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077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其中中风( 脑卒中) 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3 种疾病之一,具有 “四高一多”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脑中风病临床最主要的表现,是神志障碍和运动、感觉以及语言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除神志清醒外,其余症状依然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症状,称为后遗症。后遗症的轻重,因病人的体质和并发症而异。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病人会产生“三偏”、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日常活动能力障碍以及大小便障碍。

目前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有溶栓、细胞保护治疗等,这些方法价格昂贵且治疗效果不佳,迄今为止,脑血管病后遗症尚无特殊的药物治疗,通常采用长期服用中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但是,大部分人对长期服用中药有抵触心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对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的中药方剂,与日常饮食相结合,口感好,患者喜食,既能从中获取营养,又可以治病,并且消除患者对长期服用中药的抵触心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鸡血藤10-45份,茯苓15-50份,猪苓10-30份,炒桑枝20-50份,

灵芝粉10-30份,黄芪60-100g,焦三仙各25-45g,炒谷芽20-50g,

水蛭粉10-20g,地龙粉20-30g,全虫粉20-30g,蜈蚣粉10-25g,

制首乌10-30份,肉苁蓉9-15份,枸杞子6-20份,山萸肉15-35份,

茯神15-35克,炙远志6-20克,石菖蒲6-15克,益智仁9-20克,

僵蚕5-20克,胆南星6-15克,川芎10-20克,生黄芪20~30克,

当归6-20克,郁金9-25克,巴戟天9-20克,丹参10-30克,

玉米粉200-250g,小麦面粉100-150g,荞面粉100-150g,白糖5-15g。

优选的,所述一种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鸡血藤30g,茯苓40g,猪苓30g,炒桑枝30g,

黄芪80g,焦三仙各30g,炒谷芽30g,当归12克,

制首乌15克,肉苁蓉12克,枸杞子12克,山萸肉20克,

茯神20克,炙远志10克,石菖蒲9克,益智仁12克,

僵蚕10克,胆南星9克,川芎15克,生黄芪20~30克,

郁金12克,巴戟天12克,丹参20克。灵芝粉12g,

水蛭粉15g,地龙粉20g,全虫30粉g,蜈蚣粉20g,

玉米粉200g,小麦面粉150g,荞面粉100g,白糖10g。

本发明一种防治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制作方法为:

鸡血藤、茯苓、猪苓、炒桑枝、黄芪、焦三仙各、炒谷芽、当归、制首乌、肉苁蓉、枸杞子、山萸肉、茯神、炙远志、石菖蒲、益智仁、僵蚕、胆南星、川芎、生黄芪、郁金、巴戟天、丹参,水煎2 次,取汁备用;再将玉米粉、面粉、水蛭粉、地龙粉、全虫粉、蜈蚣粉、白糖混匀,用药汁调,制饼30 个,入笼蒸熟或烘箱烤熟,当主食食用。

中医认为:因年老,五脏亏虚、功能失常,气血不足,气机失调,气血津液运行紊乱,导致痰瘀丛生,痰瘀互生、互化、互结,交阻脑络而发为脑病。因此,临床上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血虚气滞,或痰浊和血瘀之象并见,既有痰瘀阻滞脑络之证,又有痰浊蒙蔽清窍之候。由于上述病因病机不同,总因导致脑髓空虚,痰瘀阻络,脑失所养而出现进行性健忘,智能减退,出现头痛,眩晕,震颤,脑痴呆,脑萎缩等。

本发明主要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鸡血藤,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白细胞减少症。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经,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猪苓,味甘、淡,平,归心、脾、胃、肺、肾经,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炒桑枝,微苦,性平,归肝经,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玉楸药解》:治中风歪斜,咳嗽。

灵芝粉:灵芝性味甘平,能入心经,补益心血、益心气、安心神,宜于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导致的心神不宁,失眠健忘、体倦乏力等症。此外灵芝味甘补气,能治疗虚劳短气,不思饮食等症。灵芝对中枢神经呈抑制作用,其提取物能激发运动性抑制,使运动性降低,能协调运动失调,呈现用量依赖性镇静效果,灵芝多糖能促进DNA合成和影响细胞分裂代数,从而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益气健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焦三仙,消食导滞,健运脾胃。

炒谷芽,甘、温,归脾、胃经,健脾开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水蛭,咸苦,平,归肝、膀胱经,破血,逐瘀,利水。用于血淤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舌紫暗,有淤斑,及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脑冲血,脑血栓见上述等症状者。

地龙,咸、寒,归肝、脾、肺经,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治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

全虫,辛,平,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开宝本草》: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涩,手足抽掣。

蜈蚣,辛,温,归肝经,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内风及搜风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

方中鸡血藤活血化瘀;茯苓、猪苓、车前子祛湿利水,降颅压;黄芪益气健脾,归肺、脾、肝、肾经;焦三仙、炒谷芽健脾消积;水蛭味咸,苦,平,归肝、膀胱经,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等功效;地龙性寒,味咸,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全虫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蜈蚣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首乌、肉苁蓉、枸杞子、山萸肉、茯神、巴戟天、远志、石菖蒲、益智仁养神开窍,通脑益智;黄芪、当归、丹参、川芎、僵蚕、胆南星、地龙、郁金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益智。诸药配伍,共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

