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包括:人参、附子、姜炭、没药、血竭、当归、川芎、豹皮菇、变豆菜、蚕茧、檵花叶、刀口药、滇茜草、都拉、饭团根、蟅虫、栀子根、细齿叶柃、虾子花和香菇。本发明中药制剂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专利说明】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预防 产后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难以止住的大量出血。这是一种非常严重,但不太常见的并发 症。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危急生命。子宫过于松弛或者由于长期筋疲力尽的分娩未能紧缩, 生产创口过大都有可能发生流血。子宫扩张过大可能由于多胞胎、胎儿个体大、羊水过多、 产妇身体虚弱如贫血,受惊,或者过度疲劳所致。胎盘畸形,也会阻止子宫对称收缩。
[0003] 在全球范围内,产后出血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为常见的原因,有效地控制 产后出血可避免很多孕产妇不必要的死亡。产后出血在任何一个分娩的场所均会发生, 70%的产后出血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的。治疗宫缩乏力,除了使用宫缩剂,进行子宫 按摩以外,其它的方法似乎需要进一步的增加其他药物或增加手术干预,以前可能也会需 要很多复杂的医疗器械,但是这在边远地区并不太可能,影响了进一步的干预的进行,由此 有可能成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 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约2%? 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 法,本发明中药制剂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 材包括:人参、附子、姜炭、没药、血竭、当归、川芎、豹皮菇、变豆菜、蚕茧、檣花叶、刀口药、滇 茜草、都拉、饭团根、螗虫、桅子根、细齿叶柃、虾子花和香菇。
[0006]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人参10?35份,附子5?15份, 姜炭10?20份,没药15?30份,血竭15?25份,当归10?30份,川弯10?20份,豹 皮菇15?30份,变豆菜15?25份,蚕茧10?35份,檣花叶15?40份,刀口药10?20 份,滇茜草15?25份,都拉15?25份,饭团根15?30份,螗虫5?15份,桅子根15? 30份,细齿叶柃15?25份,虾子花10?30份和香菇15?40份。
[0007]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人参20?30份,附子5?10份, 姜炭15?20份,没药15?25份,血竭18?25份,当归15?30份,川弯15?20份,豹 皮菇15?25份,变豆菜15?20份,蚕茧20?30份,檣花叶20?30份,刀口药15?20 份,滇茜草15?22份,都拉15?23份,饭团根15?20份,螗虫8?15份,桅子根18? 30份,细齿叶柃15?20份,虾子花10?25份和香菇15?25份。
[0008]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人参20份,附子6份,姜 炭28份,没药23份,血竭23份,当归18份,川芎15份,豹皮菇16份,变豆菜19份,蚕茧28 份,檣花叶27份,刀口药19份,滇茜草16份,都拉22份,饭团根20份,螗虫12份,桅子根 28份,细齿叶柃19份,虾子花24份和香菇25份。
[0009]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人参26份,附子8份,姜 炭26份,没药19份,血竭22份,当归24份,川芎18份,豹皮菇21份,变豆菜16份,蚕茧24 份,檣花叶22份,刀口药17份,滇茜草19份,都拉18份,饭团根17份,螗虫9份,桅子根24 份,细齿叶柃17份,虾子花19份和香菇17份。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粉针剂,其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 1?IOym体积 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 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 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0012]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 醇浓度为85 %?95 %的乙醇作为溶剂,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C?KTC 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 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 1?10 μ m体积平均粒径 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〇. 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 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0013]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IO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 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IOOOml,再加入Ig?I. 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 拌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 22?0. 24 μ 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 灌封。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 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获得干骨;
[0016]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 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0017]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1?0.3倍的微晶纤维 素、0. 05?0. 15倍乳糖、0. 1?0. 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 细粉质量〇. 005?0. 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制剂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材包括:人参、附子、姜炭、 没药、血竭、当归、川芎、豹皮菇、变豆菜、蚕茧、檣花叶、刀口药、滇茜草、都拉、饭团根、螗虫、 桅子根、细齿叶柃、奸子花和香燕。
