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共振原理对人体自愈修复系统进行快速修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5223阅读:981来源:国知局
利用共振原理对人体自愈修复系统进行快速修复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共振原理对人体自愈修复系统进行快速修复的方法,其运用共振原理来疏通人体内的经络,使其畅通从而提升身体内的自愈修复系统的效能。



背景技术:

中医的把脉、观颜、触诊等,除了可以了解身体的状况外,还对人体的经络、穴道进行疏通,以改善人体的不适。因此,中医的理论基础,主要针对人体的12个经脉,包括:肝、心、脾、肺、肾、心包、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等。其中以针炙、推拿、按摩、气功等为大众常用方法,以改善经络穴道、去淤活血、放松筋骨等,从而达到人体保健的效果。

运用各种传统方法虽能达到改善身体状况的目的,但却有各自的缺失利弊,例如:刮痧对于中暑效果较佳,但是过度施力,则会造成二度伤害;而拔罐效果与刮痧接近,用途较广但是使用上甚为麻烦,通常需要专业人士操作,避免受伤;放血,具有极佳的退热及破瘀功效,在针灸前使用能明显增加疗效,但施行上较为危险,灸疗以通经活络为主要功效,需要特别注意烫伤的危险,且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按摩可放松肌肉,并能治疗局部的筋骨问题。

以上的各种传统方法都能帮助改善人体健康,但皆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以避免实施时的危险或造成伤势加剧,其中,按摩及刮痧较为简易,一般人可自行操作,以减缓局部的不适、改善自身的筋骨酸痛或去除身上 的热气。

本案发明人专门从事于人体能量的研究,从而研发出一种用于人体的共振装置,其通过敲击穴位来产生共振频率,以疏通经络,并促进人体自愈修复系统的修补,从而能迅速恢复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共振原理对人体自愈修复系统进行快速修复的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人体共振能量吸收的方法。共振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及最频繁的物理现象之一,大至宇宙,小到原子都受共振规律的支配,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物体都以其独特的频率处于共振状态,并以此共振频率与周围进行信息和能量交换,所不同的只是它们处于电磁频谱的不同频段,因此每一个物质都有其内在固有的振动频率(natural frequency),或称为共振频率(resonant frequency),其中人体的器官亦具有共振频率,并可使用共振装置来调整每一器官的共振频率,以修复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组织是一个最完美的结构,以中医的理论解释,身体的各器官间是与五行相关联,也是最合乎大自然运转的规则与变化,人体除了有免疫系统外,还有自动诊断系统及自愈修复系统,而免疫系统大多用于对抗外来的病毒及各种有毒物质,而自愈修复系统则会修复身体所受损的器官,包括外伤及损伤的人体内各器官及组织,例如:骨折。当医师将折断的骨接好固定后,人体的自愈修复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后就会修补损坏的骨骼,医师并没有做其他的事帮助人体修补骨骼;至于轻微的外伤只要血止住了(止血也是人体自愈修复系统的一环),人体会自动修补受损的肌肉及皮肤,根本不需医师的治疗。

当感到身体不适(症状)时,除非经络不畅通且血气不足,其实只要好好地休息,身体就会自动修复,而症状就会自动减缓,故人体的自愈系统无时不在工作,只是工作的效率会因经络的畅通与否及血气是否足够有很 大的关系,因此要维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保持人体14条主要经络的畅通。

换句话说,人体的自愈修复系统就是一种能量共振,其主要的传递方式是通过大脑信息进行系统控制,而在能量共振状态下,大脑是共振调控中心,穴位是共振腔,经络通道是共振通路,内脏是共振器官,以此系统共同构成人体大脑信息的共振调控中心,通过共振来传递能量和信息,以联系和调控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其中,人体的五脏为实心的器官︰心、肝、肾、肺、脾,六腑为空心的器官︰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胸腔及腹腔),每一个器官都有一条经络连接外面的组织,再加上心包经及任、督二脉共14条主要的经络。皆受大脑信息的控制,而产生共振调控中心,并可通过能量共振进行人体自愈修复系统的修复。

