。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多孔实施例的)各个孔期望地彼此隔开约3mm与20mm之间、或者约3mm与10mm之间。如果这种开孔开口40作为一系列邻近定位的孔存在,则这种孔可能以各种形状和尺寸或相同的形状和/或尺寸存在。例如,在图1中,尺寸和形状类似的开孔开口40是圆形的。图2a中示出了尺寸不同、但形状类似的开孔开口40。图2b中示出了形状和尺寸不同的开孔开口40,其中相对较大的长方形/卵形开口定位在弯曲线32上,并且相对较小的圆形开口存在于弯曲线32之外。图2c中示出了方形和矩形开口。对于相对较小尺寸的开口(诸如所示的圆形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有利地,这种邻近定位的圆形开口的直径在约2mm与10mm之间、或者在约2mm与5mm之间。如图所示,邻近开口40可以定位在整体配置中,例如像整体卵形的布置。对于相对较小尺寸的开口(诸如所示的圆形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有利地,这种邻近定位的圆形开口的直径在约2mm与10mm之间、或者在约2mm与5mm之间。如图所示,邻近开口40可以定位在整体配置中,例如像整体卵形的布置。

如果这种开孔开口60作为第一顶片层内边缘26c所限定的单一开口(如图2g所示)存在,则这种开口也可具有各种尺寸和形状,但有利地具有诸如卵形、长方形或圆形的曲线形状,并且如果存在这种护翼,则沿着中心纵向方向并且邻近护翼定位。如果作为相对较大的大开孔开口60(如图2g所示)存在,则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开口的横向宽度t3(图2g)在约20mm与60mm之间、或者约20mm与40m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开口的纵向长度l3在约30mm与100mm之间、或者约50mm与70mm之间。有利地,这种单一开口的尺寸被设计成环绕使用者的会阴或阴道区,诸如以便限制使用者身体上最可能排出液体/流体的区上的第一顶片层接触。如同先前描述的“邻近多孔”实施例一样,甚至更加如此,这种排出的液体将通过所述不中断的单一开口更快速地行进到吸收制品的储存部件。如同具有相对较小的不中断孔的先前实施例一样,在另一实施例中,制品内的下层(沿着深度方向)可以包括升高轮廓,并且还限定其自身的大开口83,以使得在第一顶片层开口40与下开孔层80之间产生漏斗状结构。这种漏斗状结构将增强把排出物直接递送到吸收制品的储存部件。无论这种开口是单一形式还是多个形式,这种开口都延伸穿过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整个厚度,并且允许通过第一顶片层观察第二顶片层。如果实施例包括升高的z方向轮廓下层80,则这种下层可以沿着制品的中心纵向方向提供驼峰状特征,以便选择性地增强第二顶片层与使用者皮肤的接触,这选择性地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开口40、60内或邻近其。无论这种开口是单一形式还是多个形式,这种开口都延伸穿过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整个厚度,并且允许通过第一顶片层观察第二顶片层。如果实施例包括升高的z方向轮廓下层80,则这种下层可以沿着制品的中心纵向方向提供驼峰状特征,以便选择性地增强第二顶片层与使用者皮肤的接触,这选择性地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开口40、60内或邻近其。

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垫10在衬垫的相对侧边缘11之间的横向方向宽度t1在约70mm与100mm之间,或者在约80mm与90mm之间。有利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在第一顶片层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之间的横向方向宽度t2在约45mm与75mm之间、或者约55mm与65mm之间。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吸收芯层结构24或其他流体处理层的横向宽度t4在约10mm与100mm之间,或者约40mm与80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更期望的是,当沿着衬垫z方向观察时,吸收芯层结构或其他流体处理层的侧向侧边缘侧向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之外(远离中心纵向轴线),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期望的是,吸收芯层结构24或其他流体处理层80的侧向侧边缘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内。至少一个衣服紧固补片260(诸如粘合剂或钩环型补片)可以存在于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的一个或多个下侧表面上,诸如在护翼区域中或沿着制品的纵向中心方向,以便允许将制品紧固到使用者的内衣上。这种紧固补片260可以被剥离片材(未示出)覆盖,以用于在不使用时保存粘合剂。此外,有利地,沿着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和不液体可渗透底片层22的周边边缘存在周边密封区261,以使得吸收层24的周边被夹在这些层之间并被密封,由此减少制品周边侧边缘的侧泄漏。这种周边密封261可以通过任何数量的传统粘结技术来实现,例如像粘合剂、热粘结或超声波粘结技术。