[0020]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1] 人参:[别名]人衔、鬼盖(《本经》),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吴普本草》),地 精(《广雅》),百尺杵(《本草图经》),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纲目》),棒棰(《辽宁主 要药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经。大补元气,固脱生津, 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t季,健忘,眩晕 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摘录] 《中药大辞典》
[0022] 附子:[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 称"泥附子"。性大热,味甘、辛,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摘录]《中国药典》
[0023] 姜炭: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经炒炭形成的炮制品。性温,味苦、辛、涩。入脾、 肝、肾经。温经止血;温脾止泻。主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阳虚泄泻。[摘录]《中华本 草》
[0024] 没药:[别名]末药(《纲目》)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爱伦堡没药树的胶树脂。11 月至翌年2月或6?7月采收。本品多由树皮的裂缝处自然渗出;或将树皮割破,使胶树脂 从伤口渗出。初呈黄白色的液体,接触空气后逐渐凝固而成红棕色硬块。采得后去净树皮 及杂质,置干燥通风处保存。性平味苦,入肝经。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 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摘录]《中药大辞典》
[0025] 血竭:[别名]血竭花。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ume.果 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性平,味甘、咸。归心、肝经。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 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摘录]《中国药典》
[0026] 当归:[别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为伞形科植 物当归的根。性温,味甘、辛、苦。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 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 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0027] 川;:[别名]山鞠穷、弯藭、香果、胡藭、马衔、弯藭、雀脑;、京弯、贯;、抚;、台 芎、西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 祛风止痛。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 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摘录]《中华本草》
[0028] 豹皮菇:[别名]豹皮香?、白香?。为白蘑科真菌洁丽香菇的子实体。性平味甘, 入心、脾经。补气血;益心肝。主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疲乏无力;失眠心悸。[摘录]《中 华本草》
[0029] 变豆菜:[别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鸭脚板、蓝布正。为伞形科植物变豆菜的 全草。性凉,味辛、微甘。解毒;止血。主咽痛;咳嗽;月经过多;尿血;外伤出血;疮痈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0030] 蚕茧:[别名]家蚕茧。本品为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家蚕Bombyx mori L.,以除去 茧蛹的茧入药。清热止血,主治疮肿无头,血淋疼痛,大便下血,妇人血崩。[摘录]《全国 中草药汇编》
[0031] 檣花叶:为金缕梅科植物檣木的叶。[性味]味苦;涩;性凉。[归经]肝;胃;大 肠经。[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咯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净;紫癜; 暑热泻痢;跌打损伤;创伤出血;肝热目赤;喉痛。[摘录]《中华本草》
[0032] 刀口药:[别名]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枝箭。为菊科植物三花兔耳风的叶。夏、秋采 叶,晒干或研粉备用。性平,味辛、微涩。止血,生肌,收口。治刀伤出血,研末撒伤处。[摘 录]《中药大辞典》
[0033] 滇茜草:[别名]小茜草、滇紫参。本品为茜草科滇茜草,以全草入药。性平味甘。 补血活血,祛风除湿,软坚破积。主治贫血,跌打损伤,慢性胃炎,脂肪瘤,月经不调。[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0034] 都拉:[别名]都拉参、肚拉、土败酱、对对参、萝卜参、白都拉、鸡大腿、一支蒿、萝 卜肚拉、土洋参、双香。为川续断科植物西南囊苞花的根。性微温,味甘、微苦。入肺、脾、肾 经。温肾益气;活血止血。主体虚头昏;虚劳久咳;脾虚食积;肾虚腰痛;带下;阳痿;不孕; 风湿性心脏病;外伤出血。[摘录]《中华本草》
[0035] 饭团根:[别名]入地麝香、过山香(《广西药植名录》),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 两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木兰科植物冷饭团的根皮或根。全年可采。广州 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微苦,温。"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治急性胃肠炎,慢性胃 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骨痛,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跌打损伤,刀伤出血。[摘录]《中 药大辞典》
[0036] 螗虫:[别名]地鳖(《本经》),土鳖(《别录》),过街(《埤雅》),簸箕虫(《本 草衍义》),蚵鮍虫(《袖珍方》),地婢虫(《鲍氏小儿方》),山蟑螂(《本草求原》),地乌龟 (《分类草药性》),土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臭虫母、盖子虫(《河北药材》),土虫 (《吉林中草药》),节节虫、蚂蚁虎(《江苏药材志》)。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姬蠊科昆虫赤 边水螗的雄性全虫。5?8月间捕捉。用炒香麦麸撒于地上以诱捕之,或晚上用灯光诱捕。 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烤干;亦可用清水洗净后,再用盐水煮过,晒干或烤干。性寒味 咸,有毒。《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三经。"逐瘀,破积,通络,理伤。治症瘕积聚, 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摘录]《中药大辞典》
