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伤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545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防误伤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误伤的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防误伤的注射器的操作结构。



背景技术:

注射针筒为医疗人员常常使用的器具,许多医疗人员在使用注射针筒时常常会发生针扎意外,其发生状况大致可归纳如下:

1.医疗人员在使用完丢弃进入专属的废弃桶前易发生针扎情况;

2.在病人躁动的情况下使用针具;

3.废弃针具尚未分类,而与医疗废弃物(如棉球、纱布等)放在一起。

而为了解决层出不穷的针扎问题,目前已有许多安全针头的设计方向,例如有些是针头可以经由复杂的操作手法将其缩入原本填装药物的空间。但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均有需将针筒内容物排空后才能启动回缩机制,无法满足临床上常遇到针筒仍有内容物的条件下,即须废弃的情况。

如中国台湾公告第I449550号「可自动回缩之安全注射器」,其主要是使用后,藉由柱塞的运动而在针筒内所产生的真空而得以自动回缩至针筒内,此种自动回缩机制,显然会对于医护人员使用针筒的便利性造成影响,一旦注射过程未完成时即回缩时,可能会造成病患不必要的痛苦,且残留的药、血容易因回缩时滴出,造成环境污染,且易有感染的问题发生。

又如中国台湾公告第I266638号「毁弃式安全注射器」,注射器于完成注射时,藉由推杆的卡勾勾持于针筒出口内缘的开孔,再将护盖转动使切刀切断该断开部,以将针头拉回针筒内,达到针筒完全破坏效果,同时防止使用后的注射器被回收利用,然而,其使用者利用护盖转动使切刀切断该断开部的动作,在实际操作时,仍有误触针头的风险,尤其当切刀制作不良难以切断该断开部时,使用者需要用力更会增加针扎的风险。

更有些是改变针头材质,使其只有在直线方向具有足够硬力插入组织。但 利用改变针头的材质,虽其仅在直线方向具有足够硬力插入组织,但是非直线方向仍会有针扎的风险。

又如美国公告第5562626号专利「Safety syringe」,其具有一管体,该管体为压缩一弹簧而卡固于量筒上,当在注射完毕之后,松脱该管体与该量筒的卡固,该管体即会被该弹簧推出而罩覆针头,但在实用上有误启动之虞。

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494619号「医疗技术领域之安全注射针筒」,其保护装置包含有管体及弹性元件,该管体套合于中空筒体,该弹性元件环绕于壳体与中空筒体之间的容置空间,该管体底部设置一卡固部及一突缘,因此可以利用弹性元件将管体推出,使针头可被管体包覆,可避免针扎的风险。

如上述,其为利用弹性将管体推出,使针头可被管体包覆的保护方式,在使用上相当的便利,但是在实务上,有可能发生注射过程尚未完成,因为误动作导致管体提前弹出,其同样会造成病患不必要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揭露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防误伤的注射器,可以避免误动作所造成的风险。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误伤的注射器,包括有一注射针筒、一保护套筒与一定位扣夹,其中该注射针筒具有一筒体与设于该筒体一侧且连通该筒体内的一注射头;而该保护套筒具有一中空管体、设置于该中空管体两端的一套入端与一穿出端,以及一固定于该中空管体外表面且相邻该套入端的环状凸固件,该中空管体的长度大于该注射头的长度,该筒体由该套入端穿入该中空管体内并具有相对该保护套筒轴向转动与轴向滑移的自由度,且该注射头穿出该穿出端,该环状凸固件具有一卡固定位段以及一释放定位段。

该定位扣夹设于该筒体远离该注射头的一端,该定位扣夹包含有一与该筒体连接的支点连接部、一设于该支点连接部远离该注射头方向的按压部、一设于该支点连接部远离该按压部的容置部,以及一设于该容置部远离该支点连接部一端的卡固部,该容置部对应于该环状凸固件的形状及位置,并使该卡固部定位卡固该环状凸固件;又该保护套筒具有一使该卡固部位于该卡固定位段的固定位置以及一旋转该保护套筒使该卡固部位于该释放定位段的释放位置,该卡固部受到按压该按压部的驱使,以该支点连接部为支点,由该卡固部定位卡 固该环状凸固件的一初始位置摆动远离该环状凸固件至一作动位置,并于该保护套筒旋转至该释放位置时,该环状凸固件脱离该卡固部的定位卡固。

据此,该保护套筒旋转至该固定位置时,纵使按压该按压部,该卡固部位移至该作动位置时,该环状凸固件不会脱离该卡固部的定位卡固,因此可以确保不会有误动作的情形。而当该保护套筒旋转至该释放位置,且按压该按压部让该卡固部位移至该作动位置时,此时该环状凸固件才会脱离该卡固部的定位卡固,亦即使用者需要同时操作让该保护套筒旋转至该释放位置以及按压该按压部时,该保护套筒才能外移保护注射头,可有效解决误触该按压部所造成的误动作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外观立体图;

图1B,为本发明另一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使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使用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局部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局部结构图;

图8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剖视结构图一;

图8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剖视结构图二;