图4a中示出了沿着线4a-4a的图1的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如在图中可见的,一些开孔开口40沿着制品的中心纵向轴线在弯曲线32上对齐。弯曲线32是沿着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面向衣服侧面26b的压花弯曲线。虽然示出了粘合剂线255将第一顶片层26的折叠边缘部分27紧固到第二顶片层2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但可以使用任何其他粘结技术,例如像热粘结和超声波粘结。

为了便于参考,图2a示出了图1的卫生衬垫的仅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如图所示,多个尺寸的圆形开孔开口40围绕弯曲线32处于大致整体卵形和对称的布置。圆形开孔开口位于三个不同行中,其中两行相对较小的圆形开孔开口位于弯曲线之外,并且一行相对较大的圆形开孔开口直接位于弯曲线32上。

在图2b中,示出了仅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替代性实施例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如图2a所示,这种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被示为与下面的衬垫层分开。从在图2b中可看,不中断的开孔开口40包括两个形状和尺寸不同的开孔开口41和42。一个开孔开口形状具有相对较大的长方形或椭圆形配置41,而另一具有相对较小的圆形配置42。如同前面的图一样,只有一些开孔开口(椭圆形开孔开口41)在折叠线32上对齐,而所有开孔开口围绕中心纵向方向/轴线对称放置。在此替代性实施例中,与图1和2a的端部边缘相比,纵向定向的端部29包括简化的弯曲边缘,其包括多个弯曲区段的扇形设计。如图2a所示,向下折叠的纵向侧边缘27的长度27a比相对侧边缘28的长度更短,并且其通常沿着相对侧边缘28大体中心地定位。

在又一替代实性施方案中,如在图2c中可见的,示出了以整个矩形配置的仅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与衬垫分离)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在折叠线32上存在单行形状和尺寸不同的开孔开口(方形配置和矩形配置)。纵向定向的端部边缘29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横向方向t上具有均匀的长度。向下折叠边缘27具有向下折叠长度27a,其尺寸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相同。用于将这种向下折叠边缘粘结到第二顶片层上的机构(诸如粘合剂)可以沿着边缘的整个长度或向下折叠边缘的部分长度延伸。

在又一替代性实施例中,如图2d所示,还示出了仅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其与下面的衬垫结构分离以便于观察。在此替代性实施例中,形状和尺寸类似的圆形开孔开口40沿着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上的折叠线32对齐。相对较小的折叠下边缘27沿着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存在。向下折叠边缘27相对于第一顶片层26的整个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的长度比先前示出的实施例明显更短27a,但是具有类似的相对宽度27b。如果在实施例中存在,则这些向下折叠边缘27可以包括从制品z方向可见的一个或多个折叠。例如,如图4c和4d所示,存在两个折叠,其沿着每个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存在。在替代性实施例中,对于沿着制品z方向的每个相对的侧向侧边缘也可设想多个z型折叠配置。应当理解,图2a-2d的视图仅示出了第一顶片层26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

在又一替代性实施例中,在图2e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整个卫生衬垫1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俯视平面图。如图所示,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纵向定向端部29包括端部凹部29a,折叠或弯曲线32与该凹部对齐。在折叠线32上和下方都存在圆形的开孔开口40。端部29还包括多个弯曲区段。在此所示实施例中,向下折叠边缘27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更短。

在如图2f所示的图1的卫生衬垫的又一替代性实施例中,这种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包括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其在不使用向下折叠边缘的情况下沿着它们的长度粘结到下面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特别地,相对附接区70是沿着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的面向衣服侧表面的粘结区域。这种粘结区域可以在侧边缘自身处或邻近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并且在不使用z形折叠的情况下粘结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3a。这种粘结可以通过任何传统的粘结技术来完成(诸如热粘结、粘合剂或超声波粘结),尽管如图4b中本实施例的线4b-4b处的分解剖视图所示,使用粘合剂线255。在此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被示为直边缘。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纵向端部29还包括主要具有沿着横向方向具有居中定位的端部凹部29a的直边缘50,该凹部与弯曲线32对齐。