因此,当共振频率达到和谐时,人的心理、情绪和身体健康情况都较理想,同时能提升人体自然抗压力及专注力,并降低电磁波对人体的干扰,反之,当生物能量消耗或受到外在干扰时则会变的疲劳和心智、情绪不稳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共振原理对人体自愈修复系统进行快速修复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修复人体内的自愈修复系统,人体组织内具有免疫系统、自动诊断系统及自愈修复系统,其中,

该快速修复方法通过能量共振来提高效能,通过共振传递能量和信息,以联系和调控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并使用共振装置进行共振频率的调和,该共振装置运用施作器敲击穴位,该施作器包括敲击部及接触端,利用敲击部敲打接触端,使接触端的中空空间产生能量共振,以促进自愈修复系统修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施作器为手动式或电动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施作器中的接触端为中空软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利用共振原理对人体自愈修复系统进行快速修复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运用共振装置中的施作器进行共振敲击,以产生共振频率,并将共振频率传送至人体的皮下组织,来调整人体部位的共振频率,使其达到共振敲击所设定的共振频率,达到疏通经络及改善施作穴位反应区的不适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施作器为手动式或电动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人体组织的说明图;

图2为本发明自愈修复系统的说明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共振装置的说明图;

图4为本发明使用共振装置的第1实施例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共振装置的电动施作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使用共振装置实施的第2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1-人体组织;10-皮下组织;101-疏通经络;11-免疫系统;12-自动诊断系统;13-自愈修复系统;130-能量共振;131-共振调控中心;132-共振腔;133-共振通路;134-共振器官;135-共振装置;136-共振敲击;137-共振频率;2-施作器;20-施作器;201-活动铁芯;2011-电磁线圈;202-敲击部;2021-软性衬垫;2022-接触端;21-接触端;22-中空空间;23-软性衬垫;24-握持端;25-敲击部;251-槌头;252-软性衬垫;3-背部;4-腰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共振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及最频繁的物理现象之一,大至宇宙,小到原子都受共振规律的支配,例如:声音、机械、电子、力学等,而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物体都以其独特的频率处于共振状态,并以此共 振频率与周围进行信息和能量交换,所不同的只是它们处于电磁频谱的不同频段,因此,每一个物质都有其内在固有的振动频率(natural frequency),或称为共振频率(resonant frequency),其中人体的器官亦具有共振频率,并可使用共振装置来调整每一器官的共振频率,以修复人体的生理功能。

有关生物共振(Bioresonance)的理论起源于德国的新兴科学,起初通过一个特别的仪器来分析人体的能量。若诊测到功能受损,可把相关的频率传输到身体,进行调整和修复,以恢复健康。而近代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de Broglie)提出任何物质都具有波、粒这两种象性,即宇宙中的任何物质每时每刻都在振动,从生物到非生物亦然。因此,每一个物质都有其内在固有的振动频率(natural frequency),或称为共振频率(resonant frequency),尤其是有机体(organism)有超过一个以上的共振频率。

近代的研究显示,和谐的振动频率对人体或其他有机体的调节系统有正面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十多年前,全世界在生物共振方面的研究有很多的成就。最早测试者选择在某一个频率和某一个环境下,这些信号波会对生物体产生共振的影响力。同时也开始寻找和人体各个器官有关的频率及人体各系统,如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有关的频率。举例来说:身体各个部位或系统的振动频率都是以10倍相差的形式出现。除了有个别的基本振动频率,也有较高10倍的谐波频率(harmonic frequency)。以肝56的共振点来说,肝对56kHz、560kHz、5.6MHz、56MHz、560MHz及5.6GHz等以10倍相差的频率产生共振。

人体的奥秘无穷,在十九世纪时,对佛洛伊德学说深具影响力的法国心理学者珍奈特(Pierre Janet),发现医院的患者若曝露在闪光中,会减少歇斯底里症状的发作及增加放松程度。基于人体容易对闪光产生神秘以及视觉性幻觉的效果,故现代科学家们为了分析这种现象,就以比火焰更复杂的光源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神经科学家W.Gray Walter在1940到 1950年代作了一系列实验,他使用电子频率闪烁观测装置结合EEG设备,将节奏性闪光以每秒10到25次让受测者看,发现闪光不只改变与视觉链接区域的脑波活动,更改变整个大脑皮质的脑波活动。另外,节奏性连续闪光似乎可以改变大脑不同区域间的某些物理限制,这表示大脑皮质的视觉投影区所接收的闪光刺激已突破边界,即令闪光的波纹溢流至其它区域,使得受测者的主观感受特别强烈,从而产生一种由科技声光仪来调整大脑的方法。