[0037] 桅子根:为茜草科植物山桅的根。性寒,味甘、苦。入肝、胆、胃经。清热利湿;凉血 止血。主黄疸型肝炎;痢疾;胆囊炎;感冒高热;吐血;衄血;尿路感染;肾炎水肿;乳腺炎; 风火牙痛;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8] 细齿叶柃:为山茶科植物细齿叶柃的全株。性平,味苦、涩。祛风除湿;解毒敛疮; 止血。主风湿痹痛;泄泻;无名肿毒;疮疡溃烂;外伤出血。[摘录]《中华本草》
[0039] 虾子花:[别名]红蜂蜜花、吴福花、野红花、破血药、沙花、虾花。千屈菜科虾子花 Woodfordia fruticosa(L.)Kurz,以根、花入药。性温,味甘、潘。调经活血,凉血止血,通经 活络。主治妇女血崩,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鼻衄,咳血。[摘录]《全国中草药 汇编》
[0040] 香菇:[别名]香蕈、合蕈、台蕈、台菌、雷惊蕈、戴沙、石蕈、椎蕈、香信、冬菇、菊花 菇、香纹。为白蘑科真菌香菇的子实体。性平味甘,无毒。入肝、胃经。扶正补虚;健脾开胃; 祛风透疹;化痰理气;解毒;抗癌。主正气衰弱;神倦乏力;纳呆;消化不良;贫血;佝偻病; 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肝炎;盗汗;小便不禁;水肿;麻疹透发不畅;荨麻疹;毒菇中毒;肿 瘤。[摘录]《中华本草》
[0041]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人参10?35份,附子5?15份, 姜炭10?20份,没药15?30份,血竭15?25份,当归10?30份,川弯10?20份,豹 皮菇15?30份,变豆菜15?25份,蚕茧10?35份,檣花叶15?40份,刀口药10?20 份,滇茜草15?25份,都拉15?25份,饭团根15?30份,螗虫5?15份,桅子根15? 30份,细齿叶柃15?25份,虾子花10?30份和香菇15?40份。
[0042]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人参20?30份,附子5? 10份,姜炭15?20份,没药15?25份,血竭18?25份,当归15?30份,川芎15?20 份,豹皮菇15?25份,变豆菜15?20份,蚕茧20?30份,檣花叶20?30份,刀口药 15?20份,滇茜草15?22份,都拉15?23份,饭团根15?20份,螗虫8?15份,桅子 根18?30份,细齿叶柃15?20份,虾子花10?25份和香菇15?25份。
[0043]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人参20份,附子6份,姜 炭28份,没药23份,血竭23份,当归18份,川芎15份,豹皮菇16份,变豆菜19份,蚕茧28 份,檣花叶27份,刀口药19份,滇茜草16份,都拉22份,饭团根20份,螗虫12份,桅子根 28份,细齿叶柃19份,虾子花24份和香菇25份。
[0044]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人参26份,附子8份,姜 炭26份,没药19份,血竭22份,当归24份,川芎18份,豹皮菇21份,变豆菜16份,蚕茧24 份,檣花叶22份,刀口药17份,滇茜草19份,都拉18份,饭团根17份,螗虫9份,桅子根24 份,细齿叶柃17份,虾子花19份和香菇17份。
[004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粉针剂,其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 1?IOym体积 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 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 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0047]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 醇浓度为85 %?95 %的乙醇作为溶剂,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C?KTC 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 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 1?10 μ m体积平均粒径 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〇. 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 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0048]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IO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 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IOOOml,再加入Ig?I. 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 拌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 22?0. 24 μ 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 灌封。
[004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0]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 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获得干骨;
[0051]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 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0052]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1?0.3倍的微晶纤维 素、0. 05?0. 15倍乳糖、0. 1?0. 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 细粉质量〇. 005?0. 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53]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 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并据以实施。
[0054] 实施例1 :粉针剂
[0055] 取人参200g,附子60g,姜炭280g,没药230g,血竭230g,当归180g,川芎150g,豹 皮菇160g,变豆菜190g,蚕茧280g,檣花叶270g,刀口药190g,滇茜草160g,都拉220g,饭团 根200g,螗虫120g,桅子根280g,细齿叶柃190g,虾子花240g和香菇250g。