图2g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卫生衬垫的另一替代性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在此图中,如同先前图一样,示出了整个卫生衬垫1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与先前实施例不同,此图中的卫生衬垫10包括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其本身包括沿着制品横向方向定位的两个层20a和20b。中心纵向定向的顶片层20a被定位成跨在卫生衬垫10的中心纵向轴线/方向上。两个侧顶片层20b(或侧盖)沿着衬垫的每个侧向侧边缘11定位。为了便于参考,两个侧顶片层20b被示为阴影,但也可以不同于中心区段着色。使用任何传统的粘结技术,将侧顶片层20b粘结在中心纵向定向的顶片层20a的侧边缘上。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被示为具有向下折叠边缘27,其在衬垫的中心区中粘结到中心纵向定向的顶片层20a。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限定了由第一顶片层26的内边缘26c限定的单个中心定位的卵形开孔开口60,该开孔开口允许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直接且不中断地液体连通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a的下面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如同早期实施例的多个邻近的开口40一样,这种单一开孔开口60延伸通过整个第一顶片层厚度(在z方向上)。所限定的卵形开孔开口60围绕衬垫的中心纵向轴线对称地定位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在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之间的横向宽度t2窄于或近似等于(如图所示)侧顶片层20b(侧盖层)的内侧边缘21之间的横向距离。在一个替代方案中,这种横向宽度t2比内侧边缘21之间的距离更宽,以使得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各边缘27、28与侧顶片层内侧边缘21重叠。或者,这种向下折叠边缘27和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延伸穿过内侧边缘21。以虚线示出双层吸收芯结构81、82。在又一替代性实施例中,这种重叠的内侧边缘21可以被定位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在z方向上)的上方和以上,而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上不存在向下折叠边缘27。这种概念通常在图3c和3d中示出,如稍后将描述的。

在图4c中示出了在线4c-4c处的图2g分解剖视图。从此图中可见,中心纵向顶片层20a在区250处粘结到侧顶片层20b。向下折叠边缘27位于侧顶片层内侧边缘21内,并且通过粘合剂线255粘结到第二顶片层。

图2h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卫生衬垫10的另一替代性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在此图中,如同先前图一样,示出了卫生衬垫10的整个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与最近的实施例一样,此图中的卫生衬垫10包括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其本身包括两个层20a和20b。中心纵向定位的顶片层20a围绕卫生衬垫10的中心纵向方向/轴线定位。两个侧顶片层20b沿着衬垫10的每个侧向侧边缘11定位。使用任何传统的粘结技术,将侧顶片层20b粘结在中心纵向定向的顶片层20a的侧边缘上。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被示为具有向下折叠边缘27,其粘结到中心纵向定向的顶片层20a。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包括单个中心定位的卵形开孔开口60,其允许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直接液体连通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a的下面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卵形开口60围绕衬垫的中心纵向轴线对称地定位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内,并且允许液体从使用者不中断地连通到第二顶片层(以及通过开口从第二顶片层20a的衬垫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进行观看)。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被着色或以其他方式与下面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a、20b视觉上区分开(诸如纹理化),以便强调层在衬垫上的存在,并且还辅助使用者将第一顶片层放置在使用者会阴区的液体排出部分的下方。在开口60下的第二顶片层20a的颜色对比背景允许从5米远的距离识别开孔开口特征。如沿着线4d-4d的图4d中的此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所示,在吸收芯层24以上的下面的流体处理层80限定了另一不中断的开口83,其在z方向上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卵形开口60对齐。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对齐的开口具有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所限定的开口60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但并非必须。这种对齐的开口将允许液体更快速地通过卫生衬垫10移动到下面的吸收芯层结构24,并且沿着垫的z方向产生漏斗状结构。在此示出的实施例中,吸收芯层结构24包括两个各自具有不同横向尺寸的单独层81、82,一个单独层81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横向宽度t2更窄,并且另一单独层82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横向宽度t2更宽或与其相等。另外如剖视图所示,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实际上由两个单独的顶片层90、91组成,每个顶片层具有对齐的开孔开口(该开孔开口具有类似卵形和尺寸),以便允许液体从使用者不中断地流动到第二顶片层20。在这种实施例中,有利地,两个顶片层(包括第二顶片层)是疏水的。在图4d的实施例中,具有对齐的卵形开口83的位于内部的开孔下层80可以包括与制品内的其他层相比较大的高度,诸如以便在衬垫中心区中产生驼峰状特征。这种驼峰状特征可以辅助维持仅衬垫的邻近用户身体的该区在会阴或阴道区中的接触。