图9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局部结构图一;

图9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局部结构图二;

图10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剖视结构图一;

图10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剖视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A、图1B~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外观立体、结构分解及剖视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防误伤的注射器,包括有一注射针筒10、一保护套筒20与一定位扣夹30,其中该注射针筒10具有一筒体11、紧密接触且滑入该筒体11内侧的一推杆12与设于该筒体11远离该推杆12一侧且连通该筒体11内的一注射头13。

该保护套筒20具有一中空管体21、设置于该中空管体21两端的一套入端22与一穿出端23,以及一固定于该中空管体21外表面且相邻该套入端22的环状凸固件24,该中空管体21的长度大于该注射头13的长度,该筒体11由该套入端22穿入该中空管体21内并具有相对该保护套筒20轴向转动与轴向滑移的自由度,且该注射头13穿过该穿出端23,该环状凸固件24具有一卡固定位段241以及一释放定位段242。

而该定位扣夹30为设于该筒体11远离该注射头13的一端,该定位扣夹30包含有一与该筒体11连接的支点连接部31、一设于该支点连接部31远离该注射头13方向的按压部32、一设于该支点连接部31远离该按压部32的容置部33,以及一设于该容置部33远离该支点连接部31一端的卡固部34,该容置部33对应于该环状凸固件24的形状及位置,并使该卡固部34定位卡固该环状凸固件24。

另请再一并参阅图4与图5所示,该保护套筒20具有一使该卡固部34位于该卡固定位段241的固定位置(如图1B)以及一旋转该保护套筒20使该卡固部34位于该释放定位段242的释放位置(如图1A),该卡固部34受到按压该按压部32的驱使,以该支点连接部31为支点,由该卡固部34定位卡固该环状凸固件24的一初始位置(如图3)摆动远离该环状凸固件24至一作动位置(如图4),并于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释放位置时,该环状凸固件24脱离该卡固部34的定位卡固。

又为了指示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释放位置,该释放定位段242邻近该卡固部34之处可以设置一缺槽243(示于图2),因此当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释放位置时,该卡固部34可以掉进该缺槽243内,具轴向运动手感,让使用者清楚知道该保护套筒20已旋转至该释放位置,且在实施上,套筒20更可以涂上色标或指示符号或文字,告知使用者释放定位段242的位置,可进一步 增加使用者的便利性。

该筒体11的边端与该按压部32的连接处,可以设一压缩空间40,如此该按压部32只要压缩该压缩空间40,即可让该卡固部34翘起对应角度。换言之,只要控制该压缩空间40的大小,该卡固部34能翘起的最大角度为定值。另该释放定位段242可以轴向横跨该环状凸固件24,且该释放定位段242的厚度低于该卡固定位段241的厚度。

为了避免该保护套筒20外移时脱落,丧失保护注射头13的作用,该筒体11可以于靠近该注射头13的一端设置一第一卡固空间111,该保护套筒20于靠近该套入端22设置对应该第一卡固空间111的一第二卡固空间25,并具有同时卡制该第一卡固空间111与该第二卡固空间25的一卡固件50。

而在实际实施上,该第一卡固空间111与该第二卡固空间25皆可为槽体形状,因此,可以于该第一卡固空间111设置常态扩张的该卡固件50,当该第二卡固空间25位移至正对该第一卡固空间111时,该卡固件50朝外张开而同时卡制该第二卡固空间25与该第一卡固空间111(如图5),且该注射头13完全位于该中空管体21内。

又另一实施为,可以于该第二卡固空间25设置常态收缩的该卡固件50,当该第一卡固空间111位移至正对该第二卡固空间25时,该卡固件50朝内收缩而同时卡制该第二卡固空间25与该第一卡固空间111(未图示)。且为了模具脱模的设计需求,该保护套筒20的第二卡固空间25的部分区域,可以设计为穿透该保护套筒20、第二卡固空间25避免产生无法脱模的问题。

此外,该筒体11可以设置一第一抵缘112,该保护套筒20则设置一第二抵缘26,该第二抵缘26与该第一抵缘112之间设置一弹性元件60,该弹性元件60的两侧推压该第二抵缘26与该第一抵缘112,而让该保护套筒20相对该筒体11轴向运动位移至该第二卡固空间25正对该第一卡固空间111,其可以利用弹性元件60的辅助,增加使用的便利性。当然地,亦可通过手动的方式,当同时符合:使卡固部34摆动至该作动位置,并使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释放位置时,使用者便可拉起该保护套筒20往远离该定位扣夹30的方向移动,直至该卡固件50同时卡制该第二卡固空间25与该第一卡固空间111,而使该保护套筒20与注射针筒10相对固定为止。

当按压该按压部32时,该卡固部34只能翘起固定角度,当该保护套筒 20旋转至该固定位置时(该卡固部34位于该卡固定位段241),纵使按下该按压部32,该卡固部34仍会定位卡固该环状凸固件24,形成安全机制,避免误触的情形发生。而当要使用,只要将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释放位置时,此时按下该按压部32让该卡固部34翘起时,由于该释放定位段242的厚度较低,该卡固部34即会脱离该环状凸固件24(如图4所示);此时藉由该弹性元件60的作用,该环状凸固件24会脱离该卡固部34的定位卡固,该保护套筒20会相对该筒体11轴向运动位移至该第二卡固空间25正对该第一卡固空间111,让该保护套筒20外移罩覆该注射头13(如图5所示),避免有针扎的问题。