[0056]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3 μ m体积平均粒 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〇. 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 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0058]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5倍的醇浓 度为90%的乙醇作为溶剂,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6°C的条件下静置30小 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 粉碎机中粉碎55分钟,获得2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 1 μ m体积平均 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0059]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5g,加入丙二醇35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 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I. 2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50分钟;脱炭 过滤;用0. 24 μ 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0060] 实施例2 :片剂
[0061] 取人参260g,附子80g,姜炭260g,没药190g,血竭220g,当归240g,川芎180g,豹 皮菇210g,变豆菜160g,蚕茧240g,檣花叶220g,刀口药170g,滇茜草190g,都拉180g,饭团 根170g,螗虫90g,桅子根240g,细齿叶柃170g,虾子花190g和香菇170g。
[0062] 按以下步骤制备:
[0063]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醇浓 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 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 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64]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300目的超微细粉;
[0065]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7倍的微晶纤维素、 〇. 13倍乳糖、0. 25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 025 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66] 毒性实验:
[0067]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3?30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 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 片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7. 28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 药剂量为36. 4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 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 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 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片即LD50>36. 4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72. 8生药/kg/ 日。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用药量为6. 4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 量为0. 10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6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 制剂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80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0068]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2片剂对小鼠按13. 35、19. 26和38. 33g生 药/kg连续用药15周(l.Oml/lOO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 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 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 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 样反应,应用安全。
[0069] 临床资料:
[0070] 病例选择:全部468例患者为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孕产妇。年龄17? 43岁,孕周35?42周,初产妇274例,经产妇194例。其中,剖宫产306例,经阴道分娩162 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和空白组。
[0071] 中药组156例,年龄17?41岁,孕周35?40周,初产妇96例,经产妇60例。其 中,剖宫产104例,经阴道分娩52例。
[0072] 对照组156例,年龄18?43岁,孕周37?42周,初产妇88例,经产妇68例。其 中,剖宫产100例,经阴道分娩56例。
[0073] 空白组156例,年龄18?42岁,孕周36?42周,初产妇90例,经产妇66例。其 中,剖宫产102例,经阴道分娩54例。
[0074] 三组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0075] 判断标准:胎儿娩出a内产妇出血量彡400ml,胎儿娩出24h内产妇出血量 彡500ml者为产后出血。出血量采用称重法和面积法计算,[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分 娩前敷料重(干重)]/1. 05 =失血量(血液比重按I. 05g/ml计算),面积法:血湿面积按 IOcm2为Iml计算;出血总量为称重法获得的失血量和面积法获得的失血量之和。
[0076] 治疗方法:
[0077] 中药组:胎儿娩出后肌注本发明实施例1的粉针剂lOOmg,间隔12小时再次肌注 本发明实施例1的粉针剂80mg或口服本发明实施例2的片剂4片;
[0078] 对照组:胎儿娩出后肌注缩宫素20U,米索前列醇200 μ g放入直肠6cm处,胎盘娩 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200μ8;
[0079] 空白组:胎儿娩出后肌注缩宫素20U。
[0080] 观察指标及记录方法:观察并记录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以 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0081] 治疗结果:见下表。
[0082] 表1三组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内出血量比较
[0083]
【权利要求】