图3a中示出了卫生衬垫10的又一替代实施例的顶表面透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通过沿着制品中心纵向轴线/方向的弯曲线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上方升高距离100。第二顶片层20上方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最高高度对应于弯曲线32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期望这样的高度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方为约3mm与15mm之间,或者约5与10mm之间。这样的高度在两个层之间产生空间间隙或空隙,该间隙可以增强通过制品的空气循环,并减少在长时间的制品使用期间的再浸湿感。这样的间隙还为使用者提供情感舒适度,同时认识到在顶片与储存部件之间将发生潜在的分离。高度通过弯曲线特征、z-折叠边缘(如果存在的话)、顶片层(和直接附接层)材料的选择以及在使用期间制品的侧向压缩的组合来增强。

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弯曲线32的横向宽度在约1mm与7mm之间,或者约2mm与7mm之间,或者约2mm与5mm之间。如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看到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通过向下折叠的部分27粘结到中心纵向顶片层20a,并且包括从内边缘21向内定位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多个相对较小的椭圆形开孔开口40位于弯曲线32上和周围。

图3b中示出了卫生衬垫的又一替代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居中定位的单个椭圆形开孔开口60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中。该层依靠向下折叠的部分27和弯曲线32以帮助其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并且特别是中心纵向顶片层20a)上方升高期望的距离100。

在替代方案中,可以消除这样的向下折叠的部分27,并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可以通过使用以下者的组合来沿着中心纵向方向/轴线升高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上方:特定顶片材料(沿着制品横向方向)和更靠近的相对附接区,诸如通过邻近第一顶片层26侧向侧边缘的下侧的粘合剂线255(如图4e所示)。

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附接层200可以是液体转移层200,而不是在结构中包括两层顶片(如图4d所示,其中这两个顶片层不用作储存部件)。同样,与单层和两层顶片实施例一样,这样的转移层实施例仍然不用作储存部件。相反,这样的层用来帮助将流体/液体最终导向储存部件24。然而,这样的转移层还可以为第一顶片层结构提供增强的刚度,以帮助其保持对升高构型的倾向。

在卫生衬垫10的又一替代实施例中,图3c中示出了不对称衬垫的顶表面透视图。在该替代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在视觉上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可区分开来。第二顶片层20包括中心纵向顶片层20a和两个侧顶片层20b。此外,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8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在侧区230处、在z方向上延伸到侧顶片层20b下方。虽然不包括在该图中,但压印图案可以位于这些侧区230上方,以帮助将层固定在一起。粘合剂线220(如图3d所示)也可以任选地用于将层粘结在一起。或者,这样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不需要延伸到侧顶片层20b下方。

如该图所示,液体转移或导向层200可以任选地存在于制品中,在制品z方向上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下方。有利地,转移层200包括由转移层内边缘202a限定的单个对齐的开孔开口202。这样的开孔开口202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被设定成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单个开孔开口60(在这种情况下为椭圆形开口)对齐。这样的流体转移层200本身可以由多个层(这些层不是储存部件)组成,并且可以被印刷或以其他方式着色,以便进一步将其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区分开来,并且还强调存在不中断的单个开孔开口60特征。如图所示,流体转移层200的总尺寸可以小于上覆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该转移层期望完全沿着转移层长度和宽度尺寸直接附接到该第一顶片层。这样的附接可以通过任何已知的粘结方法,诸如例如粘合剂、热和超声波粘结。通过包括具有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更短的长度、更窄的宽度或组合的相对较小尺寸的流体转移层200,可以向整个“浮动的”第一顶片层结构提供额外的刚性。作为例子,流体转移层可以由基重在约20gsm与50gsm之间的高度疏水性tabcw材料制成。或者,这样的流体转移层可以由基重在约50gsm与120gsm之间的疏水性气纺层制成。

任选地,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在制品z方向上定位并附接在紧邻流体转移层200的下方(如沿着图3d的线3d-3d的分解剖视图)或紧邻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本身(未示出)的下方。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期望粘结以便覆盖较窄的流体转移层200和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下侧、面向衣服的表面(面向衣服的表面26b)。因此,这样的流体转移层200期望夹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与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之间。这样的粘结层合物本身可从下面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部分地分离(作为一个单元)例如高度100。在一个实施例中,期望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也比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亲水性更差,并且实际上是疏水性的。

