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卸式采血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7402阅读:40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卸式采血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卸式采血笔结构。



背景技术:

现时市场上主流的便携式末梢血采血笔主要作为采血针的发射装置,可重复使用,而采血针均为一次性使用。因为采血笔笔头在采血过程中会沾染病人的血液,导致血液疾病的传播,故仅局限于专人单独使用。此类采血笔的优点是采用大弹簧,弹力大,穿刺力度足,穿刺深度可调,可重复使用,单次采血成本低。但它需旋装笔头、发射前安装采血针、摘取采血针保护帽、拉动尾帽激活发射弹簧、发射后旋脱笔头、发射后舍弃采血针、再旋装笔头等复杂操作流程,尤其在安装、舍弃采血针过程中因针头暴露会误伤操作者,安全性能差,操作繁琐。

市场上还有一种一次性使用安全采血装置,它在摘取保护棒或保护帽后即可对病患者进行采血穿刺操作,避免了血液疾病的传播。部分产品有垂直穿刺装置,但该装置采用小弹簧,弹力一般,当病人皮肤较厚时穿刺力度显不足,病人痛感较明显。垂直穿刺装置多为翼状或十字形导轨设计,只有一级,运动中会出现抖动,无法保证针尖在穿刺和拔出皮肤时为垂直状态,单次采血成本高。且此类采血笔在使用完成后进行采血针更换时,需要操作者接触采血针,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换针更安全的弹卸式采血笔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卸式采血笔结构,包括一端可安装采血针的采血笔壳体和设置于采血笔壳体内的上膛装置、击发装置和卸针装置,击发装置包括设置于采血笔壳体内可撞击采血针尾端或与采血针尾端结合的击发锤和连接击发锤的击锤弹簧。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采血笔壳体两侧设有滑槽,上膛装置包括位于击发锤两侧的击发锤钩杆和可沿滑槽滑动的上膛滑杆,击发锤的两侧设有可套入击发锤钩杆内侧实现上膛的击发锤钩锁挡板。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击发锤钩杆内侧设有可拨动击发锤释放的释放拨片,采血笔壳体上设有释放按钮,释放按钮与释放拨片间通过延伸片传递释放触发信号。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采血笔壳体的顶端设有锁定孔,采血针通过在采血针壳体尾端设置的锁定凸起嵌入锁定孔内进行固定。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卸针装置包括设置于采血笔壳体尾部的卸针弹簧容纳腔,采血笔壳体内设有尾端顶靠在卸针弹簧容纳腔顶部的复合滑杆,复合滑杆的顶端伸至采血针壳体的尾端,卸针弹簧容纳腔内设有顶靠在卸针弹簧容纳腔底部与复合滑杆底部间的卸针弹簧。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卸针装置还包括在采血笔壳体中部的两侧设置的卸针拨片,卸针拨片的中部铰接在采血笔壳体上,卸针拨片的上端位于采血笔壳体内抵住锁定凸起,卸针拨片的下端为伸出采血笔壳体的卸针按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采血笔壳体内设有击发舱,采血笔壳体的顶端设有出锤口,击发舱的顶端伸至出锤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击发锤的顶端设有可在撞击时与采血针尾端连接的锤头。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击发舱设有可挡住击发锤钩锁挡板的限位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弹卸式采血笔结构将内部设有采血针的采血针壳体安装在采血笔壳体顶端,通过被压缩的击锤弹簧的回复力,弹发击发锤,在采血针安装过程中,只需采血针沿导轨滑动即可以一步完成安装采血针,采血笔自动击发上膛和自动弹卸上膛,在使用时可以一键击发及一键弹卸,易于携带,卸载时无需人手接触采血针,安全性能高,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使用过程中上膛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使用过程中击发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膛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发明为一种弹卸式采血笔结构,包括一端可安装采血针的采血笔壳体1和设置于采血笔壳体1内的上膛装置、击发装置和卸针装置,击发装置包括设置于采血笔壳体1内可撞击采血针尾端或与采血针尾端结合的击发锤2和连接击发锤2的击锤弹簧21。

