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31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肝病多发的国家,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约1.2亿人,慢性乙肝患者3000万人,其中有25%~40%的肝病患者将在若干年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丙肝病毒感染者约560万,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和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甲肝和戊肝发病率虽然下降,但在卫生条件有限的地区时有暴发流行。据专家估计,全国每年用于肝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9000多亿元。因此,病毒性肝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而有效地控制病毒性肝炎将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

黄疸有阴、阳之分,阳黄责之于湿热,阴黄责之于寒湿。本方主治湿热黄疸,其病因源于湿热交蒸,热不得外越,湿不得下泄,湿邪与郁热蒸于皮肤,故而一身面目俱黄。治宜清热利湿,利胆退黄。茵陈蒿善清热利湿退黄,为治疗黄疸之要药,故为君。苦参、金钱草、虎杖有清热燥湿之功,与茵陈蒿相须为用,增强其利湿退黄之功,为臣。所谓“小便不利,则热不下泄”(《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用青黛清热解毒、琥珀利尿通淋,引湿热之邪自小便而出,为佐药。诸药合用,利湿与泄热相伍,使小便通利,湿热得行,郁热得下,则黄疸自退。该方剂组方精当、配伍严谨,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且组方药材来源广,成本低。

目前,市场上与本品功能主治相近的中成药有甘草甜素片、肝速康胶囊、乙肝清热解毒冲剂等,但与本品一样既能治疗肝炎、肝硬化又能治疗肝癌引起的黄疸疾病的品种极少。该组方经过十多年的临床应用,疗效好,毒副作用较小,来源广泛,深得患者信赖,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合理、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成本低的治疗 肝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有效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苦参90g~120g、青黛30g~50g、琥珀30g~50g、茵陈40g~60g、金钱草30g~50g、虎杖30g~50g。

作为优选组分,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苦参95g~115g、青黛35g~45g、琥珀35g~45g、茵陈45g~55g、金钱草35g~45g、虎杖35g~45g。

作为最佳组分,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苦参107g、青黛40g、琥珀40g、茵陈53g、金钱草40g、虎杖40g。

本发明的配比是经过临床应用筛选得到的,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征作出相应的调整,在上述配量区间内,疗效较为理想。本发明制剂可以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加入或不加入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如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冲剂,合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药物具有以下功效:

苦参,药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起到抗炎、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肿瘤的作用。

青黛,药性咸、寒,具有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之功效,起到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及抗肿瘤的作用。

琥珀,药性甘、平,具有宁心安神,活血利尿之功效,起到增强免疫、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的作用。

茵陈,药性苦、辛、微寒,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起到抗炎、抗肿瘤、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膜、防止肝细胞坏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金钱草,药性甘、咸、微寒,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起到抗炎、促进胆汁分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虎杖,药性苦、微寒,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起到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保肝、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下面结合临床试验对本药物的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患者资料:收集的从1999年2月到2009年5月的40例病历中,男性病例 为2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为10岁,最大为63岁;乙肝患者21例;肝硬化患者12例;肝癌患者7例。

疗效评定: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人恢复健康;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未见任何改善。

疗效结果:

乙肝21例中:显效21例,占100%。

肝硬化12例中:临床治愈1例,占8.3%;显效11例,占91.7%。

肝癌7例中:显效7例,占100%;

典型病例1:杨某,女,34岁,体重54kg,身高154cm。经确认为乙肝,巩膜发黄2年、厌油5天,B超检查肝光点细密,肝功能检查TBIL为86.5μmol/L、DBIL为40.3μmol/L、IDIL为46.2μmol/L、ALT为654μ/L。经过使用本中药制剂治疗6个月后,巩膜发黄消失、无厌油现象,肝功能检查结果为:TBIL为26.1μmol/L、DBIL为11.1μmol/L、IDIL为15μmol/L、ALT为54μ/L。

典型病例2:赵某,男,63岁,身高155cm,体重52kg。经确诊为肝癌,面色萎黄、全身无力、肝区绞痛5天。经过使用本中药制剂治疗3个月后,疼痛明显减轻,其余体征明显缓解,经肝功能检查,TBIL由服药前的156.7μmol/L减为43.7μmol/L、DBIL由82.4μmol/L减为27.5μmol/L、IDIL由74.3μmol/L减为16.3μmol/L、ALT由225μ/L减为89μ/L、AST由455μ/L减为166μ/L,各项指标明显减轻。

典型病例3:于某,女,50岁,身高161cm,体重64kg。经确诊为肝硬化,皮肤、巩膜发黄10天,B超检查表明肝少量吸水、脾大。经过使用本中药制剂治疗4个月后,巩膜发黄消失,经肝功能检查,TBIL由服药前的65.8μmol/L减为23.6μmol/L、DBIL由43.2μmol/L减为12.4μmol/L、IDIL由22.6μmol/L减为11.2μmol/L、ALT由156μ/L减为39μ/L、AST由222μ/L减为46μ/L,各项指标明显减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苦参110g、青黛50g、琥珀50g、茵陈45g、金钱草35g、虎杖30g。将原料药材按比例洗净消毒,加水煎煮。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苦参107g、青黛40g、琥珀40g、茵陈53g、金钱草40g、虎杖40g。将原料药材按比例洗净消毒,粉碎成粉末进一步制成药片。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苦参105g、青黛38g、琥珀38g、茵陈55g、金钱草42g、虎杖42g。将原料药材按比例洗净消毒,粉碎成粉末进一步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苦参103g、青黛36g、琥珀36g、茵陈57g、金钱草44g、虎杖44g。将原料药材按比例洗净消毒,粉碎成粉末进一步制成颗粒口服药。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苦参100g、青黛33g、琥珀33g、茵陈60g、金钱草47g、虎杖47g。将原料药材按比例洗净消毒,粉碎成粉末进一步制成口服液。

应当指出,以上案例仅是本发明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