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一样,在将第一顶片层26(和附接层作为一个单元))保持在第二顶片层20上的相对的侧向定位的附接区(粘结区)之间存在连续或部分空间间隙,使得距离100的分离空间在制品使用期间可以形成在液体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与液体渗透的第二顶片20层之间。当第一顶片层26在相对的侧向侧边缘28之间提升远离第二顶片层20时(诸如层倾向的结果),在使用期间压缩制品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时或两者的组合,该空间形成。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之间。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包括至少一开孔开口211,该开孔开口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单个开孔开口60(以及转移层开口202,如果存在的话)对齐,使得不中断的开口直接延伸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3a,而至少在较大的单一开口60的至少一些部分没有来自任何中间层的视觉阻塞或液体流动干扰。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可以包括单个对齐的开孔开口或多个对齐的开孔开口,如图3c所示。这样的多个开孔开口可以具有相似的大小和形状或具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在图3c的所示实施例中,在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中示出了不同大小的圆形开孔开口211。在一个实施例中,期望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是透明的,以便允许使用者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通过开孔开口6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6a进一步清楚地观察下面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面向使用者的表面23a(或者其下面的层)。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是双孔膜,其中通过第一工艺(诸如通过真空成型)形成一组具有第一尺寸的微孔口(未示出),并且通过第二工艺,诸如例如通过切割或穿孔工艺形成第二组较大的孔口211。在替代实施例中,这样的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也可以是开孔非织造网。有利地,与沿其全长附接的其他层(200)一样,对于第一顶片层26,这样的另外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是疏水性的。

还应该认识到,为了突出显示各种层开孔开口特征的存在的目的,或为了一般美观原因,可以将先前描述的吸收性制品部件中的每一个印刷或着色(例如期望地在面向衣服的侧表面上)。例如,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之间的中间层可以用颜色突出显示,以便突出两个顶片之间的不中断的开口。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处理层80,特别是带开孔开口的与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开孔开口对齐的层也可以突出显示,以便突出这样的开口特征并帮助将制品放置在使用者的会阴或阴道区域下方。

虽然在分解剖视图中未示出,但除了诸如热结合、超声结合、机械结合、水力缠结或它们的组合的其他结合技术之外,除了在某些离散位置之外,常规的构造粘合剂可以将各个层保持在一起(尤其是在它们的相对的侧面侧边缘处)。这样的构造粘合剂不应该被放置成阻止液体直接通过孔径孔口,或防止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上方的分离和隆起,如上所述。

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6可以由通常用作吸收性制品上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的任意种常规材料制成。例如,这样的疏水性第一顶片材料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纤维非织造片材材料,例如,纺粘、水刺、熔喷和梳理网材料(例如,热粘合梳理网(tbcw)、空气穿透粘合梳理网(tabcw))、纤维织造片材材料、微开孔聚合物膜或开孔纤维非织物材料(单开孔和双开孔的)、以及上述材料的层合物组合。此外,上述单层或多层片材材料也可用作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特别地,梳理网材料可以由双组分短纤维制成,如本领域已知的那样。此外,这样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可以包括直接附接在其上的、作为一个单元部分分离并隆起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上方的各种层(诸如顶片层和转移层层合物),但是哪些层不包括储存部件。可以在第一顶片层26中使用的材料包括诸如聚烯烃材料的合成纤维。如前所述,这样的第一顶片层可以是压花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期望包括双开孔膜和非织造层压物。

合适的顶片层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在下列专利中所描述的那些:授予matthews等人的美国专利第4,397,644号;授予curro等人的美国专利第4,629,643号;授予vaniten等人的美国专利第5,188,625号;授予pike等人的美国专利第5,382,400号;授予kirby等人的美国专利第5,533,991号;授予daley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410,823号;以及授予abuto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布2012/0289917,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有利地,这样的顶片层材料基于它们的组成物是固有疏水的,或者通过疏水处理制成。或者,这样的第一顶片层材料比第二顶片层材料更疏水。疏水性顶片层材料和其他吸收性制品内层的其他例子可以在授予singhkainth等人的美国专利号8,383,877和授予abuto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开us2013/0197462中找到,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个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用于与此不一致的目的。