基于各种的理论研究显示,人类从1920年代末初次记录脑波(EEG)模式之后,研究人员便明白光线刺激可改变EEG。1934年时,科学家已确立在已知频率下重复视觉刺激不仅能政变EEG模式,而且靠着同一频率的刺激,大脑能够迅速产生响应,此称为大脑的导引效应或大脑的光导效应。这与Monroe在无意中发现的“音频率接续反应”相同(使大脑接受一些节奏性声音的刺激,发现大脑的EEG模式会呈现那些声音的频率)。因此,由核心转化声光频率仪,提供九个共振频道,也就是俗称的α波,能提供大脑进入放松、平静、自愈、入眠等的作用。第一个频道:全脑启动12分49秒;第二个频道:高度释压19分06秒;第三个频道:负面印记清除18分27秒;第四个频道:轻松入眠23分10秒;第五个频道:情绪平衡13分58秒;第六个频道:情感转化21分01秒;第七个频道:自愈实现07分51秒;第八个频道:神圣经验12分42秒;第九个频道:富裕之道26分26秒。

现代医学对于生物共振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及理论基础,且该共振的产生,最终都会达到频率一致,请参考下述网址的实验结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JW0VbWsc9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iLqrT6UU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rquixg7KqM;

所以本发明的理论基础在于人体不适或受损时,可通过对人体施加外力,使人体内产生共振频率137(图中未显示),并使施作部位的频率达到与施加的频率一致,来调整人体内的自愈修复系统13,如图1所示,进而将该受损的部位恢复成正确的频率,从而能迅速修复该部位,则本发明确实是一种提升人体快速修复的方法。

简单来说,人体组织1是一个最完美的结构,如图1所示,以中医的理论解释,身体的各器官间是与五行相关联,也是最合乎大自然运转的规则与变化,人体除了有免疫系统11外,还有自动诊断系统12及自愈修复系统13,免疫系统11大多用于对抗外来的病毒及各种有毒物质,自愈修复系统13则会修复身体所受损的器官,包括外伤及损伤的人体内各器官及组织,例如:骨折。当医师将折断的骨接好固定后,人体的自愈修复系统13在一定的时间后就会修补损坏的骨骼,医师并没有做其他的事帮助人体修补骨骼;至于轻微的外伤只要血止住了(止血也是人体自愈修复系统13的一环),人体会自动修补受损的肌肉及皮肤,根本不需医师的治疗。

其次,如图1所示,该人体组织1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所以当感到身体不适(症状)时,除非经络不畅通且血气不足,否则通常只要好好地休息,身体内的自愈修复系统13会自动进行修补,而症状就会慢慢减缓,故人体的自愈修复系统13无时不在工作,只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则身体经络是否畅通、血气是否足够,都会影响自愈修复系统13的效率,导致每个人身体复原的速度不同,因此要维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保持人体14条主要经络的畅通,一旦身体的经络阻塞、血气不顺,就会影响自愈修复系统13的效能,而无法自动进行身体器官的修补,导致身体每况愈下,即使吃药、打针都无法改善,主要的原因在于身体本身的自愈修复系统13没有启动,所以本发明就是要唤醒人体的自愈修复系统13,并提升其效能,以促进身体本身的修补功能。

换句话说,人体的自愈修复系统13就是一种能量共振130,如图2所示,主要的传递方式是通过大脑信息进行系统控制,而在能量共振130状态下,大脑是共振调控中心131,穴位是共振腔132,经络通道是共振通路133,内脏是共振器官134,以此系统共同构成人体大脑信息的共振调控中心131,通过共振来传递能量和信息,以联系和调控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其中,人体的五脏为实心的器官︰心、肝、肾、肺、脾,六腑为空心的器官︰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胸腔及腹腔),每一个器官都有一条经络连接外面的组织,再加上心包经及任、督二脉共14条主要的经络。皆受大脑信息的控制,从而产生共振调控中心131,并可通过能量共振130,使人体的自愈修复系统13修复。