此弹卸式采血笔结构将内部设有采血针的采血针壳体安装在采血笔壳体1顶端,通过被压缩的击锤弹簧21的回复力,弹发击发锤2,在采血针安装过程中,只需采血针沿导轨滑动即可以一步完成安装采血针,采血笔自动击发上膛和自动弹卸上膛,在使用时可以一键击发及一键弹卸,易于携带,卸载时无需人手接触采血针,安全性能高,使用简便。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采血笔壳体1两侧设有滑槽,上膛装置包括位于击发锤2两侧的击发锤钩杆3和可沿滑槽滑动的上膛滑杆31,击发锤2的两侧设有可套入击发锤钩杆3内侧实现上膛的击发锤钩锁挡板2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击发锤钩杆3和上膛滑杆31通过底部的连接杆连成一体,形成复合滑杆30,这样完成操作更流畅,击发锤钩杆3和上膛滑杆31也可分别单独设置,分开完成相关功能。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位于击发锤钩杆3内侧设有可拨动击发锤2释放的释放拨片4,采血笔壳体1上设有释放按钮,释放按钮与释放拨片4间通过延伸片传递释放触发信号。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采血笔壳体1的顶端设有锁定孔,采血针通过在采血针壳体尾端设置的锁定凸起嵌入锁定孔内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卸针装置包括设置于采血笔壳体1尾部的卸针弹簧容纳腔41,采血笔壳体1内设有尾端顶靠在卸针弹簧容纳腔41顶部的复合滑杆30,复合滑杆30的顶端伸至采血针壳体的尾端,卸针弹簧容纳腔41内设有顶靠在卸针弹簧容纳腔41底部与复合滑杆30底部间的卸针弹簧4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卸针装置还包括在采血笔壳体1中部的两侧设置的卸针拨片431,卸针拨片431的中部铰接在采血笔壳体1上,卸针拨片431的上端位于采血笔壳体1内抵住锁定凸起,卸针拨片431的下端为伸出采血笔壳体1的卸针按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采血笔壳体1内设有击发舱23,采血笔壳体1的顶端设有出锤口,击发舱23的顶端伸至出锤口。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击发锤2的顶端设有可在撞击时与采血针尾端连接的锤头24。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击发舱23外设有挡住击发锤钩锁挡板22的限位柱25。

通过往下拉两侧的上膛滑杆31沿滑槽滑动,可带动击发锤钩杆3钩住击发锤2两侧的击发锤钩锁挡板22,从而通过拉动上膛滑杆31向下滑动,可带动击发锤2向下压缩击锤弹簧21,至锁定凸起嵌入锁定孔内,当锁定凸起卡入锁定孔后,采血针安装、击发上膛及弹卸上膛完成。

在采血针安装、击发上膛及弹卸上膛完成后,采血笔处于待击发状态。锁定凸起嵌入锁定孔,上膛装置底部压缩卸针弹簧42,卸针弹簧42受力压缩变形处于卸针弹簧容纳腔41内,卸针弹簧42处于待击发状态。击发锤钩杆3与击发锤钩锁挡板22配合,钩住击发锤钩锁挡板22将击发锤2向后牵拉,击锤弹簧21受力压缩变形处于击锤弹簧限位器内,击锤弹簧21处于待击发状态。

按压释放按纽,释放拨片4伸入采血笔壳体1内部分受压,使得延伸片向两侧弯曲变形,推动释放拔片4向外侧运动,同时推动击发锤钩杆3向外侧移位,至击发锤钩杆3与击发锤钩锁挡板22分离,击锤弹簧21所受阻力消失,击锤弹簧21弹力释放,推动击发锤2击发,击发锤2沿击发锤滑动槽滑动突出位于采血笔壳体1顶端出锤口,击发锤复位器与针座复位夹结合,击发锤2进入采血针的击发孔,推动针棒固定杆从易裂点或从复位块脱出沿针棒固定杆运动导轨向前滑动,针棒固定杆先进入柱状定位器初步修正针座运动轨迹,再进入锥形定位器,二次微调修正针座运动轨迹至垂直状态,再进入平面定位器确保针座运动轨迹从而令针尖与出针孔处于垂直状态,针尖突出出针孔完成击发。

在击发完成后,按压两侧卸针按纽43推动卸针杆432沿卸针杆432转动,带动卸针拔片431向外移动,推动锁定凸起从锁定孔离开,使得卸针弹簧42的弹力大于仅余阻力,卸针弹簧42的弹力释放,推动复合滑杆30向前运动,从而推动上膛推杆向前滑动,带动延伸臂、复合锁定器向前滑动,在复合滑杆30前部滑动至滑槽起点时,带动采血针上延伸臂、复合锁定器、上膛推杆均脱离采血笔,采血针与采血笔分离,击发锤钩杆3与击发锤钩锁器突破钩锁挡板的阻力,置于击发锤钩锁挡板22的前方。采血笔回复初始状态。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