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可以由如先前关于第一顶片层所述的天然纤维或类似材料制成,期望地只要它们被处理以赋予一定程度的亲水性,或者使得它们比所述第一顶片层26更亲水(较不疏水)。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还可以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非织造材料或膜材料制成,其中至少一种是固有的亲水性的或已经被处理以提供这种性质,其中不同的材料侧向放置在跨第二顶片层20和沿着吸收性制品横向方向的分离位置中。例如,顶片层20可以是两层(例如,在相同或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中)或多组分材料,其中中心纵向导向部段沿着制品的纵向轴线定位并骑跨纵向中心线,侧向侧顶片部段20b位于中心纵向导向顶片层部段20a的每一侧(或侧纵向边缘)的侧面并接合到每一侧。中心顶片部段20a可以由例如亲水性tabcw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已处理成亲水性的打孔的膜制成。侧向侧顶片部段20b可以由不同的纤维非织造材料制成,其例如通过粘合剂或热结合接合到中心纵向导向部段20a。这样的两层顶片构型描述于例如下列专利中:授予coe的美国专利。第5,961,505号;授予kirby的美国专利第5,415,640号;以及授予sugahara的美国专利第6,117,523号,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还可以构想到,这样的两层顶片材料可以附加包括沿着其侧边缘的纵向延伸的弹性股线部件(未示出),以在使用期间提起侧顶片材料的部件,从而在制品上形成物理屏障或杯形特征,以便允许配合更紧密地对齐到使用者的身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期望是亲水性tabcw。第一顶片层和第二顶片层也可以被处理,以便赋予面向使用者的表面其他性质。附加处理的例子包括施加皮肤健康剂、染色剂、气味控制剂、污渍掩蔽剂等。

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如果存在的话)可以由先前描述的顶片材料形成,尽管在一个实施例中期望附加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10是疏水性聚烯烃材料的双重开孔膜。

将用作液体可渗透的第一、第二或附加的顶片层的非织造网的基重可以大体上变化,例如从约5克/平方米("gsm")至150gs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约10gsm至约125gsm,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约15gsm至约120gsm。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或附加的顶片层为空气穿透粘合梳理网,其具有在约20gsm和40gsm之间的基重。在另一实施例中,这样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为100%棉水刺材料,其具有在约20和50gsm之间、有利地约30gsm的基重。期望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和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的大小和形状是相同的,沿其周边边缘261密封在一起。

如上所述,任选地,流体转移层可以附接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26的面向衣服的表面。这样的附加的流体转移层包括但不限于疏水粘合梳理网、水力缠结非织造网或纺粘网。

如所指出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制品深度方向z上的下层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是一个或多个位于内部的吸收芯层(储存部件)和可选的流体管理层,其设计成输送或保持已穿过顶片层的身体流出物。

吸收芯层24自身可包括单层或多层,并且这些一个或多个层自身可包括类似的或不同的材料。高度吸收的芯层常常包括但不限于亲水性棉絮或网,其包含木浆纤维、超吸收性颗粒或纤维(也称为sap或sam)、合成木浆纤维、合成纤维、共成形材料、亲水性泡沫材料以及它们的组合。吸收芯层可包括多种材料和结构中的任一种,其具体选择将随所需负载容量、柔韧性、待吸收的身体流体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因素变化。举例来说,用于吸收芯层的合适的材料和/或结构可包括但不限于在下列专利中描述的那些:授予weisman等人的美国专利号4,610,678、授予yahiaoui等人的美国专利号6,060,636、授予latimer等人的美国专利号6,610,903、授予krueger等人的美国专利号7,358,282、以及授予diluccio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开2010/0174260,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吸收芯层的形状(虽然大体上显示为狗骨或椭圆形构型,以模仿吸收性制品的外周边形状)可根据需要变化,并可包括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包括但不限于大体上三角形、矩形、狗骨形和椭圆形的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吸收芯层24的形状大体上对应于吸收性制品的整个周边形状,使得吸收芯层24终止于周边密封区261附近。吸收芯层24的尺寸可基本上类似于吸收性制品10的尺寸,但应当理解,吸收芯层24的尺寸在类似的同时常常会略微小于整个吸收性制品10的尺寸,以便充分地包含在其中并且有利地密封在边缘周围。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吸收芯层24为水刺网材料,其具有在约20gsm与80gsm之间、或者在约30gs与80gsm之间、或者在约30gsm与50gsm之间的基重。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样的吸收芯层24可以由水刺网中的合成纤维的共混物构造成,例如,pet和人造纤维的共混物,或替代地100%的人造纤维的均匀层、气纺材料、或泡沫橡胶材料。

构成吸收性制品的各个层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手段附接到彼此,例如粘合剂、热/压力结合、超声结合和其他合适的机械附接。可用于本发明的市售的构造粘合剂包括例如可得自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huntsmanpolymers的rextac粘合剂以及可得自威斯康辛州沃瓦托萨的bostikfindley,inc.的粘合剂。