1. 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方:人参、附子、姜炭、没药、 血竭、当归、川芎、豹皮菇、变豆菜、蚕茧、檣花叶、刀口药、滇茜草、都拉、饭团根、螗虫、桅子 根、细齿叶柃、奸子花和香燕。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 比如下:人参10?35份,附子5?15份,姜炭10?20份,没药15?30份,血竭15?25 份,当归10?30份,川弯10?20份,豹皮菇15?30份,变豆菜15?25份,蚕茧10? 35份,檣花叶15?40份,刀口药10?20份,滇茜草15?25份,都拉15?25份,饭团根 15?30份,螗虫5?15份,桅子根15?30份,细齿叶柃15?25份,虾子花10?30份和 香燕15?40份。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 数比如下:人参20?30份,附子5?10份,姜炭15?20份,没药15?25份,血竭18? 25份,当归15?30份,川芎15?20份,豹皮菇15?25份,变豆菜15?20份,蚕茧20? 30份,檣花叶20?30份,刀口药15?20份,滇茜草15?22份,都拉15?23份,饭团根 15?20份,螗虫8?15份,桅子根18?30份,细齿叶柃15?20份,虾子花10?25份和 香燕15?25份。
4.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 份数比如下:人参20份,附子6份,姜炭28份,没药23份,血竭23份,当归18份,川芎15 份,豹皮菇16份,变豆菜19份,蚕茧28份,檣花叶27份,刀口药19份,滇茜草16份,都拉 22份,饭团根20份,螗虫12份,桅子根28份,细齿叶柃19份,虾子花24份和香菇25份。
5.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 份数比如下:人参26份,附子8份,姜炭26份,没药19份,血竭22份,当归24份,川芎18 份,豹皮菇21份,变豆菜16份,蚕茧24份,檣花叶22份,刀口药17份,滇茜草19份,都拉 18份,饭团根17份,螗虫9份,桅子根24份,细齿叶柃17份,虾子花19份和香菇17份。
6. 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粉针剂,其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〇. 1?10 ym体积平均 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 1 y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 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 度为85%?95%的乙醇作为溶剂,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C?10°C的条 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 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 1?10 ii 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 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〇. 1 y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 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l〇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射用 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l〇〇〇ml,再加入lg?1. 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 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 22?0. 24 y 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 封。
7. 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 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 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〇. 1?0.3倍的微晶纤维素、 0. 05?0. 15倍乳糖、0. 1?0. 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 粉质量0. 005?0. 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8. -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 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 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 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〇. 1?0.3倍的微晶纤维素、 0. 05?0. 15倍乳糖、0. 1?0. 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 粉质量0. 005?0. 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9. 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 粉针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〇. 1?10 ym体积平均 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 1 y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 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 度为85%?95%的乙醇作为溶剂,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C?10°C的条 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 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 1?10 ii 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 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〇. 1 y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 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l〇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射用 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l〇〇〇ml,再加入lg?1. 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 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 22?0. 24 y 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 封。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4491827SQ20151001405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12日
【发明者】刘玉娥, 董秋华, 刘玉荣 申请人:刘玉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