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452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的药物。



背景技术: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硬化。是酒精肝的终末阶段。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与饮酒者的饮酒方式、性别、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及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有关。一次大量饮酒较分次少量饮酒的危害性大,每日饮酒比间断饮酒的危害性大。饮酒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较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的药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党参15-25份、何首乌15-25份、田基黄15-25份、土茯苓15-25份、蒲公英12-18份、虎杖12-18份、桑寄生10-14份、茵陈8-12份、白术8-12份、当归4-8份。

优选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党参20份、何首乌20份、田基黄20份、土茯苓20份、蒲公英15份、虎杖15份、桑寄生12份、茵陈10份、白术10份、当归6份。

所述的原料药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可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具体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5-10倍原料药总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文火煮10-20分钟,过滤去渣,即得。

服用方法:每日二次,早晚服用,每次35 毫升,一般25-30日即有效果。

本发明药物也可制成丸剂、散剂或胶囊。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功效如下:

党参:味甘、微酸、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等功能。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

田基黄:味甘、苦、性微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的功效。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

蒲公英:性甘,微苦,寒;入脾、胃、肾三经。具有化热毒、消恶肿、散结核、解食毒、散滞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的功效。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祛风、利湿、破瘀、通经的功效。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益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等功效。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利胆护肝、解热抗炎、降脂降压、扩冠等功能。

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等功效。

当归: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抗菌作用。

本发明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的药物选取10种天然中药配伍,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补肝益肾、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利胆护肝、降脂降压、保肝利尿等作用,对病毒和细菌有抑制作用,标本同治,对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早期效果好,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疗程较短、服用方便,成本低,有效率达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党参15 份、何首乌15 份、田基黄15 份、土茯苓15 份、蒲公英12 份、虎杖12 份、桑寄生10 份、茵陈8 份、白术8 份、当归4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党参20份、何首乌20份、田基黄20份、土茯苓20份、蒲公英15份、虎杖15份、桑寄生12份、茵陈10份、白术10份、当归6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党参 25份、何首乌 25份、田基黄 25份、土茯苓 25份、蒲公英 18份、虎杖 18份、桑寄生 14份、茵陈 12份、白术 12份、当归 8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验例: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12例病人,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疗效判定以症状消失为主,并参考效果等改变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及效果明显改善。

有效:症状及效果有一定改善。

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效果不明显。

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早期12例中,男8例,女4例。基本症状为:肝轻度肿大,质地结实或偏硬,脾轻、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等。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有一定改善,其中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9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