在另一替代性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吸收芯层24可在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20与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之间沿着一个或多个吸收芯层24的周边、沿着通过施加热和压力以熔融位于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或侧部段20b)和/或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中的热塑性聚合物而形成的周边密封区261被密封。有利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在周边密封区261中,至少在其周边处将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粘结到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但也可以在周边密封区261内部的其他位置处粘结到底片层,只要这样的粘结不妨碍第一顶片层26与第二顶片层20部分分离的能力,或不妨碍液体通过开孔开口40、60流向储存部件(吸收芯层24)。在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将由至少一些疏水性材料形成时,有利地将这样的材料限制在它们在层内的位置中,或者,该层有利地用表面活性剂处理以赋予其亲水性。

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用于将吸收的流体与穿戴者的衣服或床上用品分开,因此有利地可以包括各种液体不能渗透的材料。在一个方面,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可以可选地包括阻止液体通过但允许空气和水蒸气穿过的材料。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可包括单层或多层,并且这些一个或多个层自身可包括类似的或不同的材料。合适的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烯烃膜、非织造物、非织造层合物、以及膜/非织造层合物。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的特定结构和组合物可以选自各种已知的膜和/或织物,特定的材料被适当地选择为提供所需水平的液体阻隔、强度、耐磨性、触觉特性、美观性(例如纹理和印刷适性)等。合适的底片层22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诸如下列专利中所描述的材料:授予tusim等人的美国专利号4,578,069、授予whitehead等人的美国专利号4,376,799、授予shawver等人的美国专利号5,695,849、授予mccormack等人的美国专利号6,075,179、以及授予cheung等人的美国专利号6,376,095,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根据需要,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可以是可透气的或不可透气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为可透气的聚烯烃膜,其具有在约18gsm与40gsm之间、或者在约20gsm与30gsm之间的基重(例如聚乙烯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吸收性制品10可以包括如本领域通常已知的其他附加特征。这样的特征可以包括护翼或片状特征部14,其有利地是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20和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22的延伸部,这些延伸部从制品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11延伸出来。这样的护翼14也可以是非整体构造,或附接到第二顶片层20或底片层22。制品10可以进一步单独包装在袋中,诸如本领域中通常已知的那些。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制品10可以可释放地固定到这种袋的内表面,以便于制品处理和最终处置。

可根据本发明生产的吸收性制品的例子包括以下者:

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可以由22gsm膜非织造层压物制成。膜非织造层压物本身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疏水层,包括层压到双组分纤维的11gsmtabcw的11gsm微开孔聚烯烃膜(具有两个大小的微孔口)。沿着该层的中心,可以在穿过其整个厚度的第一顶片层中布置、以大体椭圆形构型(如前所述的椭圆形尺寸)布置多个接近定位的直径为2mm的不中断的圆形孔。这将用于提供足够的面积,用于不中断地将流出物流体转移到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面向使用者的表面,并保持第一顶片层的完整性。这样的第一顶片层可以仅通过z向上折叠的边缘(如前所述和描述的相对的侧向附接区)附接到亲水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以增强第一顶片层在第二顶片层上方的高度。沿着横向方向宽度为2mm的中心纵向方向、压花弯曲线可以位于第一顶片层的中心下方,以帮助产生倒v形折叠,以便在制品使用中提供更多的间隔,从而减少在第二顶片层和下部吸收层上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可能性,以及促进通过衬垫的空气循环。第一顶片层的长度的尺寸可以有利地设定成使得第一顶片层本身不会被任何衬垫横向方向折叠线折叠。第二顶片层可以是具有约15gsm与30gsm之间的基重的开孔亲水性tabcw材料。吸收性制品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顶片层之下和其余层之上的tabcw涌流材料,该涌流层的基重在约20gsm与40gsm之间。这样的其余层可以是具有约50gsm与80gsm之间的基重的气纺层,之后是基重在约100gsm与200gsm之间的含sap片材。聚烯烃膜(pe)底片层(基重在约20与30gsm之间)可以在其周边边缘处密封到第二顶片层。