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中药原料与日常饮食相结合,既能从中获取营养,又可以治病,消除患者对长期服用中药的抵触心理,本发明具有益气养血,补肾填精,祛痰化瘀,健脑益智,补虚与祛瘀相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可长期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防治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鸡血藤15g,茯苓30g,猪苓15g,炒桑枝50g,

黄芪70g,焦三仙各45g,炒谷芽50g,当归9克,

制首乌12克,肉苁蓉9克,枸杞子9克,山萸肉15克,

茯神15克,炙远志9克,石菖蒲6克,益智仁9克,

僵蚕5克,胆南星6克,川芎9克,生黄芪20~30克,

郁金9克,巴戟天12克,丹参20克、灵芝粉12g,

水蛭粉10g,地龙粉30g,全虫粉20g,蜈蚣粉20g,

玉米粉400g,小麦面粉150g,荞面粉100g,白糖5g。

[实施例2

[中风后遗症的食疗护理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鸡血藤20g,茯苓50g,猪苓20g,炒桑枝40g,

黄芪100g,焦三仙各25g,炒谷芽40g,当归12克,

制首乌15克,肉苁蓉12克,枸杞子12克,山萸肉20克,

茯神20克,炙远志10克,石菖蒲9克,益智仁12克,

僵蚕10克,胆南星9克,川芎15克,生黄芪20~30克,

郁金12克,巴戟天12克,丹参20克。灵芝粉12g,

水蛭粉20g,地龙粉25g,全虫粉30g,蜈蚣粉10g,

玉米粉500g,小麦面粉120g,荞面粉100g白糖15g。

实施例3

中风后遗症的食疗护理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鸡血藤30g,茯苓40g,猪苓30g,炒桑枝30g,

黄芪80g,焦三仙各30g,炒谷芽30g,当归15克,

制首乌18克,肉苁蓉15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25克,

茯神25克,炙远志12克,石菖蒲12克,益智仁15克,

僵蚕12克,胆南星12克,川芎18克,生黄芪20~30克,

郁金15克,巴戟天12克,丹参20克、灵芝粉12g,

水蛭粉15g,地龙粉20g,全虫粉30g,蜈蚣粉20g,

玉米粉400g,小麦面粉100g,荞面粉100g,白糖10g。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所选的病例为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 检查确诊为中风后遗症患者83 例,男49 岁、女34 例,年龄57-76 岁,病程2 个月-6 个月。

2、治疗方法:每日1 剂分2 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00-110ml。一个月为1 疗程,休息3-5日,再进行下1 疗程,应用3 个疗程。

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3 个疗程后,患侧肢体活动灵活,上肢可以抬高至头顶部,肢体凉、麻、胀痛、头痛、头晕等症状体征消失。可以入厕、穿衣、饮食等自理能力,认知、语言等功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化验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治疗3 个疗程后,患侧肢体可以在他人的搀扶下行走,肢体可以活动,上肢可抬至肩部。肢体凉、麻、胀痛、头痛、头晕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他人协助下可以入厕、穿衣、饮食等。认知、语言等功能有所改善,血液流变学化验轻凝状态;

无效:治疗3 个疗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改变。

4、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83 例,按照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显效39

例,有效38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92.8%。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典型病例1

姓李,男,68 岁,患者因1 个月前活动后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舌强语謇、口角流涎、右侧半身不遂,就诊于院神经外科,查头颅CT 示:左额颞部脑出血。后行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清、健忘等症状。出院后坚持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一个半月后,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清症状明显好转,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5(-) 级。

典型病例2

患者袁某某,女,62 岁,患缺血性中风一年零二个月,患者在家煮饭时突然昏倒,神志不清。经医院CT 检查为大面积脑梗塞。出院后留下严重后遗症:手脚麻木,经常有如触电一样的麻感,自己不能行走,口歪眼斜,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血压为170/100mmHg。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方法,三星期后手脚麻木明显减轻,综合治疗二个星期后,腿脚可以活动,经三个疗程后,经医院CT 复查脑梗塞全部消除,语言清晰,手脚麻木现象完全消失,可单独自己行走,生活能够自理。

典型病例3

孙某某,女,45 岁,脑出血住院治疗后左半身不能活动,瞳孔左大右小,不能说话,左耳听力减退,意识清晰,全身肌张力高,左侧重于右侧,大小便基本能自己控制。坚持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40 天后,双侧瞳孔大小一样,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自如,左膝关节可以自主屈膝达到90 度,继续食用3个月后,上臂能够完全抬起至头部,与地面垂直,开口说话发音清晰可变,但语言组织尚不清楚,嘱其继续坚持服用6月后,颈椎、膝关节、腿、脚活动较治疗前灵活,上臂抬起正常,手指完全自主伸开,全身肌张力恢复,下肢肌肉力量逐步恢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