本发明中的共振装置135的应用相当广泛,如图3所示,其运用特殊频率将身体进行共振,能使肌肉、软组织、器官、都能够在使用共振装置135的协调下达到最大平衡的目的,且共振装置135利用共振频率137,则共振幅度可达到深层10~30cm,该深度至肌肉层皮下组织10,可以快速将肌肉酸痛立即消除。而该共振装置135的使用方法为通过共振敲击136后将共振频率137传导至皮下组织10,可快速疏通经络101,使体内频率平衡,并具有镇定作用,针对失眠的效果更加理想。

当使用共振装置135时,如图3、图4所示,其先将施作器2放置在欲实施的部位上(例如:肚子相关反射区与上结肠、下结肠、横结肠等),即能利用施作器2敲击穴位,来产生共振频率137以疏通经络101,可立即改善便秘问题。而该敲击的力道、频率正确到位,能迅速达到平衡作用,例如:一般青春痘,只要20~30分钟约三~五小时就能立即缩小、快速改善。且本共振装置135对缩脸效果显著,只要6~10分钟立即见效,无痛、无副作用,是目前最新可结合传统各种疗法而不会抵触效果。除此之外,更可改善五十肩、肩颈酸痛、肩周炎,该患部经敲打后,只须要5~10分钟,即能减缓患部的疼痛,远比传统效果高3-5倍。当操作本共振装置135 时,需依人体内各器官的频率来进行,例如:肝有56和56.25这两个频率,56.25同时是肾脏丝球体的频率。

因此,当共振频率137达到和谐时,人的心理、情绪和身体健康情况都较理想,同时能提升人体自然抗压力及专注力,并降低电磁波对人体的干扰,反之,当生物能量消耗或受到外在干扰时则会变的疲劳和心智、情绪不稳定。

此外,该共振原理是由基态到低激发态的过程,而人体细胞活性的产生是自身振频作用,也就是基态振频,外来同类生物所发出的振频为低激发态,两种振频发生碰撞会产生谐振,通过量子力学的计算表明,这种谐振能够提高人体细胞20倍的吸收能力,故本发明运用生物波段产生谐振反应,结合细胞生长替换修复细胞,以活化细胞,达到迅速恢复健康的作用。

为达到能量共振的效果,如图4所示,其利用施作器2敲击人体的对应穴位,以改善身体的不适,而该施作器2经特别的结构设计,能利用敲打来产生共振,再传达至体内,并通过共振以疏通经络101(图中未显示),本实施例为人体部位治疗的实施,先将施作器2放置于人体背部3的适当位置,并以接触端21下方的软性衬垫23贴抵背部3,此时以敲击部25的槌头251敲击施作器2的握持端24的顶端面,该槌头251下方的软性衬垫252会减缓敲击力道,使背部3不致受伤,当敲击力量经由握持端24向下传递至接触端21下方的软性衬垫23时,即可产生向下按摩的效果;而通过施作器2的中空空间22,于敲击时可产生共振,可促进背部3血液循环、舒筋活络。

关于施作器20的应用,如图5及图6所示,该施作器20为电动式装置,能经由设定的强度,令活动铁芯201进行上下移动,使其敲击穴位来产生共振,本实施方式作用于人体背后的腰部4,先将敲击部202放置于人体背后腰部4的适当位置,使敲击部202下方的接触端2022贴抵腰部4, 该接触端2022为中空软管,接着导通电源,使位于施作器20内的的电磁线圈2011产生电磁流效应,将活动铁芯201磁化,而活动铁芯201则能通过磁力产生上下移动,能持续的撞击敲击部202的软性衬垫2021,然后将撞击力传导到下方的接触端2022,产生向下按摩的效果,并通过接触端2022内的空间,于撞击时产生共振效果,有效促进腰部4血液循环,以活络筋骨,并提升自愈修复系统13的效能(图中未显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为一种利用共振原理对人体自愈修复系统进行快速修复的方法,通过敲打人体的穴位来产生共振频率,以疏通经络,并促进人体自愈修复系统的活络,使身体能快速恢复健康,并可迅速改善患部的不适,当已符合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