在第二吸收性制品例子中,第一顶片层可以直接附接到两个其他片材材料,该所有三个层可以作为一个单元与第二顶片层分离并隆起其上方。这种制品中的第一顶片层可以是包括前述类型的大开孔开口的开孔聚烯烃膜。可以使用这种第一疏水性顶片层以增强干燥度。120gsm的疏水性气纺材料可以位于第一顶片层的正下方(并且与之粘结),其本身包括布置成椭圆形构型并且与第一顶片层的开孔开口对齐的多个大开孔开口(直径2mm)。具有大的中心椭圆形开口(与上层的开孔开口对齐)的100gsm大块疏水性tabcw材料可以位于气纺材料的正下方。每一层中的开孔开口将允许流体通过大中心开口转移到第二顶片层、面向使用者的表面。基于膜的第一顶片层和直接附接的下层可以作为一个单元,直接附接到第二顶片层而无需任何z折叠边缘。这样的单元仅在其的相对的侧向侧边缘处粘合地附接到第二顶片层。气纺和大块片材材料将能够最终增强第一顶片层的高度,而不需要z向上折叠的边缘附接结构。直接附接到第一顶片层的气纺和大块层将为三层单元提供弹性,这将使得这样的单元容易隆起到第二顶片层(和下部吸收层)上的污物上方,从而防止流出物与皮肤长时间接触,并且通过制品提供改善的空气循环。与现有的例子一样,第一顶片层和直接附接的层的尺寸可被设计成允许衬垫中的横向折叠线,折叠线不会穿过第一顶片层和直接附接的气纺和大块层。在这种例子中,第二顶片层可以是基重在约15gsm与30gsm之间的亲水性tabcw材料。在这种例子中,位于第二顶片层正下方的可以是基重在约15gsm与30gsm之间的tabcw涌流材料。组织包裹的木浆绒毛(基重在约1.6g至2.5g之间)可用作储存部件,并且如先前所述位于涌流层与聚烯烃底片层之间。

在先前两个例子中,第二顶片层是软tabcw层,其围绕第一顶片层的周边边缘(并且有时在中心开孔开口中)接触到衬垫使用者的皮肤。并入这样的tabcw非织造材料的衬垫提供增强的柔软度,但通常在再浸湿中需要更高的性能。顶片层设计的第一个例子是通过从第二顶片层升高的附加的非液体保持的第一顶片层来解决干燥度问题,以增强衬垫的再浸湿性能。第一顶片层有利地是小尺寸,使得它不受衬垫折叠的影响。它也应该具有小尺寸,使得大部分软的第二顶片层保持暴露于穿戴者的柔软度和舒适性。第一顶片层包含不中断的大开孔开口,以允许流体从第一顶片层有效转移到第二顶片层。然后可以将该流体转移到储存部件。事实上,第一顶片层除了在相对的侧向侧边缘之外不与第二顶片层附接,产生防止第二顶片层和储存部件饱和的间隙以免与皮肤接触,并且还允许空气循环。以上第二个例子提供了仍然允许第一顶片层与第二顶片层分离的刚性结构。

应当理解,在第二顶片层下层的本发明的吸收性制品内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附加的内部吸收性制品层,诸如涌流、转移和多个吸收芯层。这样的附加层例如在授予kim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开2012/0277711和授予miaolin等人的wo2014/085974中进行了描述,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用于与本文一致的目的。

可以看出,不具有中间流体储存部件的部分可分离的两层顶片(以及允许其结构之间的空气流动的可分离的顶片)在长时间使用期间可以将流体快速地通过不中断的开孔开口直接传递到下部衬垫表面,并且提供透气性和干燥度。通过利用相对较小尺寸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与下层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二顶片层相比,产生容易折叠的衬垫。这样的较小尺寸的液体可渗透的第一顶片层可以直接放置在使用者身体的流体侵污区的下面,使得流体更直接地通过一个或多个开孔开口到达衬垫储存部件。在使用期间,两个顶片由于使用者施加的衬垫变形和衬垫力而从分离连续地过渡到彼此接触。层间接触和分离之间的这种恒定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减少再浸湿的感觉,因为沿着衬垫的纵向方向在衬垫内的下层与衬垫的最上面的皮肤接触表面之间提供空气循环。最上面的面向使用者的层与任何紧邻的流体储存部件物理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隆起的中心区可以由开孔的下衬垫层提供,该下衬垫层的开孔开口与制品内的第一顶片层的开口对齐。这样的隆起的中心区有助于使制品中心区外的可分离的第一顶片层与第二顶片层之间的接触最小化,并且允许流体直接进入衬垫储存部件,而不会接触上部皮肤接触顶片层的大部分。通过在吸收性制品中使用部分可分离的顶片,减少顶片层上的再浸湿。此外,可部分分离的第一顶片层与第二顶片层之间的疏水性梯度促进流体从升高的上部顶片层到下衬垫结构的转移。这种转移也有助于进一步解决这种衬垫的使用者的再浸湿感觉。

虽然本发明已经就其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将领会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获得前述内容的理解后可以容易地设想出这些实施例的替代形式、变型形式和等同方案。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评估为所附权利要求及其任何等同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