请参阅图6所示,为另一控制该按压部32转动角度的实施方式,该筒体11可以于该按压部32移动方向的那一侧延伸一挡板113,该挡板113与该按压部32相夹一压缩空间40,据此该按压部32被按压时只能压缩该压缩空间40,至该按压部32接触该挡板113,进而限制该按压部32的转动角度。

请参阅图7所示,同样为另一控制该按压部32转动角度的实施方式,该按压部32可以于移动方向的那一侧延伸一凸块321,且该凸块321与该筒体11相夹一压缩空间40,该凸块321只能转动至接触该筒体11,进而限制该按压部32的转动角度。

请再一并参阅图8A与图8B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于此实施例中,该定位扣夹30更具有一由该支点连接部31于靠近该筒体11的一侧朝该卡固部34延伸的限位件35,该环状凸固件24置入该卡固部34、该容置部33与该限位件35之间,且该释放定位段242为对应该限位件35的宽度并穿透该环状凸固件24。

据此当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固定位置时(如图8A),该限位件35会被该环状凸固件24的卡固定位段241卡住,让该按压部32(该卡固部34)不可转动,而形成安全机制,又当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释放位置时(如图8B),此时该限位件35会正对该环状凸固件24的该释放定位段242,因此该限位件35可以穿过该环状凸固件24不被卡住,亦即该按压部32可以被按压而转动而连动该卡固部34,让该环状凸固件24脱离该卡固部34的定位卡固。

请再一并参阅图9A与图9B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于此实施例中,同样具有该限位件35,且该限位件35的宽度对应该释放定位段242,该环状凸固件24置入该卡固部34、该容置部33与该限位件35之间,且该释 放定位段242轴向横跨且穿透该环状凸固件24,并该卡固部34的宽度大于该释放定位段242的轴向宽度。

据此当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固定位置时(如图9A),该限位件35同样会被该环状凸固件24的卡固定位段241卡住,让该按压部32(该卡固部34)不可转动,而形成安全机制,又当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释放位置时(如图9B),此时该限位件35会正对该环状凸固件24的释放定位段242,由于该卡固部34的宽度大于该释放定位段242的轴向宽度,因此仍然可以保持该卡固部34定位卡固该环状凸固件24的状态,而该限位件35则可以穿过该环状凸固件24的该释放定位段242不被卡住,亦即该按压部32可以被按压而转动而连动该卡固部34,让该环状凸固件24脱离该卡固部34的定位卡固。

请再一并参阅图10A与图10B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于此实施例中,同样具有该限位件35,该环状凸固件24同样置入该卡固部34、该容置部33与该限位件35之间,且该释放定位段242的轴向长度为对应该限位件35的轴向长度,该释放定位段242的轴向宽度为对应该卡固部34并穿透该环状凸固件24,且该释放定位段242为设置于该环状凸固件24靠近该穿出端23处。

据此当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固定位置时,该限位件35会被该环状凸固件24的卡固定位段241卡住(如图10A所示),让该按压部32(该卡固部34)不可转动,而形成安全机制,又当该保护套筒20旋转至该释放位置时,此时由于该释放定位段242的宽度大于该卡固部34且该释放定位段242的轴向长度为对应该限位件35,因此该保护套筒20可以上移到整个越过该限位件35(如图10B所示),亦即该限位件35不再被卡住,亦即该按压部32可以被按压而转动而连动该卡固部34,让该环状凸固件24脱离该卡固部34的定位卡固。

又本发明的推杆12可以设置一折断点(图未绘制),使用者于使用该注射针筒10完毕之后,可以自该折断点将该推杆12折断,而折断后的该推杆12,可以反插进该穿出端23,更加避免该注射针筒10有被重复使用的风险,同时进一步遮蔽该注射头13,以增加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当该保护套筒旋转至该固定位置时,纵使按压该按压部,该卡固部位移至该作动位置时,该环状凸固件不会脱离该卡固部的定位卡固,因此可以确保 不会有误动作的情形。

2.当该保护套筒旋转至该释放位置,且按压该按压部让该卡固部位移至该作动位置时,此时该环状凸固件才会脱离该卡固部的定位卡固,亦即使用者需要同时操作让该保护套筒旋转至该释放位置以及按压该按压部时,该保护套筒才能外移保护注射头,形成双重保险,可有效解决误触该按压部所造成的误动作问题。

3.通过筒体近针头端自动卡固作动,同时自动卡制该第二卡固空间与该第一卡固空间,可定位该保护套筒,并避免该保护套筒位移过度而脱落。

4.通过该弹性元件的弹力,让该保护套筒自动弹出,可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5.可以折断该推杆,并反插进该穿出端,进一步遮蔽该注射头,增加安全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